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32岁,因左膝扭伤后疼痛2个月入院.体检:左膝关节轻度肿胀,浮髌征(+),内侧关节间隙压痛,侧方挤压试验内侧痛,麦氏征内侧(+)、诊为左膝内侧半月板损伤.入院后行左膝关节镜检查及左膝内侧半月板缝合术.术后石膏固定膝关节于仰直位,4周开始逐渐负重,6周拆除石膏行功能锻炼,术后6个月复查见左膝关节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0岁,因左膝关节扭伤后疼痛、活动受限2月余于2004年8月17日住院。2月余前患者在晨练中用力蹲坐后做甩腿动作时突发左膝疼痛并有绞锁感,经他人牵拽抖动后稍缓解。此后日常生活中左膝仍不能伸直并疼痛,做下蹲、上下台阶等动作时明显,逐渐影响一般性行走。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膝无肿胀,屈伸受限,屈伸范围20°~90°之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66岁,因左膝疼痛伴活动受限45 d于2017-6-19入院。自诉4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疼痛,渐进加重,以左膝内侧及髌骨上下缘疼痛为主,站立行走及仰卧侧卧时均明显疼痛,但盘腿坐立疼痛明显减轻,故近1个月来患者只能坐立睡眠。在某医院以左膝关节疾病给予激素无菌抗炎输液1周,配合针灸、拔罐及理疗治疗1个月,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痛苦不堪。遂来我院。入院查体:膝部:左膝  相似文献   

4.
左膝髌腱下巨大良性滑膜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膝髌腱下巨大良性滑膜瘤一例报告张建新袁志霞张龙海胥少汀患者男,29岁。5年前左膝部被重物撞伤,一周后疼痛缓解;1个月后左膝髌骨上方软组织肿胀,疼痛加重,行走困难。行关节穿刺,抽出淡黄色液约2~3ml,行多次封闭治疗无明显疗效。入院检查:左股四头肌明...  相似文献   

5.
胫骨平台隐性骨折迟发性塌陷致膝关节向后半脱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6 0岁 ,因左膝行走不稳 ,前凸变形 3年入院。3年前自 1米高处坠地摔伤左膝 ,当时感左膝疼痛 ,且逐渐肿胀不能行走 ,即去当地医院就诊 ,X片检查左膝关节各组成骨未发现骨折征像和发育异常 ,故行外敷药保守治疗 (未做石膏外固定 ) ,半个月后下地行走 ,虽有疼痛 ,但患者仍坚持行走上班 ,约 3个月后疼痛、肿胀逐渐消失。此后 ,患者在行走时便有膝关节向前滑动感 ,以下楼梯时为重 ,并出现膝关节向前凸起 ,症状日益加重 ,行走无力 ,故来我院求治。查体 :左膝关节向前凸起 ,小腿明显后沉 ,无肿胀 ;膝关节屈、伸范围与健侧相同 ,前抽屉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男性,57岁,因左膝关节疼痛肿胀1个月于2019年4月入院。患者入院前一个月因钢筋刺入左膝关节腔内在当地医院门诊行钢筋拔出清创术,术后无感染,术后逐渐出现左膝上方肿胀,屈膝困难,轻度疼痛,入院查体:左膝关节髌上明显肿胀,可触及4×4 cm囊性包块,无压痛,前后抽屉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新型改良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改良内侧开放式HTO的60位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胫股角、平台后倾角的影像学治疗。结果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和KSS评分均优于术前(P<0.001),且术后随着时间推移评分存在逐渐好转趋势。患者术后胫股角较术前胫股角减小(P<0.005),术后胫骨后倾角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内侧开放式HTO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可显著缓解疼痛症状,重建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20例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人工关节遗忘指数,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HSS评分和WOMAC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42个月。切口愈合不良1例,下肢肌间静脉血栓2例,膝关节内侧痛1例,假体松动行翻修术1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而VAS评分和WOMAC评分则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6个月患者的人工关节遗忘指数为64.2±6.3。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3岁,发现左膝内侧皮下肿物1个月,无疼痛、肿胀等不适感,近期自觉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临床检查:左膝关节内侧上方3 cm可触及约2.0 cm×4.0 cm类圆形肿物,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稍差,压痛(+),肿物表面皮肤正常。浅表肿物软组织彩超示:皮下脂肪组织与肌层间探及一低回声,大小约1.8 cm×3.6 cm,界限欠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血流信号。提示左大腿皮下低回声肿物。全身麻醉下行左膝内侧软组织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性,16岁,于1个月前与人追逐时不慎摔倒,左膝着地,伤后出现左膝肿胀、疼痛,给予按摩、中药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症状进一步加重,外院X线片提示为胫骨近端病变,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  相似文献   

