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哮喘病儿血清sC5b-9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激活片段 (sC5b 9)与哮喘发病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了 30例哮喘病儿哮喘发作时和发作缓解后 2 4h内血清sC5b 9浓度的变化 ,并与 30例健康儿童比较。③结果 哮喘病儿哮喘发作时血清sC5b 9浓度明显高于哮喘发作缓解后 ,且发作时和发作缓解后血清sC5b 9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F =380 .5 3,q =37.4 9、9.4 1、2 8.0 8,P均 <0 .0 0 1)。 ④结论 sC5b 9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作 ,且与病情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中、重度HIE 2 2例 ,其中对照组 10例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 ;治疗组 12例在对症及支持治疗基础上 ,生后 2 4h内给予硫酸镁 10 0mg·kg-1,30min内静脉滴注 ,继以 10mg·kg-1·h-1连用 5d。观察神经行为评分 (NBNA)及治疗前、治疗后 14d及 2 8d脑电图 ,生后 3d腰穿取脑脊液用酶免法测神经烯醇化酶 (NSE)。治疗中持续心电监护 ,动态检测血气、电解质、血糖。于生后d6采血 ,测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 12h血清Mg2 + 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生后 14d和2 8d治疗组NBNA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生后d3治疗组NSE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生后 4 8h内血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硫酸镁对HIE有保护作用 ,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 0例首次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于起病后 4 8小时内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NSE含量 ,选取 5 0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分析NSE与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头颅CT阳性责任病灶的关系 ,动态观察 1 2个月 ,比较血清NSE增高组与血清NSE正常组的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6 0例TIA患者中有 2 4例血清NSE增高 ,TIA患者血清NSE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血清NSE增高与年龄、性别之间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P >0 0 5 ) ,与症状持续时间及头颅CT阳性责任病灶之间的关系密切 (P <0 0 1 )。血清NSE增高组在 1 2个月内的脑梗死发生率较血清NSE正常组明显增高 (P <0 0 1 )。结论 :血清NSE的检测可作为临床上诊断TIA的筛选指标之一 ,血清NSE增高是TIA患者近期内发展成为脑梗死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入院24 h内和入院5 d时血清NSE水平。根据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时间将50例观察组分为短症状组(小于等于6 h)和长症状组(6 h以上),观察不同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时间与NSE关系。结果观察组在入院24 h时,NSE为(24.65±3.23)μg/L,入院5 d NSE为(19.42±2.78)μg/L;对照组在入院24 h时,NSE为(14.65±2.33)μg/L,入院5 d NSE为(14.65±2.33)μg/L。观察组在入院24 h时,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入院5 d后,NSE水平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症状组在入院24 h时,NSE为(29.63±2.27)μg/L,入院5 d NSE为(24.43±2.43)μg/L;短症状组在入院24 h时,NSE为(21.64±2.24)μg/L,入院5 d NSE为(14.45±2.64)μg/L。两组患者在入院5 d NSE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是长症状组在入院25 h和入院5 d时NSE水平均明显高于短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NSE明显升高,且随神经功能缺损时间呈正相关,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动态检测血清TGF-β1及NSE在急性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外伤 (Acuteheadinjury ,AHI)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 ,,TGF -β1 ,)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 -specificenolase ,NSE)水平 ,观察AHI患者血清TGF -β1 、NSE水平变化特点 ,探讨急性脑外伤后其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TGF -β1 ,采用ELISA法 ,NSE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法 ) ,对 3 7例不同程度AHI患者 (其中 ,轻型 12例、中型 16例、重型 9例 )血清TGF -β1 、NSE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定 (伤后 1d、3 -5d、7d) ,并与 2 0例正常健康者血清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脑外伤后 1d及 3 -5d各组血清TGF -β1 ,、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损伤后 7d ,轻、中型患者血清TGF -β1 、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型组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4例重型死亡者呈进行性降低或升高 ;血清TGF -β1 ,水平与患者病情呈负相关 ,血清NSE水平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 ;血清TGF -β1 ,水平与NSE水平呈负相关 ,其相关性良好。结论 急性脑外伤后血清TGF -β1 、NSE测定 ,不但可以作为急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而且还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光疗后黄疸再现与G6PD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新生儿黄疸光疗后黄疸再现与 G6PD缺陷的关系 ,本文收集我院儿科 1999~ 2 0 0 0年收治的 67例新生儿黄疸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7例新生儿黄疸均为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新生儿 ,住院时日龄 1~ 10 d,男 5 0例 ,女 17例 ,男∶女为 2 .9∶ 1。 5 9例为足月儿 ,8例为早产儿。生后 2 4 h内出现黄疸 19例 ,2 4~ 4 8h发病 2 8例 ,4 9~ 72 h发病 15例 ,仅 5例在 72 h后出现黄疸。 67例均为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光疗前血清总胆红素 (TSB)均值为 (3 17.76± 3 5 .78)μm ol/ L ,光疗后血清…  相似文献   

