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溴甲酚紫(BCP)法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进行方法学评价,探讨其测定结果与传统溴甲酚绿(BCG)法的可转换性。方法测定BCP法的线性范围、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回收率及临床常见干扰因素对其干扰程度,比较测定结果与BCG法的差异。结果BCP法测定ALB线性范围可达10~80 g/L,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95%和3.03%,平均回收率为99.4%,252 μmol/L的胆红素、4%的Trilitid、4 g/L的血红蛋白对其无明显干扰。应用BCP法比传统BCG法平均约低6.0 g/L,但两者高度相关(y=1.08x 5.98)。结论BCP法是一种较BCG法更为特异的测定ALB的方法,利用回归方程可方便地将其转换成BCG法的测定结果,使临床应用这两种方法测定ALB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溴甲酚紫法测定血清白蛋白临床实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溴甲酚紫(BCP)法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进行方法学评价,探讨其测定结果与传统溴甲酚绿(BCG)法的可转换性。方法 测定BCP法的线性范围、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回收率及临床常见干扰因素对其干扰程度,比较测定结果与BCG法的差异。结果 BCP法测定ALB线性范围可达10~80g/L,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95%和3.03%,平均回收率为99.4%,252μmol/L的胆红素、4%的Trilitid、4g/L的血红蛋白对其无明显干扰。应用BCP法比传统BCG法平均约低6.0g/L,但两者高度相关(y=1.08x 5.98)。结论 BCP法是一种较BCG法更为特异的测定ALB的方法,利用回归方程可方便地将其转换成BCG法的测定结果,使临床应用这两种方法测定ALB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β2-MG.结果 β2-MG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1.74%,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1.98%.平均回收率为99.48%.血红蛋白2.0 g/L、胆红素30 μmol/L、维生素C 0.2 g/dl时,对测定有较大的负干扰.干扰率分别为-5.48%、-4.02%、-8.78%.结论 该法测定β2-MG精密度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常规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尿素酶电极法测定尿素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应用本法进行测定结果,分析其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干扰因素,并与常用方法酶偶联速率法进行比较.结果尿素酶电极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0%和3.1%),线性范围为2.18~~18.92mmol/L.回收率为95.5%~98.0%.本法(Y)与酶偶联速率法(X)比较:Y=0.953X-0.322,r=0.999.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8.2μmol/L,血红蛋白浓度为4g/L,甘油三酯浓度为12.46mmol/L时对本法无明显干扰.结论尿素酶电极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线性范围,适于急诊实验室的自动化分析仪应用.  相似文献   

