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胃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依旧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胃癌患者因肿瘤消耗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而手术创伤会加重患者应激。应激反应会使机体免疫失衡,诱发炎症反应,所以减少应激就成了维持机体稳态的关键因素。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具有减轻手术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本文就加速康复对胃癌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希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的不断改进,ERAS在胃癌方面的应用会更加完善,惠及更多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应激和可能造成的不必要损伤。方法: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及宣教加速康复,对入院患者完善血栓、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及早进行干预。结果:加速康复促进肠蠕动、降低分解代谢、保护肠道粘膜屏障以及增强术后免疫功能,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能够缩短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不增加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不可缺少、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心理辅导、对患者准确的评估、各种液体及导管的护理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手术是胃癌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胃癌患者术前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障碍,有研究表明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40%~80%[1],加上胃癌术后患者机体高分解代谢状况和术后禁食,会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胃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恢复,给胃癌术后机体的恢复带来了不良的预后。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2]。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我科收治38例胃癌手术患者,采取肠内外营养治疗,并仔细护理,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免疫学的飞速发展,对人体内稳态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外麻醉学界越来越重视麻醉和术后疼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手术创伤、麻醉和术后疼痛均可导致"全身应激反应",适度的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对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重要作用,而过度应激反应则抑制免疫功能,对机体有害.疼痛应激使机体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网状内皮系统处于抑制状态,麻醉恢复期患者体内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nonuclear leucocyte,PMN)的趋向性减弱从而抑制单核细胞的活性,导致术后患者抵抗力减弱,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可使体内杀伤性T细胞功能减弱、数量减少,同时应激引起的内源性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和前列腺素增加均可造成机体免疫机制的改变,导致残余的肿瘤细胞扩散.  相似文献   

5.
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最早是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于2001年提出[1]。其主旨为通过采取一系列围手术期多学科综合措施,减少手术患者应激,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我们通过运用FTS理念,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护理,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围术期应激反应指围术期急性应激刺激所导致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免疫以及炎症等一系列反应。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出现年龄相关性下降,急性应激刺激能导致强烈应激反应。强烈的应激反应能降低疼痛阈值和耐受阈值,加重术后疼痛、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三者互相影响,能导致老年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增加老年患者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孙政  古维立  曹杰 《广东医学》2016,(18):2699-2701
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 ERAS )也称“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外科医学领域的一个新理念和新实践,其采用一系列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优化传统围手术期治疗模式,减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对创伤的应激并促进患者术后加速康复[1-3]。 ERAS由 Kehlet教授[4]于1997年首次提出,并于2007年由黎介寿院士引入国内[5],欧洲加速康复外科协会(ERAS Society)已在多个领域推广应用ERAS的理念[6]。 ERAS是21世纪一项重要的外科学进展及革命,目前临床上在结直肠手术领域中的应用最为成功[3]。本文就ERAS应用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在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之上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围手术期采取的一系列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手术对患者心理生理创伤应激反应、改善器官功能紊乱、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和死亡风险。这些优化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控制手术应激和胰岛素抵抗、麻醉和术后镇痛、体液平衡、术后肠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应激是ERAS理念的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9.
老年手术患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主要是因为其机体重要器官功能退行性变,生理储备和代偿功能减退,应激能力、免疫功能和手术耐受性下降.文章通过对36例老年手术患者全麻术后采取一系列人性化护理措施,认为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76-179
目的 探讨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各应激反应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研究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IL-6、CRP、SA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5 d 各应激指标均明显升高,但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3)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 通过采取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可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姚磊  郝顺心  张晶 《当代医学》2021,27(24):43-45
目的 探究腹腔镜微创根治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对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CD4+、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根治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患者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相当,但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可缓解手术应激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术前禁饮禁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以及术后疼痛等应激刺激能导致应激反应。强烈的应激反应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增加手术及麻醉风险。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超前镇痛以及多模式镇痛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结直肠癌手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和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加速康复组),2005年~2007年5月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8例按传统方法 进行围手术期处理(传统方法 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肠排气、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加速康复组与传统组相比,前组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提前,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如何减轻因手术而出现的机体应激反应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这是外科学界的广泛共识.随着大数据时代和精准医学的发展,关于围手术期的干预策略和综合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逐渐替代传统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以利于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侯颖 《吉林医学》2012,33(33):7339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护理组患者均于围手术期给予有针对性的加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肛肠科的常规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流程(fast-track programmes,FTP)在结直肠癌围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0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FTP组和对照组各52例,FTP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流程理念进行围术期处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处理,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FTP组胃肠功能恢复良好,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流程在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90例确诊为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快速康复组42例和传统组48例,两组病例手术方式均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口渴感、饥饿感,手术应激指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快速康复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11.90%vs 14.58%);患者的术前感觉、手术应激指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措施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在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加快了患者的术后康复,减轻了应激反应,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疼痛已被护理人员作为除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以外的“第五个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1]。然而目前的医学教育中,护士在校学习阶段对疼痛知识的学习几乎为零,在职期间疼痛管理知识相关培训又少之又少[2‐4]。手术相关科室护士是否采取术后疼痛管理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ain management practice ,EBPM P)关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疼痛管理整体质量[5‐6]。本次研究将探讨手术相关科室护士对 EBPM P的现状,并研究其影响因素,为手术相关科室护士进行更为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提高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高龄老人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恢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传统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1)。术后加速康复外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显著少于传统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人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小勋  吴东波 《微创医学》2005,24(2):281-284
手术是对人体一种特殊形式的创伤.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会干扰机体免疫功能,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系统均可受到抑制.影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手术创伤的大小、术中出血的多少、手术时间的长短以及麻醉方法等[1].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它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术后康复更快更平稳.现将腹腔镜手术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