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吸引技术修复手背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手背及指背部损伤患者16例,清创、按受伤指背个数及创面大小设计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11cm×11cm~16cm×14cm),皮瓣中间纵向剖开形成双蒂,在双蒂皮瓣近指蹼处开窗;把修剪下的医用海绵填塞指间,供瓣区覆盖医用海绵,缝合、固定;皮瓣缝合于手背创面,术后给予间歇式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每天3次,冲洗10~14d后去除生物半透膜,14~21d断蒂、分指,供瓣区用局部皮瓣封闭。结果:14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第2天皮瓣下积血,处理后消退,皮瓣成活;1例断蒂后皮瓣远端坏死,换药后局部麻醉下植皮。2例术后7d负压引流管堵塞,注射器冲洗后通畅;3例半透薄膜漏气,局部封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3.5d。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手指形态及功能恢复较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表明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修复手背部创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腹部薄皮瓣修复手背及第2~5指背侧热压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手背及第2~5指背侧热压伤患者14例.将第2、3指和第4、5指分别并指后,设计改良腹部薄皮瓣(面积12 cm×11 cm~15 cm×13 cm)予以修复,医用海绵覆盖供瓣区.术后行VSD治疗,第2天开始持续灌洗引流.术后3周行皮瓣断蒂及分指术,供瓣区采用局部皮瓣封闭或植皮覆盖. 结果 12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皮瓣断蒂术后远端1/5出现静脉淤血,经处理后消退,皮瓣成活.VSD引流通畅未发生堵管,其中3例患者生物半透性粘贴薄膜出现部分破损漏气,给予再次封闭;2例患者术后当天负压吸引区出现轻度疼痛,药物镇痛后未再发生.断蒂后供瓣区创面均无感染,2例植皮覆盖,其余患者采用供区周围局部皮瓣封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6.9 d.术后随访1~6个月,患者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好,皮瓣色泽正常、质软.大多数患者供瓣区遗留条索状瘢痕,患者对手部外观及功能表示满意. 结论 改良腹部薄皮瓣修复手背及第2~5指背侧热压伤创面,手术次数少,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术区感染率较低,供瓣区外观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潘跃  胡继超  王西迅  李钧  魏勇 《中国骨伤》2011,24(5):418-420
目的:总结联合使用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植皮术修复拇甲瓣供区的临床效果与体会。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实施的拇甲瓣手术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机械伤18例,车祸1例,拇指血管瘤术后1例。缺损程度:I度10例,Ⅱ度6例,Ⅲ度4例。术前均行64排CT足部血管成像,术中创面均存在骨及肌腱组织外露,拇趾供区范围为5cm×3cm~7cm×5cm,拇趾供区均采用VSD封闭式负压引流后应用全厚皮片植皮的方法修复。结果:20例拇趾供区创面植皮全部存活,无植皮破溃及渗出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足趾植皮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厚皮片植皮术修复足拇甲瓣供区创面,能降低供区创面修复难度,改善供区组织缺损修复外形,减轻换药痛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头部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头部大面积缺损患者6例,其中1例为慢性溃疡,5例为鳞状细胞癌;肿瘤扩大切除后形成的最大创面面积为20 cm×21 cm。相较于传统的背阔肌皮瓣切取后需要供区植皮覆盖创面的方法,改为肌瓣表面携带部分皮瓣作为观察窗的切取方法,皮瓣大小以供区能够拉拢缝合为宜。肌皮瓣切取最大面积为22 cm×23 cm,表面携带部分皮瓣形成观察窗,以便观察血供情况,其余肌瓣表面行植皮覆盖;侧胸背部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均成活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皮瓣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 采用改良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头部大面积缺损,可避免皮瓣供区植皮,减轻传统术式带来的皮瓣供区继发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切取术后供区创面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112例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患者,供区创面根据个体化差异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打包、游离植皮加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一期VSD治疗后延期游离植皮加VSD及逆行腹壁浅动脉皮瓣闭合创面。结果:112例中有4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远供区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包括:伤口边缘皮肤坏死2例,植皮区皮肤坏死8例,伤口感染10例,伤口迁延不愈10例。远期并发症包括:严重瘢痕7例。供区大腿胀痛不适4例。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的修复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创面及患者个体差异选用并发症少、损伤小、效果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缝合打包跨供区加压法植皮修复皮瓣移植供区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缝合打包跨供区加压改良植皮方法修复皮瓣转移供区皮肤缺损48例,其中手指岛状皮瓣移植供区创面17例,手背皮瓣移植供区7例,前臂皮瓣移植供区10例,足部皮瓣移植供区创面6例,小腿皮瓣移植供区创面8例。供区创面1.5 cm×1.0 cm~18.0 cm×15.0 cm。急诊手术26例,均为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转移术供区创面;择期手术22例,肿物切除创面行皮瓣转移修复术供区8例,瘢痕切除创面行皮瓣转移术供区10例,肢(指)体坏死解脱后创面行皮瓣修复术供区4例。结果 48例植皮及皮瓣全部成活,45例获得6~29个月的随访,供区植皮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无色素沉着及摩擦溃疡瘢痕,两点辨别觉达8~13 mm,平均10.8 mm,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缝合打包跨供区加压法植皮修复皮瓣转移供区创面,手术简便、安全,植皮成活率高,术后外形满意,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薄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2月-2018年6月对1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急诊Ⅰ期予VSD覆盖创面,Ⅱ期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薄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0 cm×7 cm~25 cm×12 cm,供区创面予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创面不愈合,经清创及换药等处理后愈合。术后1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恢复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应用股前外侧穿支薄皮瓣联合VSD技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孙洋  姚远  朱祖俊  左宗宝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583-1585
