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池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特点及与宫颈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83例宫颈病变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对其HPV感染状况、基因型分布与宫颈病变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83例患者,其中558例存在HPV感染。高危型最常见型别为:HPV16型,其次为HPV52型,HPV58型,HPV18型,HPV33型。低危型为:HPV81。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最常见的基因型为:HPV52型,其次为HPV16型,HPV18型,HPV58型,HPV33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最常见的基因型为:HPV16型,其次为HPV52型,HPV58型。癌阳性中感染频数最高的基因型为HPV16型,其次为HPV52型,HPV18型,HPV58型。各类宫颈病变的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的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554,P=0.088)。LSIL峰值为41~50岁,HSIL峰值为31~40岁和41~50岁。结论:池州地区宫颈病变患者,常见HPV感染型别是HPV16和18型,本地区HPV52、58、33型感染也较高,应及时干预治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门诊就诊的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分型特点,为该区宫颈癌的防治和HPV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5 511例女性宫颈细胞学标本的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结果:15 511例受检者中HPV总感染率为17.13%,高危亚型组优势型别依次为16、58、52、33、18、31,低危亚型组依次为11、6、44。2单一、多重感染率分别为13.06%、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012,P=0.000)。3高危型、低危型、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6.64%、0.96%、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 667.737,P=0.000)。42013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5 511例女性宫颈细胞学标本的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结果:15 511例受检者中HPV总感染率为17.13%,高危亚型组优势型别依次为16、58、52、33、18、31,低危亚型组依次为11、6、44。2单一、多重感染率分别为13.06%、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012,P=0.000)。3高危型、低危型、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6.64%、0.96%、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 667.737,P=0.000)。444岁组、4544岁组、4559岁组、6059岁组、60组的感染率依次为17.98%、13.32%、32.93%,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02,P=0.000)。结论:门诊高危人群HPV感染率为17.13%,常见型别为16、58、52;60岁组的感染率依次为17.98%、13.32%、32.93%,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02,P=0.000)。结论:门诊高危人群HPV感染率为17.13%,常见型别为16、58、52;60组为感染的高峰人群,应加强此类人群的检测,及早发现宫颈病变及宫颈癌。  相似文献   

3.
马贵凤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0):1395-1398
目的: 了解滁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基因亚型及年龄特点。方法: 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技术, 对2012年滁州地区7家医院送检的2 554例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或脱落细胞进行HPV 23种基因型检测。结果: 2 554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557例, 感染率21.81%,基因型82未检出。单一感染率16.33%,双重感染率3.92%,三重以上感染率1.57%。阳性患者中高危型以HPV16、58和52型为主,低危型主要以HPV43、81型为主。23种基因型中感染率前5位是HPV16、58、43、52、81。感染的高峰年龄主要分布在19~30岁;HPV16感染率3.99%, HPV16混合其他亚型感染率1.61%;HPV16感染主要分布在61~70岁;单一和三重以上感染的高峰年龄分布在19~30岁,双重感染高峰年龄分布在51~60岁。结论: 滁州地区女性HPV感染以HPV16、58和43为主要的流行亚型, 且HPV感染呈上升趋势, 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116 441例普查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分析HPV基因分型及其在宫颈病变病人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14种高危型HPV和2种低危型HPV。结果:成功检测115 463例,HPV感染率11.18%,高危型HPV感染率10.93%。≤ 25岁组HPV感染率(15.90%)最高,多重感染以>60岁老年妇女为主。普通人群感染率前5位的为HPV52、58、16、68、18型;多重感染占21.02%,感染型别最多六重。宫颈癌和癌前病变208例,97.60% HPV感染,CINⅢ和宫颈癌病人都有高危型HPV感染,HPV感染率前5位的为HPV16、52、58、18、31型,HPV16居首位,且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升高。结论:HPV16、52、58、18型持续性感染是闵行区女性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原因,HPV16型的致癌性最强。