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伤寒论〉中药数目统计分歧的现状,分析了分歧的原因,明确区分与定义了物品、药物、药品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列出了分类明细清单,从而便于取舍利用,并得出结论:〈伤寒论〉涉及物品113种,药物按照最严与最宽泛标准分别为86种与113种,药品分别为109种与136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外用治疗过敏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为过敏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过敏性皮肤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外用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为9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ESI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受试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药物口服治疗,药物外用治疗过敏性皮肤损伤有更加明显的疗效,能改善病情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抗痨药物造成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2例结核病患者行抗痨药物治疗时,发生35例肝损害患者,对其这些患者肝损害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44例有HBsAg阳性的结核病患者中发生肝损害12例(27.2%),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5.62%,P〈0.01);69例55岁以上患者发生肝损害18例(26.1%)高于55岁以下者(4.42%,P〈0.01),35例患者中15例肝功能损害较轻,无黄疸;17例ALT〉120u/L、有轻度黄疸;3TBIL〉102.6umol/L、ALT〉240u/L。结论:老年和伴有HBsAg阳性的结核病患者进行抗痨药物治疗时,更加容易发生肝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孕囊大小与药物流产清宫率的关系,指导药物流产的临床使用。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孕药流患者按孕囊大小分为二组,孕囊直径在〈1.0 cm的100例(1组);1.0~2.0 cm的100例(2组);观察2组对象的药物流产清宫率。结果:孕囊直径在〈1.0 cm和孕囊直径〉1.0 cm〈2.0 cm者的清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抗早孕治疗时,当孕囊直径〈1.0 cm清宫率低,流产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重复药物流产间隔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停经时间49-56d宫内孕,前次流产为药物流产,此次自愿药物流产128例,按照两次妊娠药物流产间隔时间的长短分为3组:即〈3个月40例为A组;3-6个月以内的30例为B组;〉6个月的58例为c组,比较3组重复药物流产及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结果:3组完全流产、不全流产、失败及流产后阴道流血量≥100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药物流产间隔时间应≥3个月。  相似文献   

6.
续《〈印度阿育吠陀药典〉(API)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续二)》一文,详见表1。本续主要内容提示:前文已述,印度政府是1990~2008年先后完成出版这部具民族医学体系的药典,共分2部:第一部为单味药(monographs)共7卷,  相似文献   

7.
人血清中伊曲康唑浓度的HPLC测定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傅强  刘海净  朱珠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2):838-840
 目的 建立一快速、简便的血清伊曲康唑(ITZ)药物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200 μl血清,用叔丁基甲醚一步提取后氮气吹干,复溶后直接进样分析。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铵-乙醚(365∶110∶25);流速0.8 ml·min〈sup〉-1〈/sup〉;检测波长261 nm;Supelcosil LC〈sub〉18〈/sub〉色谱柱,柱温40℃;室温操作。结果 ITZ与内标在血清中分离良好,t〈sub〉R〈/sub〉分别为8.3和10 min;10~500 ng·ml〈sup〉-1〈/sup〉浓度范围线性良好(r=0.9997,n=5),富集进样方法可检出浓度达2 ng·ml〈sup〉-1〈/sup〉;样品操作20 min内可完成。结论 本方法取样量小,操作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阑尾炎患者静脉输注奈替米星后阑尾组织中药物处里及有效浓度。方法:术前随机给予急诊患者0.3g单剂童奈替米星输注,术中采集血清及阑尾组织标本用TDx浏定药物浓度,计算血清及组织PK和动态组织穿透比、通透指数(PI)及抑制系数(IQ,c〈sub〉max组织〈/sub〉/MIC)。结果:输注后奈替米星迅速进入阑尾组织(无t〈sub〉lag〈/sub〉,k〈sub〉a〈/sub〉=1.5788 h〈sup〉-1〈/sup〉)并维持较高浓度;组织中药物呈一级吸收一级消除二室开放模型,血清及组织t〈sub〉〈/sub〉分别为2.12 h和2.77 h(P>0.05);其阑尾组织PI为0.396,对应阑尾炎症组织常见致病菌IQ值大多数达到或大于10。结论:奈替米星在阑尾炎症组织具较高浓度,其组织消除基本与血清平行;每日0.3 g单剂量30 min静脉输注可满足阑尾组织中治疗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复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的药物治疗方法,以提高转复率、增加安全性。方法:对本院就诊的64例,转复时间〉30min、普罗帕酮用量〉70rag的难复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追加普罗帕酮用量(总量350mg之内),缓慢静点,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对照纽对症救活不良反应、治疗纽转复后迅速给予0.5mg阿托品壶入。观察转复率、转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2h内转复率无差异,与前人研究30min内转复率无差异(P〉0.05)。两组转复时间无差异(P〉0.05),明显高于前人(P〈0.01)。不良反应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及前人研究结果(P〈0.05),后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在PVST的药物治疗中延长治疗时间(2h内)、追加药物用量可以有效增加转复率,阿托品可以有效降低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性格特征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对于脑血栓康复期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96例患者分为心理结合药物综合干预组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各指标差并性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SSS评分下降明显(P〈0.05),BI评分升高明显(P〈0.01)。结论:因人制宜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干预对于改善康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针刺颅骨缝区(头针)对急性脑梗死(CI)痰证患者血清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针刺颅骨缝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等)加药物(B组)和单纯药物(A组)治疗急性CI痰证患者各20例,对照观察患者血清MDA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后A组血清MDA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血清MDA含量降低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B组血清MDA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P〈0.01),B组较A组更明显地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P〈0.05)。