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98年哈尔滨市霍乱疫情是建国以来最活跃的一年,自7月31日报告首例病人(呼兰县,四川民工),截止10月16日共发生暴发疫区2起,散发病人9例。1 流行特征1.1 疫情以暴发为主,散发显著高于历年 1998年哈尔滨市共发生霍乱病人41例,发病率为0.45/10万。其中2起暴发疫区(呼兰县利民镇哈尔滨嘉美食品有限公司,江北哈尔滨电业培训中心)内发生病人29例,带菌者3例,是有史以来的首次暴发疫情,占全市总发病数的75.61%;散发病人9例,占21.95%,较历年发病(1例)增加40例。1.2 疫点分布广泛 哈尔滨市行政区域为7区12县(市),1998年霍乱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找金州区马家镇马家村一起霍乱爆发的原因。方法收集金州区马家镇马家村霍乱疫情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自2013年8月25日-9月5日共发生71例腹泻病例,6例霍乱确认病例:轻型1例,中型3例,重型2例。6例病人均入院进行隔离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确诊病例人群分布:病例最大年龄为85岁,最小年龄为2个月。2例男性,4例女性。其中3例为家务,1例为民工,1例为散居儿童,1例为农民;腹泻病人的时间分布:发病高峰在8月27日和9月1日腹泻病人的职业分布:农民占比例较大;腹泻病人的人群分布:35~60岁发病较多,马家村水井供水范围内腹泻病人多,占90%。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认为引起此次霍乱爆发的原因是由于马家村水塔防水层破损或管网渗漏使水受到污染引起的O1群霍乱弧菌稻叶型的水型爆发。  相似文献   

3.
一起副伤寒暴发流行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 10月 2 7日至 1999年 4月6日 ,绍兴市区某乡发生副伤寒暴发流行 ,疫情持续时间长 ,流行范围广 ,发病人数多 ,共涉及 16个自然村 3个居委会496户 ,发病 5 6 1例 ,罹患率 2 1.7%。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 ,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性高热、畏寒、头痛、脾肿大等 ,少数并发肠出血肠穿孔 ,为了明确流行菌株菌型及其血清生物学特性 ,我们对疫区进行了病原学调查。1.材料与方法 :采集疫区病人、密切接触者大便、血标本以及疫区末梢水、水源水、粪坑水进行沙门氏菌培养 ,血标本同时进行副伤寒甲酯多糖被动血凝试验(LPS PHA) ,血凝滴度≥ 1∶8…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2004年大连市某高校内霍乱爆发疫情的原因,为及时遏止疫情和制订霍乱应急处置预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专门设计爆发疫情的个案调查、配对调查登记,结合实验室检验、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进行现况分析。结果本次爆发始于2004年8月27日,止于2004年9月3日;暴露人口7093人,发病19例,霍乱罹患率为0.27%;带菌者1例,感染率0.28%;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为19~23岁,发病无性别、民族别差异(P=0.9~0.13);19例病人和1例带菌者分布于各年级和宿舍;103名密切接触者中未发生继发感染。结论本次霍乱爆发的原因是由于校方违规自备水源污染,经污染水源侵染入口食品所造成。  相似文献   

5.
1996年1月10日至24日,忠县拔山镇初级中学校发生痢疾爆发流行,23日、24日为发病高峰。全校教职员工及家属883人,发病人数124例,均为学生,罹患率14.04%,无死亡。大便培养及菌型鉴定,有3份标本为福氏志贺氏菌Ⅱ型,其中二份是病人的,一份是饮食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钦州市钦南区2000年霍乱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控制霍乱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霍乱调查表对2000年霍乱的散发病例、爆发病例和带菌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钦州市钦南区共报告霍乱病例25例,其中16例为散发病例,9例为爆发病例,发病率为6.64/10万,疫情波及5个乡镇,18个村;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为4岁,最大82岁,50岁以上人群占绝大多数(76%)。农民24例,学生1例;临床分型,轻型病例15例,中型3例,重型7例。血清学及噬菌体——生物分型为小川1b型。结论:2002年钦州市钦南区霍乱以散发为主,轻型病例占多数,发病人数趋向于中老年群体。  相似文献   

