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上腺畸胎瘤的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5例肾上腺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35 ~64岁,中位年龄57岁.左侧3例、右侧2例.肿瘤最大径5.0~8.5 cm.常规查体发现2例,因乏力就诊发现2例,因腰疼就诊发现1例.5例患者内分泌检查均正常.超声检查示肾上腺区囊实性肿块,肿物为混杂回声.CT检查示肾上腺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物,其内密度欠均匀,可见钙化斑.MRI检查肾上腺不规则软组织信号肿块,其内可见多发长T1长T2信号.考虑肾上腺肿块伴囊变,神经节细胞瘤可能性大.结果 5例均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肿块不规则,切面为灰褐色或灰白色,囊实性,囊液为黄色皮脂样物质或胶冻样物质,3例可见骨骼样物质.病理诊断为肾上腺成熟性畸胎瘤.随访3个月~9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肾上腺畸胎瘤临床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肾上腺囊性疾病 1 4例 ,经B超、CT、MRI检查 ,单纯性囊肿 9例 ,假性囊肿 5例。手术治疗 1 1例 ,其中肾上腺切除 1 0例 ,囊肿大部分切除 1例 ;随访观察、未予治疗 3例。结果 :B超、CT、MRI术前诊断率分别为 5 7.1 %、75 .0 %、87.5 %。 1 1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 ,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肾上腺囊肿诊断主要依靠B超、CT、MRI方法。对Φ <3cm的单纯性囊肿采用保守治疗 ,严密随诊 ,对假性囊肿包括出血及肿瘤源性、寄生虫性、Φ >3cm的单纯性囊肿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下巨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并发对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诊断经验和治疗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下巨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并发对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体检时发现腹腔巨大肿物。妇科超声提示腹部巨大囊肿,左卵巢内见61mm×48mm囊性光团回声,内液稠。腹部CT平扫提示右腹部巨大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其内可见脂肪密度、钙化密度及软组织密度影,临近肝脏呈受压状态改变。术中探查,右侧卵巢肿瘤大小约40cm×35cm×30cm,上达膈下,下至盆腔,肿瘤后壁与肝左叶粘连,并将肝脏挤向右上方。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约7cm×6cm×6cm。手术剥除右侧卵巢肿瘤及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重建双侧卵巢。病理诊断,右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随访已超过2年,未发现肿瘤复发,并经体外受精-冻融胚胎移植(IVF-ET)受孕。结论:巨大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粘连于肝脏下方同时并发对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上罕见,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如术后不孕,应及早行IVF-ET助孕。  相似文献   

4.
<正>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女性最为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但合并甲状腺肿类癌较为罕见,其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1月收治1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类癌,且伴有甲状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29岁,因"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年"于2019年11月23日至本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双附件区囊实性回声(左侧5.4 cm×2.8 cm, 右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9年1月18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术前均行B超与CT检查.B超示肾上腺区示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回声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回声肿块.CT检查见接近脂肪密度的实质性占位病变.18例中右侧14例,左侧3例,双侧1例,15例无症状,1例有腰部不适,2例血压增高;开放性手术15例,后腹膜腔镜手术3例;肿瘤直径2.0~8.5 cm,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髓质脂肪瘤;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5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单纯肿瘤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孟杰  蔺莉  曹喜琴  李长虹 《北京医学》2006,28(5):279-280
目的分析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超声诊断及鉴别特点,以减少超声误诊率.方法选择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89例,平均年龄38岁.行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探查瘤体大小及内部回声特点,并与手术病理做对照.结果本组89例,肿物92枚,左侧46例,右侧40例,双侧3例.其中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声像图呈囊实性65枚,类实性18枚,囊性9枚;误诊11枚,其中囊性9枚,囊实性1枚,类实性1枚.结论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囊内呈中高回声,若形成特征性的改变则是超声诊断的依据;若缺乏其特征性,则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超声鉴别诊断有一定作用,但需结合临床及病理.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CT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3年5月
~2009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黏液性囊性肿瘤患者(19例)和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3例)的多层CT图像。图像分析包
括肿瘤位置、形态、囊腔直径、囊壁、分隔、钙化、实性成份、胰腺萎缩、主胰管扩张、边界情况等。结果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与胰
腺浆液性囊腺瘤囊腔直径大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9);囊腔直径大于2 cm多见于黏液性囊性肿瘤,与浆液性囊腺瘤之间
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实性成分多见于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性肿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多层
CT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原发性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良性肿瘤13例,均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性肿瘤9例,均为黏液囊腺癌。结果CT对卵巢肿瘤的发现率极高,对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及肿瘤对周围组织、脏器的侵犯显示较好。结论CT对卵巢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行开放或腹腔镜手术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实验室相关检查、B超、CT、MRI及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检查。结果5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确诊,恢复良好,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CT、MRI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确诊依靠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肿瘤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肾上腺囊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40例肾上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非肿瘤源性肾上腺囊性病变31例,肿瘤源性肾上腺囊性病变9例。