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李春燕  郭娅慧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3):275-276,278
目的: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通餐后甘油三酯的变化,早期发现隐匿性脂代谢异常,从而合理规范地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方法:选择首次发病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有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分为健康组30例,高血压组29例,2型糖尿病组29例。对照组为无精神分裂症的健康志愿者30例。空腹10小时后及进餐后4小时分别测血甘油三酯,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组相比空腹及餐后4h血T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合并2型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及餐后4h血TG水平明显高于合并高血压组和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TG的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餐后4h血TG的水平较空腹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餐后4h血TG的水平还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空腹血TG水平正常,餐后4hTG水平也是显著升高的,合并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者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脂检测的价值。方法测定110例糖尿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水平。结果正常尿白蛋白组血脂各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量白蛋白组TG、LD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大量白蛋白组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P〈0.01)。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1),血T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脂水平随糖尿病肾病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且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3.
田颖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84-8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4月-2008年10月在我门诊部就诊后在兵团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无mL管并发症B组患者HbA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TC、L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而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并发症患者A组HbAlC、TC、LDL—C水平较无血管并发症者升高更显著(P〈0.05)。2型糖尿病患者FPG与HbAIC呈正相关(r=0.343,P〈0.05),而FPG与TC、LDL-C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严密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治疗和控制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方法对7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旁腺激素(PTH)。随机选取80例无肾脏病的体检对象为对照组。结果血液透析组PTH、TG、LDL—C及LDL-C/HDL-C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下降(P〈0.05),T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PTH水平与TC、TG、HDL-C、LDL-C无明显相关(P〉0.05),与TG、LDL-C/HDL—C比值成正相关(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P,rH水平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李付军 《中原医刊》2007,34(13):90-9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80例本地学校在职及退休教师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的血糖(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生化指标,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G、TC、HDL、LDL4项指标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中血糖控制较差者(BG〉7.22mmol/L)与血糖控制较好者(BG≤7.22mmol/L)比较,TG、TC、LDL3项指标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差者较正常人更容易出现血脂代谢异常,在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应注意对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姚成立  李溪  胡斌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2):822-82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脂肪餐后血脂的代谢变化。方法测定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2例正常血压者空腹、脂肪餐后2小时的血清甘油三酯(1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高血压病组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组餐后2小时HDL-C降低(P〈0.05),TC、LDL-C则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脂肪餐后TG水平异常升高,伴HDL-C降低是其血脂代谢异常的表现;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要进行脂肪餐试验,准确地判定血脂代谢情况;对于患有高血压病,餐后血脂明显增高的患者,应当进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BMD)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及股骨近端BMD,放免法测定其血清雌二醇、睾酮、孕酮、泌乳素水平,井与健康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各部位BMD显著低于峰值骨量组和同龄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雌二醇、零酮、泌乳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患者HbAlC水平、BMI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空腹胰岛素与睾酮水平、空腹C肽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糖尿病患者腰椎BMD与雌二醇、睾酮水平显著相关(P=0.001),而健康人各部位BMD均与雌二醇、睾酮水平显著相关(P=0.001);糖尿病患者BMD还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显著相关(P〈0.05),其L3密度与BMI显著相关(P=0.01)。结论男性患者腰椎BMD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相关,股骨近端BMD主要受糖尿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1例T2DM患者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T2DM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DR组)、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组)。测定各组的血脂水平。