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历史统计数据显示,90%的麻风病人分布在农村.为此,村民能否掌握麻风防治知识对群众自我报病和提供疑似麻风线索极其重要,将直接影响麻风病人的早期发现.本研究利用村干部干预村民获取麻风知识,探索农村开展麻风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麻风病     
20141292评价麻风健康教育对麻风知晓率的影响/刘欢(深圳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周国茂,李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30(1).-20~22 在10家社康中心对麻风的认知、求医行为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开展健康教育。3年后进行第2次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基线调查社区居民的麻风知识知晓率较低,对麻风存在恐惧和偏见。干预后,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5.00%上升到71.99%(P〈0.01)。认为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基础开展持续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居民的麻风知晓率,有利于麻风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文山县进行了麻风健康教育后,对问卷调查结果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健康教育与早期发现病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教育可以提高目标人群的麻风知识水平,从而导致病人主动就医,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西安市麻风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知识知晓情况,对麻风的态度及行为,为今后更有效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方法在西安市麻风流行较重的地区周至县、蓝田县、户县3个县随机抽取6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50名常住居民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包括调查对象对麻风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结果共计调查了1 067名居民,麻风知识总知晓率为40.44%,文化程度较高者麻风核心知识知晓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对象态度和行为总正确率为37.01%,居民获取麻风知识的主要来源为朋友邻居、电视及麻风相关宣传活动。结论麻风流行地区居民对麻风防治知识普遍欠缺,相当比例的村民对麻风病人存在恐惧与歧视,今后需加强对大众的麻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乡村医务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体,他们面向全体社区成员提供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经济,方便,有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1麻风防治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社区麻风受累者获得相关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满意程度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医务人员对于麻风的认知水平和麻风医源性歧视的程度.有鉴于此,在荷兰麻风救济会的支持下,我们在浙江省部分农村社区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中开展了专题调查,目的是具体了解目前基层医务人员麻风病医源性歧视的形式与水平,为今后在乡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开展针对性的歧视干预活动工作提供基础性的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文山县进行了麻风健康教育后,对问卷调查结果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健康教育与早期发现病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教育可以提高目标人群的麻风知识水平,从而导致病人主动就医,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人。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通过对边远农村村民麻风相关知识的调查与干预,一方面普及了边远村民的麻风健康教育、提高村民的麻风知识认知率,降低麻风发病率和畸残率;另一方面也为政府提供相关参考数据。1材料与方法1.1对象采取现场抽样的方法,从贵阳市所辖区县边远的农村村民中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有效491份。1.2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麻风科普知识,如今政府对麻风患者关怀措施、是否看过麻风宣传材料及是否有必要加强麻风知识的宣传等。调查采取当场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对麻风知晓率效果的影响。方法:在10家社康中心对麻风的认知、求医行为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开展健康教育。3年后,进行第2次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基线调查社区居民的麻风知识知晓率较低,对麻风存在恐惧和偏见。干预后,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5.00%上升到71.99%(P0.01)。结论: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基础开展持续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居民的麻风知晓率,有利于麻风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9.
133例农村居民麻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随着麻风基本消灭目标的实现,麻风病的流行程度降低,在这种新的防治形势下,如何发挥麻风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麻风早期发现,残疾预防,社会康复等控制措施的落实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有鉴于此,我们于2007年9月开始对浙江省德清县的有关乡镇的农村居民开展了以个别指导和发放传单为主要方式的专题麻风健康教育活动,并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强调麻风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方法基于目前我国麻风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论述了麻风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果介绍了在麻风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中的一些新概念、新内容、实施方式和评估.结论在继续促进麻风防治工作的同时,应该重视麻风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农村居民对麻风知识的了解程度、态度、行为,提高目标人群对麻风的认识以改变歧视态度,并评价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我们于2010年3~5月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352名城镇居民进行麻风健康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皮肤病护理     
20 0 0 4 183  115例麻风畸残者眼、手、足自我护理 KAP调查 /张壤之 (江苏东台市皮防院 )…∥皮肤病与性病 .- 2 0 0 0 ,2 2 ( 2 ) .- 59~ 60按健康教育的 K(知识 ) - A(态度 ) - P(实践 )模型进行设计 ,对 115例麻风畸残的自我护理调查发现 ,大多数对自我护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 ,尤其是对自护作用缺乏认识 ,因而未能养成良好的自我护理习惯。但是有较好的自我护理态度 ,愿意接受更多的自我护理知识。通过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知识明显提高 ,自护行为有所改进。认为对麻风畸残病人开展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是防止麻风畸残恶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  相似文献   