普查后需严密随访和管理HPV16、52、58、18型感染者,尤需关注合并HPV16型多重感染的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在宫颈疾病中的的感染特点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DNA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丽水地区2 412例妇科患者进行21种HPV(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CP8304)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分析常见感染亚型和分布特点。结果 HPV总阳性率为46.43%,常见的8种高危型为HPV16、58、52、33、53、43、68、59;其中16型居首位,52型次之。常见的2种低危型为HPV11、6。二重感染的比例为21.07%,多重感染的比例为11.43%。研究人群中年龄41~50岁阳性率最高,其次是31~40岁。结论丽水地区HPV感染率和多重感染比例均较高,又有独特的年龄分布特点,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HPV型别分布及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特征,探讨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法对妇科门诊5 869名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5 869例样本中,HPV总感染率为23.6%,HPV高危型检出率占19.6%,低危型为6.7%,HPV感染率较高型别依次为HPV16、52、11、58、6、18、53、33;1385例HPV阳性中,存在HPV亚型单一感染(72.1%)、双重感染(21.3%)及三重以上感染(6.6%).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91.7%)明显高于宫颈炎患者(χ2=207.426, P<0.001)和健康体检者(χ2=252.211, P<0.001),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亚型为HPV16、18、31、33、58、45.不同年龄女性HPV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86, P<0.01),≤25岁HPV感染率最高(32.5%),其次是>50岁(28.4%).结论 妇科门诊女性HPV感染以高危型为主,低危型为次,同时存在HPV高、低危亚型混合感染以及多重感染,HPV感染型别分布具有人群特点和地域差异;不同人群HPV感染率存在差异,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最高,除HPV16、18外,其他HPV高危亚型也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25岁和>50岁是HPV感染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浙江沿海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其亚型的分布状况,为本区域女性的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790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3种HPV亚型检测。结果1790例受检者中HPV总感染率为25.8%。HPV阳性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危型HPv(P〈0.01);单纯HPV感染率明显高于混合HPV感染率(P〈0.01)。高危型HPV中HPV16感染率最高,HPV52、58次之;低危型HPV以HPV43最常见。结论浙江沿海地区女性HPV感染率较高,除HPV16型外,HPV52和58型是该地区的优势感染型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舟山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该地区防治由H PV感染引发的相关疾病提供相应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007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运用流式荧光杂交法进行27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6007例标本中HPV阳性1300例,阳性率为21.64%(1300/6007),试剂盒中所有27种亚型均被检出,其中单一感染992例,阳性率为16.51%(992/6007);不同年龄段女性HPV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x2=33.615,P<0.05),以50?5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25.96%(326/1256);高危型检出率排名前三的分别为HPV52型、58型与16型,低危型检出率排名前三的分别为HPV61型、81型与6型。结论:舟山地区H PV感染以高危型为主,主要感染亚型为52型、58型与16型,高年龄段HPV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海市475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的高危型(high-risk,HR)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型别分布状况。方法  对47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进行HR-HPV分型检测。 结果  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中HR-HPV感染率为82.6%,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中HR-HPV感染率为93.6%,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47,P<0.001);宫颈LSIL和宫颈HSIL两组患者的HPV感染率在单或多重HPV感染模式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771,P=0.026);在宫颈LSIL患者中,HR-HPV型别占比由高到低前六位分别为HPV58、16、52、33、31和53型。在宫颈HSIL患者中,HR-HPV型别占比由高到低前六位分别为HPV16、58、33、52、18和31型。两组患者间的HR-HPV型别构成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4.666,P<0.001)。结论  HR-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密切相关,宫颈LSIL和宫颈HSIL两组患者在HR-HPV感染率、HR-HPV多重感染模式以及型别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海南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对海南地区382例受检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19种高危型HPV和7种低危型HPV检测。