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噻氯匹定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防治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性疾病。本文对噻氯匹定引起的血液学、胃肠道、肝损伤及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噻氯匹定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防治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性疾病.本文对噻氯匹定引起的血液学、胃肠道、肝损伤及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盐酸噻氯匹定致腹泻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噻氯匹定(力抗栓),为抗血小板聚集药.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我们在临床中发现盐酸噻氯匹定致严重腹泻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例,噻氯匹定组用噻氯匹定250mg,po,bid,阿司匹林组用阿司匹林150mg,po,qd,共4wk。结果:2个治疗组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变化。在服药后1wk内起效,1~4wk作用平稳。2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噻氯匹定大于阿司匹林(P<0.05)。结论:噻氯匹定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噻氯匹定对脑梗死病人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噻氯匹定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脑梗死病人119例,随机分成噻氯匹定组和基础治疗(右旋糖酐_40,三磷腺苷二钠,辅酶A,胞磷胆碱等)对照组,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7d和16d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噻氯匹定组有效率达96%;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噻氯匹定可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抑制血小板聚集是其重要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抗血小板聚集机制。方法大鼠分别给予补阳还五汤原方、生物碱、苷和噻氯匹定,进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取聚集前、后的血小板提取cAMP、cGMP,采用放免法检测血小板cAMP、cGMP。结果各组血小板聚集比较,生物碱组、苷组和噻氯匹定组血小板聚集强度与空白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原方组血小板聚集强度与空白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血小板聚集后cAMP含量降低(P〈0.01).而原方、生物碱、苷和噻氯匹定均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cAMP下降(P〈0.05,P〈0.01)。血小板聚集后cGMP含量降低(P〈0.01),原方、生物碱、苷和噻氯匹定也可抑制聚集后血小板cGMP下降(P〈0.05,P〈0.01)。结论生物碱、苷、原方和噻氯匹定可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各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后血小板内cAMP、cGMP的下降,提示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通过抑制聚集后血小板内环核苷酸降低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的抗栓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氯吡格雷 (clopidogrel)是一种新型的噻吩吡啶类衍生物 ,具有拮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抗栓作用 ,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比噻氯匹定 (ticlopi dine)强数十倍 ,且比噻氯匹定有更好的耐受性和较小的副作用 ,与噻氯匹定一样 ,其原形并无活性 ,必须在体内代谢为有效活性产物时才有抗栓作用。这些已经在动物试验中证实 ,目前我国也正用于Ⅱ期临床试验。本文着重记述氯吡格雷的生化药理、作用原理及抗栓活性  相似文献   

8.
噻氯匹定对冠心病病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噻氯匹定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114例冠心病心能病人,男性79例,女性35例,年龄49±s11a,随机分为噻氯匹定组,阿司匹林组及空白对照各组38例,噻氯匹定组用噻氯匹定250mg,po,bid,阿司匹林组用阿司匹林150mg,po,qd,共4wk,结果:2个治疗组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变化,在服药后1wk内起效,1~4wk作用平稳  相似文献   

9.
刘本臣  郑其萍 《医药导报》2000,19(6):583-583
二磷腺苷 (ADP)是重要的血小板激动药[1] 。ADP受体拮抗药能阻断血小板的激活反应 ,作用于凝血酶、胶原 ,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发挥抗血栓作用。现将国内外已上市的两种ADP受体拮抗药简要介绍如下。1 噻氯匹定 (ticlopidine)由法国Sanofi公司开发上市 ,1997年FDA批准在美国销售 ,国产噻氯匹定 1997年被批准投产 ,目前该药已在全世界 3 0多个国家批准上市。1.1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在一项 14 9例血小板聚集功能≥5 0 %的患者参加的前瞻性研究中 ,试验组口服盐酸噻氯匹定2 5 0mg/d ,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  相似文献   

