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肾小球肾炎湿热证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英 《江西中医药》2005,36(11):48-49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湿热病邪关系密切,湿热证普遍存在于肾小球肾炎各类型中,根据急、慢性肾炎湿热病邪的致病及病理演变阶段的病机特点,临床辨证施治如下:  相似文献   

2.
肾炎湿热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湿热证在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临床医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从病因、病理、生化、免疫、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方面论证了湿热伤肾是肾炎病机的基本特点。这其中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过程:1978年徐嵩年[1]指出邪热内蕴常为整个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干扰因素;1982年张镜人[2]提出慢性肾炎伴肾功能损害过程中,湿热是贯穿始终的病邪;1988年赵金锋[3]观察50例慢性肾炎患者,认为百分之百的病例在整个病程或病程中某个特定阶段都可表现有湿热,刘志明[4]进一步指出湿热伤肾是肾炎病机的基…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肾小球肾炎[1]简称慢性肾炎,中医治疗慢性肾炎有较好疗效,现将慢性肾炎中医证型研究,综述如下。1中医分型与证候分布的关系熊玮[2]研究表明,年龄、病程对证候分布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中医主证以脾肾阳虚证为多,标证以湿热证为多。中医证型与肾功能分期存在相关性,肾功能代偿及失代偿期出现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炎湿热证肾小管功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慢性肾炎湿热证肾小管功能研究张福生杨保永张连明倪青生刘元梅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青州262500)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湿热证肾小管功能近年来,慢性肾炎湿热证受到重视,但本证与肾小管功能改变关系未见报道。笔者对本病证患者肾小管功能的改变作了观察,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5.
血尿唾液酸、尿NAG与肾炎湿热证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87例慢性肾炎的临床对比观察,发现肾炎湿热证组尿唾液酸(SA)、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明显高于非湿热证组(P<0.05~0.01)。16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型均表现有湿热,其血、尿SA,尿NA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湿热证组(P<0.001),且尿SA与尿NAG里显著性正相关(r=0.751),并与尿蛋白量相平行。经单味清热利湿药黄蜀葵花治疗后,两组尿SA、NAG均呈显著性下降,尿蛋白量亦明显减少(P<0.05~0.001),说明尿SA、NAG值可作为肾炎湿热证的客观辨证指标及疗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范畴,其病因病机大部分与湿热有关。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湿热之邪不仅是病理产物,更是促使肾功能衰竭的新致病因素。急性肾炎属湿热类型者亦非少见。近5年来,笔者观察了60例慢性肾炎患者,与湿热有关者达42例,占70%。这或许与我们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潮湿,且湿性腻滞,致病缠绵等有关。因此,进一步阐明湿热病邪的致病及演变机理,对防治肾小球肾炎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碧辨治慢性肾炎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允涛  李青  刘晶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2):845-846
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脾肾亏虚为病机之本,由于本虚,又易招致外邪,而产生水湿、湿热、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证。临床分为七型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慢。肾蛋白停对慢性肾炎湿热证尿表皮生长因子(EGF)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摘除大鼠一侧肾脏加腹腔多次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及皮下多次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复制慢性肾炎湿热证动物模型,并以慢肾蛋白停进行预防性治疗;测定尿EGF含量变化。结果慢肾蛋白停组尿EGF水平下降,与模型组和肾炎四味片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慢。肾蛋白停能够调节慢性肾炎湿热证肾内尿EGF的异常分泌,具有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学特征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15 2例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学特征进行了临床回顾性的分析研究。认为采用分期辨证能较好地反映狼疮性肾炎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及其演变 ,提出活动期分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和湿热壅滞证 ;缓解期分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亏虚证和脾肾气 (阳 )虚证 ,湿热、瘀血、水湿等作为兼证 ;疾病后期则与一切肾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表现相类似 ,按阴阳两虚、浊瘀阻络辨证。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炎湿热证病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慢性肾炎湿热证病理机制的研究熊宁宁,余江毅,余承惠,龚丽娟,邓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210029)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为0.49%。其发病与感染有关,据对2540例肾活检的分析,免疫复合体肾炎占85%。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后,在体内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40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入组要求的慢性肾炎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肾络微型疒徵瘕理论进行中药干预治疗。入组3月后,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肾炎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慢性肾炎(CKD1~3期)患者本证中肺肾气虚证最多,标证中湿热证最多;基于肾络微型疒徵瘕理论的中药干预治疗,对于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临床疗效较为满意,脾肾阳虚证临床疗效较差;对于湿浊证、水湿证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湿热证临床疗效较差;对于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湿热质、瘀血质临床疗效较差;有效组治疗后血NF-κB、血MCP-1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NF-κB、尿MCP-1变化无明显差异性(P0.05);湿热证血NF-κB、血MCP-1、尿NF-κB、尿MCP-1均较非湿热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NF-κB、血MCP-1可辅助监测临床疗效与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肾络微型疒徵瘕理论,利用和解聚散法,并重视湿热在慢性肾小球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提高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龚丽娟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新梅 《江苏中医》2000,21(10):9-10
