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进行临床实践的临床课程,是实践性强,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一门学科。它是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及临床各学科联系甚为紧密的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内科学》涉及病种41个,要求掌握熟悉的证型  相似文献   

2.
《周易》中精气是宇宙万物共同构成本原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受到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周易》的深刻影响;中医的思维模式来源于《周易》,《周易》对中医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目前关于《周易》对中医现有理论影响的研究较多,而《周易》对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影响的研究尚属少见。中医学是根植于包括《周易》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周易》哲学思想有助于中医现有理论本质的揭示及其继承,也将有助于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月斐 《光明中医》2010,25(4):732-733
<正>《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它既具有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又具有临床学科的性质,被列为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是全国各中医院校中医本科必修的一门临床基础课程。但由于该书的成书年代久远,有些原文文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杂志》2015,(2):98
<正>櫂櫂櫂四大经典VCD《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全套2500元,其中《金匮要略》单套800元,其余每套600元。四大基础VCD《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全套2700元,单套700元。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抽象深奥,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医诊断学》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常松 《国医论坛》2007,22(4):47-49
《中医诊断学》是继《中医基础理论》之后的一门重要课程,既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深化,又是对中医基本理论的运用,是关于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疾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科学.其介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之间,起纽带及桥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撷取民国时期有较高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中医期刊《医界春秋》和《复兴中医》关于中医教育的内容,分析中医教育的政策背景,介绍中医学校的办学情况,在比较异同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中医教育的发生发展、兴衰成败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今中医继承不足的弊端,以《内经》理论为依据,结合临床实际和思维科学,提出学习《内经》的主要意义有三:一是学习原创的中医理论;二是学习中医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三是学习中医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生在学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课程时存在传统文化基础薄弱,尚未接受中医临床课程的辨治思维训练,而对于西医基础课程的学习比较完善,已经对现代西医诊治思维有了深入了解的客观学情。基于此,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西医诊治思维(疾病诊断、重症判断、生理病理、病程发展等)可以促进中医学生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内容的理解,增强中医文化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西医诊治思维能够加强中医学生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专业知识的掌握,以促进学生中医辨治思维的建立;能够加强对西医临床资料的运用,以提升中医学生的临床胜任力。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世界》《中医指导录》都是由秦伯未先生创办的中医期刊,这两种期刊中特别介绍了中医在海外的发展动态,整理和研究这些资料对我们了解近代海外中医药及中医人的发展及生存状况,补充近代中外医药学交流史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医神志病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琼  胡倩 《光明中医》2016,(11):1521-1523
中医古籍对神志病证记载有丰富的理论认识及治疗经验,其中《黄帝内经》基本构建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各种外感病中的神志异常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金匮要略》对数种内伤杂病性质的神志病证列出了证治分析。此外,针灸疗法、中药疗法、情志疗法等多种治疗神志病的有效手段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12.
宦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1):684-685
宦世安(1908—1986),贵州遵义市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受家庭熏陶,自幼随父宦应清学医,旅居武汉攻读《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等经典著作,后又考入名医冉雪峰创办的湖北省中医专门学校学习5年,毕业后悬壶武汉。由于医术精湛,疗效显著,门庭若市,远近闻名,誉满江汉。抗战爆发后,他怀着"从医救国"思想,于1938年迁重庆行医,热  相似文献   

13.
1中医经典医著的地位和作用中医四大经典中《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提高课。《伤寒论》和《金匮耍略》均是古代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规律和《金匮要略》中的脏腑辨证规律是中  相似文献   

14.
郭文科 《河南中医》2003,23(2):18-18
李时珍对中医妇科的贡献较大 ,可惜很少被人提到 ,未引起充分重视。笔者在阅读《本草纲目》时 ,发现其中蕴藏着许多中医妇科学方面的知识 ,现简介如下。1 在月经理论方面的贡献  中医的月经理论始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论述了月经产生的机理。此后 ,晋代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了“并月”、“居经”、“避年”等特殊的月经。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云 :“女子 ,阴类也 ,以血为生。其血上应太阴 ,下应海潮。月有盈亏 ,潮有朝夕 ,月事…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新中医》2006,38(1):93-93
《现代中医内科临床疗效评价与进展》;欢迎购买《新中医》杂志合订本。  相似文献   

16.
《东方养生》2014,(9):2-2
《红楼梦》、《儒林外史》、《金瓶梅》,古典生活小说类读本,多有内容涉及中医。说明中医接地气。  相似文献   

17.
《上古天真论篇》无疑为包括中医妇科学在内的生殖医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篇文献中,由①女性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变化规律;②肾藏精主生殖启动学说;③女性妊娠有子的条件共同组成了中医对于女性生长和生殖生理理论认识上的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本文就《上古天真论》所表达于中医妇科学构建中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断学》是以中医学方法研究诊察疾病、分析疾病的变化并掌握其病变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作为衔接中医基础理论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临床学科的桥梁,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所包括的范围相当广,这必然给自学者增加难度。一方面,要记忆诸多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有四诊、辨证、书写病案的基本技能。倘若没有临床实践经验,对基础理论不理解、死记硬背,必然会导致概念不清,甚至全然不知。中医诊断技能是每  相似文献   

19.
《中医杂志》2014,(23):2038
四大经典VCD《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全套2500元,其中《金匮要略》单套800元,其余每套600元。四大基础VCD《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全套2700元,单套700元。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医杂志社;收款人:北京医海林音像书店,邮编:100700,联系人:张伟平,(010)64014411-3036;叶晨,(010)64013162。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开始,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承担了以培养合格乡村中医医生为目标、全省乡村中医医生中专学历教育的任务。至今共招收三届学生,计4000余人。这是充分发挥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在做好全日制教学基础上,从另一个渠道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的成功实践。根据教学计划,学校为乡医学历教育班开设了《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推拿学》等20余门课程。此外,还特别增加了农村危急重病的中西医抢救方法、民间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材栽培技术等教学内容,保证了培训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