目的:探讨旋转皮瓣修复头皮肿瘤切除后创面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4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鳞癌7例、基底细胞癌15例、黑色素瘤2例)实施肿瘤扩大切除术。切除后创面面积3cm×4cm~9cm×11cm,肿瘤切除后创面用旋转皮瓣修复,供瓣区直接缝合或中厚植皮修复。结果:24例患者皮瓣血运正常,所有患者供瓣区愈合良好或植皮全部存活,16例随访6个月~2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利用旋转皮瓣转移修复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吻合神经的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对收治的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吻合神经的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缺损创面为3.0 cm×4.5 cm^6.5 cm×9.0 cm。设计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旋转180°以大桨覆盖受区创面,小桨覆盖供区创面,并将皮瓣近端隐神经与受区周围感觉神经相吻合,恢复皮瓣感觉功能;供区拉拢缝合,继发缺损采用植皮处理,然后使用VSD材料封闭皮瓣及植皮区。结果本组共9例患者,所有皮瓣及植皮区均存活良好,血运佳,无血肿、感染、坏死等并发症发生,且伤口愈合佳,术后2周拆线。随访1~12个月,皮瓣血运及外观均较好,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皮瓣感觉有不同程度地恢复,患者较满意。结论采用吻合神经的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具有不损伤主干血管,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感觉恢复良好,可减少静脉回流障碍等优点,是修复足内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修复43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5~66岁,平均32.5岁.创面部位:上肢10例,下肢33例;创面面积为20 cm ×7 cm~52 cm ×22 cm.31例合并骨折,18例合并慢性骨髓炎.患者经彻底清创后,行外固定支架或简便内固定重建骨骼支架,然后采用VSD技术治疗.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采用不同类型的穿支皮瓣、肌皮瓣或肌瓣等游离组织瓣修复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同时行游离植皮VSD技术治疗游离组织瓣周围残留的肉芽创面. 结果 43例患者经清创、VSD技术治疗1~3次(平均1.8次)[5~21d(平均10.5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感染得到控制.43例患者术后获5~32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40例患者游离组织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游离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所有患者游离组织移植区及游离植皮区组织均成活,且质地良好、外观满意,感染控制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对于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治疗可有效修复创面,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扩张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背及手指背侧大面积瘢痕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16例手背及手指背侧瘢痕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10~35岁,平均22.5岁。致伤原因:烧伤10例,热压伤4例,烫伤2例。瘢痕形成1年6个月~2年,平均21个月。患者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屈曲受限,瘢痕范围为11 cm×7 cm~18 cm×10 cm。一期行腹部扩张器置入术;注水完成2周后行二期手背瘢痕切除、扩张皮瓣带蒂移位修复术,扩张皮瓣范围为12 cm×9 cm~19 cm×12 cm;二期术后14 d行三期皮瓣断蒂以及手指分开、指蹼成形。腹部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2个月~3年,平均2年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佳。末次随访时手功能按手部指关节主动活动(TAM)法评定:获优13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3.7%。结论腹部扩张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重建速度快、成活面积大、质地良好,是修复手背大面积瘢痕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颞区皮下蒂皮瓣修复各种原因所致下睑外翻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7年以来,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皮肤全层组织缺损的下睑外翻,以同侧颞部无毛发区为供区,应用外眦动脉分支血管网皮下蒂颞区横行皮瓣修复24例.病因包括:感染瘢痕8例,外伤6例,肿物切除10例,皮瓣面积最大5.5 cm×1.5 cm,最小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胫后动脉皮支蒂联合皮瓣修复足部慢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应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联合皮瓣修复足部慢性溃疡共18例,6例手术前创面先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后再行联合皮瓣移植修复。足部术中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cm×13cm至1cm×17cm,设计的皮瓣面积为8cm×14cm至11cm×18cm。结果18例中,经疗效判断标准评定,优10例,良8例。