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芪仙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BA)慢性持续期痰哮证疗效及对患者气道慢性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BA慢性持续期痰哮证患者1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予以芪仙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哮喘控制率及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 ACT)评分、肺通气指标[第1秒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呼吸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R)]、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 13,IL-13)]、气道重塑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IL)-4,IL-10,IL-13,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氧疗、化痰、解痉、控制感染等措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50/250μg/次,早晚各1吸;重度持续者可加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次,3次/d,内服,共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汤,1剂/d,内服。疗程均为12周。进行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最大呼气流量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进行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情况评价;进行治疗前后痰哮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IL-4,IL-10,IL-13,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5.77%,高于对照组的85.5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37%,高于对照组的79.71%(P0.01)。经Ridit分析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V1和P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FEV1和PEF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4,IL-13和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患者,能进一步的控制哮喘发作情况,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4,IL-10,IL-13和IL-17等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荆蝉止嗽颗粒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早晚各2吸,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荆蝉止嗽颗粒,1剂/d。2组疗程均为8周。统计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eNO、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蝉止嗽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气道炎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消风散加味对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ractional concentration of exhaled nitricoxide,FeNO),血浆P物质(substance P,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早晚各2吸。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消风散加味,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and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1 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and its predicted value,FEV1%),呼气流量峰值变异率(variety ratio of peak expiratory flow,PEF),FeNO,血浆SP,VIP水平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EF变异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eNO,血浆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I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风散加味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相比较,可更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调节神经源性气道炎症水平,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宣肺解痉、化浊解毒法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和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热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吸入,1次1吸,每日2次;试验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宣肺解痉、化浊解毒中药复方口服,每日1剂。2组疗程均为14 d,随访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FEV_1%pre、PEF变异率及血清ECP、IgE、IL-4、IFN-γ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EV_1%pre及血清IFN-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均0.05),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PEF变异率及血清ECP、IgE、IL-4明显降低(P均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宣肺解痉、化浊解毒法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缓解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炎琥宁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RP、IL-6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7%(77/79),高于对照组的72.15%(5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味二仙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加味二仙丸治疗,对照组予固肾定喘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清IL-2、IL-4、IL-13、IFN-γ的变化,随访期发作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及血清IL-2、IFN-γ水平均升高,血清IL-4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二仙丸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抑制变态反应,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拟清肺化痰合剂联合针刺及罐疗对热哮证哮喘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2例热哮证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喘咳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清肺化痰合剂联合针刺及罐疗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3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Ig E、白细胞介素(IL)-5、IL-8水平及肺功能,并采用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价患者哮喘控制情况,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EOS、Ig E、IL-5、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EOS、Ig E、IL-5、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2组FEV1%、FEV1/FVC、PEF及AC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FEV1%、FEV_1/FVC、PEF及ACT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清肺化痰合剂联合针刺及罐疗治疗热哮证哮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杨玲 《河南中医》2023,(2):184-188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经口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 ACT)评分、肺功能[用力呼气流量峰值(forced expiratory peak, 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细胞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7.23%,治疗组有效率为98.04%,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影响。方法选取属痰湿阻肺证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与消咳喘糖浆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血清IL-2及IL-13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IL-1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IL-2水平,抑制哮喘炎症发生时T淋巴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下丘脑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运用复合方法进行溃疡性结肠炎造模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2.75,5.5,11 g·kg~(-1))组,美沙拉嗪(5-ASA)组。药物处理大鼠21 d后麻醉处死,肉眼观察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并进行评分。分离各组大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IL-6含量,分离大鼠下丘脑组织并提取总RNA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法检测IL-6和IL-6R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下丘脑组织IL-6和IL-6R的分布及蛋白表达量。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6含量明显升高,经过药物处理后,药物组血清中IL-6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以痛泻要方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P0.05)。Real-time PCR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IL-6和IL-6R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经药物治疗后,药物组IL-6和IL-6R基因表达均有所降低,其中以5-ASA组和痛泻要方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6和IL-6R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药物处理可以降低大鼠下丘脑IL-6和IL-6R蛋白表达量,其中以5-ASA组和痛泻要方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P0.05)。结论:痛泻要方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UC大鼠下丘脑组织中IL-6和IL-6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中IL-6/IL-6R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型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13,IL-23及环氧合酶-2(COX-2),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对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其余各组采用病证结合法复制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即饮食、环境干预等措施联合2,4-二硝基苯磺酸灌肠。造模成功后,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24,12,6 g·kg-1·d-1,美沙拉秦组0.2 g·kg-1·d-1进行灌胃。连续灌胃21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13,IL-23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IL-13,IL-23,COX-2,CREB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COX-2,CREB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IL-13含量和IL-1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L-23含量和IL-23 mRNA升高(P0.05),COX-2,CREB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IL-13含量和IL-13 mRNA表达均升高,尤以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最显著(P0.05),IL-23含量和IL-23 mRNA降低(P0.05),COX-2,CREB mRNA表达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能调节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IL-13,IL-23及COX-2,CREB的表达,减少结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活络方内服及丁香膏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110例PHN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针灸治疗,疗程10 d。