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中海贫血对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妇科腹腔镜检查术的病人,分为地中海贫血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给药后意识消失时间、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麻醉诱导的平稳性,术中麻醉维持的方便性;记录术毕停药后有关指标。结果:T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短于C组,麻醉诱导期间2组均能引起明显的低血压,T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C组,但均未见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2组术中血液动力学保持较低水平,麻醉维持简便易行;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2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疼痛评分和瑞芬太尼总用量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可安全地用于地中海贫血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和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苏醒特性,为临床靶控静脉麻醉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40例,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组(P组)和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D组),每组20例.对比观察两种麻醉方法术毕停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9分时间、苏醒期病人的意识状态评分、伤口疼痛评分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P组术毕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9分时间与D组相似,拔管时间略晚于D组,两种麻醉方法苏醒期病人的意识状态和伤口疼痛评分一致,但P组术后恶心发生率低于D组.结论:与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似,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术后苏醒迅速,苏醒质量优良,同时术后恶心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对比三组患者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结果三组术前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5)。C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优秀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向浓度均为2ng/ml时为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一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96例,年龄65—7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R组)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每组48例。2组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麻醉维持:R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1.0μg·kg。·min。和异丙酚2mg·kg-1·h-1,I组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和异丙酚各2mg·kg-1·h-1,异丙酚速度不变,2组分别调节瑞芬太尼泵注速度和异氟醚吸人浓度,间断注射阿曲库铵10mg-次一。连续监测血压(NI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心电图(ECG)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记录麻醉前(T。)、插管后5min(T2)、切皮时(T3)、手术20min(T4)、术毕(T,)及拔管后5min(T6)各时点的MAP和HR,比较2组术后睁眼时间(手术结束至呼之睁眼的时间)和拔管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结果与I组比较,T2一T6时R组MAP下降,HR减慢(P〈0.05)。与Tl时比较,R组T2时MAP下降,I组T1时MAP升高(P〈0.05)。I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R组相比增加(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患者术中循环平稳、应激反应轻微。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较短,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5.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肺大容量灌洗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全肺大容量灌洗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控性。方法选择2009年3~5月间ASAⅠ~Ⅱ级的符合全肺灌洗条件的Ⅰ期煤工尘肺患者86例,将其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另一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及肺灌洗术中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应激反应及停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用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相比,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期,瑞芬太尼组患者发生呛咳、肌肉强直、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几率高于芬太尼组患者,发生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几率低于芬太尼组患者,两组患者发生心电图改变的几率无明显差异;全肺灌洗术中,两组患者均能维持平稳的血压、心率,亦无明显的心电图改变,两组患者术中浅麻醉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停药后,瑞芬太尼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出现眩晕、烦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瑞芬太尼组患者低于芬太尼组患者。结论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均能维持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平衡,为全肺大容量灌洗提供较好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快的特点,与丙泊酚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从而减少了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在全肺大容量灌洗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明显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条件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R)组和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C)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术后恢复过程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间及术后3和24 h疼痛评分(VRS).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 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R组明显小于C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R组早于C组(P<0.05),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术后VRS评分R组高于C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但应注意尽早实施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肖彬  张兴安  徐波  邵伟栋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140-314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将46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PS组,n=23)0.4~0.8μg/L或瑞芬太尼(PR组,n=23)2~4μg/L后,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至3~4mg/L,视术中情况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PS组输注异丙酚后SBP、DBP、HR下降(P〈0.05);PR组病人SBP、DBP均降低(P〈0.05),HR降低明显(P〈0.01)。气管插管、切皮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2hPS组病人平稳。PR组躁动发生率为13%。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舒芬太尼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恢复平稳。[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4例需要进行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1例,C组41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的静脉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的静脉麻醉,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A组麻醉有效率为95.2%,B组麻醉有效率为97.6%,C组麻醉有效率为78.0%。对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的静脉麻醉不仅麻醉状态好而且苏醒较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拟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为芬太尼、丙泊酚、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观察2组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s(T4)、术毕(T5)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Ⅱ组患者T2、T3、T4时的MAP均低于Ⅰ组(P均<0.05),Ⅱ组患者T2时的心率低于Ⅰ组(P<0.05),T5时心率高于Ⅰ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患者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Ⅰ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抑制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且缩短患者手术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能和患者术后疼痛及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24例成年患者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12)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n=12),PR组瑞芬太尼诱导时靶浓度4ng/mL,术中维持靶浓度调节范围为 2~6ng/mL,预期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吗啡0.075mg/kg。PS组舒芬太尼诱导时靶浓度0.5ng/mL,术中调节范围为 0.2~1ng/mL,手术结束前30min为0.2ng/mL。异丙酚初始靶浓度2μg/mL,逐渐增加靶浓度值直至意识消失,手术结束后停药。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麻醉恢复及术后2h患者疼痛及镇静评分。