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生理情况下,肝窦内皮细胞(LSEC)对肝脏稳态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而在肝脏病理损伤条件下,LSEC可通过改变其自身结构即毛细血管化对损伤做出反应,并加重肝损伤。此外,LSEC与肝脏中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也有一定作用,其中与肝纤维化的主要效应细胞——肝星状细胞的交互作用占主体地位。本文主要阐述慢性肝损伤时LSEC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窦内皮细胞与免疫耐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似乎是一个免疫耐受多于免疫原性的器官.众多的肝脏组成细胞中许多参与肝脏免疫调节,如肝血窦内皮细胞(LSEC).LSEC是定居在肝脏肝血窦的细胞,与经过肝脏的淋巴细胞直接作用,有大量的清道夫受体,能有效摄取抗原.LSEC处理抗原后以MHC限制性呈递给CD4T或者CD8T细胞.与LSEC作用的CD4T, CD8T细胞产生耐受性,是LSEC在肝脏重要的免疫功能:对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或口服抗原控制了免疫应答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李美蓉  赵景民 《肝脏》2008,13(1):79-80
肝窦内皮细胞(LSEC)是最先接触肝脏血流的细胞群,在肝细胞和血液间形成一个通透性屏障。肝窦缺乏基底膜,内皮细胞间缺乏紧密连接,内皮细胞上富有开放的窗孔。由于LSEC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决定了其在肝细胞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完善的大鼠肝脏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肝脏原位灌注消化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脏内皮细胞,培养后行免疫化学细胞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肝脏内皮细胞经台盼蓝拒染实验,活细胞大于90%.细胞得率为(2~5)×106/g,细胞纯度大于90%.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脏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临床代谢综合征,日渐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常见慢性肝病。肝血窦内皮细胞(LSEC)是肝脏组织特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一道重要的血管屏障,其对肝脏细胞吸收和代谢源自肠道血液中的营养与物质成分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介绍了NAFLD发生发展进程中LSEC毛细血管化、血管功能障碍及其参与调控肝脏炎症、血管生成、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内毒素与肝脏微循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静  邱德凯 《胃肠病学》2005,10(1):48-50
肝脏微循环障碍是许多急、慢性肝损伤反应的重要步骤.尽管其确切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内毒素在肝脏微循环障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内毒素通过直接损害肝脏或间接激活肝内的Kupffer细胞、内皮细胞和星状细胞等,诱导一系列介质的释放,引起肝脏微血管反应.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内毒素诱导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细胞分子机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肝脏中细胞外基质(ECM)增生与降解失衡,进而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结果。近年来肝纤维化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肝星状细胞激活、趋化和增殖,引起一系列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导致胶原合成增加被认为是肝纤维化过程中重要的病理过程。因此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被认为是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始动因素。此文对近年来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是由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组成的具有复杂功能的器官,其中肝窦内皮细胞(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SEC)占肝非实质细胞的40%,在肝窦内形成一连续的带窗孔结构的衬垫细胞层,是肝内物质交换的屏障。与普通血管内皮细胞相比,SEC具有特殊的表面标志、结构和功能,在肝脏的生理、病理及器官移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SEC的原代分离培养十分困难,因此阻碍了对其功能的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建立大鼠SEC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其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恶性腹水源性腹腔间隔室综合征(malignant ascites-induced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MAACS)继发肝脏损伤,临床症状隐匿,受到的关注较少.探索MAACS继发肝脏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临床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研究逐步深入,肝脏的继发改变成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对MAACS继发肝脏损害中的病理生理过程、病理改变及治疗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进化保守的溶酶体依赖的自身降解途径,是细胞在遇到应激反应等刺激时,将细胞质内多余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等物质包绕至自噬体中并与溶酶体结合将其降解的过程.自噬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不仅参与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及生长、分化的重要过程,而且是细胞面临饥饿、生长因子匮乏等应激环境的应对策略.