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兵心理健康水平随年代的变化情况,为新兵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历史研究法,搜集了1995年-2013年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新兵心理健康的研究报告共88篇,拆分为100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新兵SCL-90各因子与年代存在显著的负相关,19年间新兵SCL-90各因素均值下降了0.17~0.36分,平均下降了0.35~0.69个标准差(d)。(2)海、陆、空军新兵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空军新兵各因子分及总分最低,陆军新兵各因子分及总分最高(P0.01)。男女新兵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女性新兵除敌对、恐怖因子得分显著低于男性新兵外,其他7个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男性新兵(P0.05,P0.01)。结论 (1)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在逐年提高,提高的幅度大致在中等程度;(2)空军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海军和陆军新兵;男性新兵好于女性新兵。  相似文献   

2.
新兵检测工作直接关系到新兵的身体素质和部队战斗力。为了解HBV和HIV病毒在新兵中的感染情况 ,预防疫情 ,防止乙型肝炎和艾滋病流入部队 ,我们对某部 1997~ 2 0 0 0年各年度入伍新兵进行了HIV和HBsAg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为某部 1997~ 2 0 0 0年各年度入伍的新兵 ,共 80 0人。新兵分别来自山西、山东、辽宁、河北、四川、湖南等省 ,均为男性 ,年龄 17~ 2 1周岁。其中来自城镇的新兵 160人 ,农村的新兵 640人 ,城乡比例为 1∶4。 (2 )试剂与方法 :以国防部《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为依据。均于…  相似文献   