结果: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较麻醉前降低(P〈0.05),PS组睁眼时患者自主呼吸的ET-CO2值明显高于PR组(P〈0.01),停药至患者自主呼吸ET-CO2降至45mmHg以下的时间也明显长于PR组(P 〈0.01),术毕60、90、120min视觉模拟(VAS)评分PS组优于PR组(P〈0.05或P〈0.01)。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术毕靶浓度 0.2ng/mL时的术后止痛效果优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术毕前30min静注吗啡0.075mg/kg,但该靶浓度的舒芬太尼仍可引起CO2蓄积。 [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诱导、维持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组(TCI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各时段平均动脉压(MVP)、心率(HR)及术毕患者苏醒过程中各时段所需时间,观察患者拨管后各时段的意识状况、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TCI组各时段血流动力学较G组平稳;在苏醒过程中,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及离开恢复室时间TCI组明显短于G组;术后各时段意识恢复程度(OAA/S)评分TCI组明显高于G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苏醒迅速,清醒质量高,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常规的静吸复合全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RP组)与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RS组).RP组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RS组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0)、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15 min(T2)及停气腹后15 min(T3)4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BG)、皮质醇(Co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 随访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有无术中知晓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4个时间点的MAP、HR、Cor、B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MAP、HR在T1、T2两时点与T0比较均下降(P〈0.05),两组Cor在T2、T3与T0时点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RS组的恶心、呕吐例数多于RP组(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均为100%.[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均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较好的抑制插管和气腹造成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迅速,尽管RS组术后恶心、呕吐多于RP组,但两种方法均能被病人较好的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I~II级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C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以加速度法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两组均采用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模式进行诱导,C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R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模式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目标靶控浓度为目标血浆浓度4.5ng/ml。所有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结束至第四个TOF消失的时间(T4),注药结束至四个TOF都消失的时间(T0)及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程度。结果两组T4和T0时间,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吕沛林  陈果 《华西医学》2010,(9):1701-1703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艾司洛尔用于支撑喉镜手术气管插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13月就诊的60例拟于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艾司洛尔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丙泊酚,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琥珀胆碱。1min后各组分别给予丙泊酚2mg/kg、艾司洛尔1mg/kg和瑞芬太尼1μg/kg。30s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患者诱导前及插管前、插管后1、3、5min的心率和血压水平。结果各组插管前的收缩压和心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插管后1、3min的收缩压和心率较插管前升高(P〈0.05)。丙泊酚组和艾司洛尔组插管后的收缩压较瑞芬太尼组升高(P〈0.05)。丙泊酚组插管后心率较瑞芬太尼组增加(P〈0.05)。结论对行支撑喉镜手术的患者,气管插管前30s给予1μg/kg瑞芬太尼较2mg/kg丙泊酚和1mg/kg艾司洛尔能更有效地减轻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5.
冯涛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679-680,683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将40例ASA Ⅰ~Ⅱ级,小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分别靶控输注瑞芬太尼3.0 ng/mL复合丙泊酚2.0 μg/mL(RP组)和单纯靶控丙泊酚4.0 μg/mL(P组),两组均未用术前药.常规监护后进行血浆靶控输注,待效应室达到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剖宫产手术对母体与胎儿娩出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 A、B、C三组,每组20例,全身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瑞芬太尼分别为1.0μg/kg(A组)、1.5μg/kg (B组)、2.0μg/kg(C组),辅助通气2 min后医生切皮开始手术,之后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异丙酚4 mg/(kg·h),间断静脉注入维库溴铵0.05 mg/kg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气管插管即刻(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出血量、记录诱导至胎儿取出的时间(I~D时间)、1 min,5 min,10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的处理。【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前 SBP,DBP,MAP、H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T1、T2分别与B和 C组的相同时间点比较 SBP,DBP,MAP、HR明显升高;同时 A组T1、T2与T0比较 SBP,DBP,MAP也明显升高,HR明显增加(P<0.05)。B组和C组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出血量,I~D时间三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C组与 A、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 min,10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三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瑞芬太尼1.0μg/kg的诱导剂量,产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2.0μg/kg的诱导剂量,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下降,故1.5μg/kg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诱导效果良好,能较好的抑制术中产妇的应激反应,同时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肝功能不全患者术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反馈调控麻醉药的靶控输注浓度,观察其对麻醉用药量和苏醒时闯的影响。方法肝功能不全患者40例,Child—Pugh分级A级,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咪达唑仑0.05mg/kg,雷米芬太尼3μg/kg进行麻醉诱导,并复合顺式阿曲库铵0.2mg/kg后行气管插管。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0.7—1.8μg/L)、雷米芬太尼(初始效应室靶浓度2.5~3.5ng/L)以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以常规监测指标调控靶控输注浓度;BIS组以BIS值(40~55)为指标反馈调控靶控输注浓度。术中监测血压(BP)、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BIS等指标,并记录麻醉维持阶段药物用量变化及麻醉苏醒时间,患者术中知晓情况。结果BIS组麻醉维持阶段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4.9±0.2)mg/kg v.s.(6.7±0.4)mS/kg,P〈0.05];BIS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0±1.5)min v.s.(11.0±1.4)min,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BIS监测指导肝功能不全患者术中麻醉维持,可在保证适"-3麻醉深度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2组病例术中均持续静脉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S组在气管插管后持续吸入0.5%~1.5%七氟醚,R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分别记录术前(T1)、气管插管(T2)、切皮(T3)、钻颅骨(T4)、动脉瘤夹闭(T5)、缝皮(T6)、拔管(T7)等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BIS等。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CVP、BIS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后MAP均显著低于T1(P〈0.05)。术中高血压、降压药物的使用率和S组均低于R组(P〈0.05)。结论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都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而在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Ⅰ~Ⅱ级择期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语言评价量表(VRS)评分、警觉-镇静(OAAS)评分、术后离开恢复室时间以及定向能力。结果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收缩压(SBP)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发生SBP90 mmHg、HR50次/min、呛咳、肌肉僵硬和插管反应的患者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VRS评分、OAA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术后离开恢复室时间与定向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术后患者苏醒较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