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中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证"范畴,多为阴虚之体,内伤积劳,精气内耗,渐至精血虚少,诸脏失濡,气阴亏虚;亦有热邪内积,日久阴津亏耗,化为内燥.或因调养不当;或因大病久病,精血津液亏损,机体孔窍无以濡润;或因三焦气化不利,中焦脾胃转枢失司,津液运化敷布失常;或因劳累过度,真阴亏耗,燥疾随之而生.总之,内燥的成因与人体气血津液、脏腑功能、卫气营血、阴阳平衡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韦艾凌  李建伟 《河南中医》2011,31(2):144-145
慢性肝病多因湿热之邪未彻底清除,肝失疏泄,气血运行失畅,气滞血瘀而成。缠绵日久,可伤及脏腑气血,导致脏腑气血实质性损害。病在气分与血分只是相对而言,慢性肝病表现错综复杂,临床上不能截然分开,尤其是肝病后期,本虚标实,其本质多为气虚血瘀,所以调理气血应贯穿于整个治疗病程,审证求因,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3.
月经乃精血所化。其产生与调节受着脏腑气血盛衰,经络通畅的直接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闭经,系因疫毒久羁。损肝及脾累肾,精血无以化生,血海空虚,冲任失养;或瘀血内结,积于血海.冲任受阻不通;或脾失健运,痰湿脂膜壅塞冲任,气血运行受阻,血海不能满溢而形成闭经。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大致可归纳为气血不足、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四个证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理论认为:肾阴亏虚主要是因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诸病失治,病久失养,或积劳内伤,形神过耗,渐至元气亏损,精血虚少,脏腑机能衰退,气血生化不足所致。此症食疗中当用补肾益精法。其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永文  张晓立  程艳 《河南中医》2016,(7):1294-1296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日久,失治误治,痰瘀阻络,或劳欲过度,损伤肾气,或年老体虚,肾元不固,肌肉筋骨失其濡养,皆可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的中医病因有:病久失治,素体虚弱,年老体衰。其病机特点:久病则瘀血阻络,多兼痰浊阻络,病久则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该病可分为瘀血阻络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等。由于瘀血阻络是RA关节畸形的重要发病机制,故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6.
傅汝梅教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多因急性乙型肝炎失治或久治不愈,致湿热邪气稽留,蕴结日久,肝脾肾受损,进而脏腑功能失调等所致,扶正、祛邪、调理气血相结合为其基本治则,同时注重固护脾胃,采用中西医结合及辨病与辨证结合的方法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正>肝硬化腹水在中医学属"臌胀"病症范畴,是以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腹壁青筋显露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黄疸,积聚失治,肝病或蛊虫病日久,阻碍气血水液运行。病位在肝、脾,久则伤肾。病程较长,是一个慢性发展、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的疾病。若治疗护理不当,易合并腹腔感染、肝肾综合征而危及生命,因此,做好病情观  相似文献   

8.
喉癌病机多为素体肝肾不足,肺经郁热,阴虚阳亢,复加辛辣烟酒等长期刺激,内伤肺脾,脾失健运,肺失清肃,湿浊内停,聚而为痰,痰浊凝聚,结于喉内;或因忧思郁怒,痰火毒聚,经络壅塞,日久气血瘀滞而成癌肿。金东明教授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疗效显著,现将其伍用附贝蒌治疗喉癌验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阴疽的产生通常是因阳虚或气血不足,加之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导致寒痰凝结,气血瘀滞,进而化为阴毒,内损筋骨、脏腑。妇人癥瘕是由脏腑气化功能的亢盛或衰弱、外邪侵袭、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诸多因素作用,最终形成瘀血留滞,痰瘀胶结,络痹气阻,日久而成癥瘕格局。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血功能的紊乱则会导致诸多病证的形成。本文从气血理论探讨阴疽和癥瘕的病因病机,从脏腑、六淫、七情等方面探讨对气血的影响,分析阴疽与癥瘕内在的病因病机的联系,认为气血的亏虚和运行迟滞是其根本联系。  相似文献   

10.
造成瘀血的原因很多,或跌打损伤失治、瘀血内积,或外伤留连内结成瘀,或忧思气郁成瘀,或久病内伤、久痛入络成瘀。凡各种原因导致的瘀血停积于体内,气血郁遏不通,化  相似文献   

11.
田仁靖  安祯祥 《河南中医》2022,42(3):358-360
肝纤维化基本病机为玄府郁闭、肝脾失养、络脉瘀阻.外感湿毒及情志内伤阻滞气机,使肝失调达,气机郁闭,疏泄失常,久则酿生火、热、毒邪,阻滞玄府.饮食内伤、外感湿毒或他邪及脾,导致脾失健运,运化失司,湿聚而不散,痰湿内生,导致气血津液失调,一则气血津液生成不足,则玄府失于濡养而致闭塞;二则湿邪困阻,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湿郁蕴热...  相似文献   

