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NS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β2-MG采用免疫浊度法。对37例DEACMP急性期患者和29例经治疗30d后的患者分别抽取CSF和血标本进行NSE和β2-MG测定,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患者组急性期CSF和血清NSE、β2-MG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NSE、β2-MG含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β2-MG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SF中β2-MG、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和血清NSE、β2-MG水平可作为DEACMP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49例乙脑患儿和 15例对照组血清中NSE含量。结果 :49例乙脑患儿血清中NSE含量比15例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t=3.5 6 ,P <0 .0 1)乙脑患儿血清中NSE含量 ,随着临床分型加重而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有后遗症组血清NSE含量比无后遗症组明显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t=3.71,P <0 .0 1)。结论 :血清中NSE含量的变化对乙脑患儿脑损伤程度及临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DEACMP患者脑脊液和血清NSE、β2-MG检测价值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淑静 《中原医刊》2006,33(13):46-4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2-微球蛋白(β-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NS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β-MG采用免疫浊度法。对37例DEACMP急性期患者和29例经治疗30d后的患者分别抽取CSF和血标本进行NSE和β-MG测定,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患者组急性期CSF和血清NSE、β-MG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NSE、β2-MG含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β-MG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SF中β-MG、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和血清NSE、β-MG水平可作为DEACMP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5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标本中NSE和SICAM-1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 血清NSE和sICAM-1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前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治疗后恢复期脑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脊液NSE和sICAM-1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前脑炎急性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与治疗后恢复期脑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SE和sICAM-1参与了病毒性脑炎感染的病理过程,可作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单纯性高热惊厥(SFC)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泌乳素(PRL)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对SFC患儿脑损伤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06年1月至2006年6月确诊为SFC的35例患儿为实验组,同期发热无惊厥既往也无惊厥史的患儿23例为对照组1,21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NSE、PRL含量.结果 (1)实验组NSE水平与对照组1及对照组2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组血清PRL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FC发作时血清NSE明显升高,血清NSE水平有望作为SFC脑损伤的血清学检测指标;PRL无明显变化,表明SFC与癫痫发作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成人颅内感染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CSF)乳酸脱氢酶(LDH)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速率法测定颅内感染患者(发病3~7d内)血清LDH,并行腰穿取CSF检测LDH、白细胞数、蛋白含量等。结果颅内感染组(病毒性脑炎22例,结核性脑膜炎20例,化脓性脑膜炎18例)CSF-LD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脑患者最高,化脑次之,病脑最低,但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血清LD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SF中LDH与血清LDH无相关性(r=0145,P>005)。结论成人颅内感染急性期存在明显的CSF-LDH增高,且不同病原感染所致CSF-LDH升高的水平均不相同,故检测CSF中LDH有助于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MBP、NSE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玉梅  张润玲  苏海翔 《医学争鸣》2004,25(24):2284-2286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髓鞘碱性蛋白 (MB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对临床诊断、分度、病程判断的价值 .方法 :HIE患儿32例 ,分别在急性期、恢复期采血 ,用ELISA法测定MBP含量 ,用放免法测定NSE水平并与血清常用酶学检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а HBDH)等结果进行对照研究 .1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HIE患儿急性期各组血清中NSE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 ;恢复期各组NSE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重度组HIE患儿急性期MBP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 ,恢复期其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结论 :NSE可作为HIE患儿临床诊断、病情及病程判断的敏感指标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B)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和15例对照组血清中NSE含量.结果 4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血清中NSB含量比15例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56,P<0.01)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血清中NSE含量,随着临床分期加重而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有后遗症组血清NSB含量比无后遗症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1,P<0.01).结论 血清中NSE含量的变化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损伤程度及临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剑功  杨喜民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6):2204-2204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胆碱酯酶(CHE)的检测对颅内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Dimension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5例颅内出血患者及30例对照组患者CSF中CHE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颅内出血患者CSF中CHE在疾病的急性期升高,与对照组及疾病恢复期比较差异显著(P<0.01),恢复期CH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SF中CHE活性与蛋白浓度及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结论:CSF中CHE活性的测定对脑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B)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和15例对照组血清中NSE含量.结果 4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血清中NSB含量比15例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56,P<0.01)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血清中NSE含量,随着临床分期加重而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有后遗症组血清NSB含量比无后遗症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1,P<0.01).结论 血清中NSE含量的变化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损伤程度及临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心肌线粒体IgG和格林-巴利综合征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根据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患儿以周围神经损伤为主 ,伴有中枢神经的免疫病理改变 ,并合并多脏器的功能紊乱及损害探讨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儿心脏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现象。