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费哲红 《中国药业》2012,(19):53-53
目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总结病区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集中摆药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和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结果与理论口服药品单剂量集中摆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等,以保证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药房单剂量摆药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易犯的差错,及如何减少污染和防止药品变质失效以保证药品质量、提高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总结及分析各种影响摆药操作质量安全的因素。结果住院药房药品单剂量集中摆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等,以保证药品质量。结论加强管理,规范单剂量摆药,有效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张胤 《中国当代医药》2012,(32):170-171,174
住院药房口服药单剂量摆药在现有工作模式下存在许多问题,调查、分析摆药过程中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寻找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摆药过程的规范管理,以保证药品质量,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对于药品质量的好坏、剂量的准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及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而近年来,药品生产企业实行GMP管理后,药品质量在生产方面得到了保障,但在药品使用终端即药房药品拆零摆药时,药品质量、剂量存在一定问题。如何保证药品质量、剂量,确保老年患者获得良好的药疗效果,应是我们药剂人员工作重点之一。现就对住院患者口服药拆零摆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实行单剂量配方制的必要性作一探讨。1住院药房口服药调配模式的现状病区护士每天一早将药盘送到住院药房、医生查房后将医嘱通过电…  相似文献   

5.
李野  刘煜 《中国药房》2008,19(25):1959-1961
目的:为在医院住院药房推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使用的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工作原理、流程及主要结构、功能,评价其应用价值,指出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结果: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进行单剂量摆药准确性高、效率高,减轻了药师的工作强度,但药品包装成本、耗材成本、药品质量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结论: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适合于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单剂量摆药,有助于提高药房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SHEL(soft hard environment litigant)模式对药房自动化设备与传统药品管理模式相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减少全自动口服摆药机药品发放差错,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住院部药房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单剂量发放药品的差错68例,针对全自动单剂量口服摆药机药品发放差错的因素进行分类,应用SHEL模式综合评价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结果 SHEL模式对全自动单剂量口服摆药机药品发放差错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改进后,住院药房药品发放差错数发生率降低了78.57%(χ2=8.526,P=0.036),提高了药品安全管理。结论运用SHEL模式能明确全自动单剂量口服摆药机安全管理中的缺陷,找出解决方案,提高药房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药品单剂量调配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住院病人的用药数量占医院总体用药数量的较大部分,因此,住院患者的药品调配工作是药剂科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住院药房都采用了集中摆药的调配方式,但多数医院的中心摆药室未能对口服药品的摆药过程实施监控管理,缺乏标准的操作规程,无法保证口服药品在使用过程中质量的连续性。我国2002年1月21日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第7章第27条规定:“……门诊药房实行大窗口或柜台式发药,住院药房实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单剂量配发药品”。但该法规颁布后,未对其中所提到的“单剂量配发药品”进行释义,至今也未有相关的执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中心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摆药的现状及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口服药品单剂量摆药的流程、现状的简单介绍,明确摆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结果我院单剂量摆药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我院单剂量摆药仍处于落后的水平,各种硬件条件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研我院药局在应用自动化药品单剂量片剂分包机摆药后对护士核对药品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现阶段我院应用自动化药品单剂量片剂分包机后药片的整洁程度、护士核对药品的效率及摆药出现差错的情况等。结果:我院引进的自动化药品单剂量片剂分包机保证了药品整洁,降低摆药差错,药品使用更加安全,护士评价较高。结论:自动化药品单剂量片剂分包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符合药房自动化趋势,但仍需进一步对工作流程和配套软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的技术性能、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工作实践和体会几个方面的阐述,表明自动分包技术在中心摆药工作中呈现巨大优势,旨在推动医院药品单剂量调配实现自动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12.