5.
蒋文联 《中外医疗》2009,28(5):94-95
目的本文对速率法测定a-L-岩藻糖苷酶活性的试剂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利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速率法测定AFU试剂进行方法学的评价试验。结果该法精密度好,批内CV〈2.2%,批间CV〈2.4%。三酰甘油≤5.0mmol/L、Hb≤2.5g/L、胆红素≤500μmol/L、维生素≤10g/L时经配对差异比较,均无显著干扰(P〈0.05);抗凝剂中EDTA.K2、草酸钠对检测无明显干扰,而肝素使AFU测定假性增高。与进口同类产品比较,y=0.9813x-0.3746,r=0.9991,两者相关性良好。结论该试剂为液体试剂,采用速率法测定,使用方便、反应快速、结果准确,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立灵敏、准确、特异且试剂稳定的碳酸酐酶法以测定尿锌.方法:用3%三氯醋酸沉淀尿中蛋白质,释放出来的锌离子复活脱辅基的碳酸酐酶,以醋酸对硝基酚作为酶促反应底物进行测定.结果:线性范围达61.2 μmol/L,回收率为95.6%~103.8%,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3.5%与4.9%,本法(X)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Y)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96X 0.33,r=0.98.Cu2 、Fe2 、Mn2 各200 μmol/L对锌测定均无影响;Co2 10 μmol/L、胆红素342 μmol/L以下对本法测定尿锌结果也无干扰.结论:该法具有特异、准确、灵敏且试剂稳定等优点,适合于生化分析仪检测尿锌.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全自动生化仪上建立液体双试剂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氨。方法用连续监测法对pH、谷氨酸脱氢酶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双试剂连续监测方法,试剂Ⅰ:含三乙醇胺缓冲液(pH7.4)0.25mol/L,α-酮戊二酸15mol/L,NADH 0.3mmol/L;试剂Ⅱ:含谷氨酸脱氢酶≥160u/L。线性范围达321μmol/L,批内Cv=3.4%,批间Cv=8.7%。参考值范围(-x±2SD):10.5~44.1μmol/L。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方法合理,符合全自动条件,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型KHC3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反应到达终点时的吸光度,与标准品相比较,求得标本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浓度。结果:精密度试验TBIL批内高低浓度CV值为0.78%、1.44%;DBIL为0.96%、1.85%。TBIL批间为3.36%、2.66%及3.79%;DBIL批间为4.03%、3.25%及2.96%。线性范围:TBIL可达515μmol/L;DBIL可达171μmol/L;总胆回收率98.4%~105.3%,平均102.1%;DBIL回收率为98.5%~101.5%,平均为99.7%。与其他相关试剂比较TBILγ=0.9954~0.9994;DBILγ=0.9950~0.9985。溶血、脂浊和维生素C干扰试验表明:标本中Hb小于10g/L,TG小于7.55mmol/L,VitC小于0.1g/L,对TBIL和DBIL的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本试剂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宽,试剂稳定,价格低廉,完全可用于检测临床标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酶转换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方法学评价,以确定其分析性能是否符合临床实验室使用的要求。方法根据NCCLS文件和已建立的方法对酶转换法测定Hcy的精密度、线性、方法学比较、干扰试验、回收率、试剂稳定性等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酶转换法测定Hcy的精密度(批内、批间、日间、总CV均<5.0%)较高;Hcy浓度在0~40μmol/L内,呈线性关系;酶转换法和循环酶法测定Hcy结果两者相关性良好(r2=0.924,n=60),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是相同的(t=0.08,P>0.05);血红蛋白(Hb)<2g/L、甘油三酯(TG)<72mmol/L,总胆红素(Tbil)<340μmol/L,维生素C(VitC)<10.0g/L时,酶转换法测定Hcy干扰相对偏差<10.0%;回收率为101.25%;试剂稳定性较好。结论酶转换法测定Hcy具有较高的精密度、较宽的线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DS5低压阳离子交换色谱法联合梯度规避法和DCA2000免疫法两种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不同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用低压阳离子交换色谱法联合梯度规避法(X)和免疫法(Y)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回收率、精密度、干扰因素、相关性及参考范围的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5%~104%以内,批内、批间的平均变异系数(CV)均<5%;10.2 mmol/L三酰甘油、8.0 mmol/L胆固醇、10.1%HbF对两种仪器均无干扰,684 umol/L总胆红素对DS5的层析柱有破坏作用,对DCA2000无干扰;两者结果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9957(P<0.01),n=50,直线回归方程Y=1.09X+0.1%;DS5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较DCA2000偏低;DS5和DCA2000两者参考范围分别为4.0%~6.0%和4.3%~6.5%。结论:DCA2000测定结果比DS5偏高。  相似文献   

11.
血清白蛋白的测定,在染料法中国外有半数临床实验室采用溴甲酚绿法(BCG),半数采用溴酚兰法(BPB),而国内多采用BCG法。对BPB法测定尿液白蛋白的配方作了改进,用于血清白蛋白的测定线性范围高达80%g/L,白蛋白标准液,定值血清高值、低值标本等的测定,批内CV%分别为0.03,1.40,2.05和0.99;批间CV%1.20,1.72,2.30和1.50,天与天间CV%为1.50,1.98,2  相似文献   

12.
随机抽取306份不同白蛋白( Alb)浓度的新鲜血清标本,分别用溴甲酚绿法( BCG)、改良溴甲酚紫法( mBCP)、免疫比浊法( ITA )检测 Alb 浓度,液态酶法检测糖化白蛋白( GA) ,并计算GA值[ GA%(%) =GA/Alb × 100%]. 正常Alb浓度( Alb≥ 40 g/L )时, BCG 与 mBCP 法、BCG 与 ITA法、mBCP与ITA法检测结果比较,临床差异不明显,而且GA% BCG与GA% mB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537 );低Alb浓度( Alb<40 g/L)时,BCG法分别与mBCP、IT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 GA% BCG明显低于GA% mBCP ( P <0. 01 ). 故正常 Alb 浓度时, BCG、mBCP 与ITA 法三者结果差异无明显临床意义,各法用于GA%计算无明显差异;但低Alb浓度时,mBCP与ITA法二者一致性优于BCG与ITA法,若使用BCG法则GA%结果可能被低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测定水平。方法:采用溴甲酚绿染料结合法(BCG法)和速率比浊法对定值血清同步进行白蛋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检测,并对以上两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重复性很好,BCG法与速率比浊法的20次测定结果分别为44.020.269g/L,CV=0.613%和40.770.280g/L,CV=0687%,而其准确性则有差异(t=2.298,P<0.05),BCG法与速率比浊法10个样本20次测定值与预期值的符合率分别为(94.899.659)g/L,CV=10.17%和(99.860.536)%,CV=0.537%。结论:对于血清白蛋白测定速率比浊法优于BCG法。  相似文献   

