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教育管理者制订本科护生临床实践阶段护患沟通能力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8—9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临床护理实践时间≤3个月的960名本科护生,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护患沟通能力培训相关内容及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分析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960名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为(2.18±0.21)分,其中得分最高为敏锐倾听维度(2.42±0.51)分,得分最低为验证感受维度(1.88±0.5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临床实践初期医院是否进行护患沟通培训、不同培训形式的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与医院进行护患沟通培训次数呈正相关(r=0.456,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进行护患沟通培训次数和培训方式是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实践初期的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水平不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订相应有效的培训方案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实习生自主学习准备度与临床实践能力现状并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对85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用自制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相应16个科室的护理教学组长对护生进行临床实践能力评价。结果护生的自主学习准备度得分为(134.40±19.52)分,临床实践能力得分(90.20±3.90)分,护生临床实践能力评分与其自主学习准备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自主学习准备度正向影响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带教老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与临床适应及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数字抽取选择本校附属医院进行实习的本科护生200名进行研究。所有参与研究护生给予一般调查量表、本科实习护生信息能力自评量表、护理学生临床适应不良量表心理弹性量表4个调查问卷。统计参与研究的护生一般资料,统计各量表得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学计算,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得分情况与临床适应、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结果:200名学生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总分(132. 44±24. 06)分,其中能正确使用患者寻呼系统、了解基础Office应用软件使用方法、能有意识地维护患者隐私权3个条目得分最高,会使用社区当归管理系统、能利用获取的信息制定护理科研计划、能预测到新信息知识、技术后果3个条目得分最低;从适应不良量表中看,总分为(132. 44±24. 06)分,其中人际关系和社交得分最高,职业认知得分最低; CD-RISC10得分总分(36. 52±6. 86)分,条目均分(3. 67±0. 54)分;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本科实习护生信息能力与临床适应、心理弹性之间关系进行检验后发现,本科实习护生信息各项能力与临床适应不良量表、CD-RISC10总分呈正相关(P 0. 0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信息能力与临床适应能力和心理弹性具有密切的正相关,提高护生护理信息能力,有利于使护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增强护生的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归属感量表与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量表(CET)对217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临床归属感和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总均分为(3.51±0.37)分、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为(3.93±0.39)分;临床归属感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关系(r=0.285,P0.01);护生临床归属感解释其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总变异度为11.5%(F=8.498,P0.01)。结论临床归属感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可通过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归属感来改善其临床实践行为,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员晖  李丽燕  李玉乐 《护理研究》2014,(33):4128-4130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状况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探讨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状况与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关系,为培养护生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及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护生实习前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专业本科生实习前压力源及压力水平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SCNI)对104名实习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得分为2.43分±0.51分,处于中度压力水平;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2.84分±0.28分,具有较为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水平;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其实习前压力水平呈负相关(r=-0.290,P0.05)。[结论]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对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水平有影响,学校和实习医院应积极培养本科护生良好的专业自我概念,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帮助其树立良好心态,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对人性的态度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性,为护生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hristie和Geis编制的马氏量表Ⅳ与自制临床实践能力量表,对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对人性的态度平均得分(93.58±11.27)分,中等偏下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平均得分为(98.72±16.34)分,中等水平者占74%。护生对人性的态度与临床实践能力呈正相关(r=0.381,P〈0.01);对人性的态度正向影响临床实践能力。结论护生对人性的态度得分越高越有助于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越能适应护理工作的要求。护理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护生处事冷静,重实效,能够较好的控制感情,增强科研能力及临床护理能力,以期能更好完成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环境与心理韧性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护理实践环境评价量表和护理人员心理韧性自评量表,对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6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护生临床实践环境得分为(79.16±10.78)分,农村护生临床实践环境总分、管理与领导、职业发展、护理质量维度得分高于乡镇及城市护生(P0.01,P0.05),女护生临床实践环境的参与医院事务维度得分高于男护生(P0.05);本组护生心理韧性得分为(31.74±6.15)分,农村护生心理韧性水平高于乡镇及城市护生(P0.05);护理临床实践环境与护生心理韧性总体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实践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护生心理韧性,因此,建议管理者改善临床实践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生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市两所护理本科院校的171名本科护生对其灾害护理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为(3.27±0.34)分,问卷的3个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身心素质维度(4.41±0.44)分、实践技能维度(3.17±0.45)分、理论体系维度(3.11±0.43)分;是否参加灾害培训、是否参加灾害救援及是否拥有灾害应变准备力是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本科护生的防灾知识及救灾储备的能力不足,但救灾态度积极,身心素质良好。建议完善灾害护理系统化教育,实施规范化灾害培训,优化灾害护理教学模式,加强个人素质拓展积极创建高校特色灾害护理队伍,以促进其灾害护理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与临床适应及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理信息能力自评量表、护理学生临床适应不良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长沙市、重庆市、浏阳市、邵阳市等综合性医院的377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临床适应、心理弹性与护理信息能力的关系。结果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总分为(133.71±25.4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本科实习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总分与临床适应不良总分、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呈密切正相关(r=0.474,0.465;P0.001)。结论本科实习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且和临床适应情况、心理弹性密切相关。护理研究者及教育者们应加强对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帮助其成长与适应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钟美浓  陈瑜 《护理学报》2014,(15):31-35