3.
新兵检疫是杜绝新兵将传染病带人部队的首要关隘。通过检疫,及时发现并清退患有传染病的应征青年,以确保部队官兵身体健康。为了解近年来新兵检疫期间传染病检出情况及特点,为今后征兵及新兵检疫工作中提供参考,我们对某部新兵检疫期内传染病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适应不良是影响新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新兵适应不良不仅会增加部队管理的难度,而且会影响新兵个体乃至整体的情绪表达及能力的正常发挥,进而削弱军队储备战斗能力。本文对新兵适应不良的概念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促进新兵心理健康及相关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入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瑛  郭勇  刁利华  景元锋 《中国健康教育》2010,(12):921-922,926
目的了解入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新兵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对海军某部1636名新兵实施团体心理测试,筛查出异常因子的新兵由心理专家逐一访谈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综合评定。结果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量表总分为46.18±0.23分,心理测试异常的新兵有21人(1.28%),经专家心理访谈,最终确定存在心理障碍人员8人(0.59%)。海南省和湖北省新兵的心理异常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26%和2.16%;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新兵阳性率最高,为9.09%,其次是大专及以上者(2.51%)。结论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且心理健康水平与地域、学历有关,全面掌握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某部1991~2000年度新兵HBsAg携带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新兵HBsAg携带情况 ,为新兵预防乙型肝炎和退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部 1991~ 2 0 0 0年度新兵HBsAg、ALT等项目进行检测 ,用ELISA法检测HBsAg ,检测结果呈阳性者 ,再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测滴度和用ELISA法测HBeAg ,ALT测定用赖氏法。结果 :10年间共检测新兵 2 5 330名 ,HBsAg的总检出阳性率为 1.17%。不同征集地新兵的HBsAg阳性率山东籍最低 (0 .6 0 % ) ,四川籍最高 (1.6 8% ) ,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城镇籍新兵HBsAg阳性率为 0 .90 % ,低与农村籍 1.2 6 %的阳性率 (P <0 .0 5 )。入伍前为学生的新兵HBsAg阳性率(0 .83% )与非学生的新兵 (1.6 1% )相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HBsAg阳性新兵ALT异常率为 17.85 % ,明显高于HBsAg阴性新兵 (P <0 .0 1) ;2 97名HBsAg阳性新兵HBeAg阳性率为 5 0 .17%。结论 :经地方体检后的入伍新兵仍有一定比例的HBsAg携带者 ,且其中半数HBeAg同时阳性 ;建议改进征兵体检中的HBsAg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 ,严格地方征兵时检测HBsAg ,对新兵预防乙型肝炎采取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兵艾滋病知识掌握状况,为部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无记名方式,对某部2002年度集训新兵84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兵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1 4%,对非艾滋病传播途径全部答对的占9 8%,艾滋病传播途径全部答对的占31 0%。文化程度高、来自城市、女性新兵的知晓率高于文化程度低、来自农村、男性新兵。新兵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书报。[结论]新兵艾滋病认知水平较高,但不全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驻疆某部新兵应付方式,为制定提高新兵应付技巧和维护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驻疆某野战部队252名新兵进行心理测查。结果 (1)驻疆某部新兵应付方式各因子分与中国士兵常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城市、独生子女新兵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农村、非独生子女新兵(P<0.01)。(3)有工作经历新兵的解决问题、求助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无工作经历新兵(P<0.01)。(4)年龄≥21岁新兵的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20岁以下新兵(P<0.01)。(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新兵的退避应付方式得分显著低于高中、中专以下新兵(P<0.05)。结论驻疆某部新兵采用的应付方式总体是积极的;农村、非独生子女、有工作经历、文化程度较高、年长是新兵具备良好应付方式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驻疆某部新兵应付方式,为制定提高新兵应付技巧和维护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驻疆某野战部队252名新兵进行心理测查.结果 (1)驻疆某部新兵应付方式各因子分与中国士兵常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城市、独生子女新兵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农村、非独生子女新兵(P<0.01).(3)有工作经历新兵的解决问题、求助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无工作经历新兵(P<0.01).(4)年龄≥21岁新兵的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20岁以下新兵(P<0.01).(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新兵的退避应付方式得分显著低于高中、中专以下新兵(P<0.05).结论 驻疆某部新兵采用的应付方式总体是积极的;农村、非独生子女、有工作经历、文化程度较高、年长是新兵具备良好应付方式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武警部队新兵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为开展Hp感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武警某部1 653名2004年底入伍新兵血清Hp的IgG抗体,比较不同情况新兵Hp感染率。结果新兵血清Hp的IgG抗体阳性率为58.3%;不同籍贯、血型、文化经济社会因素、生活方式、消化系统状况新兵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部队新兵Hp感染率较高,有必要在部队加强Hp感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兵接种疫苗及免疫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兵免疫状况,为修订我军《军队预防接种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法抽取驻京部队2005年新兵973名进行疫苗接种情况调查,ELISA法检测其中93名新兵血清抗体水平。结果55.3%新兵有明确的疫苗接种史,其中接种乙肝疫苗者占98.3%,接种其他疫苗者均<30%;23.7%新兵不清楚是否接种过疫苗;21.0%新兵未接种过疫苗。新兵血清10种抗体检出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风疹、腮腺炎、甲肝、脊髓灰质炎、麻疹、破伤风、白喉、乙肝、流行性出血热和狂犬病IgG。结论新兵接种的疫苗和体内抗体水平不能有效地预防一些传染病,更不能适应战时需要,建议有关部门尽快修订《军队预防接种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入伍前有无打工经历新兵的适应情况,为促进新兵尽快适应部队生活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某部250名新兵的适应情况,其中入伍前有打工经历新兵69名,普通新兵181名.结果 打工新兵与普通新兵在家庭所在地、是否喜欢网聊、是否经常喝酒3项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部队的适应方面,在入伍后有失落感、当兵感到后悔、苦恼时能否找到倾诉对象3项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入伍动机方面,在学技术、转士官、考军校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应对新兵的生活方式及心理方面予以关注,特别是入伍前有打工经历新兵,使之尽快适应部队环境,成长为合格军人.  相似文献   