7.
自1981年我市首次发生霍乱病人以来,1982~1998年的17a间,只断断续续发生十几例散发病例。而1999年我市疫情突然上升,据统计自5月19日~8月30日共发生霍乱13起,18例病人,5例带菌者,波及到7个县(市)区,是我市历史上发病数较多、波及面最广的一年。为进一步做好霍乱防治工作,现将我市霍乱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永州市保养厂于2001年7月18日至8月27日发生47例持续发热、畏寒等症状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伤寒水型爆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特征1.1 时间分布 首发病例7月18日发病,8月份病例陆续出现,8月上旬发病13例,8月中旬发病23例,8月下旬发病10例,流行曲线呈单峰型,以8月中旬病例数最多,占48.9%。8月27日区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后迅速采取措施,再无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9.
高瑞云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619-1621
目的检测分析淄博市淄川区1999年霍乱流行状况,以及以后10年霍乱疫情防控情况。方法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检测粪便标本、食品标本、水样标本。结果 淄川区1999年霍乱流行期间从27例病人粪便中检测到霍乱弧菌,确诊为霍乱,可疑食品、可疑饮用水等均未检测到霍乱弧菌。1999—2009年每年采集急性腹泻病人粪便、湖水、水产品或贝壳类海产品食品,均未检测到霍乱弧菌。结论淄川区1999年发生霍乱流行,至2009年,没有再次发生霍乱疫情,防控工作有一定成绩,但仍然不可松懈。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1997—2001年霍乱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了解沈阳市1997--2001年霍乱的发病与流行病学监测情况,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疫情资科与流行病学监测资科,分析该市霍乱发生的流行特征与外环境、疫点、疫区监测结果的关系及评价防制效果。结果:从1997年开始我市霍乱发病呈波动式下降,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季节高峰明显(7--9个月),病例主要集中在市区,以20-40岁青壮年发病为主。外环境监测阳性率为0.11%,海水产品监测阳性率为0.05%,腹泻病人便监测阳性率为0.31%,疫点、疫区污染监测阳性率为4.75%。结论:加强流行病学监测,科学预测预报,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把“病从口入”关,切断霍乱传播途径,是降低霍乱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荔波县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部 ,少数民族占89%以上。该县自解放来从未发生霍乱疫情 ,1998年 8月发生霍乱爆发 ,疫情发生后 ,州、县防疫部门立即派调查员深入疫区调查处理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荔波县辖 17乡镇 16 9村 ,以水族、瑶族居住为主。 1998年 8月 16日发生以腹泻、呕吐为主的首例霍乱病人后 ,疫情迅速波及 5乡镇 14村 37个自然寨 ,共发病 86例 ,死亡 5例 ,暴露者约 5万人 ,疫情乡镇距县最近 11公里 ,最远 48公里。2 疫情分布2 .1 地区分布 以本地常驻人口发病为主 ,发生 78例 ,占90 .70 %。瑶山乡疫情最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省马关县苗族村寨2005年10月16日~11月12日麻疹爆发的原因。方法对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收集患者急性期鼻咽拭子和尿标本,分离麻疹病毒;采集现症病例和未发病人群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结果119例麻疹分布于4个村。年龄最小的8月龄,最大32岁,0~13岁占84.87%。现症病人63.16%无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31.58%免疫史不详。疫区301名儿童MV接种率88.37%,疫苗效力88.79%,麻疹感染人群中62%有接触史。患者血清标本麻疹IgM抗体阳性率59.09%,未发病人群血清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61.76%。分离到麻疹病毒4株,基因型为H1。结论马关县苗族村寨发生的经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证实的麻疹疫情,由于卫生院报告疫情滞后,部分村寨存在免疫空白,MV接种不落实导致爆发。麻疹感染者作为传染源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1998年 8月我县汴岗乡张营自然村发生伤寒暴发流行。该村共 10 2户 ,总人口为 5 16人 ,全村患病人数为 5 0人 ,患病率为 9.6 9% ,周围邻村发病者有 14人。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采集现症病人血、粪标本进行肥达氏反应和肠道菌分离培养。1.2 根据统一的伤寒个案调查表 ,对既往病人作回顾性调查 ,对现症病人作病史调查及体格检查。2 结果与分析2 .1 采发热期病人血 7份做肥达氏反应 ,其中有 5份阳性 ,阳性率为 71.43% ,血培养 7份 ,未检出伤寒杆菌。2 .2 时间分布 从 8月 2 6日第 1例病人出现 ,至10月 11日最后 1…  相似文献   