方法 采用ELISA检测 32例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儿 ,112例病毒性心肌炎 (VM)患儿和 6 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心肌线粒体IgG (AMMIgG ) ,并检测了GBS的脑脊液 (CSF)中髓鞘碱性蛋白 (MBP)IgG和寡克隆IgG。结果 GBS组血清线粒体IgG阳性率6 8 75 % ,VM组 5 6 2 5 % ,两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 6 0例全部阴性。表明GBS在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受累的同时也有心脏的损害 ,且心肌受损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组。GBS与VM组间血清AMMIg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1 5 93,P >0 0 5 )。 8/2 2例阳性者有CSF中MBP -IgG出现 ,GBS患儿血清AMMIgG阳性者与阴性者间的CSF中寡克隆Ig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4 ,P <0 0 2 0 。GBS患儿血清AMMIgG阳性者CSF中寡克隆IgG阳性率 6 2 5 %低于阴性者的 18 75 %。结论 提示部分GBS患儿存在心肌免疫性损伤。因此 ,必要的AMMIgG检测 ,有助于了解GBS患儿心脏功能和体内的免疫状态 ,并起到监测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急性期体内心肌肌钙蛋白 (c Tn 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 3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血清 c Tn I检测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轻度脱水肠炎 c Tn I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中、重度脱水肠炎 c Tn I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心肌受损情况 ,不同病情程度 ,其心肌受损情况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梗塞性痴呆(MID)患者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55例MID患者CSF中NSE浓度进行测定,另选72例脑梗塞(CI)患者及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并参考DSM-Ⅳ诊断标准及Hachinski缺血评分.结果 MID急性发作组及CI急性期组CSF中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ID稳定期组CSF中NSE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CI恢复期组CSF中NSE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SF中NSE的浓度与MMSE评分无显著相关(r=-0.02257,P>0.05).结论并非所有MID患者CSF中NSE呈一致性变化.CSF中NSE的含量变化可反映MID患者的脑组织功能状态.但是NSE并不是一种智能因子,并不能直接反映MID患者的智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对新生儿肠道病毒 (EV)感染检测的效果。②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了 2 3例住院新生儿脑脊液 (CSF)、血清及尿液标本中EVRNA。③结果 急性期病儿的标本 (CSF、血清、尿液 )中 1 5例EVRNA阳性 ,而病毒培养 8例阳性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2 6 ,P <0 .0 5)。④结论 RT PCR方法是诊断新生儿EV感染简单、快速、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NSE变化及黄芪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变化及与黄芪治疗相关性的研究。方法:HIE134例及24例正常新生儿于治疗前、后测定血NSE活性。结果:中、重度HIE患儿血清NSE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P<0.05);而轻度HIE患儿血清NSE水平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患儿黄芪注射液治疗后,血清NSE影响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NSE可早期判断HIE损伤程度;黄芪是治疗HIE理想的药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脓毒性脑病(SAE)患儿血清脑损伤早期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S100B蛋白的表达,为临床早期诊断SAE及干预该病进展提供佐证。方法选择36例SAE为研究对象,依据脓毒性脑病诊断标准分为早期和晚期病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分析两组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期SAE血清NSE及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两期SAE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早期和晚期SAE患儿进行改良GCS评分后,评分≤7的病例,其NSE和S100B蛋白增高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AE患儿血清中脑损伤标志物NSE及S100B蛋白异常表达,早期监测NSE和S100B蛋白的异常表达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测定并分析72例脑梗死及60例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抵抗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结果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抵抗素、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恢复期患者血清抵抗素、NSE的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D患者抵抗素浓度与对照组及脑梗死恢复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E浓度低于对照组及脑梗死恢复期(P〈0.05)。提示检测血清抵抗素和NSE对MI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脑脊液 β2 微球蛋白 (CSFβ2 -MG)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62例AL患者进行CSFβ2 -MG、细胞学检测 ,并对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的 2 5例患者的CSFβ2 -MG动态观察。结果  2 5例合并CNSL患者CSFβ2 -M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不合并CNSL组 (P均 <0 .0 1) ,而不合并CNSL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5例合并CNSL患者经治疗后 13例病情缓解 ,CSFβ2 -MG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2例未缓解的患者 ,CSFβ2 -M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检测CSFβ2 -MG对CNSL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动态检测CSFβ2 -MG可作为CNSL治疗疗效判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多梗塞性痴呆(MID)患者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55例MID患者CSF中NSE浓度进行测定,另选72例脑梗塞(CI)患者及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并参考DSM-Ⅳ诊断标准及Hachinski缺血评分。结果 MID急性发作组及CI急性期组CSF中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ID稳定期组CSF中NSE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CI恢复期组CSF中NSE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SF中NSE的浓度与MMSE评分无显著相关(r=-0.02257,P>0.05)。结论 并非所有MID患者CSF中NSE呈一致性变化。CSF中NSE的含量变化可反映MID患者的脑组织功能状态。但是NSE并不是一种智能因子,并不能直接反映MID患者的智能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多梗塞性痴呆 (MID)患者脑脊液 (CSF)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55例MID患者CSF中TNF α进行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NSE浓度。并与同期住院的 72例脑梗塞 (CI)患者及 3 2例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 (Control)患者进行比较。患者的智能水平测定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 ,并参考Hachinski缺血评分及DSM Ⅳ诊断标准。结果 MID急性发作期及CI急性期CSF中TNF α、NSE的浓度均非常显著高于Control组 (P <0 .0 1 ) ;MID稳定期及CI恢复期CSF中TNF α的浓度显著高于Control组 (P <0 .0 5) ;MID稳定期CSF中TNF α的浓度同CI恢复期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而MID稳定期CSF中NSE浓度低于Control组和CI恢复期组 (P <0 .0 5)。各组CSF中TNF α、NSE的浓度与MMSE评分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结论 MID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患者CSF中TNF α、NSE含量呈非一致性变化。MID患者CSF中TNF α、NSE含量变化可能客观地反映患者脑细胞缺血缺氧性损害。但TNF α、NSE含量变化不能直接反应MID患者的智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