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人工虫草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工虫草(金水宝)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以 2:1比例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金水宝,对照组服用肾炎康复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3%,对照组为6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蛋白尿及肾功能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人工虫草对慢性肾炎有较好的减少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蛋白尿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肾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肌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慢性肾炎治疗中,采用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蛋白尿含量,改善脂质代谢,从而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瘀利水方治疗糖尿病性肾病(DN)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化瘀利水方治疗,53例)与对照组(西药治疗,45例),以水肿、蛋白尿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水肿、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尿素氮(BUN)与血清肌酐(Scr)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化瘀利水方可有效缓解DN水肿等症状,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化瘀利水法为DN之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5.
张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2):68-69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雷公藤多甙与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33例,并与常规对照组33例对比。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情况及两组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1周后对24h尿蛋白定量、SBP、DBP、BUN、Scr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与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能较快的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慢性肾炎湿热血瘀证30例自身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湿热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肾炎湿热血瘀证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分别用复方1、复方2水煎剂口服进行两阶段治疗,各阶段分别治疗12周.观察证候疗效、蛋白尿和血尿疗效.结果第1阶段清热利湿法兼活血化瘀法获得了确切疗效之后,继之第2阶段活血化瘀法兼以清热利湿法可明显提高疗效.证候疗效显示第1阶段疗效对第2阶段疗效起促进作用.蛋白尿疗效优于血尿疗效.结论慢性肾炎湿热血瘀证用活血化瘀法可明显巩固和提高清热利湿法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6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能迅速恢复小儿紫癜性肾炎所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体征,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观察组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β2-M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β2-M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能够减少患者体内的蛋白尿,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创新》2015,(20):43-45
目的:探讨贝尼地平联合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肾的保护。方法: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服用氨氯地平和氯沙坦的58例为对照组,服用贝尼地平和氯沙坦的58例为观察组。治疗前后均测量血压,检测24 h尿蛋白(urine protein,UP)、血尿β2微球蛋白(Blood/urineβ2 microglobulin,B/Uβ2-m)、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e,Scr)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micro albumin-to-creatine ratio,UACR)。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的24 h UP、B/Uβ2-m、Scr及UACR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尼地平或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其降压效果相当,但在降低24 h UP、B/Uβ2-m、Scr及UACR方面贝尼地平优于氨氯地平,有更好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52例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血肌酐165—263μmol/L)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0.8 g/(kg·d),据病情需给予控制感染、利尿、活性维生素D等处理措施。对照组应用缬沙坦160 mg/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不论血脂是否增高均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服药,两组血压均控制于130/80mm Hg以下。观察治疗1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蛋白尿水平和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治疗后蛋白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缬沙坦或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均能降低蛋白尿,并在一定时期内稳定肾功能,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中,其中中医药治疗为中国特色治疗,古人认为其属于"肺胀"范畴,与痰、瘀等多种病理因素相关,但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尤其广泛,其中包括静脉液体输注中药制剂、口服中药及穴位活血化瘀疗法,形式多种多样,但都能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说明活血化瘀疗法具有临床研究性。  相似文献   

12.
祛浊通腑化瘀益肾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祛浊通腑化瘀益肾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RF病人随机分为祛浊通腑化瘀益肾中药组(治疗组)30例和至灵胶囊组(对照组)30例,疗程60天。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积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积分、Scr、BUN、LDL-C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积分、Scr、BUN、Hb、Alb、TC、TG、HDL-C、LDL-C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祛浊通腑化瘀益肾治疗可改善CRF病人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下简称慢肝)是否存在免疫机能紊乱,活血化瘀疗法是否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方法慢肝患者120例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将120例慢肝随机分为辨证组(A组)21例,活血化瘀组(B组)15例,辨证加活血化瘀组(C组)65例。结果慢肝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治疗后C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在辨证基础上加活血化瘀的中药,能调整慢肝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治疗慢肝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法应用于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体会。方法:针对恶性肿瘤的病因机理、用药原则、用药规律等方面具体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结果:活血化瘀法能够减轻放化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力,抑制肿瘤转移,减少扩散,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治疗的效果。结论:活血化瘀法可作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特色方法,抑制肿瘤转移、扩散,收效甚好,应用时注意和辨证用药相配合,以利于对胃气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一体化西药治疗及慢病随访管理基础上,加以温阳化瘀方治疗脾肾亏虚血瘀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脾肾亏虚血瘀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31例,两组均予以肾脏病一体化西药治疗及慢病随访管理,中西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阳化瘀方,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客观指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尿总蛋白/尿肌酐及主观指标中医证候积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客观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中西医治疗组较西药治疗组血清白蛋白[(44.05±3.25)g/L比(41.65±3.75)g/L,P<0.05]、血肌酐[(128.68±25.46)μmol/L比(143.55±25.10)μmol/L,P<0.05]、肾小球滤过率[(51.83±12.04)mL/min比(42.95±9.58)mL/min,P<0.05]、尿总蛋白/尿肌酐[(686.65±457.10)mg/g比(971.81±619.41)mg/g,P<0.05]均明显改善;主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治疗组[(13.42±4.23)分比(21.84±4.37)分,P<0.05]、西药治疗组[(19.23±3.90)分比(21.61±4.29)分,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下降,中西医治疗组较西药治疗组改善更明显[(13.42±4.23)分比(19.23±3.90)分,P<0.05];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治疗组[(627.95±104.10)分比(487.78±125.18)分,P<0.05]、西药治疗组[(557.94±92.71)分比(507.08±100.68)分,P<0.05]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上升,中西医治疗组较西药治疗组改善更明显[(627.95±104.10)分比(557.94±92.71)分,P<0.05];62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与SF-36生活质量总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西药治疗联合慢病随访管理基础上辅以温阳化瘀方,可以更好地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肝病顽固难愈,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疾病,往往出现"久病必瘀"的病理机转,所以治疗慢性肝病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法。活血化瘀同时与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补肾益气、软坚散结等法相配伍应用,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 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活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湿瘀结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利湿,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加减;湿热瘀阻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肾虚血瘀型治宜补肾活血,化瘀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活血化瘀法的作用机制,分析临床治疗乳腺癌血瘀证活血化瘀药物种类、剂量及时机选取原则,并举验案以佐证。[结果]手术、放化疗及肿瘤本身均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导致乳腺癌患者出现血液高凝状态。体虚邪实是乳腺癌患者血瘀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抗肿瘤、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防治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转移;临床中治疗乳腺癌血瘀证应遵循辨证选取活血化瘀药物、选择治疗时机及选择适当剂量的原则,以保护正气。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脾气亏虚、湿热瘀阻,治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易出现血液瘀滞,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以理论与临床为依据,从中、西医两方面对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痛进行阐述,认为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改善血液流变学与血管内皮功能;血瘀证是高血压病情发展的必然转归,提出活血化瘀法是高血压比较重要的治法,在其治疗过程中处于不容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建立慢性肾小球肾炎单纯补肾化瘀利水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肌酐、尿 氮、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改善(P<0.05)。而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流失,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愈率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