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盆腔疾病(卵巢恶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盆腔炎性疾病等)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其中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者50例作为预防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和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随访患者术后盆腔疾病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减少,E2水平降低,FSH和LH水平升高(P<0.01);但组间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和E2、FSH及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卵巢恶性肿瘤和卵巢良性肿瘤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预防组(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术后确诊为输卵管癌,预防组有2例患者输卵管病理回报见不典型细胞。结论:切除子宫同时行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未见明显影响,且能够有效降低盆腔良、恶性疾病及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1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予以单一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各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LH、FSH水平均高于术前,E2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有子宫切除指征的220例良性子宫疾病患者,根据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中是否切除双侧输卵管分为两组,11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输卵管切除术作为观察组,11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保留输卵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月经第3~5天)及术后1、6、12个月,同位素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评估围绝经期症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卵巢血供变化及盆腔情况,以评价患者卵巢功能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血清FSH、LH显著升高,E2降低(P<0.05);改良Kupperman评分逐渐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FSH、LH升高及E2降低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近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绝经前妇女行子宫切除术后表现为阴虚火旺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探讨补肾宁心法调节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后表现为阴虚火旺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测定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E2、LH、FSH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血清LH、FSH水平与术前比较均上升;血清E2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治疗组FSH,LH上升幅度明显减少,E2下降幅度较少。结论子宫切除后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使卵巢功能降低,出现一系列烘热出汗,头目眩晕,五心烦热,焦虑急躁等临床症状,补肾宁心法能明显改善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阴虚火旺的临床证候,调节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附件)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FSH、E2、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FSH、LH水平高于术前,E2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静  张惠彩 《黑龙江医学》2021,45(9):907-909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LOCR)治疗卵巢囊肿对患者卵巢功能、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长江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的114例卵巢囊肿患者,以患者手术方法为分组方案,将其分为A组(53例)、B组61例,A组采用LOCR手术治疗,B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同时选取60例正常妇女测量相关指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卵巢功能、血清AMH、INHB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结果: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卵巢体积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窦卵泡数目多于B组(P<0.05);术前对A、B组患者的血清AMH、INHB基线水平进行检测,两组无实质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复查两组患者的AMH水平,A组高于B组(P<0.05),A组的INHB则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对两组患者的FSH、E2、LH基线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FSH、LH再次复查A组患者则均低于B组(P<0.05),E2水平组间对比,A组则高于B组(P<0.05).结论:LOCR治疗卵巢囊肿较开腹手术更加有利于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避免血清AMH、INHB水平在术后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照组60例仅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两组均随诊12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评估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以评价患者卵巢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同期的血清FSH、LH、E_2水平以及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血清FSH、LH明显升高、E_2降低,改良Kupperman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不会增加对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不加重围绝经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妇科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188例,其中,72例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者为观察组,116例保留双侧输卵管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AMH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6.23±13.59) mL,手术时间为(109.12±15.78) 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9.21±4.31) h,术后住院时间为(4.53±1.12) d,对照组依次为(55.34±12.68) mL、(107.87±16.02) min、(19.45±4.62) h、(4.67±1.35) 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升高,雌二醇(E2)、AMH降低(P<0.05),但组间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Kupperman评分分别为(5.29±1.43)分、(5.15±1.29)分,两组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例(9.72%)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MPS),与对照组12例(10.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为1.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可导致卵巢功能及血清AMH降低,但术中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并不加重这种影响,且可降低盆腔包块发生率,建议预防性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术后保留卵巢功能的变化,探讨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例106例,进行1年的追踪观察,利用放免方法分别测定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性激素水平。结果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观察组E、P值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FSH、LH值显著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后女性卵巢功能有所下降,应慎重对待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中药对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腹腔镜手术+益肾活血中药术后调理)与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性激素(FSH、LH、E_2)、窦卵泡数(AFC)。结果:术后第1个月,两组AFC、AMH、E_2水平均低于术前,FSH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研究组的AMH、AFC、FSH、E_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FC、AMH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6个月,研究组AFC、AMH、E_2水平均高于术前及对照组,FSH水平均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AMH、AFC、FSH、E_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予以益肾活血中药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术后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需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分为全切组与次全切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测定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结果全切组和次全切组的E2水平在术后1个月时低于术前(P〈0.05),但在术后6个月时则与术前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的FSH、LH水平均分别较术前上升(P〈0.05),但术后6个月时的FSH、LH与术前水平相近(P〉0.05)。两组的3种性激素浓度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无差异(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的近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电凝和缝合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电凝组和缝合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抗缪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电凝组与缝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两组窦卵泡数、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少或慢低于术前(P <0.05);且缝合组多或快于电凝组(P <0.05)。两组血清AMH、E2水平均低于术前(P <0.05),且缝合组高于电凝组(P <0.05)。两组血清FSH、LH水平均高于术前(P <0.05);且缝合组低于电凝组(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AMH与E2水平呈正相关(r =0.553,P <0.05),与FSH、FSH/LH呈负相关(r =-0.614和-0.482,均P <0.05),与LH无相关性(r =0.115,P >0.05)。结论 相较电凝止血,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缝合止血更有利于保护卵巢储备功能。患者术后血清AMH水平与E2、FSH、FSH/LH相关,AMH检测可作为辅助手段评价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癸益经汤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PO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滋癸益经汤加滋肾育胎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滋癸益经汤加维生素E胶囊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各项证候积分、月经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彩超检查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卵泡数量、卵巢最大血流速度(PSV)和卵巢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3.6%,对照组为39.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证候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咽干口燥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咽干口燥、大便异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月经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月经周期和经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经量和痛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彩超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降低RI和增加PSV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性激素水平方面: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FSH、LH、E2、AMH水平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在提高患者血清AMH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癸益经汤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POF疗效确切,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和月经情况,还可提高患者血清AMH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双侧卵巢血供,降低卵巢血流阻力。  相似文献   

14.
