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政府优化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 - 2016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运用集聚度研究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人口和地理公平性。 结果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按地理和人口配置差异显著,青海、新疆等地区按地理配置的集聚度远小于1,但按人口配置的结果是,青海、新疆等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比值均大于1;2011 - 2016年卫生技术人员和注册护士的配置公平性有所改善,其中人口配置下西部地区卫生技术人员和注册护士的集聚度比值分别达0.996和0.986;执业(助理)医师的公平性有待提高,至2016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医师的集聚度分别为1.720和0.354。结论 进一步优化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满足不同区域人群的就医需求,促进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山东省2016—2020年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比较其区域之间的差异,结合2021—2025年卫生资源发展趋势预测,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以差别指数和集聚度分析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以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1—2025年山东省卫生资源发展趋势。结果 差别指数下,山东省整体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逐年趋优,各类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差别指数在0.03~0.09之间,按地理分布的差别指数在0.11~0.16之间,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集聚度下,存在东部区域各类卫生资源HRAD均小于1,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较差;西部区域各类卫生资源HRAD - PAD的差值小于0,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较差,不同区域之间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预测结果显示,2025年山东省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为7.38张,低于7.5张的预期要求,注册护士数较医师数年增长缓慢。床位、注册护士数量仍有待优化。结论 为促进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要综合考量人口公平与地理公平,使卫生人力资源与卫生物力资源均衡发展,采取措施改善各区域间各类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探究其配置公平性,并预测配置需求,为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基尼系数与集聚度从人口、地理面积两个维度评价十三五时期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公平性,运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进行需求预测。结果 2016—2020年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由93.73万人增至132.08万人,平均增速为8.95%,实际缺乏比例仍高达57.17%。城市注册护士数高于农村,省际之间亦存有配置差异,缺乏与冗余共存。护理人力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介于0.035~0.061,而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则介于0.643~0.650。较之按人口配置,省际间护理人力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集聚度差异较大。结论 我国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总量持续增加,但实际需求缺口仍较大。城乡及省际护理人力资源差异明显,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显著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建议通过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等,提升护理人力资源地理面积分布均衡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2010-2017年广西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进行分析,为制订科学合理的卫生人力发展计划和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横向上将广西14个地级市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为3类城市,运用集聚度方法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卫生人力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价;纵向上对2010-2017年广西不同类别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性进行集聚度分析;结果 从横向上看,无论是按地理配置还是按人口配置的卫生人力资源,Ⅰ类地区公平性>Ⅱ类地区公平性>Ⅲ类地区公平性;从纵向上看,2010-2017年广西各类卫生人力资源的集聚度呈上升势态,其中注册护士集聚度最高,执业(助理)医师集聚度最低;结论 广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公平性分化严重,低人口密度地区按地理配置的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较差,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欠佳,按人口配置的医师公平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现状并评价其公平性,为广东省区域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差别指数从人口、地理2个维度探讨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 按人口配置,除了卫生机构数的基尼系数在0.2~0.3,其余4项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和差别系数均在0.2以下,人口公平性较好;按地理面积配置,各类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和差别系数均高于人口配置。结论 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总量逐年增长,但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仍欠合理,地区间差距较大;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卫生物力资源的地理公平性优于卫生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管理》2016,(4):23-26
