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连续收治的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50例,采用术后90天改良Rankin(mRS)评分分为远期预后良好(mRS≤2)组29例和远期预后不良(mRS≥3)组21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基础疾病、性别、年龄、术前ASPECT评分、术前NIHSS评分)、诊疗情况(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责任闭塞动脉、侧支循环、取栓次数、复合再通方式)、诊疗结果(血管再通率、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颅内出血转化、死亡)等进行单因素对比,单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两组在合并糖尿病、术前NIHSS评分、侧支循环、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责任闭塞动脉、血管再通率、术后1周颅内出血转化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血管再通率、术后1周颅内出血转化、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术前NIHSS评分、侧支循环、责任闭塞动脉、术后24小时 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术后1周颅内出血转化是影响支架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侧支循环代偿良好、血管再通率高、术后1周出血转化高、术后24小时 NIHSS评分恶化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结合无缝隙急救护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其对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的影响。方法:挑选116例我院治疗的AIS病人为此次试验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所有病人均给予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给予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就诊情况相关指标、治疗方面的效果及治疗前、后CSS以及NIHSS的具体评分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DTP、DTT、DTI、DTL、入院后行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时间、入院至脑血管再通时间均缩短明显(P<0.05);研究组闭塞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明显(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病人比例显著较高,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较短(P<0.05)。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后7d两组病人CSS、NIHSS评分较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病人较对照组病人低(P<0.05)。结论: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在AIS病人的治疗中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结合给予无缝隙急救护理则能明显缩短病人达到医院急诊至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时间,减少或避免治疗延误,降低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进一步改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用机械取栓给予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治疗时对预后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8月到2019年12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60例AIS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资料将预后不良25例患者作为不良组,将预后良好35例患者作为良好组,回顾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不良组入院至再通时间长于良好组,术前NIHSS评分高于良好组,术前ASPECT评分低于良好组,取栓次数多于良好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大于良好组,降钙素原水平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至再通时间、术前NIHSS及ASPECT评分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至再通时间及术前NIHSS、ASPECT评分和术后90 d mRS评分、取栓次数均是影响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取栓术再通后发生出血转化(HT)和长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接受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4 h~1周内是否发生HT和随访1年时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评分,将患者分为HT组、NHT组和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回顾性分析各组临床资料,探究发生HT和长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患者,纳入HT组58例、NHT组44例,纳入预后不良组56例、预后良好组46例。单因素分析可知,HT和NHT组、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组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2);年龄(P=0.108)、冠心病(P=0.061)、低密度脂蛋白(P=0.078)和术前静脉溶栓(P=0.058)可能对术后HT产生影响;取栓次数(P=0.118)、到院至穿刺时间(P=0.098)和发病至穿刺时间(P=0.023)可能对长期预后产生影响;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代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取栓前ASPECTS评分是术后发生HT(P=0.001, OR=0.561, 95%CI 0.393~0.700)的影响因素;取栓前ASPECTS评分(P=0.022, OR=0.719, 95%CI 0.542~0.953)和发病至穿刺时间(P=0.042, OR=1.003, 95%CI 0.997~1.005)是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取栓前ASPECTS评分对发生HT(AUC=0.736, 95%CI 0.637~0.875, P=0.000)和长期预后不良(AUC=0.630, 95%CI=0.522~0.734, P=0.025)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结论:取栓前ASPECTS评分是取栓再通后发生HT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评分越低,取栓再通后HT发生风险越高,长期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溶栓再通后的患者130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31例和非心力衰竭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危险因素、血压、白细胞计数(WBC)、肌钙蛋白(cTnI)、生化指标、心肌梗死面积(MI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 型脑钠肽(BNP)等相关指标,分析 STEMI 患者溶栓再通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因素。结果2组间年龄、糖尿病史、发病到血管再通时间、收缩压、前壁心肌梗死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比例、MIA、血糖、cTnI、WBC、γ-谷氨酰转肽酶(GGT)、LVEF、BNP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到血管再通时间延长(OR =4.402,95% CI =1.565~12.382)、收缩压升高(OR =1.095,95% CI =1.019~1.175)、高血糖(OR =2.132,95% CI =1.127~4.033)、高 cTnI(OR =1.352,95% CI =1.031~1.773)、GGT 升高(OR =1.182,95% CI =1.204~1.365)、高 MIA(OR =1.656,95% CI =1.162~2.360)是 STEMI 溶栓再通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发病到血管再通时间延长、收缩压升高、高血糖、高 cTnI、GGT 升高及高MIA 是 STEMI 溶栓再通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在急性前循环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EVT)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行EVT治疗的急性前循环闭塞性卒中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麻醉组(对照组)和局部麻醉联合术中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组(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疗效、并发症、S100-β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血压波动发生率、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PRT)、受线时间及取栓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血氧饱和度(SpO2)、肺部感染率、死亡率、总再通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后7 d的NIH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7 