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生素后效应 ( 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后再清除抗生素 ,细菌生长在一定时间内受抑制的现象。此现象的机制解释为药物持续占据细菌结合部位所致的非致死性损伤 [1,2 ] ,药物作用后细菌胞内 ATP浓度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 [3 ] ,并出现 DNA合成的变化[4 ] 等。国外学术界在 PAE机制、意义和方法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十分活跃。国内亦有方法学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验报告[2 ] ,但对于临床病原菌及结合临床用药实际所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氨基糖苷类和 β-内酰胺类的联合抗菌方案较为常见 ,我们以阿米卡星( AM…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相关研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抗菌药物的耐药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害。研究细菌的耐药性趋势、新的抗菌机制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人类生存的重要课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过去,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常作为评估抗菌药物活性的指标,而未考虑到抗菌活性的时程因素。自20世纪70年代后药学专家开始进行抗菌药物活性的时程研究[包括杀菌率与增加药物浓度的相关性、抗生素后效应(PAE)等],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后效应(PAE)是指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后,引起细菌非致死性损伤或药物与细菌靶位持续结合,当药物去除后仍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答:抗生素的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系指细菌短暂接触抗生素后,当药物消除以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目前发现几乎所有抗生素均具有PAE。一般说来,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和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PAE为2~6小时,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则很短或无;相反,作用于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抗生素如氨基糖甙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后效应(PAE)是指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后,引起细菌非致死性损伤或药物与细菌靶位持续结合,当药物去除后仍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PAE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关于抗生素与细菌、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糸的信息,弥补了传统药敏试验的不足。如临床上将PAE与其它药敏学参数结合,可以设计最隹方案。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均为临床标本分离率最高的细菌,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使其极易产生耐药性。如根据PAE较长的药物可采取延长给药时间的给药方案,这样不但不会降低疗效,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后效应对治疗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后效应 (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于 2 0世纪 5 0年代被人们发现 ,并于 70年代被更多的关注其临床意义。它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 ,当药物浓度低于最低抑制 (细菌 )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或消除后 ,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目前 ,对 PAE的研究完善了对抗菌过程的认识 ,并使之成为新的抗生素药效学参数。1 抗生素后效应产生的机理目前尚无明确定论 ,一种基于抗生素作用机理的推测认为 ,药物持续存在于靶细胞的作用部位以及抗生素引起的细菌非致死性损伤产生 PAE[1 ]。另一种机理即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102-102
问:什么是抗菌药物后效应(PAE)?答:PAE(post—antibioticseffect)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由于PAE存在,使血药浓度即使低于MIC水平仍可持续存在抑菌作用。因而更新了传统的认为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必须高于MIC水平的给药模式。有较长PAE的抗菌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  相似文献   