目的运用卫生资源集聚度和基尼系数对2008—2014年四川省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性进行研究,为四川省十三五卫生人才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构成比、年均增长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卫生资源集聚度和基尼系数从人口、地理和经济三个维度评价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四川省卫生人力资源不断增加且增长较快,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的年均增长率较同期国家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2.14、1.72、3.63个百分点;2014年卫技人员按集聚度方法计算的人口集聚度值(1.001)较地理集聚度(1.179 8)和经济集聚度(1.258 8)更接近1,而按基尼系数方法计算的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值(0.073 8)较经济分布值(0.395 8)和地理分布值(0.788 9)低,可见两种方法测算的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均优于按地理配置和按经济配置的公平性。结论卫生资源集聚度和基尼系数作为测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方法,两者都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使用中应结合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15—2021年云南省大理州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区域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大理州卫生人力资源量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配置两方面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15—2021年大理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在0.248~0.287、0.257~0.289、0.288~0.337之间,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在0.483~0.527、0.487~0.526、0.519~0.579之间;按人口配置的总泰尔指数在0.101~0.142、0.120~0.153、0.138~0.209之间,按地理面积配置的总泰尔指数分别在0.420~0.504、0.426~0.488、0.489~0.649之间。结论:大理州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执业(助理)医师,而注册护士的公平性最差,区域间差异是影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四川(川)、重庆(渝)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川渝政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差别指数、集聚度评价川渝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四川、重庆按人口分布差别指数远小于按地理分布差别指数。成都平原、川南、重庆都市区5个卫生资源配置指标的HRAD均大于1.6,呈现地区按地理配置公平性过高;从人口配置公平性来看,除川西北外,其他区域HRAD/PAD值为1.0左右,公平性整体较好。除成都平原和重庆市区外,其他区域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低于物力资源。[结论]川渝各区域的卫生资源参差不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配置卫生资源公平性优于地理配置,且医疗人才资源匮乏。创新区域卫生资源协同体制机制,对有效推动川渝卫生健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医院卫生人员配置以及山东省卫生人员分布公平性进行分析,明确山东省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状况,为山东省卫生人力资源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山东省医院卫生人员配置现况,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基尼系数和差别指数分析山东省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性。结果:(1) 2019年山东省医院医护比为1∶1.39,山东省总体医护比为1∶1.08;(2)注册护士中获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比例最少;(3) 2019年不同维度山东省各类卫生人员配置的差别指数在0.1左右,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和医院管理人员在人口维度的差别指数均小于地理维度的差别指数。结论:(1)对注册护士以及医院管理人员的培养仍有待加强;(2)山东省医护比仍有待优化;(3)卫生人员配置的人口公平性和地理公平性需要同时注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和公平性进行研究,探索卫生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差别指数,从自治区人口和地理面积两个方面分析内蒙古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和公平性。结果按人口配置,各项卫生资源基尼系数和差别指数均小于0.2,按地理面积配置方面,各项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均在0.5~0.6之间,差别指数均在0.4~0.5之间。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资源总量呈递增趋势;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呈现出不断向好趋势。卫生资源人口配置公平性显著优于地理面积配置,应该继续加大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合理和优化配置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广西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方法采用Lorenz曲线、Gini系数和泰尔指数对广西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按人口、地理配置的卫生人力资源Lorenz曲线均位于绝对公平线下方;按人口、地理配置的Gini系数介于0.034~0.153和0.280~0.357之间,分别处于最理想状态和合理状态;总泰尔指数介于0.0062~0.0161和0.0477~0.0806之间,按人口配置的泰尔指数小,按地理配置的泰尔指数大。结论广西卫生人力资源整体公平性较佳,但仍存在总量不足,区域间配置不公平的问题。广西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优于地理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2.
王帅  全薇  罗勇军 《现代预防医学》2023,(18):3352-3357+3446
目的 评价重庆市“一区两群”空间分布格局下2015—2021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预测2022—2025年医疗卫生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公平性。方法 基于基尼系数和卫生资源集聚度,从人口和地理两个维度评价重庆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并构建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其未来四年变化趋势及公平性。结果 “一区两群”间各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速明显,都市区、渝东北、渝东南的注册护士,都市区、渝东南执业医师这5项指标2025年相较于2015年增幅超过100%,但公平性仍需改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人口维度优于地理维度,基尼系数结果在人口维度均小于0.2,高度公平;在地理维度,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接近0.4警戒值,卫生资源集聚度值也差异明显;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需要重点关注。结论 强化重点扶持、深化区域联动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活化线上医疗,实化线下服务拉进地理维度配置公平性;优化外部激励、细化内部培育促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国城乡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进行评价,为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可及性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集聚度的概念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区域间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结果(1)城市卫生人力集聚度明显高于农村,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普遍小于1,反映出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地理可及性差异明显;(2)城市部分地区卫生人力集聚度明显大于人口集聚度,而农村卫生人力集聚度普遍与人口集聚度接近,城市集聚的卫生人力资源相对过剩;(3)医师和护士在城乡间的分布明显不均衡,尤其是护士集聚度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结论为促进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可及性,改善护理人员在城乡间分布的合理性,并科学设置资源配置标准,促进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布局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长三角各省市、长三角与京津冀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法:运用集聚度法,从地理、人口和经济维度对2019年数据进行计算并比较。