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罪犯抑郁障碍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为更好地预防自杀和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成都市某少管所120名学员进行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发生的人口学因素,通过相关分析探讨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结果 16.7%的少管所学员有自杀意念,80%的少管所学员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情况和受教育程度;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情况和母亲受教育程度.抑郁因子(抑郁、悲观、失败感、自罪感、自我失望感、消极倾向、社交退缩、犹豫不决、自我形象改变)与自杀意念有显著性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青少年罪犯中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人抑郁量表(GDS-15)、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ADL)、高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ADL)和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对267名老年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40.0%(90/267)住院老年患者存在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月收入是老年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丧偶(OR=1.237, 95%CI: 1.076~2.739)是老年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功能独立(OR=0.827, 95%CI: 0 .695~0.985)、家庭支持(OR=0.820, 95%CI: 0.698~0.963)是老年患者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患病率较高,应早期识别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抑郁症状的患病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大学生抑郁症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抑郁症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某大学的学生2 519名,采用自编基本人口学和家庭资料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SDS标准分为(42.23±9.14)分,检出抑郁症状者333例,检出率为13.2%;其中,轻度症状者275人(10.9%),中度53人(2.1%),重度5人(0.2%)。在众多家庭因素中,感知家庭经济一般或较差、家庭功能低、父亲拒绝高、父亲温暖低或中等、父亲过度保护中等或高,是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主观家庭经济较差、家庭功能低、父亲教养方式不良是大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JP〗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糖尿病前期的老年患者人群焦虑抑郁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糖尿病前期老年患者1 573例纳入患者组,另选取500名健康老年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其焦虑、抑郁现状,并以患者是否发生焦虑、抑郁为因变量,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治对策。结果 1 573例患者中,共检出焦虑抑郁患者470例,占比为29.88%,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80%(6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血压前期并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高血压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以轻度为主,不同临床诊断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组焦虑抑郁者焦虑抑郁程度高于健康对照组焦虑抑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年龄≥80岁、受教育水平高中以下、丧偶/离异、家庭月收入1 000元、独居、肥胖均为导致高血压前期和(或)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80岁、丧偶/离异、独居均为导致健康老年人群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前期的老年患者人群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应重点关注高龄、文化程度低、单身、独居、收入水平偏低、肥胖人群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AMA与HAMD调查达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0例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发生率,并分析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发病率为40.50%,焦虑发病率为31.00%,其中46例同时合并焦虑及抑郁状况;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低学历(中学及以下)、1年医疗开销≥10 000元、独居、住院时间≥2周、住院频率≥3次/年以及瘫痪患者均是导致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多数患者同时合并两种症状,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性别、学历、治疗开销、独居、住院时间频率以及瘫痪均将增加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孕妇焦虑和抑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翔  陈静  郭慧明  双敏  周淑  王红静  熊庆  熊丁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28-5030
目的:了解产前孕妇焦虑及抑郁情绪反应,为做好产前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18例孕晚期住院待产的孕妇的心理状态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将标准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各分组之间相互比较。结果:孕妇焦虑,抑郁群体标准均分高于正常人群(P<0.05)。产前有焦虑症状者占27.1%,有抑郁症状者占44.5%。抑郁与文化程度,职业,生育史,病史,倾向产式等因素均无关。焦虑与孕妇的文化程度有关。孕妇的文化程度越低,发生率越高(P<0.05),反之越低。焦虑与孕妇的职业因素有关(P<0.05),其中,干部焦虑的发生率最低,而家庭妇女和农民发生率则较高,焦虑与生育史,病史,倾向产式等因素均无关。结论:产前应该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加强孕晚期健康教育工作,疏导孕妇心理压力,以提高孕产妇心理健康,减少产后焦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内科疾病住院患者普遍地存在抑郁状态,分析内科疾病住院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患者抑郁的发生状况、抑郁发生的不同程度,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降低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方法取101例内科住院病人,采取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在101例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抑郁的患者有47例,占47.5%。结论内科住院患者有抑郁发生,其影响因素与月均收入、报销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内科疾病住院患者普遍地存在抑郁状态,分析内科疾病住院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患者抑郁的发生状况、抑郁发生的不同程度,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降低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方法取101例内科住院病人,采取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在101例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抑郁的患者有47例,占47.5%。结论内科住院患者有抑郁发生,其影响因素与月均收入、报销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再手术不良心理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复发再手术患者60例.入院次日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不良心理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情况、家庭月收入,同时收集患者疾病情况:首次住院时间、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多学科团队参与家庭会议干预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2019年1—3月期间的72名晚期癌症患者家属(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在基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数字随机表法将入选患者家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服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多学科参与的家庭会议,采用焦虑(SAS)、抑郁(SDS)量表评价干预效果,干预时间为6个月。结果 干预前,患者家属SAS 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和SDS评分处于基线平衡(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及有无固定职业的家属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家属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家属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且与其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有关。多学科团队参与的家庭会议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岛市黄岛区农村中老年人抑郁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1513,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与随机抽样结合)抽样方法抽取黄岛地区35~74岁常住居民502名,对其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整理后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02名调查对象中有44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轻度151例(30.08%),中度282例(56.18%),重度13例(2.58%);不同BMI、血压、血糖和血脂者抑郁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为影响中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因素。结论抑郁症状是黄岛地区农村中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其发生情况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Depressive symptoms are common amo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can indicate more serious problem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level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patients in one hospital in Jerusalem, the variables related to depression,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social workers provided services to those patients. Over 60% of patients reported high level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Levels were higher among Arabs, those with lower income, small social networks, stronger locus of control (powerful others), weaker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low emotional support from staff. Social workers were in contact with 44% of patients who had high level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相似文献   

13.
