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舒乐片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性激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肝舒乐片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性激素受体的影响,探讨其对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以雌、孕激素注射大鼠右下肢肌肉内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肝舒乐组、疏肝组和健脾组6组,每组12只,运用免疫组化测定法测定各组大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ER、PR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肝舒乐片组、乳癖消组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明显降低,趋于正常(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疏肝组、健脾组ER、PR的表达均无明显改善。结论:肝舒乐片对模型动物的ER、PR含量紊乱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苹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乳宁霜小剂量组、乳宁霜中剂量组和乳宁霜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1月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性激素。结果: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P〈0.01),乳宁霜大剂量组疗效优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与三举氧胺软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中、小剂量组疗效低于三苯氧胺软膏组(P〈0.01或0.05),与散结乳癖贴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雌激素(E2)、沁乳素(PRL)和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升高孕激素(P)、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P〈0.05或0.01)。结论: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疗效,并能调节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苹  张婷婷  杨娜 《福建中医药》2014,(2):52-54,58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加味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当归芍药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治疗对照组,以乳癖消片作对照治疗,检测模型大鼠灌服加味当归芍药散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第二对乳房的乳头直径及乳房组织光镜下病理改变。结果各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当归芍药散加味高剂量组和乳癖消组优于当归芍药散加味中、低剂量组;前2组乳头直径明显减小,光镜下乳腺组织接近空白对照组,与模型2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味通过调理肝脾、化瘀散结,改变了模型动物血液流变学高凝状态,从而改善乳房组织局部微循环,进而缓解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的状态,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性及乳腺组织病理的改变,探讨止痛消结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方法:选用 SPF 级雌性 Wistar 大鼠 70 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证实组、止痛消结丸大、中、小剂量组、阳性对照乳癖消片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动物模型,予以相应药物治疗,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用药。观察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性改变及乳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呈高黏、凝、聚状态,各用药组血液流变性指标大部分接近或低于正常水平,其中以止痛消结丸大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P〈0.01)。结论:止痛消结丸可改变乳腺增生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改善乳房的微循环,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消Ⅲ加味方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腺上皮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雌、孕激素联合建立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以乳癖消片作阳性对照,检测乳消Ⅲ加味方干预乳腺增生大鼠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乳腺上皮组织PCNA表达。结果乳消Ⅲ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和乳癖消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乳消Ⅲ加味方高剂量组优于其他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改善(P<0.01);乳头直径明显减小,光镜下乳腺组织接近空白组。结论乳消Ⅲ加味方可改善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状态及乳腺上皮组织PCNA表达,其中以乳消Ⅲ加味方高剂量组最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康胶囊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分析其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经确诊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乳腺康胶囊,对照组80例用乳癖消治疗,治疗前后均做血尿常规、钳靶X线、肝肾功能、血波流变学及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乳腺康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胶囊组成药物配伍合理,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机理与提高乳腺细胞的雌激素分泌,调整激素之局部不平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胶原纤维分子的合成,抑制炎性渗出,抑制肿块和组织的异常增生,促进炎症纤维吸收有很大的关系,该方法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蠲癖汤配合消癖乳罩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蠲癖汤配合消癖乳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用蠲癖汤内服及消癖乳罩外用治疗,对照组52例内服乳核散结片,外敷消炎镇痛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73.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蠲癖汤配合消癖乳罩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癖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中药消癖方口服,日1剂,连续服用6月;对照组60例,予口服三苯氧胺,20mg/d,连续服用6月,对比治疗前后卵泡期血液中激素(E2、P、PRL)水平改变,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等效(P〉0.05),但治疗组在调节PRL和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毒副反应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癖方治疗乳腺增生病毒副作用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乳癖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12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6例。对照组口服乳癖消片,治疗组予自拟乳癖散结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乳癖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逍遥蒌贝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乳腺增生病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和对照组(53)。治疗组采用逍遥蒌贝胶囊,对照组采用乳癖散结胶囊。共观察三个疗程。结果:疗效观察: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②治疗组与对照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硬度治疗效果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乳房肿块大小及范围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0.05)。结论:经临床验证,逍遥娄贝胶囊对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通乳散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后血清P含量和乳腺组织PR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腹腔注射诱导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分别用通乳散癖汤高、中、低剂量和对照药乳癖消灌胃治疗。