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以提高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2010年收治的12例择期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通过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同时采用控制性降压、扩容等麻醉管理技术,确保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成功切除肿瘤,顺利渡过围术期。结果 1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均临床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地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方法:观察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41例,麻醉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全麻26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8例,硬膜外麻醉7例。入室后行心电图、血压、SPO2、CVP监测。结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术中管理关键在于肿瘤释放儿茶酚胺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危险期是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探查剥离肿瘤和肿瘤切除。结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风险极大,但是如果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改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使麻醉手术的死亡率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地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观察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41例,麻醉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全身麻醉26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8例,硬膜外麻醉7例。入室后行心电图、血压、SPO2、CVP监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术中管理关键在于肿瘤释放儿茶酚胺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危险期是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探查剥离肿瘤和肿瘤切除。结论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风险极大,但是如果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重视改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使麻醉手术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惠花  蔡伟华  莫坚 《河北医学》2006,12(9):884-887
目的:总结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方法:22例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加硬膜外组和全麻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气腹及肿瘤探查时有显著性变化,全麻加硬膜外组HR、MAP、SBP、DBP较对照组降低,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中有一定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是最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联合麻醉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与PaO2的变化。方法28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联合麻醉组(GE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14例。GE组于T7,8。间隙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上达T4、下达T12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分别监测并记录人工气腹前和氯腹后1、2、3h的MAP、ECG、HR、SpO2的情况,并同时于各时间点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G组除无连硬外阻滞及需术中及时补充芬太尼外,余与GE组同。结果于气腹后1、2、3h时G组MAP、HR均较气腹前升高(P〈0.05),GE组MAP较气腹前仅有轻微变化(P〉0.05),HR较气腹前降低(P〈0.05),而两组间比较MAP、HR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后1、2、3hPaCO2值与气腹前比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气腹后3hpH值低于正常值,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  相似文献   

6.
陈晴莎  王艳  杜斌 《海南医学》2009,20(2):43-45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七氟醚用于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的比较。方法24例择期行肾上腺切除术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C组)1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组)12例。以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诱导,复合七氟醚用于麻醉维持。观察两组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手术开始、探查肿瘤、结扎肿瘤血管、切下肿瘤、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自主呼吸恢复及呼之睁眼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P组SBP探查肿瘤时明显升高,结扎肿瘤血管、切下肿瘤、手术结束时明显下降(P〈0.05),DBP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结扎肿瘤血管、切下肿瘤、手术结束时明显下降(P〈0.05),HR在气管插管、手术开始时下降(P〈0.05)。C组SBP、DBP在麻醉中除探查肿瘤时,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HR手术开始时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间比较,探查肿瘤时,P组SBP明显高于C组(P〈0.05),手术开始至肿瘤切下期问,P组HR明显快于C组(P〈0.05)。麻醉中P组8/12患者除使用麻黄碱外,需复合其他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C组3/12患者使用麻黄碱,其他患者未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停用雷米芬太尼(9.1±4.2)min自主呼吸恢复,(11.5±5.2)min呼之睁眼。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七氟醚用于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麻醉,对控制血压、心率安全有效,易于调控,诱导过程平稳,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发生率低,术中循环功能、麻醉深度的维持可控性好,在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时尤为明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时需复合血管活性药物才能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该三药起效快,消除快,停药后麻醉恢复所需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在静吸复合全麻下对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监测患者术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压力(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人工气腔后30m in MAP、HR、PEAK均明显升高(P<0.05),PETCO2显著升高(P<0.01);术毕PETCO2仍高于术前(P<0.05);肿瘤探查后5m in MAP、HR明显高于探查前(P<0.0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选择、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以及严格的呼吸管理是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阮林  黄冰  黎阳  黄宇 《微创医学》2008,3(1):26-2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与管理.方法 对10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选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中给予严密监测,注意CO2气腹对病人的影响,及时有效的处理高血压和低血压.结果 全组病人安全度过麻醉和手术,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合理的麻醉与管理可保障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的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危险性较大。作者对6例嗜铬细胞瘤的病人应用硬膜外阻滞静吸复合全麻,硝普钠或酚妥拉明复合控制性降压,同时对MAP、CVP和EKG、SPO2、HR以及血糖进行直接连续监测,结果用硝普钠降压的4例MAP控制在13.5±1.87kPa,用酚妥拉明降压的2例MAP在14.2±1.32kPa。在手术探剥离瘤体期间MAP波动在5.96±8.44kPa之间。本组病例中5例术中效果良好,1例因心衰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对19例拟行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选用静吸入复合全麻,同时给予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等麻醉管理技术,严密监测,及时有效地处理高血压与低血压。结果 19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一例患者应用α-受体兴奋剂。