结果:安徽省卫生资源集聚度和比值均小于1;长三角床位和护士配置的公平性优于京津冀;上海卫生资源配置的集聚度高于北京,但可及性低于北京。结论:长三角及上海新城卫生资源优化布局应着重考虑人口因素;长三角应补齐卫生资源短板并加快要素流动;人口流动强度应纳入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2015—2017年广西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广西卫生资源配置及公平性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经济三个维度评价广西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2015—2017年,广西卫生资源拥有量呈上升趋势;人口维度上洛伦兹曲线弯曲度最小,地理维度上弯曲度最大。2015年、2017年各项卫生资源在人口维度上基尼系数值的范围分别为0.0608~0.1505、0.0965~0.1494,地理维度上分别为0.2807~0.3114、0.2892~0.3336,经济维度上分别为0.1160~0.2610、0.1928~0.3079,泰尔指数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各项卫生资源的总泰尔指数位于0.0148~0.1829之间,在人口与经济维度上多表现为组内贡献率>组间贡献率,地理维度上表现为组间贡献率>组内贡献率。结论:2015—2017年,广西卫生资源总量增加,但部分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情况加剧,地区分布不均衡,按人口和经济配置的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较好,但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有待提高。建议强化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善地区间分布差异,使资源向落后、偏远地区倾斜,同时实施区域人才稳定政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评价其公平性,为优化人力资源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增长率描述卫生人力资源量的动态变化,采用卫生资源集聚度(HRAD)与人口集聚度(PAD)从年度、地区、地市等维度分析广东省10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性。结果 2012—2021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的在岗职工、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量年均分别增长5.3%、6.0%、5.4%、8.1%。以全国为参照,广东省历年HRAD与PAD的差值均小于0,比值均小于1。分区域看,HRAD值按照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呈从高到低分布的态势。分地市看,不同地市HRAD值及其与PAD值的差值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2012—2021年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人均拥有量相对不足。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量按地理面积和人口配置的地区差异较大,需多措并举进一步改善配置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性分析我国各省份和区域之间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和配置公平性,为政府优化配置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提供政策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9年我国各省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从人口和地理面积两个角度计算不同省份和区域的资源集聚度,分析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公平性.结果: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整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2—2020年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合理和优化配置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以及政策的合理性制定和实施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0年我国各省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从人口结构和地理分布等维度,进行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结果:2012—2020年间,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得到改善并逐渐趋于公平,但在总量上仍存在较大缺口;区域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存在连续分化差异;按人口配置的公共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性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结论:政府不仅应完善区域间公共卫生体系顶层设计,还要考虑区域内部的合理配置;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平衡好“人口公平性”和“地理公平性”,进而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2016—2020年贵州省妇幼健康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进行分析,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维度评价2016—2020年贵州省妇幼健康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结果 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员年均增长13.13%。本科以上学历卫技人员比例从40.16%升至55.93%。各类资源密度指数值均呈上升趋势。按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界于0.136~0.474和0.233~0.523之间。区域内泰尔指数均大于区域间,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基本超过86%。 结论 贵州省妇幼健康人力资源总量逐步增长,人员素质逐步提高,综合配置水平不断提升,人口配置公平性优于地理面积配置公平性,但同时存在学历、职称结构较不合理,经济水平较弱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较弱,偏远山区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差,公平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等问题,建议政府积极推进妇幼健康人力资源配置的“扩容提质”和“平衡布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重庆全市及各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与经济三个维度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 2014—2018年间重庆市卫生资源人均拥有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按经济配置的卫生资源洛伦兹曲线弯曲度最小,按地理配置的曲线弯曲度最大。2018年按经济和人口配置的卫生资源基尼系数均小于0.4,按地理配置的范围在0.1730至0.6093。2018年各项卫生资源总泰尔指数在0.0146至0.2887之间,人口和地理维度上组间贡献率>组内贡献率。结论 重庆市近五年卫生资源总量增加但部分资源配置公平性下降;按经济和人口配置的资源公平性较好,优于按地理配置;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差异较大;且资源配置结构仍待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