7.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儿惊厥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儿惊厥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惊厥患儿62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儿惊厥发作后24h内血清NSE的水平。结果:惊厥组(VE、EP和FC)惊厥发作后24h内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病毒性脑炎、癫痫、热性惊厥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惊厥严重组患儿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惊厥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惊厥程度越重,NSE水平越高。结论:小儿惊厥性疾病惊厥发作后血清NSE水平升高,其水平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脑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SE)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出血 48例 ,脑梗死 3 4例 ,正常对照组 2 4例。患者分别在发病 2 4h内及 3周时采集血和脑脊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NSE,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标准进行。结果 脑出血、脑梗死组 2 4h内及 3周时血清和脑脊液 NSE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 P<0 .0 1) ,并且出血组较梗死组增高更为明显 ( P<0 .0 5 )。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血清、脑脊液中 NSE高于轻、中度者 ( P<0 .0 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血清、脑脊液 NSE明显升高 ,病情严重者血清、脑脊液 NSE增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与宫内发育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足月适于胎龄儿 15例 ,足月小于胎龄儿 9例 ,足月大于胎龄儿 10例 ,在出生 72 h内检测血清 IGF- 水平 ,同时进行体格指标测量。结果 :血清 IGF- 水平足月适于胎龄儿组 [(5 7.4 2± 4 .74 ) mmol/ L]与足月小于胎龄儿组 [(5 6 .0 3± 4 .86 ) mmol/ 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足月适于胎龄儿组与足月大于胎龄儿组 [(6 3.85± 6 .11) mm ol/ 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足月适于胎龄儿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 4个体格指标分别与足月小于胎龄儿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0 ) ,足月适于胎龄儿组与足月大于胎龄儿组 4个体格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0 )。 3组的出生体重与 IGF- 水平呈中度正相关 (γ=0 .5 16 ,P =0 .0 0 2 )。结论 :出生后 72 h足月小于胎龄儿静脉血中 IGF- 水平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 ,足月大于胎龄儿 IGF- 水平高于足月适于胎龄儿与足月小于胎龄儿。 IGF- 水平与宫内发育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血清MMP-3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3(MMP 3)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5 9例脑梗死患者发病 2 4h、5d、15d ,以及 3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MMP 3的含量作对照。结果 :脑梗死发病 2 4h~ 5d的血清MMP 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脑梗死组发病初期 (2 4h~ 5d)患者血清MMP 3水平明显增高 ,随脑梗死发病时间的延长 ,血清MMP 3水平逐渐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 5 )。脑梗死发病 2 4h~ 5d的血清MMP 3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脑卒中分值 )、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MMP 3在脑梗死发病早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血清MMP 3水平的高低与临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芳  刘振玲 《广西医学》2005,27(4):495-496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癫痫发作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改变。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7 例癫痫患儿发作后72 h内血清NSE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癫痫组血清NSE含量在发作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癫痫发作导致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方法:依照随机数字原则将成年雄性SD大鼠66只,分为对照组(6只)、癫痫组(30只)、石菖蒲挥发油组(30只),后两组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灌胃法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在痫性发作后6h、12h、24h抽取血液和脑脊液,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CGRP和NSE含量.结果:癫痫组与石菖蒲挥发油组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中CGRP含量在致痫后6h开始上升,24h达到最大值.两组血清和脑脊液中CGRP含量在相同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CGRP含量在相同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与石菖蒲挥发油组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中NSE的浓度在致痫后6h数值最高,12h-24h逐渐下降.两组血清和脑脊液中NSE含量在相同时间点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清NSE含量在相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脑脊液中CGRP与NSE表达水平的变化是癫痫后脑损伤的早期生化指标,石菖蒲挥发油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及脑脊液中NSE的表达、升高CGRP的表达,而减少神经元的损伤,达到对致痫后大鼠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在癫痫控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癫痫病人有痫样放电者外周血NSE的浓度。