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管理是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麻醉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全麻复舍硬膜外麻醉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20例,分别接受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采用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穿刺监测HR、MAP、CVP。结果:A组在切皮、气腹后15min、气腹后30min、拔管后的HR、MAP、CVP均较切皮前明显增加(P〈0.05);B组除CVP在气腹时略有增加外(P〈0.05),HR、MAP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显著减轻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食道癌根治术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术中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的变化 ,选取食道癌根治术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组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 ,观察术中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 ,并在术中不同时间测定血糖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结果 ,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30min和气管拔管时静吸复合全麻组患者的MAP、HR、血糖和血浆皮质醇变化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或P <0 0 1) ,认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是食道癌根治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术毕的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后和术毕平均动脉压(MBP)和心率(HR)均较稳定,与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腹后和术毕MBP、HR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两组气腹后和术毕MBP、HR比较,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导管拔除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追加药物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少、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及安全性高等特点,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加硬膜外阻滞与单纯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贲门癌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将30例拟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加硬膜外阻滞麻醉(全硬组,n=15)和单纯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n=15).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浓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全硬组气管插管后及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波动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硬组气管插管后5 min血浆儿茶酚胺总量和去甲肾上腺浓度与麻醉前相比有所降低,对照组却显著升高.全硬组儿茶酚胺浓度降低与MAP有显著相关性.两组动脉pH、剩余碱(BE)术毕与麻醉前相比均降低(P<0.05),但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加硬膜外阻滞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用量,明显减轻应激反应,是贲门癌切除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阻滞在心肌缺血患者胸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患者胸部手术时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应用效应,并与单用全麻者进行比较。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硬膜外阻滞组(B),每组20例。A组单行静吸复合全麻;B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用药,阻滞效果确切后加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0)、硬膜外阻滞完善后(T1)、诱导用药后(T2)、插管时(T3)、手术开始时(T4)、术中探查时(T5)、拔管时(T6)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变化。结果A组术中MAP、RPP明显增加(P〈0.05或P〈0.01),S-T段下移幅度也显著增大(P〈0.05);而B组术中MAP较稳定,HR、RPP显著降低(P〈0.05),S-T段下移幅度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静吸复合全麻加用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更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且可降低心肌氧耗,改善供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红霞 《中外医疗》2009,28(26):38-38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对MAP.DBP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治疗组)组和硬膜外麻醉(对照粗)组,监测麻醉前,气腹前10min.气腹后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T2,T3时MAP减慢,HRT2时升高,T3时降低(P〈0.05);治疗组T2时HP、MAP降低,T3时HR.MAP升高(P〈0.05)。治疗组病人较对照组病人术后清醒更快,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少(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能战轻手术中机体应激反应,稳定血液动力学,清醒质量高,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林晓东  郭雨 《吉林医学》2007,28(13):1501-150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对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监测患者术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压力(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人工气腹后5min内,MAP、HR、PEAK均明显升高,PETCO2显著升高,肿瘤探查后5min,MAP、HR明显高于探查前。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完善的监测和及时准确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及严格的呼吸管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快通道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青  黄中华  马利  梁宁 《广西医学》2011,33(12):1593-1594
目的观察静脉与吸入全麻(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腹腔镜下行盆腔肿瘤清扫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快通道组)和常规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常规组),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HR、MBP、心率、血压的变异性、总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快通道组HR、SBP、DBP的变异性更小(P〈0.05);两组麻醉时间相同(P〉0.05),而快通道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复苏后躁动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常规全凭静脉全麻相比,患者的生命征更平稳,术后苏醒快,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可推广应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GEA)与全麻(GA)在腹腔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ASAⅠ级或Ⅱ级择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GA组与CGEA组。GA组麻醉维持持用丙泊酚、维库溴铵和安氟醚吸入;CGEA组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记录全麻药用量,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术中由手术医师对胆囊松弛度进行评级,分为优、良、差三级。结果:GA组手术中MAP高于HR快于CGEA组(P〈0.05)。GA组丙泊酚,维库溴铵及安氟醚用量均大于CGEA组(P〈0.01)。结论:CGEA能抑制腹腔镜术中的应激反应,使全麻药用量减少,苏醒及拔管时间缩短,松弛满意,利用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24例患者在后腹腔镜行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分析麻醉过程中监测指标的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肿瘤切除前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均较麻醉前升高,心率(HR)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肿瘤切除后,HR、SBP及DBP同肿瘤切除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术毕麻醉苏醒迅速,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会出现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波动,合理的麻醉与管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