d时NIHSS评分下降≥8分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S100-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观察组的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急性前循环闭塞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种植手术临床因素与晕厥发生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778例行口腔种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7例并发晕厥患者的性别、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方法、手术部位、手术时间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性比男性)优势比(OR)=0.699,95%可信区间(95%CI)为(0.126,1.874),P=0.477;年龄(<40岁比≥40岁)OR=3.122,95%CI( 1.103,8.834),P=0.032;麻醉方式(浸润+阻滞麻醉比单纯浸润麻醉)OR=3.380,95%CI( 1.087,10.512),P=0.035;手术方法(植骨+种植术比单纯种植术)OR=5.427,95%CI(1.140,25,835),P=0.034;手术部位(前牙区比后牙区)OR=0.783,95%CI(0.299,2.051),P=0.619;手术时间(≥2h比<2h)OR=2.841,95%CI( 1.055,7.649),P=0.039;其中年龄(<40岁)、麻醉方式(浸润+阻滞麻醉)、手术方法(植骨+种植术)、手术时间(≥2h)是晕厥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口腔种植手术中,年龄< 40岁、行浸润+阻滞麻醉、行植骨+种植术、手术时间≥2 h者术中发生晕厥的危险性增高,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病情况, 分析谵妄发病围手术期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计算预计样本量为712例。选择2006年8月至12月北京协和医院65岁以上全麻或区域麻醉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普通病房住院患者, 术前1 d及术后1、2、3 d密切随访患者, 谵妄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CAM)。按设计调查表详细记录术前病史、合并症, 术中麻醉方式、麻醉用药, 术中、术后并发症, 术后镇痛等各项内容, 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用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718例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80例术后发生谵妄, 发病率为11.1%;80例谵妄患者中68例(85%)为一过性谵妄(< 24 h), 另12例(15%)持续性谵妄患者中8例为术后转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需呼吸支持治疗的患者。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OR:1.480, 95% CI:1.070~2.046)、脑血管意外病史(OR:2.862, 95% CI:1.432~5.720)、东莨菪碱(OR:2.537, 95% CI:1.523~4.227)、哌替啶(OR:3.196, 95% CI:1.574~6.488)、术中低血压(OR:1.780, 95% CI:1.070~2.960)、手术时间超过3 h(OR:2.610, 95% CI:1.538~4.431)、术后转入ICU(OR:2.187, 95% CI:1.077~4.442)等为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结论  高龄、既往脑血管意外病史患者是术后谵妄的易感人群, 围手术期尽量避免低血压的发生、减少东莨菪碱及哌替啶的使用, 缩短手术时间可能会降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桡动脉介入途径接触性溶栓(CDT)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中采用经桡动脉介入途径CDT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经股动脉介入途径CDT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手术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股动脉介入途径相比,经桡动脉介入途径CDT治疗急性脑梗死,在保证血管再通率与预后的基础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4例,根据阿替普酶溶栓时间窗可分为1 h组21例、1~2 h组46例、2~3 h组42例和3~4.5 h组35例。采用NIHSS评分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治疗28 d、治疗90 d神经功能缺损情况,m RS评分评价溶栓90 d后临床疗效,采用TICI标准对各组患者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各组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溶栓时间窗的推移,NIHSS评分逐渐升高(P0.05),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与NIHSS评分相关(P0.05)。1 h组、1~2 h组、2~3 h组和3~4.5 h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8%、76.1%、59.5%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血管再通情况不影响临床疗效(P0.05),1~2 h组、2~3 h组和3~4.5 h组的血管再通情况与临床疗效可能相关(P0.05)。3~4.5 h组的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堵塞部位相关(P0.05),1 h组、1~2 h组和2~3 h组脑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堵塞部位无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率与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相关,阿替普酶溶栓时间窗小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2.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7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有好转,但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中央气道不全性梗阻和支气管结核、术后痰栓形成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及正确诊断的方法。方法对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3l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特征以刺激性咳嗽为主,其次为活动后胸闷、气促,肺部闻及哮鸣音,胸部影像学多无特征性改变或极易漏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低,诊断前缺乏气管镜及病理检查,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结论中央气道不全梗阻性病变或炎性病变包括支气管结核、术后痰栓形成时原发疾病症状不典型,肺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或极易漏诊,故该类以表现为咳嗽、喘息、活动后胸闷,进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延误诊治。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再结合肺CT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胰腺癌治疗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以及纳入系统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09年第4期)中有关胰腺癌治疗的系统评价,并运用RewMan5.0.21对所纳入研究的偏倚进行评估。结果共检索到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系统评价、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进展期胰腺癌的系统评价共2篇系统评价,共纳入79个RCT。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所纳入RCT的偏倚进行评估,表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倚,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结论 Cochrane系统评价是公认的最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但目前缺少足够强度的证据来支持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疗效。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如胰腺癌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完成系统评价来评估。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以及按照CONSORT声明严格规范RCT的报告,以便于总结胰腺癌治疗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钼靶摄片和超声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腺叶状肿瘤,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5例行X线钼靶摄片,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8例,交界性6例,恶性5例.15例患者X线钼靶摄片中病灶均为高密度孤立肿块影,呈圆形(8例)或浅分叶状(7例),边界清晰(10例)或部分不清(5例),部分肿块周边见"晕"征(4例).超声检查6例发现囊性变,6例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病灶为圆形(8例)、浅分叶状(8例)或有角状突起(3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腋下转移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浸润等恶性征象.结论 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结合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