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祁州漏芦水煎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祁州漏芦水煎液的化学成分。方法 :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解析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4个化合物 ,为牛蒡子酸 (Ⅰ ) ,蜕皮甾酮 (Ⅱ ) ,土克甾酮 (Ⅲ )和甘草苷 (Ⅳ )。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系首次从祁州漏芦水煎液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IV系首次在祁州漏芦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2.
祁州漏芦为菊科植物 Rhaponticum uniflorum(L.) DC.的干燥根。近年来的药理研究实验表明 ,祁州漏芦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1,2 ] 。我们对祁州漏芦的地上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 ,共分得化合物 6个 ,经鉴定分别为 :β-谷甾醇 ( ) ,正十六烷酸 ( ) ,正二十四烷酸 ( ) ,蜕皮甾酮 ( ) ,漏芦甾酮 ( )和胡萝卜苷 ( )。1 提取与分离取祁州漏芦茎叶干燥粗粉 5 kg,乙醇回流提取 ,回收乙醇 ,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 ,石油醚 -丙酮和氯仿 -甲醇梯度洗脱 ,硅胶薄层层析检控 ,相同流分合并 ,再经硅胶柱层析精制 ,得晶 (约 3 0 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祁州漏芦水煎液的化学成分.方法祁州漏芦水煎液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硅胶色谱分离,波谱分析和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H-1H COSY谱、HMQC谱、HMBC谱、NOESY谱和TOCSY谱等)解析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1个二萜化合物diosbulbin-B(V).结论该化合物系首次从祁州漏芦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在祁州漏芦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从祁州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L.)DC的地上部位分得7个植物蜕皮激素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中6个为蜕皮甾酮20,22-单异丙叉物(ecdysterone20,22-monoacetonide,Ⅰ),rubrosterone(Ⅱ),rhapisterone(Ⅲ),viticosteronE(Ⅳ),筋骨草素C(ajusteroneC,Ⅴ),蜕皮甾酮(ecdysterone,Ⅶ)。Ⅱ、Ⅳ为首次从祁州漏芦属中得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
禹州漏芦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蓝刺头Echinopslati-foliusTausch及华东蓝刺头E.grijisiiHance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的功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后称药典)收载品种。此前,禹州漏芦(蓝刺头)曾与漏芦属祁州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L.)DC.一起作为漏芦收载于药典中。近年的研究已证明两者的化学成分及疗效各不相同,因此药典1995年版将祁州漏芦称漏芦,禹州漏芦另列作为独立品种。禹州漏芦一般用于治疗疮痈脓肿、皮肤热毒和乳汁不通等症。研究证明禹州漏芦中含有大量的噻吩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  相似文献   

6.
夏至矢车菊(Centaurea solstitialis L.)有抗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的活性,已知含有生物碱、氰甙、倍半萜内酯和蒲公英烷型三萜。匍匐矢车菊(C.repens L.)则含有烃、烃酯、三萜和愈疮内酯型信半萜内酯。作者取两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做体外试验,观察到对人体鼻咽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并对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将开花或有花果的带根全草粗末,用95%乙醇提取(渗滤或抽提器提取),得乙醇提取物。用氯仿和水分配,氯仿可溶性部分再在90%含水甲醇和石油醚(30~60℃)中分  相似文献   

7.
从希腊西南地区的矢车菊属植物Cen-taurea sonchifolia的地上部分分离出一种倍半萜烯内酯,即刺蓟苦素(onopordopicrin),它是其中内酯混合物的基本成份。本文研究了刺蓟苦素的分离方法及它的光谱特性和生物活性。干燥、磨碎的生药(500g)经甲醇反复提取后蒸发、浓缩,加入水,醋酸铅水溶液(10g/  相似文献   

8.
祁州漏芦的研究进展邹莉波,杜立阳沈阳药学院中药系沈阳110015祁州漏芦为菊科植物Rhaponticumuniflorum(L.)DC的干燥根.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诸省,药源丰富。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漏芦“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研究了从菊科植物线叶矢车菊(Centaurea hyssopifolia Vahl)和狭叶矢车菊(C.linifolia Vahl)分到的五种新氯化倍半萜内酯和四种有关的化合物的细胞活性。各成份细胞活性按照Geran等方法对HeLa229细胞单层培养的生长抑制作用进行测定,以6-巯基嘌吟作为阳性对照。测定结果表明:在五种氯化倍半萜内酯中有四种,即氯线叶矢车菊内酯A,B,C,D(chlo-rohyssopifolin A,B,C,D)及另外两种化合物菜蓟苦内酯(cynaropicrin)和去酰菜蓟苦内酯(deacylcynaropicrin)显示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微克/毫  相似文献   

