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II)-mRNA在肝癌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从癌组织和外周血中制备总RNA,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作用合成IGF-ⅡcDNA,再分别以RT-PCR扩增IGF-ⅡcDNA片段,分析其在肝病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肝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扩增出的IGF-Ⅱ基因片段大小为170bp,并与原设计相一致。肝癌、癌灶周围和远癌组织中,IGF-Ⅱ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53.3%和0。肝癌患者外周血IGF-II基因片段阳性率34.2%,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分别为14.3%、19.4%和45.5%,在伴有肝外转移肝癌中全数阳性,在AFP〈50ng/ml的17例中阳性6例(35.3%);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中未见IGF-Ⅱ基因片段阳性。IGF-Ⅱ基因标志与肝癌大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IGF-Ⅱ基因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转移判别及术后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Western印迹法和Northern印迹法从细胞、蛋白及转录水平观察17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IGF-Ⅱ、IGF-Ⅱ受体和CSF-1受体/c-fms癌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3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中IGF-Ⅱ和IGF-Ⅱ受体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肝癌组织;肝癌及癌旁肝组织IGF-Ⅱ基因呈胚胎型表达特点。但是,肝癌组织中CSF-1受体基因表达则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由此提示3种基因产物异常的过量表达与肝癌细胞自分泌生长刺激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肝癌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癌周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并分析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IGF-Ⅱ表达的关系。结果:肝癌IGF-ⅠR均呈较高表达,在肝癌癌灶为80.0%(24/30)及癌周组织表达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8.53,P<0.01)。肝癌癌灶组中IGF-ⅠR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数目、大小、HBsAg阳性等无明显相关(P>0.05)。中、低分化程度肝癌组织中IGF-ⅠR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肝癌(P<0.05),且与IGF-Ⅱ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IGF-ⅠR在肝癌中过度表达,且与肝癌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黄卫  杨冬华  汤绍辉 《广东医学》2005,26(6):782-784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启动子P4的甲基化状态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提取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及相应癌旁肝组织各1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穿刺活检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7例以及三株肝癌细胞系(BEL7402,SMMC7721,HepG2)的基因组DNA,分析肝癌组织IGF-Ⅱ启动子P4序列,检测各组织、细胞的IGF-Ⅱ启动子P4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肝癌组织IGF-Ⅱ启动子P4序列与MEDLINE提供的正常序列(NT-009308)一致;肝癌、癌旁、慢性乙型肝炎以及正常肝组织IGF-Ⅱ基因启动子P4甲基化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6.207,P=0.000)。结论本组原发性肝癌组织IGF-Ⅱ基因启动子P4无序列缺失、突变;IGF-Ⅱ基因胚胎型启动子P4的去甲基化与肝癌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及其DNA启动子2(P2)甲基化状态.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雄性SD大鼠诱发肝细胞癌,分别观察肝细胞形态学(HE染色)改变、肝及血IGF-Ⅱ动态变化;应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基因组DNA,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扩增分析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肝细胞在诱癌后从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到高分化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肝和血中IGF-Ⅱ表达呈梯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P<001).正常鼠、肝细胞变性鼠、癌前病变鼠和肝细胞癌变鼠肝IGF-Ⅱ基因P2低甲基化率分别为0%、27.8%、88.9%和100%,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肝IGF-Ⅱ基因P2逐步去甲基化,各组间差异有学意义(χ2=28.414,P<0.001),且与肝或外周血IGF-Ⅱ的异常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IGF-Ⅱ基因启动子逐步低甲基化改变与肝细胞的恶性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以5例原发性肝癌组织的pay(A~+)RNA构建一个1×10~6的混合肝癌cDNA文库,并以正常人肝IGF-Ⅱ基因片段为探针筛选此文库,得到多个阳性克隆,从中再以一个较长片段的克隆作为探针对其它组织作Northern杂交分析,发现胎脯、胎肝及其它肝癌组织中的IGF-Ⅱ基因都有过量表达,而正常成年肝组织无明显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片段,观察它在肝癌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肝病患者外周血中制备有核细胞总RNA,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合成IG F-Ⅱ-cDNA,分别以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GF-Ⅱ基因片段,分析肝病患者外周血中IGF-Ⅱ基因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1)肝癌患者外周血中IGF-Ⅱ的检出率为34.2%,明显高于其它肝病、肝外肿瘤和正常对照组(P<0.05).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IGF-Ⅱ基因片段阳性率分别为14.3%、19.4%和45.5%;(2)IGF-Ⅱ基因片段的检出率在肝内有无转移的肝癌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伴有肝外远处转移肝癌中,IGF-Ⅱ基因片段阳性率为100%.结论外周血中IGF-Ⅱ基因标志物有助于肝癌的诊断、肝癌远处转移的判断以及肝癌术后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G1ypican-3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GF-Ⅱ)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Glypican-3和IGF-Ⅱ的表达情况.