结果在382例受检者中共检出57例阳性HPV,总阳性率为14.92%,其中,单一感染43例,阳性率为11.26%;多重感染(双重和三重)共14例,阳性率为3.66%;主要感染型别为:高危型HPV52 18例,HPV16 10例;低危型HPV6 5例,在26个HPV亚型中,共检出20种不同的HPV亚型。结论海南地区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为14.92%,明确了HPV52、HPV16为该地区HPV主要流行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明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三明地区HR-HPV总体感染情况和宫颈病变患者HR-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HR-HPV总感染率26.93%。感染率排名前三的依次为HPV52、HPV16、HPV58。CINⅠ、Ⅱ、Ⅲ、宫颈麟癌、宫颈腺癌患者HR-HPV感染率分别为73.91%、83.02%、87.80%、87.76%、33.33%。宫颈病变感染的主要亚型为HPV52、HPV16、HPV58。HPV31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结论:三明地区应重视HPV52、HPV16、HPV58、HPV31感染的防治,HR-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级别基本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邯郸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当地妇女的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到邯郸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10 306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法对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亚型检测。结果 10 306例女性患者HPV总感染率为36. 26%; HPV高危感染的基因亚型前三位为HPV16、HPV52和HPV58; HPV低危感染的基因亚型前三位为HPV42、HPV81、HPV6;五个年龄组中36~45年龄组患者HPV感染阳性率最高为53. 33%,其次为15~25岁年龄组患者,各年龄段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各年龄段感染情况多为单一或两重感染,也可见三重、四重、五重及以上的多重感染;其中单一感染率以46~55岁年龄段最高,多重感染率以15~25岁最高。结论邯郸地区女性人群中HPV感染率较高,36~45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以单一型高危型感染为主,最常见感染亚型为HPV16、HPV52和HPV58。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西安市女性宫颈上皮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亚型分布特点,以了解本地区HPV感染现状,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2841例女性患者的宫颈黏液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HPV在女性人群中的感染率、基因型分布和年龄分布特点。结果2841例样本中HPV阳性样本639例,总感染率为22.49%。检出的高危亚型中前3种型别依次为HPV52型、58型、16型;低危型感染以HPV6型最高,其次是HPV11型。感染者以≤20岁年龄组最高,不同年龄段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7,P<0.01)。结论该地区女性HPV感染常见亚型为HPV52型、58型、16型,年轻女性感染率最高,HPV基因的准确分型对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女性宫颈细胞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为宫颈癌的防治及疫苗的研发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HPV基因分型技术对北京地区2050例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检测,并对各种亚型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50例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检出HPV感染总体阳性率为25.85%(530/2050),其中高危型阳性率为17.37%(356/2050);低危型阳性率为5.02%(103/050);在23种亚型中,最常见的类型依次为16、6、58、52、43型,未检测出44、39及MM4型。HPV单一感染共检测出20种型别,其阳性检出率为19.12%(392/2050),最主要的为16亚型,占21.43%(84/392)。多重型别HPV感染阳性率为6.73(138/2050);以二重感染最常见,占78.79%(109/138),其中(HPV11+43)、(HPV16+6)型各6例,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结论本地区女性宫颈细胞HPV感染高危型以16、52、58型为主,低危型以6、43型为主。对宫颈HPV感染基因型的调查,可以有效降低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概率,并为宫颈癌疫苗的研发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相同研究方案,在中国3个地区(山西省阳城县、广东省深圳市和辽宁省沈阳市)进行15—59岁女性人群横断面调查,收集子宫颈上皮脱落细胞,并采用GP5+/6+PCR通用引物进行HPV分型。结果2374例受检者中HPV总感染率为16.1%,其中病理诊断异常者中HPV感染率为65.0%。HPV阳性者中,混合感染占29.0%。HPV16感染率最高(3.7%),其次分别是HPV58、52和18型。高危型HPV总感染率在城乡间没有差别,而低危型HPV总感染率城市高于农村。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年龄分布城乡差别显著。结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较高,除HPV16型外,HPV52和58型仍是中国特有的优势感染型别。城乡HPV感染防治策略应针对不同的城乡人群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玉林市862例女性宫颈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玉林市妇女宫颈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香港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专用采样刷取宫颈脱落细胞对玉林市862例妇女进行HPV检测,并对HPV—DNA亚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62份宫颈标本中共检出HPV感染165例,阳性率为19.14%。