龚丽娟教授治疗慢性肾炎选方精当,用药独到。对于蛋白尿,认为以气虚湿热的本虚标实证了,治宜益气清利。治疗脏腑之虚证,主张以平补为宜,对于湿热蕴结之证,擅用药对治疗。对病久瘀血内阻者,据情选用活血利尿药和虫类药。而湿邪留滞是慢性肾炎缠绵难愈的关键,主张根据湿与热的孰轻孰重选用清热利湿药。针对慢性肾炎迁延不愈与外感及合并症的关系,强调辨病辨证,有针对性地选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40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入组要求的慢性肾炎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肾络微型癥瘕理论进行中药干预治疗.入组3月后,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肾炎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慢性肾炎(CKD1~3期)患者本证中肺肾气虚证最多,标证中湿热证最多;基于肾络微型癥瘕理论的中药干预治疗,对于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临床疗效较为满意,脾肾阳虚证临床疗效较差;对于湿浊证、水湿证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湿热证临床疗效较差;对于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湿热质、瘀血质临床疗效较差;有效组治疗后血NF-κB、血MCP-1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NF-κB、尿MCP-1变化无明显差异性(P>0.05);湿热证血NF-κB、血MCP-1、尿NF-κB、尿MCP-1均较非湿热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NF-κB、血MCP-1可辅助监测临床疗效与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肾络微型癥瘕理论,利用和解聚散法,并重视湿热在慢性肾小球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提高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与西医客观指标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研究,提高了本病辨证的准确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慢性肾炎辨证与西医客观指标的关系作一回顾,期望在临床实践中有益于读者。 1 中医辨证 历年来对慢性肾炎进行了各种规范化分型,以期更好地反映疾病本质,提高治疗效果。1977年北戴河肾炎座谈会对慢性肾炎分为正虚和邪实两方面,将气虚(气阴两虚)、阴虚(肝肾阴虚)与阳虚(脾肾阳虚)作为正虚的三要素,并与湿热、瘀血构成常见五个基本证型,即气虚型、阳虚型、阴虚型、湿热型、血瘀型。1983  相似文献   

15.
樊文星  赵英英  舒惠荃 《陕西中医》2006,27(12):1489-1490
目的:观察运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中药组方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40例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中药汤剂辨证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5%、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分别为33.3%和6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是治疗慢性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的有效治法。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分型与中医治疗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89例慢性肾炎均经肾穿刺活检作病理组织分型。西药对照组77例总有效率55.8%,中西医结合组50例总有效率86%,单纯中药组62例总有效率67.3%。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组共112例,其中具有湿热证候占全部病例67%,因此清热利湿是慢性肾炎的重要治则之一。中西医结合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及膜型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IgA肾病、膜增生型及局灶硬化性肾炎,西医治疗较为棘手,运用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湿热证面诊参数特征,并分析面诊参数变化与病理生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中医面诊数字化检测仪采集与分析慢性肾炎患者面诊特征信息,同步收集其病史资料及病理生化指标。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慢性肾炎组面色参数中青色指数明显升高(P<0.05),黑色指数显著降低(P<0.001);慢性肾炎组光泽指数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2)慢性肾炎湿热证组的面色指数、青色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黑色指数显著降低(P<0.01);湿热证组较非湿热证组面色指数显著升高(P<0.01);非湿热证组黄色指数、青色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黑色指数显著下降(P<0.01)。(3)慢性肾炎患者湿热证面色参数中青色指数与尿素氮、肌酐、尿酸存在一定相关。结论:(1)慢性肾炎湿热证面诊信息参数变化有一定规律,提示面色参数可作为该病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之一。(2)慢性肾炎湿热证型的面色参数与临床病理生化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尿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中医临床病证面色变化可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诠释。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通过对叶传蕙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用药经验进行整理及归纳,叶传蕙教授认为肾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两虚是本,"湿热、络瘀、风邪"为标实,叶传蕙教授在临证中常运用此理论组成三仁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方联合虫类药、激素等治疗肾炎蛋白尿,疗效显著,因此笔者就叶传蕙教授用三仁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方治疗肾炎蛋白尿的理、法、方、药的特色理论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紫癜性肾炎中医分型与肾功能的关系以及对继发慢性肾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儿童急性紫癜性肾炎,根据中医证候分型分为3组:风寒组21例,风热组18例,湿毒组11例,对比3组患儿治疗前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定量(24hUp)、尿肌酐(UCr)、尿白蛋白/肌酐比(Up/UCr)的差异,随访3组患儿治疗后1年内预后,分析中医证型、各项肾功能指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3组患儿的BUN、SCr、24hUp、UCr、Up/UCr两两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所有患儿随访12个月,完全康复者共33例,其中风寒组15例,风热组12例,湿毒组6例;转为慢性肾炎者17例,其中风寒组6例,风热组6例,湿毒组5例。风寒组与风热组患儿的康复比例均明显高于继发慢性肾炎比例(P均0.05),湿毒组患儿康复比例与继发慢性肾炎比例差异不明显(P0.05)。中医证型与临床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湿毒型与风热型的影响最为明显(P均0.05);SCr和Up/UCr与临床预后也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不同中医分型的急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肾功能均存在明显异常,中医证型、肾功能指标与临床预后存在相关性,湿毒、风热证型患儿更易转化为慢性肾炎,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炎普通型,西药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疗效欠佳,且多副作用。中医常用疏风宣肺、健脾益气、健脾固肾、温补脾肾、滋养肾阴、气阴两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利三焦、攻泻逐水、渗利水湿等十三法治疗肾炎,有一定疗效。笔者于临床则常以疏利少阳、标本同治法治疗慢性肾炎普通型,经初步观察,疗效较为满意。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皆为中医辨证证属气阴两虚,兼有湿热、热毒、血瘀等标证的慢性肾炎普通型患者。男8例,女12例,最小年龄11岁,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