目的通过调查实习护生护理软技能水平,根据现状提出改善方案,为护理院校及实习医院培训护生软技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付艳芬设计的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便利抽取广东省某医科大学385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实习护生护理软技能总分为(220.03±21.89)分,高于全国新护士护理软技能常模。各维度均分比较显示,自我管理技能得分最高(3.89±0.19)分,组织管理技能得分最低(3.69±0.16)分。不同学历、父母文化程度、是否为班团干部的实习护生护理软技能总均分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具有较高的护理软技能水平,但在组织管理技能和职业情操方面偏低,护理院校及实习医院应进一步提高护生职业情操,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护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全面提高护生的护理软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马欢  钟英 《当代护士》2023,(5):165-167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共情能力与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现状以及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中文版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问卷(MSSAPS)对201名高职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实习护生杰弗逊共情量表得分为(96.18±23.24)分;高职实习护生中文版MSSAPS得分为(132.52±26.68)分;高职实习护生共情能力与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呈正相关(r=0.533,P<0.01)。结论 高职实习护生共情能力一般,建议护理教育者积极关注护生共情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其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情绪智力水平对胜任力的影响,为提高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和护士胜任力量表对哈尔滨市3所医院的本科实习护生428人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情绪智力量表条目总均分为(3.91±0.51)分,胜任力量表条目总均分为(3.24±0.46)分;本科实习护生情绪智力总分及自我情绪评估、自我情绪运用、他人情绪评估、自我情绪调整4个维度得分均与胜任力得分呈正相关(P0.01或P0.05);其中,自我情绪运用和他人情绪评估为胜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本科实习护生情绪智力与胜任力密切相关,通过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促进其临床实习胜任能力,以便培养临床护理实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实习期本科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临床实践行为、职业认同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和职业认同问卷对202名实习期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期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81. 86±9. 98)分,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为(160. 00±24. 53)分,职业认同得分为(57. 29±11. 51)分。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因其他原因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P0. 05)。回归分析显示,满意度、临床实践行为表现、技能和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是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73. 5%。[结论]实习期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与职业认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提升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4所医学高校的82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测评问卷、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rommelt Attitude Toward Care of the Dying Scale,FATCOD)和死亡应对量表(the Coping with Death Scale,CDS)对本科护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测评得分为(50.30±11.82)分,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得分为(100.12±12.52)分,死亡应对量表得分为(127.00±27.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是否接受过临终关怀教育、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临终关怀态度、死亡应对能力是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01),共解释变异的40.7%。结论: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对于安宁疗护能力较低的本科护生,护理教育者应根据不同的年级采取分层教育模式,同时注重临终关怀、人文关怀和死亡教育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引导本科护生对待临终关怀时的正向态度,加强死亡应对能力的提升,从而逐渐提升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怀日记"在本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实习的本科实习护生12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各自医院要求进行实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每个科室书写关怀日记,运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34.37±2.00)分,人文关怀理念得分为(32.50±1.03)分,人文关怀知识得分为(32.62±0.98)分,人文关怀能力得分(32.65±0.95)分,人文关怀感知得分为(36.6±0.98)分,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习期间让护生书写关怀日记可以培养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状况及相互关系,为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适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1月运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对150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中等,均分为(2.52±0.74)分,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得分(31.90±10.43)分;临床沟通能力与适应能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需要进一步改善,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应重视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帮助其提高临床适应性,以改善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湖南某三甲医院本科护生叙事能力现状,以期为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7-11月对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56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工具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护理组织气氛问卷。结果 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56份。研究结果显示,湖南某三甲医院本科护生叙事能力得分为(136.43±18.9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是否接受过叙事护理培训以及护理组织气氛为湖南某三甲医院本科护生叙事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护生叙事能力仍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男生、未接受过人文关怀或叙事护理相关培训以及人文关怀感知较差的护生。管理人员应注意加强叙事护理培训,以提高护士实习期间的人文关怀感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应对病人突发疾病事件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习护生应对病人突发疾病事件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对2022年内山东省某三所高校235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应对病人突发疾病事件能力总分为(73.61±6.22)分,心理能力、专业能力、生理反应维度得分分别为(16.54±2.30)分、(37.43±3.76)分、(19.64±2.69)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在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ICU)实习过与实习前是否有应对病人突发疾病情况的经验是实习护生应对病人突发事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实习护生应对病人突发疾病事件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实习护生面对病人突发情况的心理干预,加强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理论学习、操作实践,以提升整个护理团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配合及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与临床沟通行为的关系,为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对552名本科实习护生运用中文版生涯适应力量表和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试,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本科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3.30分±0.37分,临床沟通行为得分2.63分±0.35分;生涯适应力与临床沟通行为呈正相关;生涯适应力中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自信3个维度能预测临床沟通行为的28.7%。[结论]本科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临床沟通能力总体较好但需要进一步改善,生涯适应力能有效地预测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行为,护理管理者或教育者应进一步培养本科实习护生的生涯适应力以提高其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吴晗  李芳琳  刘宇  史铁英 《全科护理》2021,19(22):3033-3037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学习投入、专业自我概念与人文关怀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及关怀能力量表对121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的学习投入、专业自我概念及关怀能力总均分分别为(73.64±15.02)分、(91.12±14.41)分及(196.63±22.75)分.本科实习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在其学习投入与人文关怀能力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3%.结论:本科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处于偏低水平,还有待提高.护理院校与教学医院可从护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入手,不断提高护生的认知投入;同时可采取归因训练等方法指导其对沟通交流及专业自我概念建立更加积极的认知,从而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