何广宏  王昭  张丽 《中国药房》2011,(33):3083-3085
目的:提高医院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能力,改进药事服务质量。方法: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指导我院药事信息管理工作,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先后嵌入药品编码定位系统、口服药单剂量调配系统、医嘱自动检测系统、医嘱审核系统,持续进行改进。结果:拦截给药接近差错持续增加,由2008年的405例增至2010年的2036例,且给药差错不断减少,由2008年的49例降至2010年的20例,给药差错发生率由0.1633‰降至0.0584‰;工作效率提高,注射剂和口服药调剂节约用时分别为20~25、25~30min;退药率注射剂由6.65‰下降至3.35‰,口服药由5.86‰下降至1.28‰;患者满意度增加。结论:JCI认证提高了医院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水平,对于完善电子病历、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规范药品生产流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健  徐珽  苏兰  刘春雨  唐尧 《中国药房》2008,19(19):1512-1513
目的:为构建药品单剂量调剂(UDD)的标杆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建立UDD管理模式的运行模块及UDD药师的培养方式,应用六西格玛原理控制工作质量等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所建立的UDD标杆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切实可行,可保证药品调剂的准确性,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限定目剂量(DDD)法,对我院2002—2004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购药金额进行统计。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数量及购药金额等逐年增长;尼莫地平、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在3年中用药频度排序稳居前3位;钙拮抗剂、复方制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方面均居于前3位。结论:尼莫地平、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在我院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居主导地位,且价格合理。  相似文献   

15.
沈洋  ;黄立峰  ;宋洪涛 《中国药房》2009,(19):1477-1479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药品管理智能化与调剂自动化实施方案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方法:收集国外先进的药品调剂与管理的相关设备信息,查阅文献了解其在国内医院药房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我院在应用智能化药品管理与自动化调剂设备改进工作模式方面的实践体会,分析当前医院药房实施药品管理智能化与调剂自动化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施中的问题。结果:医院药房实施药品管理智能化与调剂自动化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调剂的准确性,有效解决传统调剂工作模式中所存在的工作强度大、差错率高等诸多问题。结论:药品管理智能化与调剂自动化实施方案是医院药房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化疗药物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规范化配置和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化疗药物在静脉配置中心配置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和配置人员在配置药物过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及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的操作环境、严格的审方制度和规范化的配置流程,不仅提高了化疗药物的配置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加强了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0—2012年出院患者抗茵药的使用记录,以限定El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茵药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茵药使用强度3年来呈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68.63DDD/100人天下降到2012年的42.6lDDD/100人天,尤以手术科室下降明显。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始终位居前3位,喹诺酮类抗茵药使用强度下降明显。结论:我院存在用药过度、用药集中等问题。应严格限制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应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配置注意事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玲  任俊辉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0,(13):1210-1211
目的: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的规范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化疗药物配置中的注意事项、应急事件的具体处理步骤、配置完成后污物及液体的处理。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化疗药物的集中、规范化配置不仅提高了化疗药物的配置质量,同时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加强了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9.
医院引进单剂量药品自动摆药设备的理性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樟卫  胡晋红 《中国药房》2008,19(28):2196-2198
目的:为国内医院引进单剂量药品自动摆药设备提供思路和建议。方法:通过实践总结和文献复习,探讨引进设备的应用价值和产生的问题。结果:自动摆药机的采用,可以避免调剂和给药过程中的药品污染和交叉感染,减少摆药和给药环节的差错发生率。然而其应用也带来了新增的机器误差、运行成本和管理难度。国内引进上述设备应当建立在理性的需求和论证分析基础上,而且应用于住院单剂量的调剂更为适合。结论:自动化调剂是发展趋势,新设备的应用会带来新问题和挑战,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CCU病区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利用美康合理用药临床药学工作站,搜集并筛选2009年我院老CCU病区应用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的住院患者共92例,采用Excel 2003对其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的种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例患者中,用于心肌能量代谢支持治疗的药物主要有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左卡尼汀注射液、盐酸曲美他嗪、辅酶Q10、左卡尼汀口服溶液、注射用心肌肽,主要用于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疾病,其中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左卡尼汀注射液应用最为广泛,分别占用药总人数的95.65%、81.52%,其次为曲美他嗪(30.43%)。53.26%患者联合应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和左卡尼汀注射液,个人单次剂量多为4g,人均每日用药量分别为3.73g和3.41g,其中磷酸肌酸钠最高单次用药量达5g。结论:我院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已成为常规心血管治疗药物基础上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疗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药物超剂量使用的问题,应严格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促进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