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陆蕙兰  杨骏  何琳  郑沁乐  李彬  李洁 《中成药》2022,(4):1369-1372
中药审方是中药配方工作中的首要环节,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本项目在已搭建起的黄浦区中药饮片服务管理平台上,建设区域中药处方智能审方服务共享系统,以"智能+人工"双重审方模式实现中药饮片处方合理性同质监管审核,为中药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提供技术支持,使平台内每一张中药处方都获得了统一、高效的智能审核...  相似文献   

2.
目的:中药临床药师开展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中药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1 560张中药饮片处方(含门急诊、住院中药饮片处方),统计不合理处方(不含麻醉药品),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98张,占所抽查处方的6.28%,其中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74张,住院中药饮片处方24张。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缺少临床诊断中医证型、炮制品选择不恰当、联合用药不当、含毒性中药超量使用等。结论: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还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中药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调剂中药师应加强饮片处方审核,中药临床药师加强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和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及时发现问题和干预不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学习病区药房管理对医院医嘱审核能力的影响。方法:医院从2020年1月起推行"临床药师参与审方",并学习"临床药师参与病区药房管理"。随机抽选随机抽选2019年6~12月病区药房500份用药医嘱作为"临床药师参与审方"实施前。抽选2020年1~6月期间病区药房500份用药医嘱作为"临床药师参与审方"实施后。分析评估实施前后药师医嘱审核能力及药房管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后医院药师医嘱审核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合格用药医嘱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审方"实施并学习"临床药师参与病区药房管理"后,病区不合格用药医嘱发生率明显降低,用药管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适应妇产科专科特色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方法 引进处方前置审核软件,经后台运行收集基于商业知识库规则的审方数据,建立妇产科用药规则维护分级依据,进行规则优化并形成妇产科合理用药知识库,疏通处方前置审核流程并加以实施。结果 通过抽样数据对比发现,药师审方上线后,系统预审问题数及比例、医师提交问题数及比例明显下降、医师主动返回修改问题数及比例相应上升,人员疏忽所致的严重用药错误可被拦截,药师干预处方/医嘱成功率达93.81%。结论 建立妇产科专科特色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能有效保证审方准确性,能减少临床医师和审方药师不必要的工作量,有利于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推进,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浅议中药调剂审方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处方法管理办法>管理规定,药师调剂处方时,首先要审核处方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比如处方是否是取得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用药是否合理、用法用量是否准确等,审核合格后方可调剂发药.但是,在中药调剂的实际工作,审方时存在一些问题使中药师非常为难.现将笔者在中药调剂审方时遇到的问题及看法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前置审核系统联合药师审核策略改进对促进中成药合理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常规药师人工审核管理的710张中成药处方为对照组;2020年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联合药师审核措施710张中成药处方为观察组:成立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管理小组、建立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制度、提高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药师审方能力、严格按照流程和制度对中成药处方进行前置审核、定期公示典型案例、实施动态监管。主要对两组下列3项指标用药服务满意率、医疗投诉率和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审核系统联合药师审核策略改进能显著促进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在不合理中成药处方,患者医疗投诉,患者用药服务满意度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落实实施《处方审核规范》弥补医院药师在临床药学、临床医学、医患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足,提高药师的审方能力,胜任处方审核职能,提升药师专业技术价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借鉴医院药师、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等模式,建立审方药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并开展实践探索,通过对参加"审方药师培训"项目的药师培训前后对处方审核流程及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能按照《处方审核规范》的标准要求审核处方及处方审核胜任能力的自我评价比较,检查培训效果评价培训体系的作用。结果:通过审方药师专项培训,建立了审方药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参加培训药师的处方审核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结论:通过审方药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构建,有助于提高医院药师的审方能力,为全面落实《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区域合理用药系统对区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互联网+医疗"的技术手段,搭建区域合理用药系统。依据药品说明书,专家共识,区域内各家机构处方点评汇总分析结果,制定适合区域的同质化审方规则,并将处方实行分级管理,实现处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的全方位的同质化用药管理。随机抽取2018年3~6月区域合理用药系统上线前的门诊处方6 500张作为对照组,再抽取2019年3~6月区域合理用药系统稳步运行后的门诊处方6 500张作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的处方合格率,不合格处方类型以及处方用药基本情况。结果:区域处方合格率从87.46%上升至95.44%,区域合理用药系统可以实现区域药事同质化管理,提高我区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中药饮片电子处方进行点评,旨在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我院PASS系统随机抽取2015年度我院门诊中药饮片电子处方1200张,采取系统预判与人工点评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不合理处方,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分析、总结。结果:随机抽取的1200张中药饮片电子处方中,点评合格的处方为843张,合格率为70.25%;点评不合格的为357张,不合格率为29.75%;不合格处方主要体现在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三个方面。结论: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格现象,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提高医师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黄慧贤  廖小红  华成坤 《光明中医》2023,(17):3457-3460