结论头针加药物治疗性脑梗死痰证患者比单纯药物治疗,能更有效降低血清丙二醛的含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刺五加注射液与5种临床常用药物(维生素C、氯化钾、地塞米松、硫酸阿米卡星、维生素B6)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刺五加注射液与上述5种药物在24h内的含量及pH值变化。结果:在室温条件下,刺五加注射液与维生素C在0~24h内pH值(P〉0.05)和外观稳定,但其含量(P〈0.01)有明显变化;与其余4种药物配伍,含量(P〈0.05)、pH值(P〈0.05)及外观均无变化。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氯化钾、地塞米松、硫酸阿米卡星、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较稳定,但不能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与药物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9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推拿加药物组90例,针灸推拿组56例,药物组50例。对3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总结。结果针灸推拿加药物组在综合疗效中的优良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针灸推拿组与药物组(P〈0.05),而针灸推拿组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与药物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赵伟娥  薛维华  李梅 《四川中医》2010,(10):118-119
目的:观察扶正循经平刺配合药物治疗Hunt综合征面瘫的疗效。方法:对78例Hunt综合征面瘫患者采用扶正循经平刺配合药物治疗。对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照,通过神经肌电图测试观察治疗前后神经肌电图的变化。结果:面神经直接刺激:潜伏期、诱发电位波幅与治疗前比较,P〈0.01;瞬目反射:潜伏期R1、R2波与治疗前比较,P〈0.01;R1诱发电位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健侧比较,P〉0.05。结论:扶正循经平刺配合药物治疗Hunt综合征面瘫,对已损伤面神经电生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侯建美  张利峰 《山西中医》2009,25(10):13-14
目的:观察生化汤在缩短药物终止孕10—15周妊娠后阴道的出血情况。方法:对102例孕10~15周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根据药物流产成功率及药物流产后B超情况进行分组。治疗组流产后加服生化汤,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与清宫组接近,较对照组平均缩短约4天,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量与清宫组接近(P〉0.05)。结论:生化汤在药物终止孕10~15周妊娠中明显缩短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6.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滴注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是集临床和科研为一体的机构.PIVAS作为医院的新部门,对静脉用药进行集中无菌配置,为提高输液质量、防止药源性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密切了药师和临床的联系,对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装中依帕司他浓度,研究该药物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选地西泮作内标。采用μBpndapak C〈sub〉18〈/sub〉(300 mm×3.9 mm,10 μm)柱,流动相:甲醇-0.O1 mol·L〈sup〉-1〈/sup>K〈sub〉3〈/sub〉PO〈sub〉4〈/sub〉-乙腈(50:37:13),流速1.4 ml·min〈sup〉-1〈/sup>,设程序波长0~4 min 389 nm,4~7 min 237 nm UV检测。结果:该方法回收率为101.09%~105.97%,最低检测浓度为5.1ng·ml〈sup〉-1〈/sup>,日内RSD<4.48%(n=5),日间RSD<4.53%(n=5),线性范围:20.4~12750 ng·ml〈sup〉-1〈/sup>。1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单剂量po,依帕司他片剂50 mg后,达峰时t〈sub〉max〈/sub〉为(1.79士0.57)h,峰血药浓度c〈sub〉max〈/sub〉为(3840.6±968.5)ng·ml〈sup〉-1〈/sup>,消除半衰期t〈sub〉1/2β〈/sub〉为((1.11±0.35)h。结论:本法快速,准确,灵敏,能较好地满足依帕司他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刺激参数对电针辅助药物流产作用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刺激参数对药物流产的辅助作用。方法:将109例早孕患者随机分成3组,在口服米索前列醇后30~60min内,电针1组(37例)和电针2组(38例)用电针治疗。电针1组同时电针双侧舍谷和三阴交,簇形波,频率100Hz;电针2组先电针舍谷20min后加针三阴交5min,连续波,频率50Hz。药物组(34例)不予电针治疗。记录完全流产率、排囊时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腹痛情况。结果:电针1组、电针2组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1.9%和86.8%,均高于药物组的82.4%,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个电针组患者的平均排囊时间均显著短于药物组(P〈0.01,P〈0.05);2个电针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亦均显著短于药物组(P〈0.01);电针2组减轻腹痛的效果显著好于药物组(P〈0.01)和电针1组(P〈0.05)。结论:不同刺激参数电针对辅助药物流产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艾迪注射液联合化学药物治疗与单纯化学药物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观察组采用NP方案加艾迪注射液,对照组单用NP方案。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效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化学药物治疗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能显著减轻化学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对骨髓有保护作用,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术的人性化护理方案及其效果。方法:于本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术的168例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n=84)和实验组(n=84),给予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及护理,予以实验组患者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的流产效果、阴道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妇女服用米索前列醇6h内的阴道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术的流产率,有利于减低药物流产者的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