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片,20 mg/次,3次/d,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75 mg/次,1次/d。必要时口服氨酚曲马多片。疗程8周。观察组采用活络方内服,及丁香膏外用,疗程8周。采用(VAS)法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并计算疼痛下降指数;记录治疗前后生存质量(QOL)评分;记录治疗期间氨酚曲马多用量;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 观察组疼痛下降指数总有效率为95.54%,优于对照组的78.18%(P<0.05);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在第2、4、8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均下降(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IL-2水平上升,观察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氨酚曲马多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活络方内服联合丁香膏外用能快速减轻(PHN)疼痛症状,减少氨酚曲马多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4.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白细胞介素类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痛风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它的急性发作是尿酸钠(MSU)微晶体在关节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在此过程中MSU晶体作用于中性粒细胞、C54、滑膜细胞、T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炎性细胞因子、组织胺、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微血管增渗酶等。多种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来影响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强度电针刺激的减肥效应差异。方法用普通鼠饲料喂养的SD雄性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制作肥胖大鼠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1组、针刺2组,每组10只。针刺1组、针刺2组针刺一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并分别施以强度为1V和2V的电针刺激,每次治疗1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分别计算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Lee’s指数,实验室检测大鼠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采用RT-PCR技术测定脂肪组织CRP、IL-6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个针刺组大鼠Lee’s指数、脂肪组织CRP、IL-6基因mRNA表达以及TC和TG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针刺2组大鼠较针刺1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个针刺组LDL-C、HDL-C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针刺1组与针刺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降低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RP、IL-6基因表达,改善肥胖大鼠机体的炎性反应状态,且2V电针刺激比1V电针刺激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花青素(anthocyanin)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目前研究发现,花青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抗增殖功效,能够选择性的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降低心血管疾病等。花青素可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IL),环氧酶-2(COX-2),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的表达实现其生物功能。肺癌作为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局部的持续炎症状态有关。目前,在肺癌的综合治疗模式中,中医药能够明显增强整体的治疗疗效。炎症又被称为"癌症的第7大特征",在炎症和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IL-6,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炎症与肺癌的关系中,存在着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其中与肺癌发展较为密切的主要是NF-κB和两面神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通路。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在信号传递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TAT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等信号途径中的多种蛋白参与了IL-6在靶细胞中的信号转导,形成癌蛋白(Ras)/MAPK途径,JAK/STAT途径,PI3K等介导的信号通路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某些细胞内外刺激因子可使COX-2表达急剧增加,产生前列腺素类物质如前列腺素E2(PGE2)等。肿瘤细胞内PGE2合成分泌增加后,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近年来诸多研究认为,IL-6和COX-2与花青素的功能实现有关,且IL-6和COX-2的信号传导相互影响,而这些细胞因子的详细作用机制可能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本文主要介绍花青素对肺癌细胞相关炎性因子信号转导通路作用的目前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方联合西药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清热利湿方加减治疗.观察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WBC)、血尿酸(UA)、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7(IL-37),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6例中,临床痊愈12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46例中,临床痊愈9例,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96%.经秩和检验,Z=-1.247,P>0.05,说明2组疗效相当.2组治疗后ESR,CRP,WBC,UA,IL-1β,IL-18,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17%,对照组为6.52%.结论 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同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及多糖对胃溃疡(GU)模型大鼠胃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 m RNA及蛋白,以及其介导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采用乙酸直接烧灼法复制GU模型,将GU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盐酸雷尼替丁组和白及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空白组和GU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 L·kg~(-1)·d~(-1)蒸馏水灌胃,白及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0. 5,0. 25,0. 125 g·kg~(-1)·d~(-1)白及多糖灌胃,盐酸雷尼替丁组给予0. 3 g·kg~(-1)·d~(-1)盐酸雷尼替丁灌胃,治疗15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胃组织胃蛋白酶活性及细胞因子IL-2R,IL-4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胃溃疡病灶组织PI3K及Akt m 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溃疡病灶组织PI3K及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胃组织细胞因子IL-2R,IL-4含量及m RNA表达显著升高,PI3K,Akt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 01);与GU模型组比较,白及多糖高、中、低剂量组IL-2R,IL-4含量及m RNA表达均降低,以白及多糖高剂量组降低显著,PI3K,Akt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以白及多糖高、中剂量组降低显著(P 0. 05,P 0. 01)。结论:白及多糖可通过下调PI3K及Akt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因子IL-2R及IL-4异常分泌而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旨在了解小檗碱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将120例A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小檗碱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按照最新AIS诊治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小檗碱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小檗碱片(300 mg/次,每日3次)。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面积(total plaque area,TPA)、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不稳定性斑块数目]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第1天,2组患者炎症因子浓度,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分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炎症因子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第14天较第1天,2组患者炎症因子浓度及NIHSS评分显著下降(P0.05)。第14天,小檗碱组较常规组炎症因子浓度及NIHSS评分下降明显(P0.05)。第90天较第1天,2组患者TPA及不稳定性斑块数目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MT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90天,小檗碱组较常规组TPA及不稳定性斑块数目减少明显(P0.05),m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显著偏低且短期预后良好率显著偏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檗碱可显著降低AIS患者急性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IS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缺血性卒中病人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三七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炎症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刘雅  李晓辉 《中草药》2005,36(5):728-730
目的观察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 S)形成过程中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循环免疫复合物(C IC)水平的变化和三七总皂苷(PN S)对这些免疫因子及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大小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 S模型组及PN S防治组,喂饲高脂饲料制备兔A S模型,各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8周。分别于实验第4、6、8周末经耳缘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IL-6、CRP和C IC的水平。结果A S模型组IL-6、CRP及C 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N S组各时相点IL-6、CRP和C IC水平显著低于A S模型组(P<0.05);PN S组主动脉斑块面积较A S组明显降低(P<0.05);IL-6、CRP和C IC水平均与A S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性(r=0.975、0.960、0.968,P<0.01)。结论兔食饵性A S形成过程中有炎症免疫因子的参与,PN S可以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的途径发挥抗A S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