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为反映红细胞形态的指标,反映了循环池中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在临床上使用这一参数对贫血类型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证据表明,RDW除反映红细胞形态异常外,还与其他疾病有高度相关性,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卒中、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并可作为上述疾病的显著及独立的预测指标。虽然RDW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但目前充足的证据表明,RDW的临床作用超出了红细胞相关疾病的范围,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支持和预测,并为上述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提供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一项反映血液循环中红细胞形态大小和离散程度的指标,以往多用于不同类型的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近年来研究表明,RDW除用于血液系统相关疾病以外,对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危重症疾病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迄今为止,很多学者发现RDW对于脓毒症疾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阐述RDW与脓毒症相关性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探索脓毒症更为便捷的预测指标,为进一步研究RDW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红细胞参数指标联合网织红细胞参数对于临床诊断各类贫血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就诊的贫血患者共200例,同时抽取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共100例,检验并比较2组的网织红细胞与红细胞指标.结果 溶血性贫血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显著减少,中萤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与网织红细胞(RET)显著增加;缺铁性贫血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增加;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贫血的MCV与RDW增加;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慢性肝与肾病贫血的MCV与RDW保持正常.结论 红细胞参数指标联合网织红细胞参数对于临床诊断各类贫血疾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主要用于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最近研究表明RDW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房颤、心衰、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外周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肌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及预后具有相关性[1],且高RDW在这些疾病近期和远期愈后的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相似文献   

5.
<正>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如何早期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致残率,改善预后,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一种反映外周血红细胞(RBC)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参数,近年研究显示,RDW与诸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发展密切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是正常全血细胞计数的一部分[1].既往RDW多与平均红细胞体积结合,用于不同类型贫血的鉴别诊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RDW与肿瘤、脑卒中、肝脏疾病等密切相关[1-3],也有研究发现RDW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4-5].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临床上也没有相应的特异性鉴定预测指标,因此,研究RDW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最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就RDW在上述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边红放  王晓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559-2559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RDW)是临床常用诊断贫血的指标。我们随常规工作统计100例住院、门诊缺铁性贫血(IDA)患儿有关MCV、RDW的变化和特征,为临床提供诊断疾病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正>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血液学检查常用的诊断指标,是反映红细胞(RBC)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所测红细胞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不同疾病的贫血病人RDW值不同,Bassmen等提出了MCV/  相似文献   

9.
正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指血液循环中红细胞大小的异质性,RDW可分为RDW-sd和RDW-cv,前者指RDW的绝对分布,后者指RDW的相对分布,用百分比描述。通常的RDW就是指RDW-cv,参考值范围为11.5%~14.5%。RDW值增大提示红细胞体积的变异度增大,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等是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及RDW升高的主要原因。RDW水平还与肝脏疾病、营养不良、骨髓转移瘤等密切相关[1]。近年研究发现[2-3],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张金彪  代荣琴 《当代医师》2013,(10):1392-1394
【摘要】目的探讨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检测在血尿来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血尿患者206例分为两组,分别是肾小球疾病患者组和非肾小球疾病患者,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肾小球疾病患者尿MCV为(62.31±15.12)fL,RDW为(34.23±8.52)%,非肾小球疾病患者尿MCV为(115.36±10.22)fL,RDW为(15.62±7.16)%,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血尿患者尿MCV与RDW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鉴别血尿来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0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的检测分析,表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和红细胞的高度聚集所引起的全血黏度的增高,从而导致微循环血流状态改变。因此,该检测结果对指导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都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白卫君 《医学综述》2013,19(7):1278-1280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传统应用于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近年来有研究者报道RDW与贫血以外的多种临床情况下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RDW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心血管事件危险标志物,可独立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预后,其与ICU患者的预后也密切相关,甚至可预测一般人群的病死率。RDW有望成为一种能够预测多种临床不良事件及一般人群病死率的新型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HLP)是目前中老年群体发病率逐年升高的一种病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而直接对人体造成全身性损害。研究发现,葛根与牡蛎两种中药具有较突出的降血糖血脂作用,在预防血脂升高或降血脂方面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作用温和,适用于长期服药。针对HLP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对AS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霍岩 《医学综述》2012,18(11):1709-1711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人群死亡的首要威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迫在眉睫。如何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值得关注。只有通过健康饮食,适当锻炼,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体质量,定期体检,坚持服用有效预防、治疗药物,才能有效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在此就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辉  高霞 《河北医学》2012,18(2):161-163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根据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病例资料以及保定市气象资料,利用决策树技术,分析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气象因子。结果:保定市心脑血管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春两季为高发病季节,3月与12月为发病集中月份。天气过程、短期气候变化与心脑血管病高发日之间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寒冷刺激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另外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或明显降温对冠心病人极为不利。大雾天气形势对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对60岁以上老人影响最大。结论:秋冬季节以明显降温天气、大雾天气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日,夏季暑热天气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极大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乙素,化学名为4,5,6-三羟基黄酮-7-葡糖苷酸,是中国传统中药灯盏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临床上,因其具有极其广泛的生物活性而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点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并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转变,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使该病的发病有了年轻化的趋势.氧化应激是心脑...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由脑血管病变所导致的一种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该病发病率也随着心脑血管病的增多而逐渐上升,然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手段,而中医针刺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文章介绍运用太极六合针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验案,太极六合针法采取“四步通调”布针法,形成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取穴量少,疼痛刺激轻,通调全身气血经络,平衡脏腑阴阳,以驱疾患,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8.
洪雁 《医学综述》2013,19(9):1644-1646
糖尿病是缺血性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缺血性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多种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代谢产物,有其自身的生化特点,遗传、营养、疾病等多种因素可导致其升高。多年来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增加了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多种维生素的治疗能够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但是能否降低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危险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和特点。方法回顾和总结10所综合性医院450例老年糖尿病死亡病例,并将其与同期住院的152例非老年糖尿病死亡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前3位死因老年组为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肾衰竭,非老年组为酮症酸中毒、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组间死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合并肿瘤及感染的患者住院病死率增加;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男性死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9)。老年组女性死因以脑、心血管病变及肾衰竭等慢性合并症为主,非老年组女性以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老年组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重视对绝经期后女性心血管病的防治,预防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保护脏器功能,有效的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积极防治感染,对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而诊断率低,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患。近年来研究证实,OSAHS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认识OSAHS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OSAHS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