药学服务不断发展,药师的专业价值也不断突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处方审核现在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根据相关法规,文章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与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探讨中药处方前置审核的工作模式,为更好地完善现阶段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前置审核工作提供参考。处方前置审核工作势在必行,可以加强医师与药师的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处方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希望处方前置工作得到更广泛的支持与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复杂性特征及其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旭华  牛欣 《中医药学刊》2006,24(4):617-619
方剂药效物质系统和方剂与人体作用的的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应当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根据复杂性科学的观点,方剂药效物质基础不是单味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药效物质不一定局限于能被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药效物质系统不是方剂中所有单味药化学成分的总和。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整体观念为特色。以临床疗效为中心,用复杂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更符合方荆本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方剂药效物质系统和方剂与人体作用的的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应当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根据复杂性科学的观点,方剂药效物质基础不是单味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药效物质不一定局限于能被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药效物质系统不是方剂中所有单味药化学成分的总和。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整体观念为特色,以临床疗效为中心,用复杂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更符合方剂本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竺炯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5):319-320
淋病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 ,罗氏芬、淋必治及青霉素等有特效 ,但因抗生素滥用等原因 ,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故而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的工作开展了不少。因此 ,收集了近 5年来 ,国内的有关临床资料 ,从纯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单方及中药实验研究 5个方面进行综述 ,为中医药治疗淋病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药止痛方剂数据库"通过方剂信息主库与单味药、名家评说、现代研究3 个辅助数据库的互相关联,对止痛中药方剂信息进行管理,根据检索需求,可显示中药复方、功能主治、组成等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从文献纳入标准着手,根据应用目的设计模块,根据方剂配伍规律设计检索策略.该数据库有助于研究人员高效和准确地查找历代古籍所载中药止痛方剂...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淋证方剂进行显性经验分析及隐性规律挖掘,可以确定淋证用药模式和用药规则,并获取新方剂。显性经验分析得到治疗淋证使用频次50以上的药物22味,其中以清热利水通淋药为最多,其次是清热凉血和益气养阴药,另外,行气活血、化痰解毒药也较常使用;出现频次35以上的药对34个,3味药物组合5个。充分反映了淋证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隐性规律挖掘得到13个新处方,这些新处方所主证候较多,符合淋证证型复杂的临床实际。这为淋证新药研发提供了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和总结含酸枣仁治疗失眠经方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方剂数据库"中含酸枣仁治疗失眠的所有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包含酸枣仁的治疗失眠方剂183首,其中2味药核心组合模式"酸枣仁、茯苓"频度出现最多,为137次;3味药核心组合模式"人参,茯苓,酸枣仁"频度为104次;4味药核心组合模式"人参,甘草,茯苓,酸枣仁"频度为55次;5味药的核心组合模式"人参,甘草,麦冬,茯苓,酸枣仁"频度为34次。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酸枣仁汤、大酸枣汤、小酸枣汤等方剂治疗失眠是合理使用核心药物的常用组合方剂,药物之间的关联是以核心药物酸枣仁、人参、茯苓、甘草、川芎等之间的关联为基础而不断丰富扩展的。  相似文献   

17.
《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群可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其中蕴含着中医诊疗体系,包括六经、病证和方证3个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伤寒杂病论》现代临床应用信息系统特色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占彬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0):446-447
本文通过整体构思概况、医理设计的基本内涵、功能和效用特点及讨论四个方面 ,对《伤寒杂病论》现代临床应用系统的特色情况进行了论述。该系统目前含《伤寒杂病论》现代临床应用信息 3 50 0条。其中具有明确西医诊断的疾病 558种 (类 ) ,特殊病症 3 9种 ,仲景方 1 93个 ,仲景方之衍化方 76个。涉及内、妇、儿、外、皮肤、口腔及五官等科56 91 9份病例的疗效分析 ,其中典型病例为 2 73 4例。共输入汉字约 1 50万字。本系统既在学术上弘扬了仲景学说 ,又对中西医各科医生和从事其教学或科研的人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索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从六经辨证、方证相应的经方角度分析哮喘的治疗,认为其在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等各有特色,并举相应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试从非线性视角看中医方剂实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作者从当代非线性科学的思想出发,尝试直接用系统科学的语言重构中医方剂概念,提出一系列大胆的假说,并由此引出关于中药复方研究和现代中药开发的一系列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