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三种不同卧位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卧位行清洁灌肠的效果、不良反应。方法:160例行清洁灌肠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膝胸卧位组(I组)、头低臀高侧位组(Ⅱ组)及左侧卧位组(Ⅲ组)。结果:I组清洁肠道效果最好,无灌肠液溢出现象,直肠黏膜损伤少;Ⅱ组清洁肠道效果较好,少数有灌肠液溢出现象,直肠黏膜损伤较少;Ⅲ组:清洁肠道效果差,灌肠液溢出现象最多,直肠黏膜损伤比例大。结论: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膝胸卧位清洁灌肠不良反应最少,肠道清洁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在肛肠病患者术前清洁灌肠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痔痿患者术前清洁灌肠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从灌肠的操作方法及技巧,灌肠体位、插管长度及角度,灌肠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循证,获取最佳的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对照组按<护理学基础>中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实施操作.比较2组患者灌肠后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肠腔清洁度及肠粘膜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灌肠液在肠内保留的时间、灌肠液外溢、肠粘膜损伤、肠腔清洁度及患者舒适感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肛肠病患者术前清洁灌肠护理操作中运用循证护理可减少灌肠液外溢,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使溶液和肠道内物质充分融合后再排出,肠腔清洁度好,避免了插管不当所致肠粘膜损伤,提高了患者舒适感和清洁灌肠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清洁灌肠方法,提高清洁灌肠效果。[方法]将需实施清洁灌肠的病人60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橡胶鼻胃管、抬高臀部10cm及增加插管深度的改良清洁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灌肠,比较两组病人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灌肠次数、每次灌肠液的量、手术直视下的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每次灌肠液的量、手术直视下的肠道清洁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灌肠次数、病人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较传统法的灌肠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寻老年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科学方法.方法 我院泌尿外科和普外科拟行择期手术的65岁以上,术前需行肠道准备的患者360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平均分配入3组,传统组按教科书上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药物组予25%的硫酸镁溶液口服行肠道清洁;实验组用改进的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术前肠道清洁.分别对3组应用不同方法进行肠道清洁准备的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客观效果进行逐项量化比较.结果 实验组清洁效果不良反应、睡眠情况及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都优于传统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 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代替普通肛管并进行改良的大量不保留灌肠是适合老年人术前肠道准备的较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寻老年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科学方法.方法 我院泌尿外科和普外科拟行择期手术的65岁以上,术前需行肠道准备的患者360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平均分配入3组,传统组按教科书上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药物组予25%的硫酸镁溶液口服行肠道清洁;实验组用改进的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术前肠道清洁.分别对3组应用不同方法进行肠道清洁准备的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客观效果进行逐项量化比较.结果 实验组清洁效果不良反应、睡眠情况及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都优于传统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 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代替普通肛管并进行改良的大量不保留灌肠是适合老年人术前肠道准备的较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妇科病人寻找一种减轻痛苦,手术医生满意,操作可行的改良清洁灌肠法。方法将200例需行妇科腹腔镜术前清洁灌肠的妇科病人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各100例。改良组采用头低臀高左侧卧位,臀部拾高10~20cm,灌肠液首次用开塞露160ml保留灌肠,保留30min,排尽后,用500~1000ml生理盐水再进行一次清洁灌肠;灌肠液面距肛门60-80cm;肛管插入深度20—25cm;传统组按《护理学基础》的清洁灌肠方法进行。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的清洁灌后不适感例数明显减少,术中肠道清洁有效果例数明显增多,而术后24h肠功能恢复明显多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可提高清洁灌肠的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改良清洁灌肠操作流程提高肠镜检查的效果与老年病人对清洁灌肠的自评舒适度。[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老年病科、中医科、消化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病人(年龄≥6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清洁灌肠的操作流程参照第5版《基础护理学》,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操作流程,清洁灌肠的插入深度为15~25 cm、溶液为100 mL开塞露溶解在35~36℃1 000 mL生理盐水中、体位为旋转体位。比较两种操作流程对老年病人清洁灌肠效果的影响,观察两组病人Boston肠道准备量表评分、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次数、舒适度自评分、灌肠液外漏情况。[结果]两组病人Boston评分表、舒适度评分、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次数、灌肠液外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后的清洁灌肠操作流程可提高老年病人灌肠的清洁度,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减少灌肠次数与灌肠液外漏,提高老年病人清洁灌肠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改进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保留灌肠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铁英 《护理研究》2007,21(5):1283-1284
[目的]对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需进行保留灌肠治疗的78例轻度、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按照《护理学基础》中保留灌肠法实施操作;研究组采用改进保留灌肠法实施操作。[结果]改进保留灌肠法药液外溢例数少,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病人满意度提高、住院时间缩短。[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改进保留灌肠法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史铁英 《护理研究》2007,21(14):1283-1284
[目的]对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需进行保留灌肠治疗的78例轻度、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按照《护理学基础》中保留灌肠法实施操作;研究组采用改进保留灌肠法实施操作。[结果]改进保留灌肠法药液外溢例数少,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病人满意度提高、住院时间缩短。[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改进保留灌肠法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保证灌肠效果,预防和降低灌肠致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将100例用灌肠法行肠道准备肠镜检查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护理学基础>的灌肠方法进行,实验组采用改良灌肠方法并由专科护士在灌肠前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饮食与心理指导.以肠镜下的观察结果为标准评估灌肠效果和肠黏膜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灌肠效果好,肠黏膜损伤率及肠黏膜损伤程度均低,灌肠次数较少.[结论]改进灌肠方法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灌肠所致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1.
