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硕士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设置,对全国34所医药学院校为研究生开设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的现状(师资、学时、教学内容等)作了调查分析,并就该门课程设置进行了专家咨询。结果表明:本门课程总学时数偏少,实验课尤其突出;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例不恰当;实验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问题。根据调查结果,结合专家意见,对硕士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设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中应该实施的不同教学重点和培养目标。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8年度选修循证医学课程的硕士研究生(151名)和本科生(55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其对循证医学知晓、态度、实践及其难点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对循证医学的知晓和实践难点调查显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对循证医学的了解程度较低并且均认为实践有困难;但两者在对循证医学态度及实践现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硕士研究生对循证医学反映出较高的兴趣和学习需要性。结论循证医学的教育应该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各阶段教学重点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历来受到研究生的重视。对医学硕士研究生来说,需要正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所得到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对统计结果加以正确解释,从而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和改进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高级人才。现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体会,分析我校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对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方式、内容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一些初步思考。1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1.1学生的基础薄弱。近年来,我校的硕士生招收规模扩大,硕士生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医学院校。虽然有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学过统计学,但实际上除卫生专业毕业生外,多数人仅学习过较简单的统计学基本知识,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从未接受过统计学教育。因此,在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多数学生反映医学统计学理论太抽象、难理解,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学习效果不佳。1.2课堂教学方法单调。长期以来,传统的统计学课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把教材里的内容仔细地分解之后,一点一滴地传授给学生,整堂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中应该实施的不同教学重点和培养目标.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8年度选修循证医学课程的硕士研究生(151名)和本科生(55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其对循证医学知晓、态度、实践及其难点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对循证医学的知晓和实践难点调查显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对循证医学的了解程度较低并且均认为实践有困难;但两者在对循证医学态度及实践现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硕士研究生对循证医学反映出较高的兴趣和学习需要性.结论 循证医学的教育应该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各阶段教学重点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心理素质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调查工具对309名医学研究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少数医学硕士研究生存在焦虑阳性的症状,占调查人数的0.97%;肯定有抑郁症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8.74%;以总分160分为临界值,有轻度以上心理问题的16人(5.18%);以10个因子中任一项因子分≥2作为轻度心理问题作为检出标准,有轻度心理问题的研究生占调查人数的14.56%。我校医学硕士研究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青年常模组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我校医学硕士研究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少数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探讨研究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489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问卷489份,回收有效问卷 488份(99.80%)。71.11%(347/488)的人完全赞成开设医学统计学课程,23.98%(117/488)的人比较赞成。对统计学的认同程度、学习动机、课后独立完成作业情况、对统计教学内容总体满意度是成绩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547、1.723、1.374、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或者相关文献进行实例分析、淡化并简化数学公式、采用理论与上机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完善教学方式等,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西北医学教育》2018,(2):250-254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对临床流行病学的认知及教学需求,为进一步完善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依据。方法以我校2017级选修临床流行病学的119位医学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82.4%的研究生认为该课程重要,93.3%的研究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临床流行病学课程,但有不少研究生认为该课程难度较大,兴趣一般;通过Topsis法分析,教学内容综合排序第一位是Meta分析;约一半研究生希望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超过60%的研究生对授课教师要求为副教授及以上、博士学位;96.63%的研究生希望以开卷的方式进行考核;64.7%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最大的收获为实用方法的获取,课程安排为学位课的研究生比非学位课的研究生认为该课程对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更有意义(Z=-3.380,P=0.001),并更愿意推荐其他同学(Z=-2.68,P=0.007)。结论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兴趣,有针对性备课,重视双语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及师资队伍配置,提高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基本统计方法、高级统计方法、科学研究设计、统计软件及应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何种教学对象都使用同一套教学方案。这种无差异的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实效性较差。因此,对医学统计学的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博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知识掌握和需求现况,为博士生阶段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提供依据,对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入学的医学博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91%的博士生希望开设医学统计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希望加强科研设计和高级统计方法的内容。博士生阶段面临完成最高层次学历教育和提供高水平科研论文,掌握医学统计学这一科研工具对他们科研能力提高提供了帮助。统计教学也应在这一层次上对如何教学满足博士研究生的需求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提高本校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接受职业防护的培训教育情况,为学校和医院制订职业防护培训内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研二、研三两个年级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对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培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硕士研究生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医学硕士研究生中知道职业暴露登记上报流程和处理方法的人仅占16.35%,在大学读书时接受过职业防护相关培训教育的人仅占32.69%,在医院接受过职业防护相关培训教育的人仅占27.88%。虽然有部分硕士研究生接受过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教育,但已忘却或比较模糊,78.85%的医学硕士研究生有进一步接受职业防护有关知识教育的需求。