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补肾活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骨折复位+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治疗后骨折愈合RUSS评分、腕关节PRWE评分与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治疗后骨折愈合RUSS评分、腕关节PRWE评分与Gartland-Werle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取补肾活血汤治疗能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吴明  吴智敏  胡关彪 《新中医》2016,48(3):110-11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在骨折复位、稳定固定之后,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汤内服,对照组不予服用中药,其他治疗与康复2组保持一致。定期X-ray复查进行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骨折愈合后采用PRWE、Gartland-Werley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25%,对照组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周,2组RU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2组RU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RWE评分、Gartland-Werl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骨折后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7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骨折复位、稳定固定后,治疗组予补肾活血汤内服4周,对照组不服中药,其他治疗与治疗组保持一致。通过定期X-ray复查进行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评分(Radius Union Scoring System,RUSS),确定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采用Gartland-Werley、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评分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RUSS评分,第2、4、6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8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5.14±1.21)周与对照组(5.97±1.15)周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评分,治疗组(6.18±2.57)与对照组(8.04±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WE评分,治疗组(14.62±5.73)与对照组(18.74±6.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汤具有促进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骨折后腕关节功能的作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刘长韦 《新中医》2015,47(12):123-125
目的:观察续骨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04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肾虚血瘀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骨折复位及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续骨活血汤治疗,共服药4周,在复位当天、第2、4、6、8周5个时间点通过影像学检查参照腕关节损伤(RUSS)评分标准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情况进行评分,在骨折愈合之后采用Gartland-Werley、PRWE的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腕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4、6、8周的影像学RU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84±1.56)周,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10±1.05)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artland-Werley、PRW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续骨活血汤可以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促进骨折的愈合,并改善骨折愈合之后的腕关节功能,提高患者骨折愈合之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6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骨折复位、固定,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结果:治疗2、4、6wk观察组RU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确切,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改善腕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整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配合经验方中药散剂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5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行中医手法整复、高分子夹板固定配合我院经验方中药散剂外敷治疗;对照组行中医手法复位加高分子夹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愈合过程中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7±3.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9.7±4.1)天,P0.05。骨折愈合后,观察组Gartland-Werley评分、PRW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周、4周、6周RU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RU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行中医手法复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并配合我院中药外敷散剂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伤后功能评分,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配合瑶药熏药分期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柳州市中医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100例,入选病例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5例。内外治结合组用补肾活血汤配合瑶药熏蒸治疗;补肾活血组单用补肾活血汤内服治疗;瑶药熏蒸药组单用瑶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复位后不予药物处理。结果:治疗3~10周,补肾活血汤配合瑶药熏蒸疗法明显优于其他三组,且治疗时间越长,其优势越明显(P 0.05,P 0.01),在治疗10周及12周后,四组患者RUSS评分又处于相近的状态(P 0.05);治疗4周、6周、8周后,内外治结合组桡骨远端骨密度均高于其他三组(P 0.05),治疗10周及12周后,内外治结合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更加显著(P 0.01);内外治结合组临床愈合时间小于4周,明显短于补肾活血组及瑶药熏蒸组(P 0.05);内外治结合组G-W评分优良率及PRWE问卷评分均优于其他三组(P 0.05,P 0.01)。结论:补肾活血汤配合瑶药熏药分期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可靠,能促进骨折愈合,提升骨折端骨密度,改善腕关节功能,减少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吴漩森  王月义 《新中医》2015,47(11):117-119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2例给予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愈合过程中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5±3.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39.8±4.2)天(P<0.05)。骨折愈合后,观察组Gartland-Werler评分、PRW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周、4周、6周RU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RU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3%,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加速患者骨折愈合,改善其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宣晶  施贝德  金志江 《新中医》2021,53(20):79-82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壮骨汤联合康复训练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 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 例。2 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抗感染。对照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止痛壮骨汤治疗。2 组均干预6 个月。比较2 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消肿时间;比较2 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段桡骨骨密度、术后6 个月腕关节功能;比较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腕关节消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2 组桡骨骨密度均较术前增高(P<0.05),观察组桡骨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个月,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壮骨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可减轻疼痛,增强骨密度,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消肿时间,改善腕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络洗外用颗粒熏洗配合康复锻炼对Barton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Barton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通络洗外用颗粒配合康复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结合温水熏洗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Jakim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及PRWE腕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0.0%)优于对照组(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均增加,呈上升趋势,且相同时间点(2周、4周、8周)治疗组腕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PRWE腕关节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洗外用颗粒熏洗配合康复锻炼能促进Barton骨折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壮骨汤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的作用。