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验证头脉冲试验(HIMP)和头脉冲抑制试验(SHIMP)在前庭眼动反射中的互补效应。方法选择前庭上神经炎患者33例,健康成人10例(20耳),对前庭上神经炎患者患侧和健康成人左右侧HIMP和SHIMP增益、扫视潜伏期、扫视波振幅及显性扫视产生百分比进行匹配分析,比较HIMP和SHIMP各项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结果HIMP增益与SHIMP增益呈线性正相关,并且HIMP增益大于SHIMP增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90,r=0.956,P均=0.000)。HIMP潜伏期大于SHIMP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60,P=0.001),但无相关性(r=0.180,P=0.196)。HIMP扫视振幅与SHIMP扫视振幅呈负相关(r=-0.484,P=0.000),HIMP扫视百分比与SHIMP显性扫视百分比呈负相关(r=-0.604,P=0.000)。HIMP增益与HIMP扫视潜伏期、振幅及百分比均呈负相关,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IMP增益与SHIMP代偿性扫视振幅及百分比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IMP增益与SHIMP扫视潜伏期无相关性(r=-0.044,P=0.756)。结论SHIMP和HIMP均可检查水平性角前庭眼动反射(VOR)的直接通路,代偿性扫视和反代偿性扫视的增益、振幅和扫视产生的百分比可作为动态观察指标评估前庭功能。两者参数变化对评估VOR通路的损伤和恢复情况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 vHIT)是在Halmagyi头脉冲床旁检查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视频头脉冲前庭诱发性试验,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反映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 VOR)直接通路完整性的无创高频检测技术,它除了能客观的评价水平半规管功能,还可对垂直半规管定量测定。本文就其起源和发展、主要原理、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庭功能损害10例,主要表现为水平前庭一眼反射(VOR)相位延迟及低增益,4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可伴有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2)双侧外周前庭功能低下5例,非对称性均正常,主要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aigo,BPPV)27例,其中有9例合并噪声性听力损失,主要异常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和水平或垂直VOR高增益,部分可伴有水平VOR相位延迟。(4)可疑中枢性病变7例,多表现为水平VOR高增益和垂直VOR相位延迟。结论VAT能反应眩晕病人垂直VOR异常以及传统前庭功能检测不能显示的高频水平VOR异常,高频旋转试验是对前庭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评估周围性眩晕患者前庭眼反射(VO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和57例前庭性神经炎(VN)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vHIT定量测定一对水平半规管平面、两对垂直半规管平面的VOR增益值及相应3个VOR增益不对称值,记录眼球追赶扫视信息,计算vHIT异常比率、增益值不对称比阳性率及代偿性扫视阳性率,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vHIT诊断VN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和BPPV组比较,VN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相应不对称值均增大。BPPV组与对照组增益值及增益不对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组vHIT异常比率、增益值不对称比阳性率及代偿性扫视阳性率均高于BPPV组;vHIT诊断VN的敏感度为85.96%,特异度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96.08%,阴性预测值为77.78%。结论 vHIT可通过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值、vHIT异常比率、增益值不对称比阳性率及代偿性扫视阳性率对周围性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进行评估,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 vHIT)可定量评价受试者各半规管高频角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 VOR)功能。临床发现, vHIT在不同急性外周前庭功能下降疾病中的结果可表现出异质性。如在前庭神经炎和亨特综合征患者中, 病理性vHIT发生率最高的是水平半规管, 且在前庭神经炎患者的前庭代偿期间, 病理性vHIT的增益和回复性扫视表现为不同的恢复特征;而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中, vHIT异常发生率最高的是后半规管, 且后半规管的损伤与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预后有关。vHIT与其他前庭功能检查技术(如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综合应用可以为临床相关眩晕疾病的诊断、分型、预后评估和前庭康复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 VAT)对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患者在前庭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VM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VAT检查,观察水平增益、水平相移、垂直增益、垂直相移、非对称性五项参数,≥1项异常,即评定为前庭功能异常,VAT试验阳性。结果VAT结果显示VM组21例(80.77%)前庭功能异常;对照组2例(10%)前庭功能异常,两组前庭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患者增益异常18例(69.23%),其中水平增益增高12例次,垂直增益增高4例次,水平增益降低1例次,水平增益部分增高部分降低2例次。VM患者相移延迟16例(61.54%),其中水平相移延迟13例次,垂直相移延迟5例次。VM患者非对称性异常3例(11.54%),提示水平通路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右侧功能较弱。VM患者增益异常以2.0~2.7 Hz为主,相移异常以3.5~5.9 Hz为主。结论VM患者以增益增高、相移延迟为主要特征,水平测试比垂直测试敏感。VAT对VM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估有效,其诊断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的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43例确诊为VM的患者(VM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冷热水试验(caloric test)、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VM组患者中纯音测听、冷热水试验、oVEMP及vHIT中的水平增益、代偿性扫视异常例数分别为10例(23.3%)、14例(32.6%)、18例(41.9%)、14例(32.6%)、13例(30.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例(0%)、3例(10.0%)、5例(16.7%)、1例(3.3%)、0例(0%)](P<0.05),而声导抗、cVEMP及vHIT中的水平不对称性比异常例数分别为3例(7.0%)、10例(23.3%)、3例(7.0%),与对照组[分别为0例(0%)、7例(23.3%)、2例(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VM患者中,oVEMP振幅比(amplitude ratio,AR)及耳间不对称比(interaural asymmetric ratio,IAR)的异常率最高,分别为41.9%及34.9%。结论 VM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前庭功能损害,纯音测听、冷热水试验、oVEMP及vHIT中的水平增益、代偿性扫视结果有助于VM患者的诊断及与其他前庭性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急性单侧外周前庭功能损失的患者使用电动头脉冲试验量化前庭功能的恢复,并把这些结果与其他体征和症状相比较。方法:使用电动头脉冲旋转仪记录30例突发单侧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平均在发生后3d(前期)的潜在的水平前庭眼反射(VOR),20例患者平均3个月后(后期)继续测量。计算VOR增益和不对称(-x±s)。结果:从前期的患侧增益0.49±0.21到后期的0.79±0.23(P=O.0000)有高度显著改善。各自的不对称从(32±18)%到(12±14)%(P=0.0002)也有高度显著改善。至少80%的患者增益或不对称恢复。后期的高症状评分与低增益(P=0.043)和高不对称(P=0.018)有相关性。结论:用电动头脉冲旋转仪来测量减少的水平VOR增益,突发单侧前庭功能损失后至少部分恢复。除了眼震的传统评价,头脉冲试验的反应为前庭损失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面对日益增加的眩晕患者量,效率成为前庭功能检查选择的重要考量.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自发眼震+变位试验+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test,HST)+视频头脉冲检查(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这种新的前庭速查方法作为前庭功能筛查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2名于20...  相似文献   

10.
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是一种高频前庭功能检查技术,对于外周前庭疾病的判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的应用现状以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希望帮助医师更好地运用vHIT进行眩晕疾病的辅助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