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苦黄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8--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苦黄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苦黄注射液所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一般多发生在20min内。结论: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应重视苦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岳秀娟  王霞 《首都医药》2009,16(20):43-44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用于静脉滴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及中国期刊数据库文献检索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主要品种为苦黄和舒肝宁。结论从6个方面对舒肝宁注射液和苦黄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用药的建议,进而达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顽固性黄疸的协同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将5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顽固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苦黄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TBil和ALT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L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发热、头晕、头痛、皮疹、面部潮红、注射部位疼痛及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顽固性黄疸具有协同效应和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吉林地区7家医院对苦碟子注射液上市后的安全性进行再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非干预前瞻性集中监测的方法,观察2012年6月–2014年3月3000例应用苦碟子注射液的患者,对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苦碟子注射液的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40~80岁,与苦碟子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相关;有26.83%的患者为超剂量用药,虽未引起不良反应,仍应予以重视;功能主治符合药品说明书;停药原因比较明确,有1例死亡病例与患者年龄及疾病进程有关;在3000例患者中发生3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结论:应加强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监测,避免超剂量用药;初步建立一套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模式,供今后的实践工作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尼富苓 《中国药房》2013,(48):4545-4546
目的:了解苦黄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2004—2012年收集到的36例苦黄注射液致ADR/ADE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用药剂量及溶媒、联合用药、ADR/ADE发生时间、ADR/ADE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ADR/ADE的治疗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ADR/ADE中,男性患者较多(占58.33%),与就诊的肝病患者性别比例相符;ADR/ADE大部分发生在首次给药后,最快为用药5min后,最慢为用药23d后;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8.46%);ADR/ADE经处理后均治愈。结论:应重视和加强苦黄注射液致ADR/ADE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并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6.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2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6例给予西药鲁南欣康、倍他乐克以及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56例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8(14.29%)例,观察组不良反应6(10.71%)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3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方面疗效明显(P<0.05),总有效率为85.7%,明显优于对照组(66.7%)(P<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安全可靠,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茵栀黄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得菌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资料和北京地坛医院使用菌栀黄注射液而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对近年来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病例共130例进行分析,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临床特征.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索。结果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86.8%发生在首次用药过程中.有不良反应20种,以皮疹最为常见,占不良反应患者的67.69%(88/130),占不良反应的31.3%。重型不良反应以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占不良反应患者的10.77%(14/130),占不良反应的5.0%。年龄越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良反应的程度越重。中、重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有过敏史者为42.46%。占总不良反应病例的34.62%(35/130).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应用方式、患者的个体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苦碟子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2004年至2011年报道的苦碟子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个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苦碟子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可致休克。结论临床应重视苦碟子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苦黄、茵栀黄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慢性肝炎的药物,根据需要复方丹参常与苦黄或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应用,并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于同一病人。复方丹参与苦黄等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未见报道。我们用苦黄、茵栀黄两种注射液分别与复方丹参在葡萄糖输液中配伍后进行了稳定性考察,旨在为临床合理配伍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吴逢波  占美  黄晶  唐尧 《中国药房》2012,(8):712-714
目的:系统评价苦黄注射液与门冬酸钾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苦黄注射液与门冬酸钾镁比较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用Rev 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合计12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苦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门冬酸钾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4,95%C(I1.22,1.46),P<0.0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3.33,95%C(I0.16,69.75),P=0.44]。结论:苦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优于门冬酸钾镁,但因为纳入研究文献质量较低,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苦黄颗粒与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92例病毒性肝炎病人 ,分为 2组 ,每组 4 6例。颗粒组男性 31例 ,女性 15例 ,年龄(35±s 13)a ,予苦黄颗粒 6 g ,口服 ,每日 3次 ;对照组男性 37例 ,女性 9例 ,年龄 (34± 10 )a ,予苦黄注射液 30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 ,静脉滴注 ,每日 1次。疗程均为 4~ 6wk。每隔 14d检查肝、肾功能。结果 :退黄时间颗粒组为 (2 6± 9)d ,有效率 89% (4 1/ 4 6 ) ;对照组退黄时间 (2 3± 11)d ,有效率 91% (4 2 / 4 6 ) ,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肝、肾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间无差异 (P >0 .0 5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苦黄颗粒有良好的退黄、降酶作用 ,不良反应少 ,与苦黄注射液类似 ,可作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胆红素升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照组采用苦黄注射液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6% (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LT、血清胆红素、TBA等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3例药品不良反应。 结论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胆红素升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苦黄。  相似文献   

14.
苦黄注射液静滴致腮腺肿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6岁男性患者,因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给予苦黄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以30滴.min-1的速度静滴。用药15 min后患者两侧腮腺肿大,BP 150/110 mm Hg。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静推,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 mg静滴,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口服,后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滴注并观察,1 h后上述症状和体征消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2011年自发呈报系统上报的1 606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报告,对ADR所涉及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ADR年份、类型、结果、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06例报告中,男883例,女723例,30~60岁患者最多(72.6%);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43例,新的严重ADR 86例;临床表现以血液系统损害为主占59.95%,其次为肝胆系统损害占10.76%。结论:临床在运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丙肝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其ADR,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积极干预和防治,以有效减少和防止ADR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盐酸曲马多注射液致哮喘的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2019年2月出现的1例注射盐酸曲马多后导致哮喘过敏反应。对国内外数据库此类报道进行检索并回顾分析。结果本例手术麻醉后寒战患者2次肌内注射曲马多注射液后均出现哮喘症状,心率增高,血压降低,经抗过敏和对症紧急处理后症状缓解,心率血压恢复。数据库检索最终纳入中外7篇论文进行分析。结论使用曲马多进行治疗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的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给予呼吸支持、支气管扩张剂、抗过敏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缪志伟 《安徽医药》2013,17(1):168-170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5—2010年该市使用标准化疗方案的确诊肺结核患者1 368例为研究对象,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结核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7%,主要的不良反应事件为肝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单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年龄、BMI、月收入、诊断分型及肝炎病史为抗结核治疗相关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3.27,95%CI=2.073~5.439,P=0.002)、BMI〈18.5(OR=1.377,95%CI=1.021~3.548,P=0.037)及肝病史(OR=1.82,95%CI=1.003~6.248,P=0.046)为治疗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抗结核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当患者存在高龄、营养状态差及肝炎病史可一定程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3种中药注射液(苦黄、脉络宁和复方麝香)在氯化钠(9.0mg/mL)和葡萄糖(50mg/mL)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情况。方法:模拟临床用药,将3种中药注射液分别加入氯化钠(9.0mg/mL)和葡萄糖(50mg/mL)输液中,采用ZWF-4D-Ⅱ型微粒分析仪测定配伍液中4h内不溶性微粒与pH值。结果:3种配伍液4h内在氯化钠(9.0mg/mL)和葡萄糖(50mg/mL)注射液中粒径≥25μm,≥10μm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增加。同一中药注射液与氯化钠(9.0mg/mL)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生成的速度和数量明显大于葡萄糖(50mg/mL)输液。结论:3种中药注射液与葡萄糖(50mg/mL)注射液配伍使用比与氯化钠(9.0mg/mL)注射液配伍后使用更为适宜,但配伍后的微粒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