结果:Glypican-3、IGF-Ⅱ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3.75%和76.25%,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75%和48.75%,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ypican-3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肝外转移及肿瘤大小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血清AFP水平及术后复发无明显关系(P>0.05).IGF-Ⅱ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肝外转移及肿瘤大小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血清AFP水平及术后复发无明显关系(P>0.05).在癌组织中Glypican-3与IGF-Ⅱ的表达呈正相关(γ=0.6253,P<0.01).结论:肝癌组织中Glypican-3及IGF-Ⅱ高表达,可能可促使肝癌细胞增殖,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肝癌组织IGF-Ⅱ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分析人HCC癌灶、癌旁及正常肝脏组织IGF-Ⅱ基因P3甲基化状态及其病理学特征。结果:人癌灶、癌旁以及正常肝组织P3甲基化率分别为0%、47.5%和100%,各组之间的甲基化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癌旁组织P3甲基化率在低分化组显著低于高中分化组(P=0.000);HBsAg阳性组显著低于HBsAg阴性组(P=0.040),但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AFP之间差异未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IGF-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降低在HCC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许多生长因子参与细胞癌变,分子机制和表达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本文对近几年有关肝细胞癌相关的生长因子的报导进行归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原发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转移的关系。结果:以免疫组织化学法、DNA-RNA原位杂交方法等检测HCC中IGF-Ⅱ的表达,得出IGF-Ⅱ在HCC中的表达关系。利用血清学指标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中相关的表达,总结规律。结论:肝细胞癌变为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的发病过程,IGF-Ⅱ呈上调表达,其机制可能是促进肝细胞癌变的发生和发展,HBV感染可能导致HCC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肝癌组织及外周血IGF—IImRNA片段扩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mRNA在肝癌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肝癌组织和外周血有核细胞中帛备总RNA,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作用合成cRNA,再分别以RT-PCR扩增IGF-Ⅱ基因片段,分析其在肝病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肝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扩增出的IGF-Ⅱ基因片段大小为170bp,并与原设计相一致;30份肝癌、癌灶周围和远癌组织中,IGF-Ⅱ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0%、53.3%和0.0%;外周血IGF-Ⅱ基因片段阳性率:肝癌患者为34.2%,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中未见 阳性;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分别为14.3%、19.4%和45.5%;有伴有肝外转移的13例肝癌中全数阳性;在17例AFP<50ng/ml的肝癌中,IGF-Ⅱ基因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转移判别及术后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RNA杂交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了7对原发性肝癌(PHC)和癌旁组织及血清中HBxAg、ets-2、IGF-Ⅱ、C-myc和N-ras的表达。结果表明,在肝组织内HBxAg表达为17和28Kd的特异性条带。在3例血清中,可见到17Kd HBxAg。在有HBxAg表达的肝组织内,常有多种痛基因如ets-2,IGF-Ⅱ、C-myc和/或N-ras同时表达增加的现象,提示HBxAg的非特异性反式激活作用。在部分癌旁组织有癌基因表达高于癌组织的现象。文内讨论了HBxAg与癌基因表达相互关系及在PHC发生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热休克蛋白(HSP)gp96及基因的动态表达与变化。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0.05%)喂饲SD大鼠诱发肝癌,观察肝病理组织学(HE染色)和总RNA的改变,以巢式逆转录酶链反应扩增gp96基因片段;以免疫组化分析肝细胞癌变过程中gp96的动态表达。结果:SD鼠在喂饲2-FAA后,在诱癌早期肝细胞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见大量癌巢结节。癌变过程中肝组织gp96-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组织(P<0.01);正常肝gp96蛋白表达较少,肝细胞癌变过程中gp96表达呈显著的梯度增加。结论:gp96参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癌变初期的过度表达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汤绍辉  杨冬华  黄卫  舒建昌 《广东医学》2005,26(12):1635-1637
目的克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P2,P4启动子并进行序列分析,以明确肝癌组织中IGF-Ⅱ启动子碱基序列有无改变及其与转录调控的关系,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IGF-Ⅱ基因全序列及有关文献,应用巢式PCR扩增L-02人胎肝细胞系(正常对照)及8例肝癌组织的IGF-ⅡP2,P4启动子,并采用TOPO TA Cloning kit将PCR产物克隆入pCR2.1-TOPO T载体。目的DNA片段和阳性重组子分别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直接测序鉴定。结果①L-02细胞及8例肝癌组织P2,P4启动子均扩增成功,长度分别为684 bp及1 246 bp;②8例肝癌组织P2,P4启动子碱基序列与L-02相应的DNA序列完全相同,未见突变、缺失等改变,经与GenBank数据库比较,结果完全一致。结论①成功克隆了IGF-ⅡP2,P4启动子;②本组肝癌组织中IGF-ⅡP2,P4启动子序列稳定,未见突变、缺失等改变,可能与IGF-Ⅱ异常表达的转录调控机制无关。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并且是一种强烈的致有丝分裂剂,在体内外都有很强的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的能力,参与肿瘤细胞的调控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是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国外有研究报道IGF-Ⅱ在多种癌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本文研究IGF-Ⅱ在宫颈病变中的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陈潮文  刘序友  杨冬华  汤绍辉 《广东医学》2007,28(12):1894-1896