8.
1 抗生素后效应(PAE)与临床用药1.1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此类包括β-内酰胺类、克林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四环素类等。此类多无PAE或PAE很短,因此需要持续长时间保持血浓度>MIC才能抗菌,其抗菌效果主要依赖与细菌接触时间,其血浓度达MIC4倍时抗菌效果最好,再增加血浓度,其抗菌效果不再增加,所以要将其总量分成3~4次,即6~8h给药1次[1,2]。1.2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 此类包括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等。此类具有持久的药效和明显的PAE,其杀菌效果和PAE与其峰浓度呈正比,峰浓度为MIC的8~10倍时,疗效最好。如氨基…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手术为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通常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卫生部《抗菌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若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然而我国目前众多医院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也有把高档、广谱二线抗菌药物用为预防性使用,甚至联合使用抗生素为预防性用药[2-4],在众多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路径表单中亦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这导致了细菌耐药、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耐药性及相关因素,为临床上有效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平凉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314例PAE感染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采用K-B纸片测定PAE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耐碳青霉烯类的PAE危险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估计影响PAE清除因素。结果 (1)分离出的PAE主要来自下呼吸道,占71.9%。2、4、7、8、9月是PAE感染的高峰期。(2)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占66.0%,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的敏感率最高占78.8%及76.9%,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其他药物敏感性小于32.5%,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平均耐药率高于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AE下呼吸道细菌的清除率为67.9%,多重耐药细菌的清除率为41.2%。单一/联合用药对多重及非多重耐药细菌的清除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1)PAE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多重耐药严重应严密监测,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控制院内感染非常重要。(2)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最高,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最低。中介范围较广,提示在安全范围内加大剂量以提高疗效。(3)PAE感染与未分离出致病菌前15d用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及早期联用抗生素有关,多重耐药、昏迷、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是影响细菌清除率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土壤放线菌产生的一种抗菌药物,为最早使用的抗生素之一,其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杀菌作用强、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明显。由于氨基糖苷类肾、耳毒性明显,毒性低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的研发及广泛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了较大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指细菌接触抗生素一定时问后,药物浓度下降至最低抑茵浓度(MIC)或清除时,其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PAE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临床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分离自89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 PAE 耐药性,以及不同性状 PAE 的耐药性差异。结果分离获得的 PAE 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的敏感率和耐药率,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等药物的敏感率均小于7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的敏感率均大于70%。黏液型 PAE 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高于非黏液型 PAE。结论应采用多药物联合应用的方法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 PAE 感染;针对黏液型 PAE 感染可采用大环内酯类和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抑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菌药物后效应(PAE)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而药物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清除后,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性抑制的一种效应。开展对PAE的研究,就是研究抗菌药物不必始终维持在理论有效的血药浓度上,利用它的PAE可以适当地延长给药间隔,减少用药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生素后效应(PAE)与细菌耐药基因关系。方法阿米卡星(AMK)对80株大肠埃希菌的PAE结果与其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aac(3)-Ⅱ,aac(6')-I,an t(3')-I的关系分析。结果PAE的长短与其耐药基因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细菌的耐药基因是影响其相应的PAE的又一因素。  相似文献   

16.
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联合药物的抗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阿米卡星与夹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应用对铜绿饭单胞菌(PAE)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PAE感染提供最佳联合药物应用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仅鉴定细茸,MIC检测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按CLSI法进行.结果 从临床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92株PAE,呼吸道感染标本占88.04%.92株PAE中,48.91%产金属β-内酰胺酶;27.17%产AmpC酶,18.48%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MIC比值≥1 mg/L.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PAE的抑菌率分别为71.74%,38.04%,70.65%.阿米卡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协同作用分别为58.70%和60.87%.结论 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来治疗PAE的感染具有很好的协同效果,但同时应密切结合患者病情和经验用药的药物疗效等综合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燕  吴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0):1219-1220
目的 了解该地区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医院内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应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分离的PAE采用K-B法进行12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PAE对抗感染药物敏感率以头孢他啶(70.7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0.85%)最高,其余依次为美罗培南(59.43%)、阿米卡星(58.96%)和哌拉西林(55.66%)等;而耐药率较高者为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等;总体来看,PAE耐药情况比较严重.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PAE存在单一及多重耐药性,需引起高度重视,医院须加强预防措施,切实降低PAE医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葡萄球菌是临床重要的致病菌群,目前已成为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同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一样,消毒剂的大量使用,细菌对消毒剂产生抗性亦不可避免.mecA基因检测阳性预示该类细菌对B内酰胺类药物临床无效[1],femB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高度保守序列,但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不表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已对感染性疾病,尤其危重症感染和医院内感染者构成威胁,直接影响抗生素的作用,延误病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细菌的耐药性是指人们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时,病原菌因各种原因会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和耐受性,致使疗效降低和治疗失败,这种现象,也叫抗药性[1]。护士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和变迁,及细菌耐药性发生的机制,对指导临床合理选择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和教育病人正确对待抗生素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细菌耐药性的变迁细菌耐药性是一个普遍…  相似文献   

20.
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 ,人类一直在与引起人类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因子作斗争 ,抗菌药物的问世 ,给人类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是随着各种抗菌药物的不断问世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在逐渐提高。目前 ,细菌耐药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几乎所有细菌都获得耐药基因 ,几乎每一种抗菌药物都能被细菌中某些物质抵抗或破坏[1~ 4 ] 。本文拟对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起源和传播、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及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等方面内容作简要综述。1 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起源与传播细菌存在于地球上已有几亿年历史 ,在自然界细菌被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