12.
<正>囊肿就是长在体内某一脏器,囊状的良性包块,其内容物的性质是液态的。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囊肿和肿瘤是不同的。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气滞血瘀,湿浊缠绵,恶瘀内阻而形成积聚。因久病致气血不和,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日久,致气血瘀滞,加之湿热稽留下焦,膀胱气化失司而得病。中医治疗囊肿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令人惊叹的神奇疗效。下面试举国医大师运用中药治疗囊肿临床验案三则共享。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相关干眼病的主要病机为消渴日久,三焦气运失度,气血运行不畅,目络失养;三焦水运失司,阴液不足,津不上承于目,目窍失养;内燥搏结于三焦,内生湿热瘀毒,伤阴耗气,目窍失濡。本病的病因病机与西医的炎症、细胞凋亡等亦有一定的相关性。治疗当分三焦论治,上中下同调。或益气养阴、通行水道,或清利湿热、调中畅下,或调畅气机、活血化瘀,使三焦畅通,气血阴津充足,上濡目窍,目络得养,则自然目润眼明。  相似文献   

14.
胥老认为妊娠后胎儿的生长发育需靠母体气载血养。若素体气血虚弱;或因脾胃虚弱,孕后饮食不节,妊娠恶阻日久伤及脾胃,以致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少;或大病久病之后,正气不足,又失于调养,以致气虚血少。气虚则载胎无力,血少则胎失滋养,则发生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或因气血虚弱无力排出死胎而导致胎死不下。胥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确立以补肾健脾安胎的治疗大法,创立培土孕康汤治疗先兆流产。本方疗效确切,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蛋白尿病因病机以正虚与邪实有关,正虚系脾虚和肾虚,邪实乃风邪、水湿、热毒、瘀血,或因风邪外袭,肺失通调,精微不布,下走膀胱;或因外感水湿,脾阳被困,脾失转输;或因热毒内侵,损伤肺脾,脾运失健;或因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致精气下泄。清热化湿、活血祛瘀、祛风清热治标,益肾健脾扶正治本,根据病情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寓攻于补”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施治对象是一类需用攻药经常消削尅伐的特殊虚证,其本质是本实标虚,由实致虚的虚实夹杂证。据笔者经验,有气血瘀滞,湿热淤阻、气湿瘀交阻,痰瘀阻肺,食积中阻五种。一、气血瘀滞致虚因长期情绪抑郁,肝失疏泄致气血瘀滞,久而导致虚损。病程长,除气虚或气血两虚外,尚见失眠,胁肋不适,呼吸不畅,妇女月事不调,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等。治宜行气化瘀,以血府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卵巢囊肿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囊肿属中医学“症瘕”范畴 ,病因有多种 ,或由情志抑郁 ,气滞血瘀 ,日久凝结而成症瘕 ;或由酒食内伤 ,滋生痰浊 ,以致气机郁滞、血脉瘀阻 ,气、血、痰相搏结而成症瘕 ;或因邪毒侵袭 ,导致脏腑失和 ,气血运行不畅 ,痰浊内生日久形成症瘕 ;或因它病转移 ,例如黄疸病后、久疟不愈、血吸虫感染等 ,导致气血瘀滞 ,痰浊搏结而成症瘕。治宜疏肝理气、化瘀涤痰、散结通络。我们以此为指导 ,治疗卵巢囊肿 38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8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卵巢囊肿。年龄最小 2 9岁 ,最大 56岁。囊肿最小 1cm× 1cm ,最大 1 2…  相似文献   

18.
肝肾阴虚为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主要方面。祖国医籍中记载大约有崩漏、滑胎、子痫、胎萎不长、不孕、经闭、产后痿症、产后筋脉拘急、产后遍身痛等九个方面。发病原因多是女子青春时期先天尚未完实,肾气不充,肝失濡养,往往因早婚耗损阴精,或中年时期因经、产、贪房等而过伤阴血,肾失收藏,肝失条达;或因平素阴血不足,感受热邪耗阴;或因久吐久泄损伤阴液等而致阴血两虚,阳气偏盛的阴阳互不平衡生理功能失常的病变。一、肝肾阴虚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肝硬化是各种致病因素造成肝脏损伤的终末阶段 ,属中医的胁痛、鼓胀、昏迷、瘀血、呕血、黄疸等范畴。笔者结合临床体会 ,对肝硬化的辨证论治进行探讨如下。1 肝硬化的病因病机引起肝硬化的外因多为湿热毒邪。湿热毒邪 ,侵犯肝脏 ,致肝气郁滞 ,日久必致气血瘀滞。肝主疏泄 ,主情志。七情失调 ,易致肝气郁结 ,肝失疏泄 ,如湿热毒邪内蕴肝脏 ,则易致气血瘀滞。瘀滞日久 ,肝失血营 ,肝肾精亏。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气血生化无源 ,则致气血亏虚。气虚行血不力 ,血虚肝木失荣 ,则肝失敷和条达之性 ,日久也可致肝郁血瘀。饮酒过度 ,内生湿热 ,日…  相似文献   

20.
刘宇认为牛皮癣的病机主要为风湿热毒蕴于肌肤,致局部气血瘀阻不通,或因七情内伤,气血壅滞,久郁成于瘀,加之嗜食烟酒鱼肉辛辣之品,日久发为本病,自拟牛皮癣方疏风清热祛湿解毒,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