结果T2DM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变组TC、TG、LDL—C水平高于NDR组,HDL—C显著低于NDR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DR组TC、TG、LDL—C水平高于BDR组,HDL—C显著低于BDR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TC、TG、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O.514,0.581,0.517;P〈0.01),与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51,P〈0.05)。结论血脂水平在T2DM视网膜病变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脂水平可以做为判定T2DM发生DR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甘肃省东乡族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418例东乡族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8例DM患者中,DN患者226例,占54.1%;NDN患者192例,占45.9%。DN组的血压显著高于NDN组(P〈O.05),且以收缩压的升高为主,其高血压的发生率为83.2%。DN组中贫血的发生率高于NDN组(P〈0.01),贫血的总发生率为53.5%。Hb水平与eGFR值、Ccr呈正相关(r=-0.348,P〈0.01;r=0.351,P〈0.01),Hb与NAG酶水平成负相关(r=-0.327,P〈0.01)。DN组Scr、血、尿B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均较NDN组显著升高(P〈o.01)。DN组尿微量白蛋白与血β2-MG呈正相关(r-0.195,P〈0.05),与GFR、Ccr分别呈负相关(r=-0.533,P〈0.01;r=-0.260,P〈0.01),与收缩压、BUN分别呈正相关(r=0.281,P〈0.01;r=0.189,P〈0.05)。结论甘肃省东乡族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表现为严重的贫血、明显的蛋白尿、高血压,患病晚期易并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且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痛(T2DM)患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 (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危险因素及这些危险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78例,进行磁共振肝脂肪定量及肺功能检查,根据肝脂肪定量结果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0例住院T2DM患者合并NAFLD,38例未合并NAFLD。NAFLD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血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转移酶(GGT)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5),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流量(FEVl)、一秒率(FEVl/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低于非NAFL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肝脂肪定量与SBP(r=0.437,P〈0,05)、TG(r=0.435,P〈0.05)、GGT(r=0.469,P〈0.05)呈正相关,与肺功能指标FVC(r=-0.467,P〈0.05)呈负相关。结论SBP、TG、GGT为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子,NAFLD与糖尿病肺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34例T2DM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根据公式non-HDL—C=TC—HDL-C计算出non—HDL—C含量,并与60例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2DM组TC、TG、LDL—C及non-H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HDL-C明显低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HDL-C略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微血管病变与TC、TG、LDL—C、non-HDL—C等指标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且non-HDL-C与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相关性优于TG、TC和LDL-C。结论:脂质代谢紊乱的敏感指标non—HDL-C与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34例MHD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阿托伐他汀钙组(B组),以及维生素C+阿托伐他汀钙组(C组)。分别测定各组血脂指标TG、TC、LDL-C、HDL-C;营养指标Alb、PA和Hb,以及炎症因子CRP和IL-6。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C组的TG、TC、HDL-C、LDL-C较治疗前具有明显改善(P<0.05)。营养指标在治疗3个月后,B组、C组患者的Alb、PA、Hb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B组改善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指标治疗后3个月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组较B组改善得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C较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生儿脐血中的瘦素(leptin)、胆固醇(CHO)及甘油三酯(TG)水平,分析这些指标变化与胎儿生长的关系,探讨早期评估IUGR的方法。方法103例新生儿脐血标本分为三组:(1)小于胎龄儿组(SGA):30例;(2)适于胎龄儿(AGA)组:41例;(3)大于胎龄儿(LGA)组:32例。采用高敏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脐血中瘦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G、CHO水平。结果(1)脐血瘦素水平AGA、SGA、LGA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5.P〈0.01);SGA组(0.7147±0.5761)ng/ml显著低于AGA组(2.710±0.4329)ng/ml(P〈0.01),而AGA组低于LGA组(5.687±0.3916)ng/ml(P〈0.05)。脐血瘦素水平随胎龄及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加(r分别=0.332和0.654,P均〈0.01)。(2)脐血TG水平AGA、SGA、LGA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P〈0.05);SGA组(0.7141±0.1576)mmol/1显著高于AGA组(0.5027±0.1330)mmoL/l(P〈0.01)及LGA组(0.4907±0.1397)mmool/L(P〈0.01),而AGA组与LG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320,P=0.050),与胎龄无相关性(r=0.129,P〉0.05)。(3)脐血CHO水平AGA、SGA、LGA三组分别为(1.685±0.1121)mmol/L。(1.947±0.2079)mmool/L和(1.661±0.142)mmo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1.28,P〉0.05)。脐血CHO水平与出生体重及胎龄无相关性(r分别=0.208和0.133,P均〉0.05)。(4)脐血瘦素与TG呈负相关关系(r=-0.280,P〈0.05),与CHO无相关性(r=-0.117,P〉0.05)。结论结果提示IUGR新生儿血脂代谢异常;脐血瘦素水平降低可作为判断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的一项客观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胡轩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599-160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非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A组,30例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为B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C组,另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健康查体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D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其血压和血脂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高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LDL-C升高,HDL-C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正常组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④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糖尿病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均明显升高,HDL-C降低。