方法:选取146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1例,观察组75例,2组均采用夹板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给予活血壮骨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2组患者6个月后疼痛VAS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BGP、BMP-2升高的幅度更明显(P0.05),而观察组的B-ALP及RANKL/OPG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2组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壮骨汤方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骨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入医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以中医手法复位及石膏固定,观察组加服淫羊藿总黄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采用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和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及桡骨短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下降、便秘、腹泻和生活质量等领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辅以淫羊藿总黄酮治疗,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骨质疏松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患者112例,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骨折类型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两组治疗均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如果不能达到复位标准,再改用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中医补肾汤口服,4周为1疗程。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中医症状积分、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8周后骨折愈合评分(RUSS)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后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肾虚血瘀型)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联合芪术壮骨汤治疗桡尺远侧关节失稳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对骨转化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8例背侧皮质塌陷缺损、下尺桡关节失稳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2组均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芪术壮骨汤口服8周。观察2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骨转化指标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 BAP)、Ⅰ型胶原N前端肽(PⅠNP)及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第2,4周,观察组RU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但术后第8周2组RU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第3,6,12个月,2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各个时点的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 05)。治疗8周后2组s BAP水平显著升高而PⅠNP、CTX、IL-1、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联合芪术壮骨汤治疗桡尺远侧关节失稳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改善骨转化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夹板外固定结合活血壮骨汤方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两照组均给予夹板外固定治疗,试验组加用活血壮骨汤口服。结果:试验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骨保护素和骨钙素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板外固定结合活血壮骨汤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腕关节功能优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对患者腕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本院骨科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研究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治疗,术后均以治疗8周,根据X射线片检查观察患者康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及Lidstrom-Radiographic评分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3个月内骨折均愈合,研究组患者骨性愈合时间(27.50±4.50)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39.70±6.20)d,(P0.05);(2)治疗后8周,研究组Gartland-Werley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3)研究组idstrom-Radiographic各项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活动能力受限,采用中医手法复位与夹板固定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帮助恢复患者腕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超掌指关节夹板固定辅助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140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超腕关节夹板固定治疗,B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超掌指关节夹板固定+超腕关节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术后不同时间点Gartland-Werley评分,患者相关手腕评分(PRWE)满意度,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丢失值等。结果:A组和B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1.43%(50/70),95.71(67/70);B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2、4、6及8周Gartland-Werley评分分别为(14.26±2.32)分,(10.13±1.79)分,(8.21±1.44)分,(4.08±0.75)分;B组患者术后2、4、6及8周Gartland-Werley评分分别为(11.31±2.10)分,(7.47±1.46)分,(5.05±1.01)分,(2.97±0.53)分;B组患者术后2、4、6及8周GartlandWerley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PRWE评分满意度分别为78.57%(55/70),97.14(68/70);B组患者术后PRWE评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丢失值分别为(6.33±1.62)°,(6.51±1.75)°,(6.19±1.21)°;B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丢失值分别为(4.70±1.23)°,(4.32±1.06)°,(5.45±0.94)°;B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丢失值均显著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超掌指关节夹板固定辅助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改善腕关节活动,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并降低术后骨折再移位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Robbins腕关节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掌倾角、尺偏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obbins腕关节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可以缩短愈合时间,改善掌倾角、尺偏角、Robbins腕关节评分,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正骨紫金丹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及颈腕吊带悬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正骨紫金丹治疗。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功能分级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结论:正骨紫金丹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同时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掌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10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掌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握力评分、腕关节活动范围评分、手部外观评分、功能满意度评分等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移位、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显著,能加强对骨折的固定,加速骨折愈合,有效恢复腕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