其中17例创面Ⅰ期愈合,1例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小面积坏死,经皮片移植后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胫后动脉皮支蒂联合皮瓣对修复足部慢性溃疡,特别是足跟部创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游离腓动脉穿支筋膜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筋膜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减少供区损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对6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游离腓动脉肌皮穿支筋膜瓣进行修复,切取面积为5.0 cm×4.5 cm~10.0 cm×7.0 cm,以肌皮穿支为蒂.动脉血管蒂与受区血管采用端侧吻合,受区筋膜瓣行断层植皮覆盖.供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6例筋膜瓣全部存活;术后7 d,筋膜表面植皮成活大于90%4例,80%2例.随访时间为3~12个月,1例皮瓣臃肿,术后3个月行皮瓣修整术;5例皮瓣略臃肿,外观满意.小腿供区仅留线条瘢痕.结论 腓动脉穿支筋膜瓣是在腓动脉穿支皮瓣基础上的改良,目的 是减少供区创伤,改善小腿外观.筋膜瓣本身可以填充组织缺损,为功能重建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背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难点,皮瓣移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之一。目的:探讨利用两种不同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技术。方法:2006年8月至2012年4月,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行皮瓣移植术。男24例,女6例,年龄3~52岁,平均28岁。术前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范围6cm×8cm-11cm×23cm。其中游离胸脐穿支皮瓣修复12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18例。结果:术后3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1.0个月。皮瓣修复后外形大部分满意,皮瓣末梢二点分辨觉为10-22mm,胸脐穿支皮瓣和股前外穿支皮瓣组术后3个月左右恢复S2以上感觉百分比分别达58.3%和68.8%。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选择采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或胸脐动脉穿支皮瓣均可。穿支皮瓣能够减少二次手术比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显著减少皮瓣感染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吸引(VSD)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2月,2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2 cm×10 cm至4 cm×3 cm)患者经急诊清创后持续应用VSD技术5~7 d,待创面条件改善后采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4 cm×12 cm至6 cm×5 cm)覆盖,其中带肌皮瓣8例。结果 26例患者经VSD技术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术后所有皮瓣均完全存活,创面一期愈合,无皮瓣坏死、感染及瘘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VSD技术能有效控制足踝部局部感染,降低皮瓣坏死风险,提高创面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桡动脉联体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9年8月,采用桡动脉联体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皮瓣切取范围为2.5 cm×5.5 cm^3.0 cm×7.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随访3~26个月,观察皮瓣的质地、外观、感觉及手指功能情况。结果11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质地好,未见明显臃肿,皮色与受区相近,两点辨别觉8~12 mm,平均10 mm。供区只留线性瘢痕。结论采用桡动脉联体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增加了皮瓣的切取范围,不损伤主干血管,切取简便,成活率高,色泽和质地与受区相近,手指功能良好,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手指较大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13例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3~64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机器绞轧伤2例,钢绳轧伤4例,交通事故伤3例,重物压伤2例,高压电击伤1例,蛇咬伤1例。新鲜创面10例,感染坏死创面3例。创面均伴骨及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7 cm×3 cm~22 cm×6 cm。8例采用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5例采用带蒂旋髂浅动脉复合组织瓣修复。术中切取皮瓣蒂部携带2~4 cm宽皮条及3~5 cm宽软组织筋膜蒂;皮瓣切取范围为12 cm×4 cm~27 cm×8 cm。结果术后1周1例皮瓣部分撕脱出血,4周后断蒂;其余皮瓣均于术后3周断蒂;皮瓣均成活。供区切口Ⅰ期愈合。1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好;其中3例皮瓣外形较臃肿,于术后3~6个月行皮瓣修薄术后外形满意。术后6个月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术后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获优9例,良1例,差1例。结论改良蒂部的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可修复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且手术操作简便,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前足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给予骨折内固定、血管神经肌腱修复、皮肤回植及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等处理,7~10d后,待组织坏死界限清晰后,进行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皮瓣切取面积为3.0cm×5.0cm~6.0cm×10.0cm,供区全厚皮打包加压包扎.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出现动脉血管危象,探查后部分成活,植皮后痊愈.10例获得了1个月~2年随访,无色素沉着及溃疡,外观满意.8例感觉达S 3,4例达S 2.结论 游离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瓣为穿支皮瓣的延伸,符合现代皮瓣移植的最新观点,具有可一期修薄,不牺牲主干血管,解剖相对简单,供区损伤小,手术在同一区域等优点,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