在临床工作中,治疗胰岛素抵抗的同时降低高尿酸血症可能会收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低剂量二甲双胍与常规剂量阿卡波糖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本科室56名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30),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n=28,B组n=28)。A组患者前3个月接受低剂量二甲双胍(500~750mg/d)单药治疗,后3个月转为接受常规剂量阿卡波糖(150—300mg/d)单药治疗。B组患者前3个月接受阿卡渡糖治疗,后3个月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剂量与A组相同。检测两组基线、第3个月末和第6个月末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血压和血脂水平。结果:①低剂量二甲双胍显著降低了A组(P〈0.01)和B组(P〈0.05)患者的FPG水平;②低剂量二甲双胍降低了A组(P〈0.01)和B组(P〈0.01)患者的HbA1c水平。阿卡波糖只降低了B组的HbA1c水平(P〈0.05);③低剂量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单药治疗能降低餐后2hPG,但是不能达到治疗目标值。结论:低剂量二甲双胍与常规剂量阿卡波糖相比,前者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治疗方法对糖尿病下肢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和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差异,探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对下肢VPT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87例(胰岛素治疗组41例,口服药物治疗组46例),正常对照组18例,检测FBG、TG、CHO、HDL、LDL、HbA1 c等生化指标,并进行双足VPT测定,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用直线相关方法分析双足VPT与各检测指标间的关系。结果:①糖尿病组FBG、HD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CHO值较口服药物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②两糖尿病组双下肢VP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③双下肢VPT与年龄、HbA1 c、糖尿病病程等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龄、血糖控制差、病程长等因素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胰岛素治疗可能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甙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即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银杏黄酮甙治疗组(C组)。B、C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模成功后,C组给予银杏黄酮甙灌胃,10周后将大鼠宰杀,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脏PAI-1、MMPs-3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免疫组化:PAI-1第6周时B、C组均高于A组(P〈0.01,P〈0.05),持续至第10周(P〈0.01),但C组低于B组(P〈0.01)。MMPs-3第6周时B组低于A组(P〈0.05),持续至第10周(P〈0.01),C组则高于A、B组(P〈0.01)。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PAI-1表达增强、MMPs-3表达下调。应用银杏黄酮甙治疗,可以使PAI-1的表达下调,MMPs-3的表达上调,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联合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而血糖控制不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7例联合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而血糖控制不好的老年患者分为罗格列酮+磺脲类+双胍类组(A组)、罗格列酮+胰岛素组(B组)及胰岛素组(C组),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空腹、餐后2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重指数。结果治疗后3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显著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空腹胰岛素降低,A、B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P〈0.05)。结论对联合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而疗效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罗格列酮可显著降低血糖,是抗拒使用胰岛素者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MHD患者116例,检测血清25( OH) D水平并分为三组:维生素D缺乏组( n=31)、不足组(n=61)、正常组(n=24)。检测各项血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Alb)、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EPO)、血钙(Ca)、血磷(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等,并统计分析。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和不足组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维生素D缺乏组TG、LDL显著高于正常组( P 均<0.05)。缺乏组hsCRP 和NT-proBNP 显著高于不足组和对照组( P均<0.05),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sCRP(β=-0.496,F=8.128,P<0.001)、LDL(β=-0.315,F=4.42l,P=0.015)、TG (β=-0.065, F=3.542,P=0.032)是影响25( OH) D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MHD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hsCRP、LDL、TG是血25( OH) D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对严重缺乏维生素D的MHD患者酌情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BIS为麻醉深度指标,研究不同剂量硫酸镁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硫酸镁小剂量组(M1组)和硫酸镁大剂量组(M2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靶浓度设为2μg.ml^-1)。M1组和M2组病人在插管前3分钟分别推注硫酸镁15mg·kg^-1、25mg·kg^-1。根据BIS值变化调节异丙酚靶浓度,使BIS值维持在45-55。在BIS降至55以下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3、5、10分钟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气管插管即刻和1分钟M1组和M2组SBP,MBP变化较基础值变化不明显(P〉0.05),M2组与C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除C组插管后1分钟HR增快明显(P〉0.05),其余各时点各组内、各组间HR变化均无差异。C组各时点异丙酚有效靶浓度均显著高于M1组和M2组(P〈0.01)。结论气管插管前静注硫酸镁可以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并且能明显降低异丙酚TCI效应室靶浓度,以25mg·kg^-1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