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周围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与CD4+、CD8+T细胞在煤工尘肺(CWP)壹期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3例CWP壹期患者(CWP组)、45例具有与CWP组相同接尘条件的健康井下接尘矿工(接尘对照组)及48例井上健康检查人员(正常对照组)周围血CD4+ CD25+ Treg及其CD4+、CD8+T细胞水平.结果 与接尘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CWP组CD4+ CD25+ Treg、CD4+T细胞水平及CD4+CD25 +/CD4+、CD4+ CD25 +/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8+T细胞则无明显改变(P>0.05),但接尘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WP组吸烟患者CD4+ CD25+ Treg水平和CD4+ CD25 +/CD4+比值均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WP组CD4+ CD25+ Treg与CD4+T细胞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 =0.627,P<0.01],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362,P<0.01),CD4+T细胞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436,P<0.01).结论 CWP壹期患者周围血CD4+ CD25+ Treg表达增加,可能影响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分布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吸烟可加重T细胞亚群分布失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1例MG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8+CD28-T细胞的构成比进行测定。结果 MG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未能控制的MG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淋巴细胞构成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胸腺切除的MG患者CD4/CD8比值均低于胸腺未切除组(P0.05)。胸腺瘤B2型MG患者外周血CD8+CD28-T细胞构成比明显高于胸腺增生的MG患者以及胸腺正常MG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腺瘤B2型的MG患者外周血CD4/CD8比值低于胸腺正常的MG患者的(P0.05)。结论提示MG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异常比例的CD8+CD28-T细胞,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CD4~+、CD8~+及CD20~+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34例膀胱癌患者组织中CD4、CD8及CD20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4例膀胱癌组织中,CD4、CD8和CD20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00.0%、85.3%和64.7%,CD4、CD8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D20(P0.05)。CD4分子在所有膀胱癌组织标本中均呈阳性表达;CD8分子在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CD20分子在不同病理分级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率随临床分期增加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且CD8~+T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炎症细胞浸润可能是膀胱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探讨Treg细胞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多色荧光分析法,对8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3例肺结核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测定,观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与肺结核患者、健康对照者之间的差别。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与肺结核组外周血Treg细胞增多,两组间比较:t=2.24,P<0.05;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较:t=3.79,P<0.01;肺结核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较:t=2.77,P<0.0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初治组和复治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较:t=2.19,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中血糖浓度与Treg细胞数量之间呈正相关(r=0.269,P<0.01)。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增多,诱导免疫耐受,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CMD)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变化并与干扰素(INF)-α治疗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INF-α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结果 CMD组、干扰素组与对照组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SIL-2R、INF-α、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MD组与干扰素组NK细胞活性、INF-α水平及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MD组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组与对照组CD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MD组与干扰素组SIL-2R与CD8均比对照组降低,且对照组SIL-2R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MD组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治疗效果,在退热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复常)时间、尿蛋白消失时间、尿素氮复常时间及越期率CMD组与干扰素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但CMD组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D治疗HFRS的抗病毒作用是通过抑制SIL-2R及CD8活性,增强NK细胞活性、INF-α水平、CD4活性、提高CD4/CD8,且与干扰素治疗临床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3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组)和36例COPD稳定期患者(对照组一)及36例健康人(对照组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三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常规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 COPD组外周血中CD4+CD25+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为(2.56±1.83)%,明显低于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P均<0.01);COPD组CRP水平为(55.7±14.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p均<0.01).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312,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减少导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免疫失调,CRP参与了炎性反应激活过程,可能为COPD急性加重期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CD4+、CD8+T细胞及CD57+ NK细胞和Vimentin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CD57+NK细胞和VIM阳性细胞在外阴正常皮肤(15例)、外阴硬化性苔藓早期(15例)及进展期(15例)病变中的浸润及表达.结果:CD4+T细胞在外阴硬化性苔藓早期中浸润明显高于正常皮肤,CD8+T细胞在外阴硬化性苔藓早期浅层及进展期深层病变组织中浸润均高于正常皮肤,CD57+ NK细胞在外阴硬化性苔藓早期中浸润明显高于正常皮肤,Vimentin标记的成纤维细胞在外阴硬化性苔藓早期浅层及进展期深层病变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硬化性苔藓中淋巴细胞的浸润与成纤维细胞增殖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并分类,应用HE染色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 CD25+ Tr的比例.结果 地塞米松组BALF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率较哮喘组明显减少(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地塞米松组较哮喘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哮喘组PBMCs中CD4+ CD25+ Tr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地塞米松组CD4+ CD25+ Tr比例较哮喘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D4+ CD25+ Tr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在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7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择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率,同时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白血病(A组)和慢性白血病(B组),比较两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情况,分析白血病轻重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CD3~+T细胞、CD4~+T细胞表达率依次为(61.72±15.43)%、(32.64±7.5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8.95±16.24)%、(37.54±7.43)%,CD8~+T细胞表达率(33.45±6.36)%显著高于对照组(26.51±7.27)%(P0.05);A组患者的CD3~+T细胞、CD4~+T细胞表达水平为(57.59±10.43)%、(62.93±11.08)%,均显著低于B组(62.93±11.08)%、(33.42±5.19)%,CD8~+T细胞表达率(34.85±6.27)则高于B组(31.67±5.58)%(P0.05);且rsCD3~+T=0.623,rsCD4~+T=0.714,rsCD8~+T=-0.755,P均0.05。结论: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表达紊乱,临床可借助上述T细胞表达水平进行疾病诊断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蛋白(CD44)在儿童IgA肾病(IgAN)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方法:46例IgAN患儿按临床表现分为3组:孤立性血尿组14例,血尿蛋白尿组17例,肾病综合征组15例;按病理分级分为3组:病理Ⅰ+Ⅱ级组23例,Ⅲ级组14例,Ⅳ级组9例。