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丛云凤  赵宏 《吉林医学》2006,27(8):904-905
目的:探讨提高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整体护理质量和性生活质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指导分析了53例≤35岁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和性生活质量。结果:病人在得知患宫颈癌后普遍表现出否认、抑郁自卑和恐惧心理,并存在性欲低下。经护士告之必要病情和细致解释病情以及给予适当膳食护理后,患者各种心理因素减轻,体重恢复快及性生活质量较好。结论:加强对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膳食护理,可明显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和营养状态,有利于病人性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透析病人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实施心理治疗干预,探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RSD)及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我院94位进行持续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调查,并开展心理干预治疗。结果:干预前焦虑发生率为94.7%,严重焦虑病人占39.4%,干预24周时严重焦虑发生率下降到1.1%;4个时间点患者焦虑的发生状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患者抑郁发生率为100%,严重抑郁病人占63.8%,干预后24周时严重抑郁发生率下降到5.3%,4个时间点患者抑郁的发生状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血液透析病人易产生焦虑、抑郁,透析期间医护人员对其心理治疗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透析病人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评定量表对66例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测定,分析所得资料。结果:腹膜透析病人中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9.3%和37.8%;伴有食欲不振和血压升高病人的抑郁评分较高;焦虑情绪与失眠关系密切;在文化程度较低、经济状况较差、透析时间较长的病人中易发生;尿毒症伴随重要慢性疾病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结论:长期腹膜透析病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需要社会、家庭、医护人员多方面、多层次的关心和心理疏导,解除他们的生活之忧,心理之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l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进行测查,并与对照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SAS、SDS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SCL-90因子分析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心理状况较差,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抑郁的相关因素,以指导心理干预,做好术前心理准备。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5例宫颈癌患者术前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宫颈癌患者术前抑郁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关系以及经济状况是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抑郁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及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功能性消化不良危险因素调查表评定病人饮食、生活习惯及心理健康状况。包括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与非功能性消化不良人群相比存在明显焦虑、抑郁心理,其发生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发生率在上述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存在较重的焦虑、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家属应激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家属应激量表(R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90例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家属的应激水平和焦虑、抑郁状况,并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和Stepwise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家属应激水平的因素。结果: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家属应激反应水平较高,焦虑情况较轻,存在中至重度抑郁。直线相关分析显示,RSS及其三个因子评分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家属的民族、宗教信仰、家庭类型、焦虑、抑郁水平是影响其应激水平的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家属在围手术期同样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应给予切实有效的心理指导,降低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艳玲  魏社英 《中原医刊》1999,26(12):63-63
我科自1996年12月至1998年12月对收治102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收效满意。1 临床资料患者102例,年龄18~63岁,平均40-5岁,其中20岁以下2例,20~40岁72例,50~63岁28例。卵巢癌43例,恶性葡萄胎、绒癌28例,宫颈癌25例,其它6例。2 心理护理要点2.1 心理特点:①抑郁、恐惧心理:其程度不仅取决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素质、经济状况等,而且还对疾病的治疗措施和想象中疾病的后果提心程度有关。由于病人不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当药物出现副作用及毒性反应时…  相似文献   

9.
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02名老年肿瘤病人,用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于心理行为干预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乏力症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老年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纠正消极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烧伤病人HAD量表测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不同烧伤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以便加强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随机抽样的烧伤病人进行测试,并行分组对比,数据用t检验统计。结果 重度烧伤患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烧伤;暴露部位(头、面、手部)高于非暴露部位。结论 重视烧伤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加强心理护理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评定两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结果:观察组干预前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减轻不良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2006~2007年心血管内科共收治心肌梗死病人320例,通过护理评估,根据对自身疾病表现出的心理状况不同分为四型:焦虑型、抑郁型、乐观性、依赖型。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朝芝 《四川医学》2009,30(8):1338-1339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对60例宫颈癌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在心理干预前后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后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P〈O.05),60例患者均治疗顺利。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与相关影响因素,对探讨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精神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428例宫颈癌患者和210名健康妇女分两组对比,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资料归纳总结,比较两组在心理卫生状况和多因素相关性的不同。结果:与健康妇女对照组比较,宫颈癌患者心理卫生状况较差,与多个因素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P〈0.01)。结论:加强宫颈癌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辅导,对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建湘  潘琦文  班婷 《河北医学》2013,(11):1619-1621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抑郁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研究,并分析伴有抑郁症状的宫颈癌患者和未伴有抑郁症状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202例宫颈癌患者有抑郁症状,比例高达40.40%%,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较低(OR=4.362,95CI:0.843-8.374),家庭月收入〈2500元(OR=5.942,95CI:0.458-9.953),对患病知情(OR=3.783,95CI:0.753—8.358),疼痛程度中度及以上(OR=3.456,95CI:0.353-11.836),子宫切除(OR=5.864,95CI:0.944—9.752),经过放化疗治疗(OR=4.342,95CI:0.453-7.654)是宫颈癌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应当加强对具有发生抑郁危险因素宫颈癌患者的心理干预,以便减少宫颈癌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情绪状况,对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的焦虑和抑郁值在采取措施后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确有助于缓解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应对患者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李莉萍 《实用医技》2008,15(1):97-98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腔内治疗前的作用。方法:将60例宫颈癌患者分成对照组(A组)、干预组(B组),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干预组经过心理的干预治疗后(SAS)、(SDS)总得分明显降低。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状态。方珐采用问卷调查,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手术前后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测评。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手术前及术后短期内均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术前明显重于术后,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其术前焦虑、抑郁程度不同,而术后4周焦虑抑郁值与常模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手术前、手术后短期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健康指导,作好病人心理护理,对缓解病人不良心理有积极作用,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综合征病人抑郁心理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的情绪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帕金森综合征病人存在明显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结论:对帕金森综合征病人应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心理干预对减轻宫颈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宫颈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26例确诊为宫颈癌并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术前探访;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认知治疗、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并对2组干预前后焦虑恐惧、抑郁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综合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增加手术耐受能力,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