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活血化瘀中药具有通行血脉、消散瘀滞的功效。目前关于活血化瘀中药的研究众多,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抗血小板中药研究的弱势环节,研究多侧重于药效方面,缺乏随机对照实验、体内外实验等深入研究,至今尚未有一味中药或其有效成分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如西药一样明确。为明确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的作用途径与靶点,查阅和整理近年来国内文献资料,对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活血化瘀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中药的开发与利用。活血化瘀中药可以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途径、致聚剂诱导途径、钙离子途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途径、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代谢途径、血小板释放途径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方法 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临床上现有的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及其新靶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 抗血小板药物开发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当前对血小板生物学以及对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相关的机制以及药物作用的潜在靶点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笔者主要从影响血小板黏附、活化扩增,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小板作用新靶点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开发出具有临床作用的新靶点的抗血小板药物,为血栓栓塞性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临床止血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急性或慢性出血、给予血小板输注治疗的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输入的血小板类型进行分组:冰冻血小板组150例、新鲜血小板组2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的临床表现与血小板计数变化等。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24h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输注前,但新鲜组血小板输注24h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冰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组临床总有效率95.50%明显高于冰冻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是冰冻血小板还是新鲜血小板都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出血,提升血小板计数水平,但新鲜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冰冻血小板,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建议尽量选择新鲜血小板。  相似文献   

4.
益母草抗血小板聚集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益母草注射液对小鼠血小板内 cAMP、cGMP 以及大鼠颈动脉壁PGI_2样物质的影响。证明益母草能使小鼠血小板内 cAMP 含量升高,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对大鼠血管壁 PGI_2样活性物质无影响。其作用机制很可能是药物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或通过激素等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桃红四物汤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韩岚  彭代银  许钒  汪宁  刘青云  戴敏  刘冬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9):2609-2612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旋转玻球法测定血小板黏附率;比浊法测定ADP,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建立血瘀模型,RIA法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ELISA法测定血浆VWF,GMP-140含量。结果:TSD能有效降低大鼠血小板黏附率,对ADP,Adr所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于血瘀大鼠,TSD显著降低血瘀大鼠血浆中TXB2,VWF,GMP-140水平,有增强6-keto-PGF1α血浆水平的趋势。结论:TSD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且显示出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疏血通注射液抗凝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溶解血栓方面的作用。方法 :用小鼠研究对凝血时间 ,用大鼠研究对血小板和血栓以及脑缺血等方面的影响 ,并用狗观察其对血栓的溶解作用。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 ,降低血小板的粘附率 ,抑制血栓的形成并能使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和中风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较多,并存在异质性,但其主要机制包括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以及血小板分布异常;有效地鉴别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研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其预后,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通络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和离体血小板聚集率及解聚率的测定,研究通络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理。结果:通络注射液中、高剂量均可以显著降低血栓的湿重和干重;通络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抑制ADP,AA和Coll诱导的离体血小板聚集,并且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解聚作用。结论:通络注射液抑制在体血栓形成,抑制离体血小板聚集,且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解聚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述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新药研究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和血小板生成素是经研究证实比较有效的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综述了天然白细胞介素-11,基因改构白细胞介素-11,血小板生成素及其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结论 基因改构白细胞介素-11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且其长效剂型是研发的趋势,血小板生成素相关分子的远期副作用和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中药抗血小板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以及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中有重要作用。因此,血小板成为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关键。当前药物治疗存在一些问题如耐药性及副作用。近几年大量具有抗血小板作用的中药被开发。在本篇综述中,笔者从干预血小板的黏附性、聚集性及释放等方面归纳了近5年来文献报道的中药复方和提取物的作用,并且得出结论:许多中药被证实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抗血小板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雷 《中草药》1994,25(10):546-548