缪格敏 《山西护理杂志》2010,(12):3138-313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保证灌肠效果,预防和降低灌肠致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将100例用灌肠法行肠道准备肠镜检查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护理学基础》的灌肠方法进行,实验组采用改良灌肠方法并由专科护士在灌肠前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饮食与心理指导。以肠镜下的观察结果为标准评估灌肠效果和肠黏膜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灌肠效果好,肠黏膜损伤率及肠黏膜损伤程度均低,灌肠次数较少。[结论]改进灌肠方法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灌肠所致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脊髓损伤患者清洁灌肠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平卧位,抬高臀部约5cm,肛管插入深度15~25cm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灌肠量、无效灌肠量、灌肠后保留时间及灌肠次数。结果:实验组有效灌肠量增多,无效灌肠量减少,灌肠后保留时间延长,灌肠次数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改进脊髓损伤患者清洁灌肠法能明显提高灌肠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两种灌肠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36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对照组使用不 同的灌肠法,观察病人的平均年龄,不良反应、肠内保留时间、灌肠次数及肠道清洁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的平均年龄、不良反应无差异,肠内保留时间、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有显著性差异。结 论:使用“三三”灌肠法的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灌肠法的对照组,“三三”灌肠法是一种有效的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肠道准备的灌肠法。  相似文献   

14.
甘露醇加硫酸镁用于肠道手术准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中提高肠道清洁率、减轻患者痛苦的方法。方法选取200例结直肠手术进行术前准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采用口服20%甘露醇加硫酸镁后清洁灌肠,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结果观察组的肠道清洁度、灌肠总量、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情况等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口服甘露醇加硫酸镁后行清洁灌肠肠道清洁度高,灌肠总量及排便次数减少,患者痛苦小,优于传统的单纯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肛肠手术术前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观察.方法 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洁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法.对比2组在操作流程满意度,肠道清洁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操作流程满意度,肠道清洁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改良清洁灌肠法,灌肠效果满意,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加瑞素准备肠道的效果.方法 将肠道手术住院患者272例,随机分成清洁灌肠组、口服甘露醇组和日服恒康正清组;分别观察不同准备方法及肛管插入长度与肠道清洁度、有元腹痛、虚脱、血电解质降低等情况.结果 口服恒康正清组肠道清洁度满意,患者水电解质影响小;清洁灌肠肛管插入25~30 cm的较插入7~10 cm的肠道清洁度好.结论 口服恒康正清进行全肠道灌洗肠道清洁度满意,安全性高;右半结肠手术惠者肛管插入深度以25~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7.
洪艳 《护理研究》2009,23(26):2392-2393
[目的]探讨清洁肠道的最佳方法.[方法]将需行结肠镜检查的330例病人随机分成A组(165例)和B组(165例).A组采用温开水清洁灌肠法,B组采用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比较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B组显著优于A组.[结论]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操作简单,肠道清洁度高且病人无痛苦.  相似文献   

18.
洪艳 《护理研究》2009,(9):2392-2393
[目的]探讨清洁肠道的最佳方法。[方法]将需行结肠镜检查的330例病人随机分成A组(165例)和B组(165例)。A组采用温开水清洁灌肠法,B组采用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比较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B组显著优于A组。[结论]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操作简单,肠道清洁度高且病人无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减少清洁灌肠次数,以获得满意的清洁肠道效果。方法:将112例行结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取左侧卧位,清洁灌肠首次采用250ml生理盐水加入开塞露60ml作为灌肠液,使用14~16Fr吸痰管连接输液管进行灌肠,吸痰管插入肛门长度为20~25cm,灌入后尽量保留,明显便意后排便,以后则用生理盐水500~1000ml同法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护理学基础》的清洁灌肠方法进行。就两组灌肠的次数、灌肠时间、灌肠液的量以及肠道清洁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灌肠次数、灌肠时间、灌肠液的量以及肠道清洁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清洁灌肠法可以减少灌肠次数和灌肠液的量,缩短灌肠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肥胖、骨盆小、吻合不满意,以及术前梗阻明显、肠道准备不充分、近端肠管扩张明显或内有大量粪便的低位直肠癌病人均可行横结肠保护性造口,通常为横结肠袢式造口。造口回纳手术或术前钡灌肠检查吻合口愈合情况等,必须对袢式造口远端开口以下的肠道进行清洁。笔者2005年1月-2007年2月使用圆头奶嘴制作成灌洗圆锥头,选择从远端开口灌入液体进行清洁灌肠38例次,效果满意,安全性高,无发生肠黏膜损伤、肠穿孔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