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朱翠颜  林健才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167-1169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8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并进行分组,ABI<0.9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低ABI组),0.9≤ABI<1.3为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正常组),ABI≥1.3为下肢动脉硬化组(高ABI组),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吸烟史等一般情况,并检测糖脂等代谢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BI的危险因素。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异常ABI为21.2%,与正常组比较,低ABI组和高ABI组年龄、吸烟率、HbA1c、TG、收缩压、UA均明显升高,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亦明显升高。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外周动脉病变(PAD)患病率;高龄、高血压、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尿酸(Uracid,UA)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T2DM患者202例,根据踝肱比(ABI)进行分组:ABI≤0.9为外周动脉疾病(PAD)组,ABI>0.9为对照组,对患者年龄、性别、血压、病程、UA、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2DM患者合并PAD组血清UA水平升高,其与年龄、血压、TC、LDL-C是T2DM合并PAD的危险因素。UA等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与血Cr、PAD、TG具有相关性。结论:T2DM患者合并PAD时血清UA水平升高,因此应重视对血尿酸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侯朝铭  张林  许爱琴  肖敏  赵万燕  胡茂清 《四川医学》2012,33(12):2080-208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和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算踝肱指数及肾小球滤过率。依照踝肱指数分为两组:ABI≤0.9和0.9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中的作用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踝肱比值(ABI)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ABI≤0.90)及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78例糖尿病患者中检出PAD患者共53例,检出率67.9%,与对照组相比较,PAD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FPG、2hPG、HbA1c、HDL-C、TG、TC、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BI可作为PAD的无创早期诊断方法,其中年龄、病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患者P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佳  万沁  钟海花 《四川医学》2010,31(9):1236-123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肱指数(ABI)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50例T2DM患者IR水平,以正糖钳夹稳态期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Rd)来判定周围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测定所有患者ABI,根据ABI水平分为低ABI组和正常ABI组,比较两组Rd值及其余临床指标。对所有指标进行回归及相关分析。结果低ABI组Rd值明显低于正常ABI组,Rd与ABI明显相关(r=0.534,P〈0.001),两者互为独立影响因素。ABI还与糖尿病病程(r=-0.527,P〈0.001)、HbA1c(r=-0.382,P=0.006)负相关,血尿酸(UA)进入以ABI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值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也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Li S  Wang C  Zhong XW  Li HQ  Fu XQ  Ran XW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232-235
目的 探讨影响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危险因素并分析MPV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173例,2型糖尿病91例、糖调节受损(IGR)41例和正常糖耐量(NGT)人群41名,测量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空腹血糖(FPG)、血肌酐、血小板计数以及MPV,体重、身高,并计算体质指数.糖尿病患者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踝肱指数.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MPV最高,为(12.3±1.5)fl,高于IGR (9.7±0.9) fl和NGT者(8.0±0.9) fl(P <0.01);在糖尿病患者中,HbA1c≥7%的患者MPV(13.2±1.9)fl明显高于HbA1c<7%的患者(11.8±1.7) fl(P<0.01);(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血肌酐、LDL-C和FPG水平是影响MPV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整R2 =0.891;(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OR=1.648,P=0.042)是周围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血肌酐、LDL-C和FPG水平是MPV的重要影响因素;MPV是周围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与脂代谢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测定入选的2型糖尿病112例的踝肱指数(ABI),根据ABl分组,ABI<0.9为A组共26例,ABI≥0.9为B组共86例,比较两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标.结果 A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HOMA-IR.高于B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及其伴下肢动脉病变(PAD)患者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以比值小于0.9为异常.结果:本组128例患者中检出ABI<0.9者27例,占21.1%.下肢动脉病变组与非下肢动脉病变组比较,前者的年龄大、病程长、餐后血糖、TG、LDL-C、脉压差、合并冠心病率明显增高,HbA1c达标率明显降低.结论:采用ABI早期诊断并治疗PAD对预防糖尿病其他心血管并发症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踝肱指数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BI)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PAD)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英国产ES-1000SPM血管多谱勒诊断仪对98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以ABI<0.9为异常,分成PAD组和非PA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HbA1C. 结果 检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38例(38.8%),其中无临床症状者15例.和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 h血糖、TG、LDL-C、HbA1C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踝肱指数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且无创、价廉、简单,患者易接受.高龄、病程长、高血糖、高TG、LDL-C是引起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指压穴位操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双下肢的血液流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观察组患者双下肢进行指压穴位操干预,对照组实施自主随意活动,观察期1年。结果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A-DQOL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指压穴位操能够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下肢血液流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