目的 探讨人肝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P3,P4启动子表达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PCR、PCR、直接测序分别检测7例正常成人肝组织、23例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肝癌组织IGF-Ⅱ基因P3,P4启动子特异的转录子表达及p53基因突变状况.结果 ①绝大多数肝癌组织P3和P4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平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成人肝组织(P<0.01);②肝癌组织p53基因的突变率为30.4%(7/23).③23例肝癌组织中,具有p53基因突变的标本P3,P4 mRNA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无p53基因突变的肝癌组织(P<0.05).结论 ①IGF-Ⅱ基因P3和P4再激活是大多数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肝癌的重要特征;②肝癌组织P3,P4 mRNA显著上调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后者可能是P3,P4再激活的转录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是多肽类生长激素中的一类,是细胞增生、分化过程中的促有丝分裂因子。有研究表明IGF在肿瘤细胞的增生分裂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文中探讨IGF-1和2及其受体基因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分析它们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亚型α、β间的关系以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58例患者临床不同期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标本(内膜癌组),同时选取癌旁组织31例(癌旁组)、正常内膜组织42例(对照组),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TaqMan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3组患者的IGF-1、IGF-2、IGF-1受体(insulin-like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IGF-2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ERα、ERβ的mRNA表达,分析3组标本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在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和相关关系。结果 IGF-1、IGF-1R、IGF-2、IGF-2R、IGFBP-3的mRNA表达量在内膜癌组中分别为1.19±0.79、6.23±3.98、2.44±2.32、4.32±2.98、14.47±12.31,在癌旁组中分别为2.66±1.73、35.34±22.02、8.59±7.13、0.39±0.36、8.28±4.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0.58±0.30、0.54±0.32、0.33±0.19、0.04±0.03、4.58±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与内膜癌组比较,IGF-1、IGF-1R、IGF-2的mRNA量明显升高,而IGF-2R、IGFBP-3的mRNA则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α、ERβ-mRNA表达水平在内膜癌组分别为10.67±7.63、31.44±25.22;对照组中分别为16.24±10.10、50.10±21.60(P<0.05),癌旁组中分别为45.54±33.58、529.62±296.70,较对照组及内膜癌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ER与IGF之间无相关性。内膜癌组中ERα与IGF-1、IGF-2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6439、0.5228;与IGF-2R呈轻度正相关,r为0.297 0;ERβ与IGF-1、IGF-2、IGF-2R呈轻度正相关,r分别为0.415 5、0.355 5、0.275 6;癌旁组中,ERα与IGF-1R、ERα与IGF-2、ERβ与IGF-2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554 5、0.850 2、0.932 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显示无相关性。在内膜癌组织中IGF-1、IGF-2、IGF-2R、ERα、ERβ-mRNA表达量随着分期、分级以及浸润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IGF-1R、IGFBP-3-mRNA表达量变化不明显;IGF-1、IGF-2、ERα、ERβ-mRNA与内膜癌分期、分级以及肌层浸润深度呈高度负相关,IGF-2R与分期、分级、浸润深度呈轻度负相关(P<0.05),IGF-1R和IGFBP-3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间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IGF-1、IGF-2、IGF-1R的基因呈明显高表达,尤以癌旁组织中更明显;癌旁组织中ERα、ERβ的基因活性亦明显高于癌组织,癌组织中ERα、ERβ与IGF-1及IGF-2呈高度正相关,提示IGF-1和IGF-2可能激活ERα/ERβ,是正常内膜发生癌变的重要机制之一。IGF-1、IGF-2、IGF-2R、ERα、ERβ-mRNA高表达可能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脏组织中IGF-1及IGF—1R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探讨IGF—1及IGF—1R在肝纤维化不同程度的表达及分布。探讨细胞因子IGF-1及IGF-1R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明确肝纤维化成因。方法:选择52例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个标本IGF-1及IGF-1R的表达及分布进行定位度半定量研究。结果:IGF-1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肝星状细胞及枯否细胞胞浆,阳性产物呈棕黄色,未见细胞核着色。IGF—1R的分布与IGF-1类似。IGF-1随着病理损伤的加重而逐渐增加,S3期和S4期IGF-1水平明显高于S3期,与肝脏病理炎症程度呈正相关。IGF—1R的表达与IGF—1呈类似趋势。结论:在慢性肝炎肝组织中有IGF-1及IGF—1R的阳性表达。IGF-1及IGF-1R在肝组织内的表达强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其在多种肿瘤如肝癌、胆管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然而IGF-Ⅱ在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TCH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提取手术切除18例不同病理分级的人肝癌、癌旁组织和6例胆管结石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中的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观察人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TCH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观察人正常肝组织中PTCH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PTCH在所测18例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在6例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且在病理分级为Ⅰ和Ⅱ级的癌组织中PTCH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而在病例分级为Ⅲ级的癌组织中PTCH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24).结论 随着肝癌恶性程度的增加PTCT的mRNA表达量呈递减趋势,提示PTCH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的早期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