10.
白头翁和祁州漏芦均为清热解毒药.二者功效、来源不同,但外形、颜色相近,尤其是陈旧的白头翁饮片药材与祁州漏芦的饮片相互混杂后,难以分辨.为保证临床用药效果,笔者对二者进行了来源、产地、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功效比较等.结果表明,二者来源不同,其功效、性状和显微特证有区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漏芦水提物对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糖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在四氯化碳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血清中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酸活性及糖原含量;在大鼠肝匀 浆中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结果]漏芦水提物在体内显著降低因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血清谷丙转 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升高,使糖原含量显著增高;在体外显著降低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醇含 量。[结论]漏芦水提物对大鼠四氯化碳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漏芦对抗血卟啉衍生物光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光卟啉(YHpD)合并照光使红细胞溶血度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大大增加,红细胞膜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显著减低。体内给药,YHpD对小鼠皮肤产生明显光敏反应。漏芦水提取物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都明显对抗YHpD的光氧化作用,这种对抗作用与其对YHpD产生的单线态氧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黑面神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草药黑面神的化学成分.方法:黑面神嫩枝和叶子用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分别用氯仿、正丁醇萃取,将氯仿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别进行硅胶柱层析,其中正丁醇部位的化合物采用重结晶、Sephadex LH-20柱层析方法进行纯化;通过IR、UV、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解析方法以及和化合物标准品对比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黑面神氯仿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Ⅰ)、乙基-β-D-吡喃果糖苷(ethyl-β-D-fructopyranoside,Ⅱ)、阿魏酸二十四烷醇酯(tetracosylferulate,Ⅲ)、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Ⅳ)、正三十二烷醇(n-dotriacontanol,V)、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熊果苷(arbutin,Ⅶ)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Ⅷ).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野艾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野艾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野艾蒿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野艾蒿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分别为7-甲氧基香豆素(1),间羟基苯甲酸(2),异阿魏酸(3),黑麦草内酯(4),medioresinol(5),(+)-丁香树脂醇(6),丁香酸(7),木栓醇(8),咖啡酸(9),香草酸(10),豆甾醇(11),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长白山产山牛蒡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山牛蒡地上部分进行萃取,采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计算相应含量.[结果]超临界萃取物为灰绿色油状物,得率为1.57%;从山牛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可鉴定出22种化合物.[结论]山牛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羽扇醇、乙酸羽扇-20(29)-烯-3-醇酯、四十四烷、齐墩果-12-烯-3-酮、5-烯-3-豆甾醇及羽扇-20(29)-烯-3-酮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一点红进行组织培养研究,探讨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一点红种苗的方法。方法 以一点红带有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用MS+BA1.5mg/L+NAA0.1mg/L培养基。结果 经30d诱导培养,可得丛生芽4~5个;小芽苗转入1/2MS+NAA1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20d后可长成具有3~4条根系的再生植株。结论 此途径为人工栽培一点红提供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7.
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研究中药射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射干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部分分得8个化合物,其中6个异黄酮,分别为德鸢尾素(irilone,I)、染料木素(genistein,Ⅱ)、鸢尾甙元(tectorigenin,Ⅲ)、野鸢尾黄素(irigenin,Ⅳ)、二甲基鸢尾甙元(dimethyltectorigenin,Ⅴ)、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Ⅵ),另外2个化合物为β-谷甾醇(Ⅷ)和豆甾醇(Ⅷ)。结论:其中化合物I和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光果甘草地上部分(茎、叶)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光果甘草地上部分及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光果甘草地上部分醇提样品水沉,分为水溶性、脂溶性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法检测样品,使用Xcalibur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将得到的成分分子质量、多级图谱碎片信息结合文献、数据库及标准品进行指认。[结果]从光果甘草地上部分共检测出100个黄酮类成分,有97种在光果甘草地上部分被首次发现;其中水溶性样品检测出61种,脂溶性样品检测出69种。[结论]通过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法,对光果甘草地上部分建立了快速、准确的定性方法,同时证实黄酮类成分含量丰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