13.
麻风健康教育策略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吴品彦麻风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进人们对麻风有所了解,更新观念,消除对病人的歧视,使人们明白麻风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疾病,从而自觉地参与麻风防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麻风健...  相似文献   

14.
地处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的安康市自西汉时期就有麻风流行,老百姓对麻风的歧视观念根深蒂固,新中国成立前曾多次发生迫害麻风病人事件[1],《全国消除麻风危害规划(2011-2020)》对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解安康目前麻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为今后防治工作制定合理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基础资料,我们于2012年5~9月在汉滨区、旬阳、石泉3县区选择部分群众进行麻风防治知识专项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南玉溪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知识知晓情况,对麻风的行为及态度.方法 从麻风流行较重的县(区)以抽签法随机抽取麻风疫村及非疫村各3个,对抽取的调查点以随机入户法抽取18岁以上的大众人群各1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包括调查对象对麻风的认知、行为及态度.结果 村民对麻风的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等知晓率偏低,相当比例的村民对麻风病人存在恐惧与歧视.结论 麻风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防治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患者仍存在偏见,今后需加强对大众的麻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麻风恐惧心理,这不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利益,也阻碍了麻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解中学生对麻风知识的了解程度、态度、行为以及专题讲座等宣传教育方式的效果,我们于2010 年对893 名中学生进行了麻风健康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唐世琼 《皮肤病与性病》2012,34(2):124-124,F0003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农村和边远山区.麻风杆菌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形成颜面和肢体的畸形和残疾,严重威胁着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到早期发现病人,早期给予联合化疗,及时处理麻风反应,及时治疗神经炎,在神经功能未受到损害时,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教会病人掌握眼、手、足的自我护理,就可预防畸残的发生和加重.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现将从事麻风护理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15例麻风畸残者眼,手,足自我护理KAP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15例麻风畸残病人自我护理的知识,态度及实践调查发现,麻风畸残病人大多数对自我护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尤其是对自护作用缺乏认识,因而未能养成良好的自我护理习惯。但麻风病人具有较好的自我护理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自我护理知识。通过健康教育,麻风病人自我护理知识明显提高,自护行为有所改进。笔者认为,对麻风畸残病人开展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是防止麻风畸残恶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且应通过长期的对病人的个别指导  相似文献   

19.
麻风以其畸残的外形曾造成社会恐惧和偏见,在中外历史上演出过无数悲剧。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通过健康教育大力传播“可防、可治、不可怕”的道理,提高公众和患者的知识,改变其态度和行为是非常必要的。既往的宣传多数忽略了效果评价,特别是对评价指标缺乏研究。为了节省资源,探讨麻风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显得  相似文献   

20.
麻风村附近居民对麻风病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麻风村附近居民对于麻风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麻风村与社会的融合提供策略的指导。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麻风村附近村庄(A组)和另一远离麻风村的村庄(B组)中的15岁以上常驻居民进行登门调查。结果A组62例居民接触防治知识的几率,对于麻风传染性、麻风症状以及麻风的可治愈性的认知均明显高于B组71侧居民,有统计学差异。但A组在麻风的病因、麻风的家庭治疗、麻风残疾的可防性等知识点的正确率方面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对于麻风的有关态度和行为方面A组正确率绝大多数均远远高于B纽。A纽麻风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见过麻风病人(72.41%),B组麻风知识来源主要是周围人的宣传(37.78%)及广播电视(33.33%)。结论麻风村周围居民对于麻风知晓程度较高,对于麻风的相关态度和行为也比较正面,麻风村与周围社会群体的融合在观念上没有比较明显的障碍。今后应注重在麻风家庭治疗方法,麻风的可治愈性以及麻风残疾预防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以促进社会对麻风病人的进一步接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