其中19—30岁组HPV感染率为19.44%;31—45岁组HPV感染率为18.60%;46—70岁组HPV感染率为20.45%,各年龄组的HPV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的分型状况:18种为亚型(214例次),高危亚型占73.36%。高危亚型检出12个亚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8、59、68)157例次,HPV高危亚型首位是HPV16占高危亚型的27.39%,依次为HPV52占26.11%,HPV58占14.01%,HPV18占10.83%,HPV31占3.18%。低危型HPV检出6种亚型(包括HPV11、43、53、6、66、CP8304)57例次,占26.63%。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病因学因素,筛查、控制HPV感染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成都农村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别分布及年龄特点,为该地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病毒学数据。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以514名在该地区两家二级医院妇科门诊自愿作该项目筛查的农村女性(至少有1年以上性生活史)为研究对象,进行宫颈21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514名女性HPV总感染率为21.98%,21种基因型别中43、44未检出,感染率最高的型别是52,其他常见型别依次为16、58、11、33、53、18、CP8304、39、31、42、56、66、45、59、35和51型,高危感染率84.1%,单一低危感染率10.6%。单一感染率72.6%,多重感染率27.4%。HPV感染率在30-50岁最高,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都农村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常见基因型别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但有一定区域性;HPV感染年龄主要分布在50岁以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厦门地区门诊就诊人群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和年龄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HybriMax技术,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到厦门市第174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 155例有性生活女性,进行宫颈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HPV总感染率17.0%,检出高危型HPV占感染病例的72.2%,低危型HPV占15.1%,中国人群常见型HPV占12.7%;HPV亚型检出率最高的是HPV-16;3 155例HPV感染高峰年龄段在25~34岁(29.9%),其他各年龄段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厦门地区门诊女性人群宫颈HPV感染率17.0%,常见型别为HPV16、52、58、18、6和68型;人群感染高峰在25~34岁年龄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500例女性病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的亚型分布特点以及流行特征。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我院门诊500例女性就诊者进行下生殖道23种HPV感染基因亚型检测分析。结果 500例女性HPV总感染率为36.2%(181/500),有22种亚型被检测出,HPV83型未被检出。感染率最高是HPV52型(8.8%)。高危型前5位的有:HPV 52型(8.8%),51型(4.6%),16型(3.8%),58型(3.4%),53型(3.2%),低危型常见:HPV 11型(3.0%),43型(2.4%)。181例HPV阳性女性的单一基因型感染率为69.6%(126/181),多基因型混合感染率为30.4%(55/181)。最多7种基因型混合感染。500例受检者中,16~25岁为感染高峰期,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0例女性下生殖道中常见的5种高危型为HPV52、51、16、58、53,2种低危型为HPV11型和HPV43型。16~25岁年龄组的感染率表现出较明显的高峰,多基因型混合感染以二重感染最多见。同一地区HPV基因的感染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HPV常见基因亚型具有明显的人群和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女性人群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为预防HPV的感染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7年10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 621名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膜杂交法对其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HPV总感染率为22.95%(2 208/9 621)。其中高危型、低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25.56%(2 459/9 621)和4.24%(408/9 621)。高危型中检出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HPV52、HPV16、HPV58,低危型则以HPV81为主要亚型。77.81%(1 718/2 208)的HPV感染者为单亚型感染。以19~25岁组和≥55岁组HPV感染率最高。宫颈癌组以HPV16、18最为常见,且HPV总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升高而上升,9价HPV疫苗能够覆盖宫颈癌组中84.35%的HPV感染型别。结论广州地区女性群体HPV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HPV的防治应综合考虑不同人群感染型别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