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对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3例经X线(DR)检查阴性而临床怀疑胫骨近端骨折的外伤患者进行膝关节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行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的MPR图像。结果 33例经多层螺旋CT重建MPR图像均确诊骨折。结论 MSCT的MPR图像对临床怀疑骨折而DR检查阴性的骨折病例能明确作出诊断,提高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孙世毅 《吉林医学》2012,33(4):809-8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进行扫描的45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了其轴位图像及重建的MPR像、SSD像、VR像等表现。结果:45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中,股骨内髁骨折4例;股骨外髁骨折4例,股骨髁间骨折2例;髌骨骨折8例;胫骨平台骨折27例。合并膝关节积液18例;合并胫骨上段骨折6例;合并腓骨小头骨折4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骨折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的摄影方法。方法:膝关节疾病100例分为两组进行摄影,分别用改进前后两种不同膝关节摄影方法。结果:50例采用改进后膝关节摄影方法均获得满意图像:关节间隙清晰;胫骨内、外髁及股骨内、外髁重叠良好或基本重叠;骨质密度均匀;骨折情况及骨质退行性改变情况显示清晰。结论:改进后的膝关节摄影方法,能显著提高甲片率,提高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的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42例骨折(6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Pilon骨折,24例跟骨骨折,3例脊柱骨折,6例骨盆骨折)在普通X线摄片的基础上进行SCT三维重建处理。结果。SCT三维重建图像直观,立体,全,面地显示了复杂骨关节骨折的形态和特点,根据SCT三维重建图像,胫骨平台骨折进行Schatzker分型,Pilon骨折进行Rueedi分型,胫骨平台骨折和Pilon骨折的再分型和分型补充为选择切口入路和手术方法提供了指导;跟骨骨折进行Sanders分型且指导手术;对脊柱,骨盆骨折和类型和预后进行了判断并在其指导下治疗。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地显示普通X线摄片所不能直接清楚显示的骨关节骨折的情况,对术前骨折分型,治疗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们近年来在膝关节手术后采用连续被动活动 (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的方法预防膝关节粘连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56例 ,男 3 9例 ,女 1 7例 ,年龄 1 6岁~ 58岁 ,平均 3 1 .6岁。左膝 2 7例 ,右膝 2 9例。股骨干骨折 1 8例 ,股骨髁部骨折 7例 ,髌骨骨折 7例 ,膝关节滑膜炎 6例 ,胫骨髁部骨折 1 4例 ,半月板损伤 4例。2 方法 ①根据具体伤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股骨干骨折行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髁部骨折行L型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髁部骨折行骨栓或螺钉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行张力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的摄影方法。方法:膝关节疾病100例分为两组进行摄影,分别用改进前后两种不同膝关节摄影方法。结果:50例采用改进后膝关节摄影方法均获得满意图像:关节间隙清晰;胫骨内、外髁及股骨内、外髁重叠良好或基本重叠;骨质密度均匀;骨折情况及骨质退行性改变情况显示清晰。结论:改进后的膝关节摄影方法,能显著提高甲片率,提高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8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前侧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予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及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2/40)比对照组的22.50%(9/40)少,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无明显疼痛感。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的MPR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9):102-102
目的多层螺旋CT的MPR(muli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在胫骨平台骨的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X线平片或临床检查怀疑或确诊胫骨平台骨折的25例,对其中20例患者21侧胫骨平台行4层螺旋CT扫描并行MPR重组观察,由2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不同重建层厚及三维重组图像进行分析,在Schatzker分型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外科治疗的需要,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CT三维分析。结果(1)2组医师应用1.25mm层厚共显示骨折线30条;1.25、5.0mm层厚图像骨折线显示率分别为96.6%、54.1%。(2)轴位薄层骨折线检查率96.6%。,MPR骨折线检出率100%,(3)21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Ⅰ型:劈裂骨折3例;Ⅱ型:塌陷骨折5例;Ⅲ型:劈裂+塌陷骨折10例;Ⅳ型:涉及胫骨髁嵴的平台骨折1例;Ⅴ型:内侧外侧平台双骨折1例;Ⅵ型:胫骨平台和上1/3联合骨折1例。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价值,MPR对手术治疗计划的制订和预后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螺旋CT三维重建解体膝关节保留胫骨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解体膝关节保留胫骨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螺旋CT扫描膝关节获得原始轴位图像,在工作站通过关节解体技术去掉股骨、髌骨,然后在对胫骨平台采用表面遮盖法(SSD)和容积漫游技术(VRT)三维重建。结果 螺旋CT解体膝关节保留胫骨三维重建图像能直观显示平台骨折的全貌及平台劈裂和塌陷程度。结论 螺旋CT解体膝关节保留胫骨后SSD和VRT三维重建对外科手术前充分了解胫骨平台骨折的情况和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性胫骨平台骨折,三维重建图像分型准确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其三维重建等后处理功能全面、准确显示胫骨平台骨折情况.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SFMC)的诊断、移位和治疗参考价值。方法:我院收治因颌面部外伤病例中筛选出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病例23例(36侧),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颌面部并行二维及三维重建后处理。结果:髁状突矢状骨折23例伴颞颌关节半脱位3例,蝶骨翼内外板骨折4例;下颌颏部、体部骨折19例;面中部骨折11例;脑外伤7例。螺旋CT三维及二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多方位直观显示髁状突矢状骨折片的大小、移位方向、程度。