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6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上半年收集到的169例ADR报告分别从临床具体表现、严重程度、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以及涉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97个药品品种的169例ADR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l04例,占总数的56.22%;严重ADR8例,死亡2例。ADR引起的皮肤及附件损伤较多,共80例,占总数的43.24%。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8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报的162例抗感染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整理,从患者年龄、药品品种、给药途径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162例ADR中,中老年患者较易发生ADR,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ADR的例数最多,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根据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监管力度,重点监护特殊人群用药,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我院2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收集到的262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临床具体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2例ADR报告涉及12大类药物,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静脉给药产生的ADR占73.24%。不良反应的种类以皮肤损害最多,其次分别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应加强ADR监测,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年多来收集的ADR病例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400例中,女性患者较多;静滴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首位。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加强临床用药ADR的监测,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5.
21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2007年报告的ADR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年我院已报告的ADR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我院2007年报告的ADR217例,涉及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等17类药物,引起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联合用药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最多,其次是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症。217例ADR中,214例转归较好,仅3例留有后遗症。结论临床用药应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原则,针对病情合理选择药物,采用正确的剂型、恰当的给药途径,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丁海燕  王浩 《中国医药》2007,4(1):526-527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减少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587例ADR报告按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分布、引起ADR的药物种类、ADR的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87例(31.86%);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为250例(42.59%);ADR涉及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284例(48.38%);发生ADR患者中,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者426例(72.57%),口服给药者为161例(27.43%).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注意合理给药方法 ,加强老年儿童患者用药后的观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丁海燕  王浩 《中国医药》2008,4(1):526-527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减少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587例ADR报告按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分布、引起ADR的药物种类、ADR的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87例(31.86%);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为250例(42.59%);ADR涉及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284例(48.38%);发生ADR患者中,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者426例(72.57%),口服给药者为161例(27.43%).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注意合理给药方法 ,加强老年儿童患者用药后的观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杨军炎  顾小丽 《中国药房》2010,(10):922-923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8年抗肿瘤药致ADR报告162例,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合并用药情况、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2例ADR中,男女比例相近,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有68例,占41.98%;单一用药123例,占75.93%,合并用药39例,占24.07%;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的ADR居首位,占39.51%;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6.42%。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致ADR监测工作,合理、规范使用抗肿瘤药,避免或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丁海燕  王浩 《中国医药》2009,4(1):526-527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减少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587例ADR报告按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分布、引起ADR的药物种类、ADR的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87例(31.86%);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为250例(42.59%);ADR涉及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284例(48.38%);发生ADR患者中,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者426例(72.57%),口服给药者为161例(27.43%).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注意合理给药方法 ,加强老年儿童患者用药后的观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丁海燕  王浩 《中国医药》2006,4(1):526-527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减少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587例ADR报告按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分布、引起ADR的药物种类、ADR的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87例(31.86%);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为250例(42.59%);ADR涉及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284例(48.38%);发生ADR患者中,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者426例(72.57%),口服给药者为161例(27.43%).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注意合理给药方法 ,加强老年儿童患者用药后的观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院134例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范明霞  段露清 《中国药房》2008,19(2):131-13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3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34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99种(含不同剂型和规格),其中抗感染药居首位(34种,34.34%),其次为中药制剂;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94例/次,59.4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2005年3月至2014年12月98例中药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与给药途径、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82.65%);ADR损害几乎涉及机体各系统,最多累及系统是皮肤系统(45.92%)。结论中药ADR不容忽视,应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和管理,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我院28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耘胜  杨斌 《中国药房》2010,(42):4002-400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282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282例ADR中,男性(162例)多于女性(120例),>60岁者占34.04%;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44.68%,其次为消化系统药,占13.12%;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240例,占85.11%);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4.33%。结论:临床应加强和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的23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23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共75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22种,43.22%),其次是中药制剂(19种,25.85%);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202例,85.59%);主要的ADR类型是皮肤和附件损害(120例,50.85%)。结论需进一步加强本院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江苏省丰县中医医院上报的162例ADR报告按不良反应级别、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名称、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及发生率、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2例ADR报告中,新的/严重的ADR为16例,占9.88%;发生ADR患者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66例,占40.7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为135例,占83.33%;引发ADR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60例,占37.04%),其次为中药制剂(37例,占22.84%);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55例),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3例)、心血管系统损害(25例)。结论: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在分析与评价中意义重大,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2年度发生的38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385例报告中,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87.59%);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26.33%),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8.2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最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以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2012年276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 2003软件对ADR病例的年龄、性别,引发ADR的药品类别、给药途径、药物剂型,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报告人员职业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6例ADR报告中,男125例(45.3%),女151例(54.7%);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的ADR比例较高,为193例(69.93%);以注射剂出现的ADR为多,167例(60.51%);所涉及的药品中抗菌药引起的ADR比例较高,65例(23.55%);引起ADR的药品前10位中有9个为抗菌药;严重的ADR共3例(1.09%);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55例(18.71%),其次为全身性损害,35例(11.90%);填报ADR报告的以药师为主(61.23%),其次为护士(32.61%),医生较少(6.16%)。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并重视在ADR报告中发现的用药问题,并及时向临床反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和分析我院2004年至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使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收集的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抗菌药物54例、中成药9例和激素类药物6例。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科室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9.
某院562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上报国家ADR监测系统的562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在562例儿童ADR中,男304 例(54.1%),女258例(45.9%);1-3岁年龄组ADR发生率最高(47.0%);静脉滴注是引发ADR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共372例(66.2%);引发ADR最多的药品种类为抗感染药(44.8%),而抗感染药又以头孢菌素类为主(57.5%);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8.4%)。结论:给药途径、品种等多种因素与儿童ADR 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需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给药途径、给药速度等,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叶思勇  魏霞  冯杨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47-148,151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对本院2008~2010年收集到的21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1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多,占38.78%,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占64.61%;ADR的主要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占38.32%,抗感染药物引发ADR数量最多,共38.79%。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