舒芊  兰鹰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4,35(12):118-121
目的 探讨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体积及动脉血流量改变对性激素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绝经过渡期妇女106例纳入观察组,同时选择行月经正常妇女98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卵巢体积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性激素、血脂水平并对卵巢体积及血流动力学与性激素、血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卵巢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RI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I则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FSH、LH明显低于对照组,E2、P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SH、LH、E2、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C、TG、HDL、LD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与FSH、LH、E2及P呈正相关(P<0.05).PI与FSH、LH、E2及P负相关(P<0.05).RI与TC、LDL呈正相关(P<0.05).PI与TC、LDL呈负相关(P<0.05).结论 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体积缩小、动脉血流动力学已发生较明显改变,同时伴有卵巢功能下降,性激素水平不稳定、血脂水平等改变,进而加速了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衰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及卵泡中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水平对不孕症患者生育能力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收治的20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窦卵泡数目及卵巢最大平面直径分为生育能力良好组(n=114)和生育能力不良组(n=86);另选取同期132名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AMH、GDF9水平;比较生育能力良好组和生育能力不良组患者的血清和卵泡AMH、GDF9水平;分析不孕症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因素;不孕症患者的血清AMH、GDF9水平与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AMH、GDF9水平对不孕症患者生育能力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AMH和GDF9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生育能力良好组比较,生育能力不良组患者的血清及卵泡中AMH、GDF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生育能力良好组比较,生育能力不良组患者的FSH水平、不孕年限>2年占比、促排卵次数>2次占比、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显著升高,获卵数、窦卵泡数目、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和LH、雌二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不孕症患者的血清AMH和GDF9水平与FSH水平呈负相关(r<0,P<0.05),与LH和雌二醇水平呈正相关(r>0,P<0.05)。血清及卵泡AMH、血清及卵泡GDF9、获卵数、FSH、LH、窦卵泡数目、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是不孕症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AMH和GDF9联合诊断不孕症患者生育能力的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AMH、GDF9单独预测(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的血清及卵泡中AMH和GDF9水平与其生育能力有关,血清AMH和GDF9水平对其生育能力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利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方法 对103例49岁以下的未绝经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术式分成3组:子宫肌瘤挖除术组(Ⅰ组),33例;次全子宫切除术组(Ⅱ组),30例;全子宫切除术组(Ⅲ组),加例。术前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孕酮;对60例子宫切除患者于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卵巢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Pa),搏动指数(PI)。分别在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Ⅰ组患者不论年龄大小,手术前后FSH、LH、雌二醇、孕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及Ⅲ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雌二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SH、LH、孕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40岁以上患者雌二醇水平术后6个月为(322±212)pmol/L,术前为(589±458)pmol/L,P〈0.01。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动脉Vmax、Vmin值下降,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升高,术后6个月Vmax为(0.24±0.04)m/s,Vmin为(0.05±0.05)m/s,阻力指数为0.80±0.05,搏动指数为2.06±0.24。结论 (1)子宫肌瘤挖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无影响。(2)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均可影响卵巢血供及内分泌功能,尤其对40岁以上患者有明显影响,且半年内即可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联合GnRH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可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实验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后联合GnRH-a治疗3个月的患者63例。对照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的患者62例。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后3月或月经第2~3 d、术后6月月经第2~3 d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的变化,并随访术后18个月自然妊娠及囊肿复发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实验组术后3个月FS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LH明显减低(P<0.05),E2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FSH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LH明显增高(P<0.05),E2明显减低(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占95.3%,而对照组患者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仅占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不孕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57.1%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不孕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12.7%明显低于对照组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术后联合GnRH-a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不孕症患者术后联合GnRH-a治疗可明显提高术后妊娠率,但与临床分期及患者年龄相关;术后联合GnRH-a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鲜与玻璃化冻存幼鼠卵巢异体异位移植对卵巢早衰(POF)小鼠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小鼠为对照组,使用一次性环磷酰胺150 mg/kg腹腔注射,白消安20 mg/kg皮下注射,建立小鼠卵巢早衰模型,于造模30 d后进行幼鼠新鲜或玻璃化冻存卵巢的肾被膜下移植。通过对移植后30 d各组卵巢组织常规HE染色、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抑制素B(INHB)、抗苗勒管激素(AMH)变化,观察卵巢玻璃化冻存后异体移植对化学性卵巢功能损伤卵泡储备功能有无挽救作用。结果无论是损伤模型组还是损伤后卵巢移植组,血清FSH、LH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H、INHB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卵巢移植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血清激素指标均有所改善,尤其是玻璃化冻存卵巢移植组,血清FSH、LH浓度明显降低(P<0.05),AMH、INHB上升。结论新鲜与玻璃化冻存幼鼠卵巢异体异位移植可以有效改善POF小鼠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电凝和缝合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因双侧卵巢囊肿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中创面止血采用缝合法或电凝法,缝合组20例,电凝组20例。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月经期第3天上午抽血,利用放免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抗苗勒管激素(AMH),并行阴道超声检查,测卵巢大小、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PSV)、窦卵泡数(AFC),以评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2组术前一般情况和卵巢储备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术后卵巢功能评价:缝合组术后1、6个月E2、AMH稍有下降, FSH稍升高,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术后1、6个月E2、AMH明显下降,FSH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组间比较,E2、FSH、A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术后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缝合组术前与术后各时期卵巢AFC和P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术后1、6个月与术前比较AFC、P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组间比较,AFC、PSV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术后卵巢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用电凝法进行卵巢创面的电凝止血,可影响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术中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凝止血,采用缝合法进行卵巢创面的止血整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