结论医学硕士研究生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相关培训教育力度不大,学校和医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培训教育的次数和内容,以增强医学硕士研究生对职业暴露伤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尽量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美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从课程形式、学时学分划分、课程内容以及网络教学等方面介绍了美国医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我国的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建设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科学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为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河南某大学医学院2015届即将毕业的396名医学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对医学硕士科学与专业学位研究的培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除社会实践参加情况和导师培养计划未见统计学差异外(P>0.05),医学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在课程设置、教学规章制度建设与执行、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学位论文选题等级、学位毕业论文完成质量及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SCI文章等方面均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P<0.05),但在毕业后出国留学/攻读博士意愿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高于科学学位研究生(P<0.05);自主选择学位类型与所在学位类型一致性方面,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总一致率为72.0%,但临床医学专业一致性仅为69.9%,较其他医学专业低,且倾向于选择专业学位。结论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倾向于选择专业学位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设计方法知识掌握情况,优化《科研设计》课程设置.方法 以某医学高校2011级硕士研究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基本科研设计方法认知情况.结果 共有473位硕士研究生参加调查,其中有311人(68.05%)入学前系统地学习过医学统计学课程,275人(58.14%)曾参加过科学研究.对于问卷中的10种常见科研设计方法,大多数研究生(>80%)只是了解,熟悉者很少,有的甚至不知道.结论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统计设计方面的科研思维培养,加强科研设计实践教学训练,并建议将科研设计课程引入本科生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医科硕士生医学统计学课程教改的理论与实践杜江,倪宗瓒,陈冠民(华西医科大学610041)如何培养和提高硕士研究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逻辑思维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内容,开设医学统计课程的目的正是通过课堂讲授及讨论,使学生既掌握必要的医学统...  相似文献   

15.
七年制医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很多医学院校为了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而设立了七年制。医学七年制的教学目标是使所有的毕业生在医学理论、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各方面均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而医学统计学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阅读专业期刊及从事医学科研、撰写论文奠定必要的统计学基础。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贯穿于整个科研工作,正确掌握和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是现代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七年制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超声临床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超声临床教学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问卷调查形式,对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级临床型研究生及2002级七年制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研究生超声轮训时间普遍相对较短,对超声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较差;普遍学生认为超声科带教尚规范,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带教内容针对性差,不利于研究生的专科学习。结论研究生超声临床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临床教学有必要从教师水平、带教内容及带教方法等方面进行规划调整。  相似文献   

17.
我校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从两大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方面是对现有的预防医学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加以改革,另一方面是开展预防医学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原来在第三学年开设的预防医学(或叫卫生学,46学时)课程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在第二或第三学年开设预防医学概论(16学时).调查结果显示①有兴趣学习预防医学概论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②绝大多数学生(91.15%)认为学习预防医学概论有助于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③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依次为社会心理与健康(70.80%)、食物与健康(50.44%)、环境与健康(36.28%);④学生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例、课堂讨论、主动参与等意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研究生尽快掌握常用的形态学技术和方法,从1980年起我室开设了病理技术选修课,并根据本课程在医学研究生病理学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授课学时及研究生课题研究需要等特点,逐年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加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中医药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态度、教学感受、应用需求,为构建知-信-行结构的《医学统计学》课程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完成《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在校硕士研究生进行知、信、行问卷调查,统计描述其现状并计算医学统计学的知识丢失系数、知识需求指数和行为应用强度,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别。结果:发放问卷130份,收回问卷109份,回收率为83.84%。研一学生占45例,研二学生占33例,研三学生占31例。知识层面,研二学生的知识丢失系数为0.635,对比研一学生(0.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1)。信念层面,研二及研三学生的知识需求指数分别为96.87%与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均对医学统计学呈积极态度,希望加强医学统计学在设计和科研思维的培养(29.18%)、统计学方法选择与结果的解释(31. 53%) 和统计学软件的操作(36. 07%)等应用能力的培养。行为层面,研一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应用强度为20.45%,研二为37.50%,研三为100.00%,年级越高,统计学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越广泛(P=0.003)。其中,已发表科学论文的占16.5%,论文等级58.6%集中在一般核心期刊。结论:“知-信-行”模型有助于构建灵活实用的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体系,并引导研究生将统计学知识内化为精神动力并付于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山东省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课程设置现况,收集各方意见与建议,制订课程设置改革方案并推广应用。方法通过调研,了解山东省6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重点学科带头人与管理人员等对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改革方案,以一家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试点。结果大多数医学院校理论学习时间为一年,课程单一。在被调查的研究生中,86.7%的认为理论学习时间可以缩短为半年,83.3%的认为需要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94.4%和97.2%的认为参与课题和实践对丰富知识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帮助较大。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将理论学习时间由一年改为半年,增加研究方法类、思维方式训练课程。结论传统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突出问题表现在对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上。以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为试点,改革3年来,师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研究生获得的科技创新奖项以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优于改革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