结果 非肿瘤源性患者无激素活性症状,超声检查肿物内无血管。CT,MRI增强扫描肿物无强化,内分泌检查正常。肿瘤源性患者部分有激素活性症状。CT,MRI增强囊壁可强化,内分泌检查部分有相应激素水平升高。手术治疗38例。仅1例术后20个月因肿瘤转移而死亡,余者效果满意。结论 B超、CT,MRI可诊断肾上腺囊性病变。并协助鉴别诊断。单纯性或单侧自发出血性囊肿,无症状较小者,可保守治疗,定期观察,余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The development of 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n a mature cystic teratoma is rare. We report a 36-year-old single female presented with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was found to have a huge pelvic/abdominal mass. Ultrasound revealed a huge cystic ovarian mass with no ascites. Laparotomy and left oophorectomy was performed to the mass. Histology revealed 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n a mature cystic terato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等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经过手术切除的肾上腺肿块标本共1 250例,收集其中46例(3.68%)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单纯性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的病例进行重点分析。术前患者均进行了内分泌功能检查和影像学(B超、CT、MRI和腹部平片加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46例患者术前内分泌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术前影像学诊断30例(65.2%)为肾上腺囊肿,16例(34.7%)肿块性质不能确定。术中显示,肿块大小3.0 cm×2.5 cm~7.6 cm×8.7 cm;其中单纯肿块切除41例,肿块加肾上腺部分切除5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9.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单纯性肾上腺囊肿经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大多可明确诊断,但部分肾上腺囊肿和肾上腺血肿易误诊为肾上腺实性肿瘤。具有症状的肾上腺囊肿或者性质不明的囊性肿块应行探查;无法明确病变性质的囊性肿块,需按静止性嗜铬细胞瘤做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CT特征及CT在肾上腺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2例病人作CT扫描 ,其中 37例作增强扫描。结果 单侧肾上腺肿块 2 8例 (6 6 7% ) ,双侧 2 2例 (33 3% )。肿块直径大小范围 1 5cm~ 12cm ,分别呈圆形、卵圆形和分叶状不规则形。密度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 ,增强后实性肿块及囊壁有强化。结论 CT是发现肾上腺肿瘤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是综合性的 ,包括原发癌史、恶性征等。肾上腺肿块的恶性征为肿块直径 >5cm ,常呈分叶或不规则外形 ,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等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经过手术切除的肾上腺肿块标本共1250例,收集其中46例(3.68%)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单纯性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的病例进行重点分析。术前患者均进行了内分泌功能检查和影像学(B超、CT、MRI和腹部平片加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46例患者术前内分泌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术前影像学诊断30例(65.2%)为肾上腺囊肿,16例(34.7%)肿块性质不能确定。术中显示,肿块大小3.0cm×2.5cm~7.6cm×8.7cm;其中单纯肿块切除41例,肿块加肾上腺部分切除5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9.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单纯性肾上腺囊肿经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大多可明确诊断,但部分肾上腺囊肿和肾上腺血肿易误诊为肾上腺实性肿瘤。具有症状的肾上腺囊肿或者性质不明的囊性肿块应行探查;无法明确病变性质的囊性肿块,需按静止性嗜铬细胞瘤做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间质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腹膜后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均是单发肿块,肿块直径平均12cm;直径〉10cm者6例,比例为75%。CT平扫肿块呈囊实性密度影,周围为软组织密度影,中央为不同程度低密度影(坏死或囊变),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性强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继续强化,囊变、坏死无明显强化。8例病理诊断恶性腹膜后间质瘤高度恶性6例,低度恶性1例,潜在恶性l例。结论腹膜后恶性间质瘤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收集了经手术病理与临床追踪证实的65例肾上腺肿瘤与增生病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旨在分析肾上腺肿瘤与增生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表明肾上腺肿瘤常为低密度或不均匀密度,增强扫描仅轻度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常大于1cm,良性肿瘤形态规则,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肿瘤可使同侧、对侧腺体萎缩及侵犯周围邻近组织。肾上腺增生常为等密度,增强扫描为均匀强化,增生腺体常小于1cm,形态规则,无包膜,与周围正常腺体分界不清楚,腺体增生可以单侧或双侧。结果提示肾上腺肿瘤与增生在密度、大小、形态、强化程度及与周围腺体关系均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31例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结果CT的定位准确率为94%,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囊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仅一例巨大分化良好型平滑肌肉瘤为多房囊性肿瘤,囊实性及实性肿瘤在良恶性肿瘤中均可见。瘤体的钙化可见于畸胎瘤、血管内皮瘤、神经母细胞瘤和部分神经节细胞瘤,脂肪密度见于脂肪瘤或脂肪肉瘤。结论:CT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且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情况,对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Cystic adrenal lesions are common, but cystic pheochromocytomas are rare. In the setting of a cystic adrenal mass in a patient with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syndrome (MEN) IIB, the diagnosis of pheochromocytoma must be considered. We report a 29-year-old woman with typical phenotype of MEN IIB (marfanoid habitus, thick blubbery lips, mucosal ganglioneuromas) and a history of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She presented with headaches, palpitations and tremors. Computed tomography revealed a left cystic adrenal mass. The likelihood of the lesion being a pheochromocytoma was thought to be low due to its cystic appearance. However, urine ephinephrine and metanephrine levels were elevated. She underwent a left adrenalectomy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a cystic pheochromocyt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