在对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的抗血小板作用的研究中,发现这些中药对促进血小板聚集、释放的TXA2、ADP、PAF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从而起到抗血小板、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形式的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用药。但随着西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抵抗性及副作用的出现,传统活血化瘀中药的抗血小板聚集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方向。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作为生物活性材料在活血化瘀中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包括中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筛选2个方面。该文针对近年来血小板在活血化瘀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化橘红6种黄酮成分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并对其进行构效关系分析。方法 分别制备大鼠富血小板血浆(PRP)和洗涤血小板,采用比浊法检测6种黄酮成分在PRP或洗涤血小板中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6种黄酮成分均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其中川陈皮素抑制作用最强,随后依次是桔红素、橙皮素、柚皮素或橙皮苷、柚皮苷;与在PRP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比较,黄酮成分在洗涤血小板中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显著提高,此外,其抗血小板的构效关系与在PRP中是一致的。结论 化橘红黄酮对大鼠PRP或洗涤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甲氧基和酚羟基数目以及A环C7羟基可影响黄酮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金银花中有机酸类成分抗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绿原酸、异绿原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从金银花水提醇沉液中提取制备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咖啡酸、异绿原酸等单体,研究其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对H2O2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金银花中有机酸类化合物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绿原酸的2个同分异构体(2个)、咖啡酸、异绿原酸类(3个)IC50分别为0.0286、1.707、2.411、0.026、0.328、0.539mg/ml;对H2O2损伤咖啡酸和异绿原酸类成分均具有明显抗损伤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绿原酸虽然未观察到直接对抗作用,但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结论: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研究体系中的保留成分和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相关性;金银花有机酸类成分在血栓性血管病治疗中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越  叶宏军  余黎  卞慧敏 《中草药》2010,41(12):2030-2034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方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以比浊法测定六味地黄方及其配伍对二磷酸腺苷(AD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运用荧光法观察血小板经ADP激活前后的[Ca2+]的变化.结果 味地黄方及其配伍对ADP、PAF、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在终质量浓度为生药9.26 mg/mL时,除山药/茯苓药对外,均不同程度降低ADP激活的血小板释放Ca2+的作用.结论 六味地黄方及其配伍均具有不同程度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中以山茱萸/丹皮药对作用尤为显著,其抗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血小板内钙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16-117
血小板在执行生理性止血的同时,也在病理性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功能检测对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筛选及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功能抑制药物,试用于防治心肌梗塞等血管栓塞症有一定的效果。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的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表明能抑制 ADP 和胶元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本文报道该方对胶元诱导血小板5-羟色胺(5-HT)释放反应及对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输注后血液的促凝功能。方法:该课题以100名志愿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其新鲜血液2ml后,随机输注50份冰冻血小板和50份新鲜血小板悬液,24小时后重新采血。分别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输注前后的β-血小板球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和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采用Born氏比浊法检测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输注前后的聚集率,所用诱导剂的终浓度为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782.0μmol/L、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47.6μmol/L和胶原(collagen)4.8mg/L。结果:冰冻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分别为(51.5±4.4)ng/ml、(32.1±6.8)ng/ml和(25.5±4.9)ng/ml,新鲜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分别为(40.3±4.0)ng/ml、(24.3±4.8)ng/ml和(18.8±3.6)ng/ml,冰冻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均高于新鲜血小板(P〈0.05)。在AA、ADP和胶原的诱导下,冰冻血小板的聚集率分别为(81.15±6.39)%、(83.04±6.09)%和(81.25±8.28)%,新鲜血小板的聚集率分别为(76.11±5.77)%、(76.59±5.30)%和(72.40±6.94)%,冰冻血小板对AA、ADP和胶原的聚集率均高于新鲜血小板(P〈0.05~0.01)。结论:冰冻血小板的促凝血功能强于新鲜血小板,在血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可以大量长期储备冰冻血小板,以满足临床应用血小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刘淑清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115-117
目的:研究机采血小板常温保存过程中代谢及体外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对15U保存0~9d机采血小板的血气指标、葡萄糖、乳酸、乳酸脱氢酶、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水平、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进行系统监测,分析机采血小板体外保存过程中代谢指标与体外功能的关系。结果:血小板在体外保存9d的过程中,乳酸与H+逐渐堆积,pH值随之下降;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在6d时开始明显下降;CD62p表达率随保存天数增加而逐渐增高,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逐步下降,血气、葡萄糖、乳酸等代谢指标与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CD62p的表达率及再表达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代谢指标的监测可以间接反映血小板体外功能的变化,从而对血小板保存质量作出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脉络灵片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脑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法、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法、伊文思蓝浸出法观察脉络灵片的药效作用。结果脉络灵片具有显著的抗大鼠体内血栓形成作用;并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明显降低脑缺血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以及大鼠血液粘度。结论脉络灵片对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