1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罗库溴铵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um,LC-MS)。方法  测定血浆中罗库溴铵浓度,并对静脉注射0.9 mg/kg该药物的患者2 h内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方法  血浆中加入内标盐酸维拉帕米后用乙腈沉淀蛋白法进行处理,离心后取上清进样。选用Atlantis T3 (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甲酸铵 (60∶40,5 mmol/L,pH=5.5),流速1 mL/min,柱后三通分流,0.2 mL/min流量进入质谱。质谱采用电喷雾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接口,选用正离子模式,检测方式为选择性离子监测 (selected ion monitor,SIM)模式。结果  罗库溴铵在0.1~1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及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本测定要求。结论  LC-MS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测定罗库溴铵血药浓度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静注2 h内临床样本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自配溴甲酚绿试剂,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反复测定血清白蛋白。实验证明,具有试剂稳定、易得、测定重复性好、时间短、试剂及标本用量少等优点。白蛋白含量在65g/L范围內线性良好,自配试剂与中生试剂实验对比(P>0.05)。  相似文献   

16.
黄盛权  叶刚  廖钱金  王祥卫  吴清剑 《重庆医学》2012,41(20):2047-2048,2051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与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国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检索国内已公开发表的关于BCG联合IL-2与MMC膀胱灌注治疗国人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比较性研究资料,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统计学综合(Meta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作为评价比较疗效的指标,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筛选后有13个文献纳入研究,涉及总病例数611例,其中进行BCG灌注治疗312例,MMC治疗299例;在总的13组入选研究中,有12组研究显示BCG联合IL-2优于MMC,有1组研究显示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提示BCG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统计学上优于MMC组(OR0.32,95%CI 0.2~0.5,P=0.000 01)。结论 BCG联合IL-2膀胱灌注预防国人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优于MM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吡喃阿霉素(tetrahydropyranyl-doxorubicin ,THP)加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与单用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效果及灌注引起的副作用,测定灌注前后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变化,并探讨IL-8变化与药物灌注预防肿瘤复发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2例原发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于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分别给予THP联合BCG(联合用药组)及单用BCG膀胱灌注(单用BCG组),于术前、术后2周、1~6次BCG灌注后2?h留取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IL-8的含量。术后定期行B超、膀胱镜及尿细胞学检查,监测膀胱肿瘤复发情况。并对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灌注引起的副作用及IL-8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用BCG组,两组灌注后副作用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灌注后尿中IL 8的含量均有明显的变化,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发患者灌注后尿中IL-8含量明显高于复发者。结论:THP联合BCG膀胱灌注可有效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且不增加灌注引起的副作用。这一效果是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的叠加作用,而不是化疗药物对免疫药物疗效的放大作用。BCG灌注后尿中IL-8有明显的升高,且变化程度与肿瘤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8.
吉西他滨与卡介苗联合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与卡介苗(BCG)联合灌注免疫化学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85例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分为两组:(1)GEM+BCG联合应用组39例,术后立即用吉西他滨1000rag灌注治疗,术后1周GEM2000rag再次灌注治疗,术后2~7周每周BCG灌注治疗1次,以后每个月BCG灌注1次,持续2年。每周行卡介苗灌注治疗。(2)BCG组46例,术后每周灌注1次,连续7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2年。结果随访2—3年,平均2年4个月,其中BCG+GEM联合应用组复发率为10.5%,BCG组复发率为2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EM和BCG联合膀胱灌注预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优于单用BCG灌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妇科洗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采用Wondasil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50:50)(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2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30℃。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132.40-662.00n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7%,RSD值为2.76%(n=9)。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可作为妇科洗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