结果常规脑电图出现痫样放电波及24h脑电监测每屏都存在痫样放电波者(频发组)血清NSE浓度为(14.15±0.64)μg/L,与对照组(7.98±0.48)μg/L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与常规脑电图未能发现痫样放电波及24h脑电监测痫样放电波发生次数<10次者(非频发组)的(11.02±4.12)μg/L比较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痫样放电引起血清NSE升高,对脑细胞存在损伤,血清NSE检测对药物控制癫痫的评价有重要价值,动态检测可帮助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β蛋白在癫痫(Epilepsy,EP)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变化,从而估测癫痫(Epilepsy,EP)急性发作后脑损伤程度。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癫痫急性发作患者24h内和正常对照组血液NSE和S-100β蛋白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癫痫急性发作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癫痫急性发作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明显增高,其增高程度与癫痫发作后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失神癫■儿童癫■发作后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失神癫■儿童22例,根据过度换气是否能诱发失神癫■发作分为2个亚组:失神发作组10例,失神非发作组12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NSE水平?结果:失神发作组癫■发作后30 min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失神非发作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失神非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失神癫■发作后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失神癫■发作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脑神经元损伤,NSE可作为早期检测失神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的一个重要特异性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影响,探讨LEV对癫痫患儿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有40例癫痫患儿和10例健康儿童。采用放免法测健康儿童及癫痫患儿发作72 h之内血清NSE的浓度,以此为标准对LEV治疗的癫痫患儿予8周评估。将4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成LEV组和VPA(丙戊酸钠)组,分别监测两组癫痫患儿在治疗前(0周)与治疗后2周、8周血清NSE浓度变化。结果干预前LEV与VPA两组的NSE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398),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P〈0.01);治疗2周后,LEV组、VPA组的NSE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正常儿童间的血NSE指标差异均显著(P〈0.01);治疗8周后,NSE值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LEV组与正常儿童间的差异不显著(P=0.669),VPA组与LEV组及正常儿童组的差异显著(P〈0.01),均高于二者的平均值。结论左乙拉西坦会降低癫痫患儿血清NSE的水平,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区分假性癫痫发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有癫痫样发作的病儿48 h内同时进行video-EEG及NSE的检测.结果:23例病儿video-EEG有痫样放电,其中16例NSE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NSE的平均值.仅有2例NSE正常但脑电图显示有明显痫样放电.结论:NSE作为脑损伤的生化指标,结合video-EEG描记可作为鉴别假性癫痫发作的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S100B蛋白、碱性髓鞘蛋白(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在戊四氮(PTZ)诱导致痫幼鼠海马、额叶、中脑和血清中的动态改变,评鉴癫痫(EP)造成不同脑区的神经损伤。方法雄性SD幼鼠60只,随机分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5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IP)PTZ 50 mg/kg 1次,A组IP生理盐水。根据EP发作分级,0~1级9只视为B组,立即取脑;2级以上发作41只,于EP发作后0 h(C=10)、6 h(D=11)、24 h (E=10)、72 h(F=10)断头,分别取下海马、中脑和额叶皮质,断头前抽取躯干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各脑区S100B和MBP ,采用EIA法检测血清和各脑区 NSE值。结果 EP发作后,海马、额叶和血清S100B蛋白、MBP和NS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海马和额叶的NSE峰值出现在中脑NSE之前。各脑区和血清S100B蛋白皆于EP后24 h达高峰,而MBP于EP后72 h达高峰。结论 EP发作可以造成大脑不同脑区神经元细胞、胶质细胞和神经髓鞘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癫痫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的聚乙二醇比浊法,测定200例癫痫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并与100名正常人比较,发现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与测定距末次发作的时间呈负相关,发作3天内和未经抗癫痫药物治疗者,免疫复合物平均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免疫复合物可能参与癫痫发作过程。观察其动态变化,对判断疗效和了解病情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79例癫痫儿童应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 DSM-IV)标准编制的儿童ADHD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进行评估. 癫痫儿童与52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均完成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父母版问卷评定. 结果 ① 79 例癫痫儿童中30例共患ADHD,共患率为37. 97%. 癫痫共患ADHD组与非ADHD癫痫组在性别、年龄、起病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控制与否、家族史、脑外伤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癫痫的发作类型、是否药物治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② 癫痫共患ADHD组在行为管理指数、元认知两个维度得分均高于非ADHD癫痫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③ 癫痫共患ADHD组的发作类型、病程、癫痫发作控制与否、服药与否等临床特征与BRIEF显著相关( P<0. 05 ). 结论 癫痫共患ADHD组生态学执行功能全面受损,受损程度比非ADHD癫痫组更严重. 癫痫共患ADHD儿童生态学执行功能受发作类型、癫痫发作控制与否、服药与否等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