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考察川芪眼用微乳原位凝胶的流变学及释放动力学行为,为该制剂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使用MCR 102型流变仪考察川芪眼用微乳原位凝胶的流体性质及线性粘弹区域。体外释放度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半透膜为释放膜,川芎嗪、藁本内酯为指标成分,取样时间点分别为0.5,1,2,4,6,8 h。结果:川芪眼用微乳原位凝胶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并存在线性粘弹区域。以剪切力为指标,确定的线性粘弹区域为0~302.74 Pa,以形变为指标得到的线性粘弹区域范围为0~7.45%。在临界点时,其储能模量(G')等于损耗模量(G″),均为2 976.60 Pa;临界剪切力为302.74 Pa;临界形变7.45%。8 h内6份样品中川芎嗪的平均累积释放量33.71μg,平均累积释放率90.08%,释放动力学遵循Higuchi方程。8 h内6份样品中藁本内酯平均累积释放量为68.46μg,平均累积释放率为84.32%,其释放动力学遵循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川芪眼用微乳原位凝胶具有较好的粘弹性,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发生可逆形变。川芎嗪释放动力学是川芎嗪的理化性质与基质骨架共同作用的结果,藁本内酯的释放动力学主要受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及其拆方含药血清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活性的作用。方法:体外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取第3代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成骨及成脂诱导证实其多向分化潜能;实验分为补肾活血汤全方组、补肾组、活血组及空白对照组,运用补肾活血汤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干预第3代BMSCs 48h,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MTT结果显示:体积分数5%及10%补肾活血汤全方含药血清均有促进大鼠BMSCs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显示:运用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干预后,处于增值分裂期(S+G2+M期)的BMSCs百分率增多,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全方含药血清有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补肾活血汤提取物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补肾活血汤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有效部位。【方法】补肾活血汤(全方组)及其拆方(补肾组、活血组)分别用溶剂极性递增法提取得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以及水4个部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传至第3代采用表面抗原鉴定,成骨、成脂分化鉴定。将上述补肾活血汤提取物按浓度梯度处理细胞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出最有效部位及其最佳浓度。用补肾活血汤最有效部位处理细胞, 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活血汤及其拆方均具有不同程度维持细胞活性的作用。其中以补肾组乙酸乙酯部位、全方组乙酸乙酯部位及活血组乙酸乙酯部位最为有效,且呈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100μg/mL为最佳药物浓度,并未出现细胞毒性反应。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补肾活血汤有效部位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速度与数量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以补肾组最有效,全方组次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补肾活血汤有效部位处理细胞后,处于增殖期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以补肾组最有效,全方组次之。【结论】补肾活血汤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有效部位在补肾组乙酸乙酯部位,可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处于增殖期细胞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每年全世界100万人中有10.4—83.0人发生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患者多为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壮年,1例50岁的脊髓损伤患者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0万美元,而1例25岁的患者这一数字将达到300万美元。交通事故(44.3%)与高空坠落(21.8%)是发生脊髓损伤的主要致伤原因,体内骨骼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盘粘连植入组织和人胎盘滋养层细胞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表达及其与侵入性胎盘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产妇静脉血中可溶性VCAM-1(sVCAM-1)的表达水平,根据sVCAM-1的平均值将另外随机选取的200例产妇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计算两组侵入性胎盘发生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40例侵入性胎盘组织和40例正常胎盘组织中的VCAM-1、TNF-α、NF-κB p65和IκBα表达。应用20 ng/mL的TNF-α处理人胎盘滋养层HTR8/SVneo细胞系后检测细胞中VCAM-1、TNF-α、NF-κB p65和IκBα的表达。结果20例健康产妇静脉血中的VCAM-1平均水平为36.32±3.25 ng/mL。高表达组的侵入性胎盘发生率(6.98%)显著高于低表达组(0.64%)(χ^2=0.922,P=0.009)。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侵入性胎盘组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免疫染色显示VCAM-1蛋白主要在滋养细胞的细胞质和膜中表达,侵入性胎盘组的VCAM-1阳性率(72.50%)显著高于对照组(17.50%)(Z=-5.063,P<0.001)。与对照组相比,侵入性胎盘组的TNF-α和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IκB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未用TNF-α处理(0 ng/mL)的HTR8/SVneo细胞相比,应用20 ng/mL浓度的TNF-α处理细胞1周后,细胞中的NF-κB p65和VCAM-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IκB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VCAM-1在侵入性胎盘产妇血液和胎盘组织中均为高表达模式。VCAM-1的活化至少部分依赖于TNF-α、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诱导其在滋养细胞中高表达并引起过度侵袭,导致侵入性胎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应急演练在提高ICU护士应急能力中的作用。方法:ICU护士开展应急预案学习及仿真模拟急救演练,即采用确定内容、制订计划、拟定演练方案等,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结果:演练后ICU护士的应急能力显著提高,与演练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景模拟应急演练是全面提高ICU护士应急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80例,均给予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及物理因子(包括蜡疗及红外激光治疗)治疗。玻璃酸钠注射每周治疗1次,治疗5周为1个疗程;蜡疗及红外激光照射每周治疗5d,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1个月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对入选患者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及无痛行走距离等指标进行评定。 结果入选患者在治疗2周、治疗1个月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其踝关节疼痛评分[分别为(1.98±1.42)分、(2.04±1.44)分和(2.06±1.36)分]、关节活动范围及无痛行走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表明其近期及远期疗效理想。 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及运动功能,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血糖升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血糖异常升高的发生情况及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病情分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但肌钙蛋白Ⅰ阳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肌钙蛋白Ⅰ阴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3组分别测发病时晨起空腹血糖,观察其血糖平均值及异常血糖的发生率。结果:3组中,无论是异常血糖的发生率还是空腹平均血糖水平,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均最高,肌钙蛋白Ⅰ阴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对较低,非ST段抬高但肌钙蛋白Ⅰ阳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居中。结论: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及程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 方法选取2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组(改良组,14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13例)。常规组治疗以Bobath技术为主,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训练,每日2 h,每周训练5 d,连续10周。改良组采用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限制健侧肢体动作,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穿戴吊带和夹板,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训练在治疗环境中进行,每日1 h,每周3次,其它时间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训练,时间不少于每日2 h,连续10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量表(STEF)和Wolf运动功能量表(WMFT)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STEF中的10项活动评分和WMF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经过治疗后,组内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TEF中的10项活动评分除拿大球、拿大方块和拿中方块3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外,其余7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MF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与常规Bobath技术相比,可显著提高患者偏瘫侧上肢的灵活性和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尿路感染,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30例病例中,全部经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及药敏(尿细菌定量≥1×10^5/ml)确诊,而且确切排除假阳性的可能。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8~70岁,平均41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3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