结果: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形成病理性增生。通乳散癖汤能明显改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性增生,升高血清P含量,降低乳腺组织PR的表达。通乳散癖汤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乳癖消组。结论:通乳散癖汤有明显的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整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增生乳腺局部的治疗作用,有预防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癣消减汤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自拟乳癖消减汤治疗,并与使用乳癖消片治疗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8.0%,对照组显效率为46.O%,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乳癣消减汤对于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在辨证施疗的基础上治疗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肝舒乐片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病理形态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对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右下肢肌肉注射雌、孕激素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肝舒乐组、疏肝组、健脾组6组,每组12只,运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透射镜观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竖起、较坚实、充血,增高,乳房增大,镜下乳腺增生呈弥漫性,无局部包块,腺泡和小叶显著增加,脂肪和结缔组织明显减少,腺泡腔和腺导管腔明显扩张,腺泡腔内含分泌物及脱落的细胞;雌二醇(E2)、泌乳素(PR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孕酮(P)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肝舒乐组显著改善其病理形态,E2和PRL 明显降低(P<0.05),接近正常水平,P明显升高(P<0.05);乳癖消组次之,E2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水平(P<0.05),P、PRL无明显改善(P>0.05);疏肝组、健脾组更次之,E2、P、PRL 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肝舒乐片对模型动物的病理形态、血清性激素紊乱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探讨乳宁霜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方法选用SPF级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及乳宁霜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分别涂抹三苯氧胺软膏、散结乳癖贴膏、不同剂量乳宁霜予以治疗,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不用药。观察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变化。结果单纯疾病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显著增加(P<0.05或P<0.01),乳房微循环灌注量减少(P<0.01);乳宁霜各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和压积及微循环灌注量均基本回复到空白对照组正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乳宁霜可改变乳腺增生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消乳增方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宪法 《新中医》2001,33(8):22-23
目的:观察中药消乳增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患者辨证分为2型,运用自拟消乳增方加减治疗,并与乳癖消胶囊治疗80例作对比.:且治愈47例,治愈率为54.65%,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愈33例,治愈率为41.25%,总有效率为87.50%。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性意义(P<0.05)。结论:消乳增方具有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川芎微乳对气虚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加饥饿、疲劳的方法制造大鼠气虚血瘀模型。灌胃给药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川芎微乳各剂量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流变性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川芎微乳能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肝舒乐片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病理形态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对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右下肢肌肉注射雌、孕激素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肝舒乐组、疏肝组、健脾组6组,每组12只,运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透射镜观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竖起、较坚实、充血,增高,乳房增大,镜下乳腺增生呈弥漫性,无局部包块,腺泡和小叶显著增加,脂肪和结缔组织明显减少,腺泡腔和腺导管腔明显扩张,腺泡腔内含分泌物及脱落的细胞;雌二醇(E2)、泌乳素(PR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孕酮(P)明显低于正常组(P&lt;0.05);肝舒乐组显著改善其病理形态,E2和PRL明显降低(P&lt;0.05),接近正常水平,P明显升高(P&lt;0.05);乳癖消组次之,E2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水平(P&lt;0.05),P、PRL无明显改善(P&gt;0.05);疏肝组、健脾组更次之,E2、P、PRL均无明显改善(P&gt;0.05)。结论:肝舒乐片对模型动物的病理形态、血清性激素紊乱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背部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病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背部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门诊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1例采用针刺配合背部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乳癖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65.8%),好转13例(31.7%),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15例(41.6%),好转16例(44.4%),无效5例(13.9%),总有效率8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背部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乳癖消熨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乳癖消熨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曼吉磁贴治疗,2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观察3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疗程症状、体征总积分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0%,对照组8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值在第2、3疗程以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癖消熨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消增汤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药消增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消增汤内服,水煎服,1剂/日,早晚各1次。1个月为1疗程。月经期停服。对照组(30例)口服乳癖消,3粒/次,3次/日,1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乳房的疼痛程度、肿块的变化,对临床治愈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改善乳腺增生的作用,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均有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雌二醇(E2)水平下降、孕酮(P)水平升高,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增汤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