Depressive symptoms are common amo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can indicate more serious problem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level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patients in one hospital in Jerusalem, the variables related to depression,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social workers provided services to those patients. Over 60% of patients reported high level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Levels were higher among Arabs, those with lower income, small social networks, stronger locus of control (powerful others), weaker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low emotional support from staff. Social workers were in contact with 44% of patients who had high level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学生抑郁症状变化趋势和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关系,为制定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09年及2010年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南京市5所学校53个班级初一和高一年级2 202名在校中学生进行2次问卷调查。基线调查2 160名中学生,1 a后随访调查2 118名中学生,随访率为98.1%。结果随访共检出抑郁症状学生974名,检出率为46.0%,其中轻、中、重度抑郁的比例分别为29.4%,13.4%和3.3%。父母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中学生SDS标准总分、抑郁症状检出率均最高,且中度及重度抑郁症状所占比例也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均与中学生的抑郁症状呈负关联,仅父亲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父母受教育程度尤其是父亲受教育程度是中学生抑郁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社会经济状况(SES)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采用父母职业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3个变量衡量父母SES水平,于2009年及2010年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南京地区5个学校53个班级2 202名在校中学生进行2次调查。结果实际调查2 160名中学生,1年后随访调查2 118名中学生;随访前(44.0%)后(46.0%)比较,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抑郁症状比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7,P=0.010);经多因素调整,低水平SES的中学生1年后随访存在抑郁症状的风险明显高于高水平SES中学生,即SES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关系;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c%)为家庭平均月收入最高。结论社会经济状况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存在负相关关系;应引起卫生、教育工作者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早期筛查老年抑郁症,探讨海珠区部分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探讨老年抑郁症与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早期干预老年抑郁症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海珠区江南中街16个居委1 000名≥65岁的人群进行筛查,然后核对、录入、统计,并用Excel、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一般描述性检验、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筛查的1 000例中,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1.6%,其中轻度抑郁83例(占74.11%),中度抑郁25例(占22.32%),重度抑郁4例(占3.57%)。不同年龄、是否丧偶、是否独居、不同赡养方式、是否有退休金、生活自理能力、不同家庭功能的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75岁以上高龄、丧偶、独居、无子女赡养、无退休金、家庭功能中、重度障碍是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结论海珠区部分社区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应引起家庭、社区医生、全社会的重视,早期筛查,及时干预,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维护其良好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居民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最新调查数据,共纳入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7 138人,对不同特征的老年居民抑郁症状进行单因素分析,拟合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中国老年居民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0.7%。多水平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数据在高水平单位存在聚集性,其层次结构不能忽略。农村户口(OR=1.32,95%CI:1.02~1.70)、女性(OR=1.48,95%CI:1.29~1.69)、未婚(OR=2.69,95%CI:1.44~5.04)、离婚及丧偶(OR=1.99,95%CI:1.70~2.33)、文化程度越低、人均年收入越低的老年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更高(P<0.05);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更低(OR=0.25,95%CI:0.22~0.29);幸福感得分越高的老年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0.76,95%CI=0.74~0.78)。结论 中国老年居民抑郁情况目前仍十分严峻,抑郁的疾病负担在不断增加,应该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改善抑郁症状在老年居民中的流行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云南省宁洱县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法抽取宁洱县1629名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现场面访,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抑郁量表GDS-30和简明健康量表SF-36,采用GDS-30评价其抑郁程度,SF-36量表评估其生命质量得分.结果 云南省宁洱县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率为1...  相似文献   

19.
赵义林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25-126
[目的]了解首次住院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94例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94例不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状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占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30.13%。抑郁症状以焦虑、疑虑、绝望、兴趣下降多见,自杀行为也较突出,精神症状以幻觉、被害、关系、被洞悉、罪恶、疑病为主,治疗上是否使用抗抑郁剂对疗效关系不大。[结论]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组成部分,随着精神症状的好转,抑郁症状也有所改善,对首次住院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防自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