10.
盐酸噻氯匹定致皮疹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噻氯匹定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尤其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TCA(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方面应用广泛.现发现3例口服盐酸噻氯匹定(抵克立得,浙江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00412)引起皮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噻氯匹定,阿斯斯匹林(ASA)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在男女患者疗效的差异性。方法:124例用药前血小板聚集功能≥50%者入选,男女患者各62例,再随机分成噻氯匹定T组(男T1、女T2)和阿斯匹林C组(男C1、女C2),T组口服噻氯匹定250mg/d,C组口服ASA 75 mg/d均为4周,服药后2周末、4周末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ADP)诱导0.2μmol/L).结论:证实噻氯匹定抗血小板聚集率优于ASA。噻氯匹定显效率男68%、女62.8 %,总有效率为男96.8%,女95.7%。且证明男女疗效无明显差异.而ASA显效率男18%、女13%,总有效率男72.3%女15%,男女疗效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冠脉闭塞接受介入治疗的患92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噻氯匹定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各试验药分别给予治疗,对比观察术后3wk血小板聚集率及临床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服药后3wk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及停药率均显低于噻氯匹定组。结论: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噻氯匹定。  相似文献   

13.
抗血小板聚集药——噻氯匹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血小板聚集药──噻氯匹定高家荣(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汤秀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噻氯匹定(Ticlopidine)是噻氯吡啶的衍生物。临床上主要用于脑血管栓塞性卒中的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等,其疗效比阿司匹林显著[1]。现将...  相似文献   

14.
马昭朝 《首都医药》2005,12(17):30-31
目前,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双嘧达莫、曲克芦丁、阿司匹林这五类抗血小板聚集药已为临床广泛应用,因此这五类药物所引发的头晕、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噻氯匹定和阿司匹林降低血液粘度和抗血小板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噻氯匹定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病人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凝系统的作用。方法:噻氯匹定(0 .25 g , po,bid) 治疗44 例病人。阿司匹林(50 mg , po,bid) 治疗45 例病人。均连续用药4 wk 。结果:2 组均有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和凝血酶原时间等作用。组间比较:P> 0 .05 。结论:2 药均有降低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抑制凝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毅 《中国药事》1999,13(5):329-330
盐酸噻氯匹定(TiclopidineHydrochloride)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国外70年代末上市,我省于1996年开发了胶囊剂,本文对盐酸噻氯匹定胶囊溶出度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 仪器样品及试药日立U-3210紫外分光光度计;ZRS-4型智能溶出试验仪。盐酸噻氯匹定对照品(本所提供),盐酸噻氯匹定胶囊(河北省保定制药厂提供)。2 方法与结果2-1 导数光谱的测定。配制250μg/ml盐酸噻氯匹定、空心胶囊和辅料(1粒→1000ml)的水溶液,分别测定零阶导数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  相似文献   

17.
系前瞻性研究,观察盐酸噻氯匹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149例用药前血小板聚集功能≥50%者入选,其中55例随机分组与肠溶阿斯匹林对照。试验组(T组)眼盐酸噻氯匹啶250mg/日,对照组(C组)服肠溶阿斯匹林75mg/日,均为4周。眼药后2周末、4周末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ADP诱导,0.2μmol/L)证实盐酸噻氯匹啶抗血小板聚集功能确切,显效率61.1%,总有效率96.8%。肠溶阿斯匹林亦能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显效率14.8%,总有效率61.1%。盐酸噻氯匹啶不良反应与肠溶阿斯匹林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10.5%。  相似文献   

18.
研究提示,阿昔单抗与噻氯匹定联合应用可持续抑制血小板,疗效非常显著。 针对46例心肌梗死病人的研究中,病人随机接受阿昔单抗和(或)瑞替普酶,行支架置入术的病人同时使用噻氯匹定。在12小时的灌注中,阿昔单抗口服后的10分钟,对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抑制作用最强,24 小时后,作用减弱,用药48小时时,血小板凝聚作用恢复正常。 未见瑞替普酶对上述阿昔单抗与血小板结合及血小板凝聚过程的影响;但联合使用噻氯匹定后,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可延长至24小时,并可持续至治疗后。阿昔单抗与噻氯匹定的联合应用@傅毅  相似文献   

19.
口服噻氯匹定(ticlopidine)能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血栓烷B_2(TXB_2)生成。大剂量(500mg/d)可使TXB_2生成很快降低,停药1wk后恢复正常。给小剂量(250mg/d)时TXB_2的减少出现较晚,恢复亦快。噻氯匹定对ADP诱导的血小板TXB_2生成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噻氯匹定的抗血小板作用至少有部分与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盐酸噻氯匹定片(ticlopidinetablet),又名Ticlid(力抗栓),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适用于血管手术和体外循环发生的血栓、栓塞及慢性动脉闭塞等循环障碍〔1〕。以往,噻氯匹定的含量测定均采用双相滴定法,方法较繁琐,终点难以判断,必须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