自噬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缺陷则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自噬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日益增多,自噬水平的变化对肝脏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如何通过调控自噬治疗肝脏疾病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对自噬在肝脏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几种常见肝脏疾病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肝脏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随着现代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肝脏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为深入研究肝脏的生理及病理生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方法[1]现将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1肝脏细胞的组成肝脏细胞由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和其他细胞组成上皮细胞由肝细胞(约占60%~70%)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2%~3%)组成2间质细胞包括枯否细胞(kupffercells,KC)、肝窦内皮细胞(sinusoidal endothelialcells,SEC)、肝星状细胞(h…  相似文献   

12.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R4轴及其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SDF-1/ CXCR4信号转导途径与肝脏再生、炎症、肝硬化以及肿瘤等疾病有关,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在细胞微环境中,SDF-1/CXCR4相互作用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增强肿瘤的迁移、浸润以及转移能力.本文就SDF-1/CXCR4通路在肝再生、炎症、肿瘤疾病中的病理特征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Cdh5-CreERT/Acta2-tdTomato-STOPfloxed-eGFP knockin遗传示踪小鼠,并探究其在肝纤维化血管内皮细胞转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将Cdh5-CreERT小鼠和Acta2-KI小鼠进行交配繁育,经PCR基因型鉴定得到Cdh5-CreERT/Acta2-KI遗传示踪小鼠。通过分离、培养原代肝血窦内皮细胞(LSEC)和建立CCl4肝纤维化模型,取LSEC和肝脏组织,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荧光蛋白tdTomato和eGFP的表达。结果 经他莫昔芬诱导后,Cdh5-CreERT/Acta2-KI遗传示踪小鼠的LSEC和肝脏组织在体内外建立的内皮-间质样转分化条件下可表达eGFP,而未经诱导的对照组只表达tdTomato。结论 成功构建的Cdh5-CreERT/Acta2-KI遗传示踪小鼠可实现对血管内皮-间质样转分化的有效标记,并为肝纤维化中肌纤维母细胞来源的多样性提供新的遗传示踪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道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细胞内传导通道。它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分化及恶性转化等多个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有关该通道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该通道的生物学特征、研究方法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高效的大鼠离体肝脏分离Kupffer细胞(KCs)及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大鼠肝脏离体Ⅳ型胶原酶灌注,剪碎肝脏,37℃消化30 min,低速离心去除肝细胞,Pc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和选择性贴壁的方法分离KCs.通过墨汁吞噬实验和ED2免疫细胞化学来鉴定KCs.结果:分离的KCs的得率在细胞贴壁前(2.1±0.3)×106/g肝脏、贴壁后(1.5±0.1)×106/g肝脏,用0.4%台盼蓝染色,活率大于92%,ED2染色阳性的细胞达90%以上,分离的细胞培养后功能完整并延伸呈不规则型.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大鼠肝脏KCs的分离培养方法简便、高效、稳定,培养的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鼠肝贮脂细胞及Kupffer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肝贮脂细胞是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的细胞学热点,该细胞的分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参考Friedman等的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首次采用高分子聚蔗糖、泛影葡胺作为不连续密度梯度分层液分离细胞。 结果 本法成功地分离得到肝贮脂细胞和Kupffer细胞。 结论 本法经济、简便、可靠,细胞纯度高。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分化潜能的细胞,来源于胚胎、胎儿组织和成年组织。消化道干细胞的研究对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机制的探索及其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文对常见的消化道干细胞包括胰腺、肝脏、胃肠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和分化,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肝卵圆细胞(hepatic oval cells,HOC)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参与肝脏结构与功能重建已得到初步证实,这为探讨肝损伤、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方法提供了新方向和突破点,但其分子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细胞调亡(apoptos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err等首次提出概念。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的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调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的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调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调亡,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永波  房殿春 《胃肠病学》2006,11(3):175-177
原代培养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是进行胃生理功能、病变机制、药物治疗等研究的重要工具,其整体生理状态和结构特点与体内姊妹细胞相似,临床实用价值较大,是肿瘤组织衍生细胞系所不能比拟的。然而在我国,几乎所有相关研究采用的都是各类细胞系。而非原代培养细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胃黏膜上皮由多种细胞成分组成。对分离条件要求较高,原代培养不易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