13.
社会支持是影响新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首先对不同研究视角下新兵社会支持的概念进行了剖析,然后从测量工具、相关因素研究以及社会支持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三方面总结了目前新兵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部队新兵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兵尤其是大学生新兵的个性因素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对123名大学生新兵和127名普通新兵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新兵比普通新兵在聪慧性因素上得分偏高,在实验性因素上得分偏低,次元人格因素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极值情况在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某部集训新兵心理应激和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关系,据此对集训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针对性建议。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以连队为单位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574名集训新兵进行集体统一测试。 结果 574名集训新兵心理应激的原始总分为(14.57±3.29),T分数为(50.00±10.00),T≥70分的人数为17人,心理应激的发生率为3%;集训新兵的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为(2.66±0.58);是否独生子女新兵在人际交往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3,P=0.021),独生子女新兵的人际交往好于非独生子女;不同家庭结构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以及人际交往、训练积极性、情绪状况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9,P=0.019;t=-2.278,P=0.023;t=-3.033,P=0.003;t=-2.454,P=0.0014),完整家庭结构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低于特殊家庭结构新兵;不同家庭结构、不同文化程度新兵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7,P=0.009;F=3.496,P=0.031),完整家庭结构新兵的自我效能高于特殊家庭结构新兵,大专文化新兵自我效能高于高中及以下文化的新兵;高自我效能组与低自我效能组新兵心理应激总分及条目1、2、5、6、7、8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P=0.000;t=-4.265,P=0.000;t=-3.399,P=0.000;t=-3.327,P=0.001;t=-3.167,P=0.002;t=-4.317,P=0.000;t=-3.318,P=0.001),高自我效能组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较低;集训新兵心理应激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状况呈显著性负相关(r=-0.184,P=0.000)。 结论 集训新兵心理应激整体状况良好,高自我效能感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低于低自我效能感的新兵。家庭结构是影响新兵心理应激水平和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关系密切,应探讨建立针对自我效能感的新兵健康教育方案,从而有效降低新兵心理应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武警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元分析,以期为部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2005-2015年间的文献,选出以SCL-90为测评工具并完整报告武警新兵在9个因子上得分情况的文献共51篇,删掉在军事应激条件下等特殊时期进行测评的文献,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18篇,样本容量为14 746人。结果(1)与新兵常模相比,武警新兵的精神病性要低于新兵,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分与新兵常模相当;(2)与军人常模相比,武警新兵的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分比军人常模要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分则与军人常模相当。结论武警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新兵常模和军人常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兵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兵健康教育提供依据,963 0 1部队卫生处对2 0 0 2年度集训新兵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以部队2 0 0 2年度集训841名新兵为调查对象,其中男兵73 7名、女兵1 0 4名,年龄在1 7~2 2岁之间。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无记名问卷,先对新兵讲解,统一答题要求,当场发放调查表,答毕收回,回收率1 0 0 % ,有效率1 0 0 %。将原始资料整理后,输入Foxpro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1 新兵艾滋病基本知识认知情况 新兵对艾滋病基本…  相似文献   

18.
1990年3月,我们对某地区1990年新兵进行复查,随机抽出陆勤新兵96名,作为分析对象。从疾病发病率到营养状况了解新兵的身体质量。96名新兵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7~20岁。其中60名为城镇居民,36名为农业人口,在校学生46名,待业或务农50名。96名新兵均以“体检合格”入伍,体检表完  相似文献   

19.
李云波  郭静利  陈晨 《职业与健康》2014,(17):2449-2451
目的调查某部新兵艾滋病知识、态度情况,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为开展新兵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3年某部718名新兵进行匿名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对待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以及艾滋病知识需求3部分。结果该部新兵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及积极态度总持有率较低,分别为56.99%和65.21%;入伍地、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等因素对新兵艾滋病知识和态度有影响;健康教育授课后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1.88%,积极态度总持有率为8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课可即时提高新兵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在新兵新训期间应开展健康教育课,在内容上加强对新兵艾滋病知识教育的深度,确保部队艾滋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20.
云南某部2814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策,为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军人适应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并结合集体和个别心理访谈,对驻滇某部2814名新兵进行心理测查.结果 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以适应不良居多;大专以上高学历新兵心理障碍的发生率(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