设肾活检正常对照组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肾组织CD4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正常肾组织仅有少量CD44表达。②IgAN患儿肾组织中CD44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不同临床表现组中肾病综合征组最高,孤立性血尿组最低,且与IgAN患儿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③IgAN患儿肾组织CD44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CD44参与了儿童IgAN的发病和肾小管间质损害,与IgAN的进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失衡及与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分析26例哮喘发作期、30例健康正常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数量及CD4 /CD8 比值与Raw变化。结果:CD4 :哮喘发作期组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 :哮喘发作期组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 /CD8 比值:哮喘发作期组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 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w与CD4 T呈显著正相关(r=0.512,P<0.05),与CD8呈显著负相关(r=-0.571,P<0.01),与CD4 /CD8 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622,P<0.01)。结论: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失衡可能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CD4 /CD8 细胞比值失衡,表明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与气道阻力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粘附分子CD44和CD82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1例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距癌旁5cm以上组织及45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CD44和CD82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CD44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P<0.01);肺癌组CD82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P<0.01);而癌旁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间CD44和CD8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和CD82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病理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和CD82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04,P<0.01).结论 CD44和CD82的表达在女性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8+CD28-、CD4+CD2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8+CD28-、CD88+CD28-、及CD4+CD25+.结果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8+CD28-、CD88+CD28-、CD4+CD25+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后三者趋于正常(P>0.05);而无效组与正常时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8+CD28-、CD88+CD28-、及、CD4+CD25+表达异常,不同治疗效果表达不同,恶性淋巴瘤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治疗有效后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外周血中CD4+CD28-及CD8+CD28-T细胞表达变化,探讨其在HT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0例初诊HT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及CD8+T细胞表面CD28分子的表达。结果:HT组与对照组比较,CD4+比例增高而CD8+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增加;CD4+CD28+和CD8+CD28+在外周血表达下降,而CD4+CD28-和CD8+CD28-则表达增加;血清中IFN-γ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T患者CD4+CD28-和CD8+CD28-表达比例分别与血清中IFN-γ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383,P=0.006;r=0.309,P=0.029)。结论:HT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异常,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CD28的表达均明显减少,CD4+CD28-T细胞增加可能诱导了疾病的发生,CD8+CD28-T细胞增加可能参与HT的发病过程,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感染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表达,以降低AML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初诊AML感染患者36例,设为AML感染组,36例患者中12例化疗后完全缓解,设为缓解组,将余下24例患者设为复发组,AML感染组36例患者依据FAB分型标准,M2 6例、M3 17例、M4 7例、M5 6例;选择20例单纯初诊AML患者为AML组,另选择健康人群20名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L感染组CD4+CD25+FOXP3+Treg及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AML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ML组CD4+CD25+FOXP3+Treg及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CD4+CD25+Treg及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诊AML感染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和CD4+FOXP3+T细胞比例呈现正相关(r=0.387,P=0.015)。结论初诊AML感染患者CD4+CD25+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和单纯AML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32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志愿者18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2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PD-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与DLBCL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水平在DLBC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DLBCL组中,Ann Arbor分期Ⅰ期~Ⅱ期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水平均低于Ⅲ期~Ⅳ期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DLBCL患者在化疗期间PD-1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有下降趋势。结论 DLBCL患者外周血PD-1表达水平升高,与临床分期和治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380例经血清学证实的HFRS患者病程中各期肾主动脉、段动脉、弓形动脉的血流频谱参数与3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发热期、恢复期各级肾动脉血流频谱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各级肾动脉R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 Vd、 Vs在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RS病程中各级肾动脉RI、 Vd、 Vs随病程变化有一定规律性.从少尿期到恢复期RI逐渐减低,Vd、 Vs逐渐增高.检测肾动脉血流对监测HFRS病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CD8+及CD4+/CD8+对胃癌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213例为胃癌组,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CD4+、CD8+及CD4+/CD8+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术后感染情况;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9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前,胃癌组CD4+、CD8+、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治疗后,CD4+、CD8+、CD4+/CD8+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癌组治疗后出现感染患者CD4+、CD8+及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D4+、CD8+及CD4+/CD8+表达水平在胃癌病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监测其水平变化对胃癌患者的病情演变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配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人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方法对44例老年糜烂型OLP患者根据经济情况分为2组,干预组联合治疗前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指标,对照组只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果干预组病例糜烂面积控制和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4+T细胞升高(P<0.01),CD8+T细胞下降(P<0.01)。结论心理干预治疗与药物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糜烂型OLP不良状况,增强药效,从而缩短治疗时间,对OLP的最终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胃癌患者胃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7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进行定量及量化关系分析.结果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阳性率在胃癌、癌旁组织、正常时照组分别为(11.2±0.9)%、(6.4±1.1)%、(4.1±0.8)%.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05,P<0.05).在肿瘤组织,随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加,CD8+T淋巴细胞出现了快速减少趋势.而在癌旁组织中却没有此现象出现.结论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通过对CD8+T淋巴细胞的抑制参与胃癌细胞抗肿瘤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