11.
【】 目的:观察截腓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9月~2016年3月通过采用单纯截腓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内侧间隙疼痛患者87例105膝,其中男23例(29膝),女64例(76膝),平均63.4岁;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相应影像学评估,观察膝关节内外侧间隙高度变化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HSS、VAS、KSS评分,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于术后2天下床活动,原有膝关节内侧间隙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出现一过性腓浅神经损伤3例,腓骨小头后侧疼痛5例;术后3天、3个月、6个月与术前相比,HSS、VAS、KSS临床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周和3个月复查膝关节负重位X线片,与术前膝关节负重位X线片比较,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内侧间隙增宽。结论:截腓骨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效果好,操作简单,风险低,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内侧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早期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和经典内侧髌旁入路行TKA治疗60例64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32例33膝,经典内侧髌旁入路28例31膝,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2周、6周及3个月时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组伤口引流量200.2 m l,较经典内侧髌旁入路组340.6 m l明显减少。两组患者术后直腿抬高时间分别是2.8 d和5.2 d(t=-10.0208,P=0.0000),术后2周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分别为97.2°和83.8°(t=2.5657,P=0.0128),疼痛程度经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为3.2分和4.6分(t=-0.6545,P=0.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周、3个月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6周:t=0.2274,P=0.8209;3个月:t=0.6411,P=0.5239)、疼痛程度(6周:t=-0.6146,P=0.5423;3个月:t=-1.1358,P=0.2606)和关节功能(6周:t=0.3937,P=0.6955;3个月:t=1.0541,P=0.296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经典内侧髌旁入路相比,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行TKA具有术后出血少,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其远期疗效和经典入路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2):2111-2112
<正>患者,女,64岁,2010年因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前出现左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未诊治。现患者为求系统诊治就诊于我科。专科查体:左膝关节内侧肿胀,局部皮温不高,皮肤颜色正常,左膝关节主动活动度0°~80°。左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周围骨质溶解(图1a),实验室检查:血沉:30 mm,C-反应蛋白:15.47 mg/L,降钙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活血利水中药治疗慢性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膝骨关节滑膜炎患者120例,分为内服组、外敷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内服组患者平均年龄(56.58±5.47)岁;病程(7.35±2.59)个月;左膝18例,右膝17例,双膝5例;给予活血利水中药内服,该方由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组成。外敷组患者平均年龄(56.25±6.35)岁;病程(7.68±2.76)个月;左膝16例,右膝20例,双膝4例;给予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联合组患者平均年龄(55.65±4.49)岁;病程(7.50±3.36)个月;左膝16例,右膝18例,双膝6例;给予活血利水中药内服结合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治疗后采用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3组治疗效果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纳入统计的患者118例,其中内服组40例,外敷组39例,联合组39例。治疗后联合组治愈27例,好转9例,未愈3例;外敷组治愈15例,好转16例,未愈8例;内服组治愈13例,好转16例,未愈11例。联合组的疗效高于内服组和外敷组。联合组除交锁和不稳定外,其余各项评分均高于内服组;联合组在跛行、疼痛、支撑、肿胀和爬楼梯方面评分高于外敷组;外敷组在疼痛、支撑、爬楼梯和下蹲方面评分高于内服组。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活血利水中药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可以减轻疼痛,消除肿胀,改善关节功能。复方南星止痛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 患者王某,男,29岁,车祸致左膝关节肿胀、疼痛,不能站立2h,于2009年2月27日入院。入院查体:急性痛苦面容,左膝关节明显肿胀,伸直位,关节后方可见紫色淤血斑,关节周围压痛,关节屈伸明显受限。患膝浮髌试验阳性,胫骨后沉征、后抽屉试验阳性;左下肢末梢感觉及血运良好。X线片示左膝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髌韧带下腱鞘巨细胞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45岁。因左膝酸痛 ,屈膝受限 1年余 ,近半月加重入院。 1年前左膝内下方可及一肿物 ,随膝关节屈伸上下移动 ,活动时弹响 ,且有间歇性的“交锁”现象。无夜间痛、无膝关节外伤史。半月前左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曾在外院诊断为“滑膜炎” ,行穿刺抽液、口服消炎痛无效后入院。查体 :左膝前下方肿胀 ,股四头肌无萎缩 ,无静脉怒张 ,局部皮温稍高 ,膝内侧间隙压痛。髌韧带内下方可触及一肿物 ,质韧 ,约 2cm× 3cm× 4cm ,活动半径为 1cm ,轻触痛。浮髌试验 ( + ) ,内侧挤压试验 ( + ) ,McMurray症 ( -) ,抽屉试验( -) ,膝…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 4岁,2 0岁在行“人体倒立”时摔伤左膝,伤后关节处肿胀,疼痛,当时未行任何检查即给予石膏固定2周。此后左膝关节疼痛反复多次出现,入院前2个月疼痛加重不能行走。查体:左膝呈轻度外翻畸形,外翻角为1 5°,左股四头肌明显萎缩,左膝内外侧膝眼消失,膝内侧胫骨上端压痛,膝外侧股骨下端压痛。推髌实验(+)浮髌实验(- )。膝关节屈伸过程中有弹响。双膝并拢时,双内踝间距为5 0cm。左Q角约2 3°。麦氏征(±)。抽屉试验(- ) ,侧方应力试验(±)。左膝X线片示胫骨关节面向内侧倾斜,倾斜角约1 5°(图1 )。髌骨轴位见髌骨角不…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16岁,因左膝关节外上方疼痛入院。追寻病史,患者于四年前骑车时不慎摔倒,左膝着地,当即感左膝疼痛,并伴轻度肿胀,经休息数日后症状缓解,但此后每于大运动量锻炼、上下楼梯及下蹲时即感左膝疼痛。体验:左膝无红肿,髌骨外上份压痛明显,无游离包块感,...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2岁.于2005年9月因左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采用膝关节前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使用进口后稳定型钴合金假体,未进行髌骨置换.术后患膝间断疼痛,屈伸活动受限,在30°~45°时非常困难,超越30°时出现髌骨弹跳,经过继续功能锻炼3个月后症状仍持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A)术后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FJS)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KA治疗32例膝内侧间室OA患者。比较术后1、3、6个月的FJS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H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FJS评分与VAS评分、膝关节ROM、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48个月。FJS评分、VAS评分、膝关节ROM及HSS评分术后3、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FJS评分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862,P 0.05),FJS评分与膝关节ROM呈负相关(r=-0.998,P 0.05),FJS评分与H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956,P0.05)。结论 UKA治疗膝内侧间室OA疗效较好,术后进行良好的镇痛和膝关节锻炼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膝关节本体感觉和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