显示颞颌关节的周围关系及损伤;临床医生可通过三维及二维重建动画任意旋转、暂停观察,制定手术方案、入路及非手术治疗依据。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特别是动画,能够全面、准确显示下颌髁状突矢状骨折,折片移位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胚骨上端骨折,主要包括胫骨内髁;外髁及两髁倒 Y 形骨折,并可伴有腓骨头骨折,或对侧靸带撕裂等。其中,以胫骨外髁骨折最为多见。产生这种骨折的机制是膝关节在直伸的姿位时,其外侧受到暴力撞击。由于大多数此类骨折病例系受汽车前方的缓冲器撞击所引起,因此 Cotton 氏特名之为缓冲器骨折(Bumper Fracture),或名之为御防物骨折(Fender Fractur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保留半月板、自体髂骨板重建胫骨平台的膝关节重建术对偏一侧髁的胫骨近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 9例偏一侧髁 (外髁 7例 ,内髁 2例 )的胫骨近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行保留半月板的肿瘤侧胫骨髁切除术 ,用自体髂骨板在半月板下重建胫骨平台。结果 :随访 2 4~ 5 7个月 ,除 1例再次局部复发而行带胫骨近段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外 ,余 8例均无局部复发。重建的胫骨平台无塌陷 ,植骨愈合满意。膝关节屈伸功能均恢复正常 ,无膝关节不稳或关节疼痛。结论 :该术能够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 ,尽可能保留和恢复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 ,可作为胫骨近端肿瘤切除后膝关节重建的新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定位和测量膝关节磁共振图像上全膝置换股骨远端旋转对位标志,评价股骨后髁角做为旋转力线标志的可靠性。方法对正常膝关节进行磁共振扫描。在横断位图像上测量股骨后髁轴,以及临床经股骨通髁轴、Whiteside's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在冠状面上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结果共测量78例正常膝关节。配对t检验提示股骨后髁角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iteside's线的垂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经股骨通髁轴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样本t检验提示股骨后髁轴外旋3°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股骨后髁轴作为全膝置换术中旋转力线参考标志,较Whiteside's线和临床经股骨通髁轴更可靠。传统沿股骨后髁轴外旋3°截骨的可靠性差。股骨后髁角的变异范围大,需进行个体化医疗。  相似文献   

15.
胡少平  宋淮  周立强  张银 《中外医疗》2008,27(25):132-133
目的 探讨双层螺旋CT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SSD-3D)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你具备完整鲁通X线及CT影像资料并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横断面结合SSD-3D和MPR重建图像CT发现了包括平片上可疑和漏诊的全部骨折.SSD-3D图像像立体地王示了骨表面碎骨片的形态、大小、空间位置以及骨折的分离移位情况,但对细小的骨折线王示欠佳或难以显示,对胫骨平台塌陷深度不能准确测量;MPR矢状及冠状重建图像清晰显髁示间隆凸骨折及分离移位情况,能准确洲量胫骨平台骨折的塌陷深度,特别是MPR能清晰了王示骨折线累及关节面的细节.结论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是X线片和轴位CT扫描图像的有效补充,能为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王示,术前分类,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宝瑞 《包头医学》2008,32(4):203-20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鼻骨复合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鼻骨复合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客积再现法(VR)重组观察,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结果:MPR成像清晰显示了所有的鼻骨复合骨折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特别对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显示优于VR成像,而VR成像可立体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质的碎裂程度及移位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与MPR结合对于鼻骨复合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后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膝后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30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8个月,平均(12.4±2.4)个月。均获得解剖复位,内固定未见失效。术后膝关节功能根据HSS评分,优21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采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对局部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显露方便,术中能直视下全面了解骨折复位情况,具有创伤少、操作简单及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GSH逆行髁上钉治疗股髁部骨折的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2年4月15例股髁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GSH逆行髁上钉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随访,平均1年6月,4月愈合,膝关节活动平均110°,术后无断钉、无感染.结论:GSH逆行髁上钉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适用于老年骨折疏松的髁上骨折和合并胫骨平台或髌骨骨折,AO分型的A和C型骨折.  相似文献   

19.
胫骨平台骨折,即胫骨上端的髁部骨折,胫骨内髁或外髁骨折的发生率不同,由于正常膝关节轻度外翻,故胫骨外髁骨折多见.Poul报道胫骨髁骨折260例,其中外髁占70%,内髁占12%,双髁占18%.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合并半月板韧带损伤,若治疗不当.将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现将我科自2003年至2007年收治胫骨平台骨折3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均采用后内侧及前外侧联合入路,后侧胫骨内外髁和前外侧钢板固定.摄片评定骨折复位情况及愈合情况和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法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示达到解剖复位30例,复位良2例.32例均获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4~40周,平均33.5周.24周时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基本愈合,下地完全负重,无内固定失效.术后24周采用HSS评分82~94分,平均86.5分.结论:前后联合入路“三柱”内固定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