14.
1991年7月至8月,衡阳县石坳等7个乡镇发生一起稻田型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爆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采用病人个案调查、住院病历分析、疫区流行因素调查等方法收集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对患者血清学检测用MAT法测定,第二份血清显凝效价呈4倍增长且效价≥1∶200者,结合临床和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二、调查结果:总发病601例,发病率为535.31/10万,其中男385例,女216例,男女之比为1.78∶1。发病年龄为5~76岁,其中15~49岁组占75.71%。农民发病数占90.50%。死亡9例,病死率为1.50%。自7月20日发生首例病人,8月2日…  相似文献   

15.
1989年8月,番禺县钟村镇韦冲砖厂发生一起以成人为主的白喉暴发流行,该厂共有106人,发病13人,占12.3%;病死1人,病死率7.8%。病人年龄最大64岁,最少6岁。其中15岁以下成员3人,发病2人;15~19岁职工34人,发病3人;20岁以上69人,发病8人。流行自8月20日始,9月27日止,历时37天,其中8月下旬2例,9月中旬8例、下旬3例。  相似文献   

16.
1986年八月中旬以来,路易斯安那州发生4例霍乱,佛罗里达州发生一例霍乱。五例病人由于严重的腹泻而住院,大便培养出产毒的霍乱弧菌01群、稻叶血清型。路易斯安那州的4例病人于8月8日~9月9日之间陆续发病。他们生活在新奥尔良及新奥尔良西部和南部的三个城镇。佛罗里达州仅有的一个病例为妇女,8月18日她从加利弗尼亚到迈阿密,于8月24日出现腹泻而发病。这些病人没有共同的明  相似文献   

17.
1994年9月至10月,会东县雪山乡发生麻疹爆发流行,波及该乡4个行政村落。发病150例,发病率为4043/10万。死亡5例,死亡率为145/10万。9月25日该乡发生首例病例,由于没有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造成疫情不断扩大,27天内该乡就发生麻疹病例150例。在610户中,有137户发生麻疹,其中13户发病2例。本次麻疹爆发流行,年龄最小为9月龄,最大为19岁。10月龄至7岁发病人数最多,达102例,占68%。男女性别发病无差异,发病除了16岁以上,全系散在儿童。从10月3日以后出现第一代病人38例,10月11日后出现第二代病人75例,10月18日后出现第三代病人37例。经麻疹疫苗和丙…  相似文献   

18.
1981~2006年济南市霍乱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济南市霍乱发病特点,更好地控制霍乱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对济南市1981~2006年霍乱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年累计发现霍乱病人55例,检出带菌者14例。其中,1981年市区发生1起因举办结婚宴席引起的食物型暴发,发病22例,检出带菌者8例;1999年天桥区发生1起因婚宴引起的食物型暴发,发病4例,检出带菌者3例;其他均为散发。天桥区发病26例,占47.27%;20~29岁发病24例,占43.64%;工人发病22例,占40.00%;9月发病25例,占45.45%。系统鉴定67株霍乱菌株,其中小川型1b、稻叶型1 d各33株,O139型1株。[结论]济南市的霍乱疫情主要是散发,但有时发生聚餐引起的食物型暴发。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某小学2起流感爆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小学生流感爆发的流行特征,分析爆发原因及所采取的防制措施,为控制爆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某小学2次流感爆发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漱口液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病毒标本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分型鉴定。结果2次爆发先后出现在3月和6月,共涉及33个班级,发病人数分别为93人和135人,其中29人(13.49%)2次均发病。3月爆发疫情采集的9份漱口液中,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型别鉴定均为B型;6月爆发疫情采集的7份漱口液中,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型别鉴定均为H1N1型。结论疫情初期报告、及时隔离病人是控制流感疫情的关键,学校学生流感监测与报告系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20.
应用登革热病毒分离、补体结合试验(CF)和流行性出血热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EHFIFA),对广州市1986年和1987年1~8月发病的临床诊断为登革热病人的血清作了检查。结果发现,1~7月发病的无登革热疫区接触史的55名本地病人中无一例被证实为登革热感染,其中1~4月发病的部分病人(7/13)被证实为EHF患者。经血清学确诊的本地登革热病例在两个流行年中均从8月起才出现,而来自登革热疫区的登革热病人都在广州流行季节前(1~7月)的3月和6月被查出。在8月开始流行,疫区来的病人病原学和血清学的阳性率均高于本地病人。本研究结果证明。广州市登革热传染来源来自外地疫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