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疾病症候群的症状监测系统已经成为对疾病(生物恐怖袭击、新发传染病、原因不明疾病和其他聚集性不良公共卫生事件)暴发进行早期探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重要方法。本文将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监测的发展现状及其病原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2006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2006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标本来自广州市4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采用犬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人群血清标本于3月和10月在其中一家哨点医院按年龄组分层随机抽取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采集,采用微量半加敏红细胞抑制试验检测各型流感抗体。 结果 1143份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中有95份(8.31%)分离出流感病毒(H1N1型80株,B型15株);接到暴发疫情146起,罹患率0.40%~16.97%。疫情主要发生在3-4月,全市12个区(市)均有报告且全部来自学校。人群血清抗体H3N2、B(维多利亚系)、 B(巴拿马系)型阳性率两次监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但H1N1抗体10月高于3月(sup2/sup=41.94,IP/I0.05)。 结论 广州市2006年流感流行优势毒株为H1N1;暴发疫情的流行高峰出现在3-4月,以局部暴发为主要特征;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流感监测; B型流感病毒在广州地区仍有继续引起局部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3.
一起由腺病毒3型引起的儿童咽结合膜热暴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腺病毒3型引起的咽结合膜热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和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幼儿园发生的咽结合膜热暴发病例进行发病经过和传播因素的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核酸鉴定,采集血清进行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自2004年6月21日~7月19日,幼儿园349名幼儿中共有258人发病,罹患率73.9%。病例分布在不同年级、班别间无差别。流行曲线呈单峰型。在日托幼儿中,参加游泳幼儿的罹患率明显高于未参加游泳的幼儿(X2=28.96,P<0.001),且随游泳次数的增多,罹患率升高。实验室结果,用PCR检测27例病人的咽拭子标本,10份腺病毒基因阳性(37.0%),其中6份进行了基因序列测定,并对获得的基因序列(290bp)进行分析,显示与腺病毒3型同源性达97%,可认为PCR扩增物为3型腺病毒。同时还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I型副流感病毒等其它病原体。结论此次疫情主要的病原体是腺病毒3型,幼儿主要通过在幼儿园游泳池戏水以及接触传播的途径引起咽结合膜热暴发,同时合并其它多种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4-2008年流感暴发疫情特征。方法收集2004-2008年广州市流感监测系统流感暴发疫情信息,用秩和检验、人口标化等方法进行分析,并用互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暴发疫情时间序列分别与ILI%(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病毒分离率2条序列的关系。结果2004-2008年,广州市共报告流感及流感样暴发疫情336起,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3-6月(占90.8%);从人群分布上看,暴发疫情发生强度(暴发疫情起彬常住人口数)以小学最大(暴发疫情225起,暴发疫情发生强度为9.0/10万)(P〈0.05);从型别分布上看,确诊的流感暴发疫情2004、2005、2007年以H3N2为主,2006、2008年以B型为主。对ILI%、病毒分离及暴发疫情监测数据(时间序列)进行等级相关分析,ILI%与暴发疫情、ILI%与病毒分离率、暴发疫情与病毒分离率均为正相关关系(均P〈0.05);对暴发疫情序列分别与ILI%、病毒分离率2条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当lag=-3时,病毒分离率与暴发疫情、ILI%与暴发疫情相关系数最大(rR=0.360、0.305,P〈0.05)。结论中、小学是广州市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在中、小学开展专项监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刘维斯  张晋昕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73-1375,1412
目的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揭示广州市流感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季节结构、互相关、谱分析等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广州市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夏季最高,季节指数为1.637; ILI%ARIMA模型为xi=0.785x1-1+0.201x1-2;对暴发疫情序列分别与ILI%、病毒分离率两条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当lag=-1、-2、-3时,病毒分离率与暴发疫情、ILI%与暴发疫情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ILI%、病毒分离率、暴发疫情的原始序列的周期图,每12个月有1个很强的周期活动.结论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应用于广州流感监测的数据,能较全面揭示广州市流感的时间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学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及时描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学校人群的流行特点,为进一步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通过对医院收治病例报告资料的汇总与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个案调查与现场调查),描述流行概况。结果 累计至2003年4月28日,广州市共报告了119例学校病例,其中包括托管儿童5例、中小学生45例、大学生24例、职校学生11例、实习医学生16例、教师14例及其他有关人员4名。该人群对非典型肺炎的易感性较为一致,调查中末发现有聚发或续发现象,流行暂趋稳定。结论 在此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过程中,尚未发现存在学校特有的流行规律,多为散发夹杂家庭聚集。然而学校作为一个特殊机团单位,人员构成甚为复杂,潜在传播可能性大,必须准确具体地认识其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疫情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一起学生食源性疾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校发生的一起部分学生胃肠道不适原因。方法对141例报告病例进行排查.确诊80例病人,潜伏期为6.5-47h不等,平均为15.5h。临床表现为发热、继以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等特征。结果检验样本不同程度检出肠炎沙门氏菌。结论调查结果表明这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污染肉松包等糕点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43例SARS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初步探讨SARS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SARS患死亡报告资料汇总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自2003年1月2日发生首例SARS病例,至5月17日末例止,与SARS相关的死亡病例43例,病死率为4.04%(43/1065)。其中离退休人员病死率最高,为15.15%(20/132);医护人员病死率较低,为2.48%(7/282)。死年龄在5岁至89岁之间,以60岁以上为主,占50%。以1月份发病的病死率最高,为12.86%。死亡病例中合并有其他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气肿、肿瘤等的占53.48%。结论SARS是可防可治的,广州市在疾病流行过程中探索出的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病死率。SARS患死亡的危险因数是年龄6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有明确接触史。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医院内感染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 0 3年 4月 16日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急性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 (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 ,由于其传染性强 ,病情严重 ,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2 0 0 3年SARS在广州市首次流行 ,也在全国乃至全球流行。由于初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 ,未能完全做好病人的隔离和预防工作 ,以至造成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在收治病人的医院出现暴发流行 ,并引起社会上聚集性和散在性流行。为了掌握此病的发病过程 ,了解其传播途径 ,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我们对广州市院内感染非典型肺炎的医院及被感染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人群SARS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非典型肺炎人群血清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CoV)IgG抗体的基本特征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恢复期SARS、非SARS肺炎患者及SARS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野生动物、蔬菜销售者、社区对照人群的血清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SARS-CoV IgG抗体,并对SAR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上述人群中,临床诊断为SARS患者SARS-CoV IgG抗体检出率最高,为53.7%,野生动物销售人员次之,为16.7%,社区普通人群为0.9%。在临床诊断的SARS患者中,可溯源病例抗体阳性率为90.4%,高于不可溯源病例的抗体阳性率为19.6%;且可溯源病例中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低于中青年组,而不可溯源病例中不同年龄组患者抗体阳性率无差异;不同性别SARS患者的IgG抗体检出率也无差异;SARS抗体检出率呈逐月降低的趋势。结论 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血清SARS-CoV IgG抗体检出率只有53.7%,剔除患者年龄、使用激素、试剂盒等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临床误诊的可能;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可明显提高SARS患者诊断的准确性;SARS-CoV存在隐性感染的可能,其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