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采用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8~60岁,中位数31岁。均为单侧肩锁关节脱位,左侧5例、右侧6例。Rockwood分型,Ⅲ型8例、Ⅵ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中位数4 d。术后随访观察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肩锁关节复位及固定情况良好。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复发性脱位、内固定物松动及肩峰撞击综合征等并发症。治疗前患肢上举105.8°±6.52°,末次随访时患肢上举175.45°±5.22°。Constant-Murley评分治疗前为46.8±4.5分,末次随访时为96.3±3.9分。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治疗前为3±1.2分,末次随访时为1±1.1分。结论: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以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联合指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2例新鲜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男10例、女12例。年龄19~54岁,中位数32.5岁。左侧8例,右侧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中位数3 d。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联合指骨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8个月。术后3个月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1±0.4)分,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168°±5°),未发生肩锁关节再脱位。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6例、差2例。结论: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联合指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固、肩关节功能恢复好,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型及Ⅴ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7月住院治疗的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型及Ⅴ型)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4例;左肩15例,右肩9例;年龄26~45岁,平均(34.12±2.3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5 d,平均(4.75±3.42)d;按照Rockwood分型方法,Ⅲ型4例,Ⅴ型20例。均通过肩关节镜辅助下行带袢钢板固定治疗。结果:2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均未出现肩锁关节再脱位。根据Karlsson分级评分:优22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X线片示24例患者均复位稳定,肩锁关节对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使用带袢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及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微创、无需二次手术及固定效果肯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导向器辅助下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修复肩锁韧带克氏针固定及中医辨证分期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Rockwood分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6例分为接受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修复肩锁韧带克氏针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分期治疗的观察组各18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FM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94.4%,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FMA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修复肩锁韧带克氏针固定及中医辨证分期治疗Rockwood分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优于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修复肩锁韧带克氏针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近远期疗效。方法:以8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44例,为A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4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随访1年~2年,比较两组Constant评分(包括疼痛、日常生活活动、活动范围等指标)。结果:A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7%明显优于B组8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两组疼痛评分A组(14.5±1.5)分明显高于B组(11.0±2.4)分,A组外展评分(9.3±1.0)分明显高于B组(8.8±1.2)分,A组Constant总分(94.6±5.4)分明显高于B组(89.8±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扣带袢钢板、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近期疗效均良好,但前者远期疗效更好,能有效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带袢纽扣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双带袢纽扣钢板重建喙锁韧带的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价A级占100%;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价A级占75%,B级占2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双带袢纽扣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术中复位简单、创伤小,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临床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ightRope钛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本科采用TightRope钛板固定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0例患者:女性12例,男18例;记录患者有无内固定失效、伤口感染、内固定排异反应情况;术后6个月参照肩关节Karlsson和Constant-Murley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0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未出现内固定失效、伤口感染、内固定排异反应,术后6个月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评价:优良23例,满意7例;术前、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8.
孙蕊  刘梦  曹艳 《环球中医药》2013,(Z2):236-237
目的总结Endobutton袢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2年6月,8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Endobutton袢钢板进行了治疗,通过分析护理路径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结果随访12~64个月,平均21个月。本组患者肩锁关节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无再脱位发生,无钢板滑脱,按Karlsson标准评定功能,优64例(占73%),良24例(占27%)。结论 Endobutton袢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满意,具有术后肩痛发生率低、内固定存留不必取出等优点,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共42例,分别应用锁骨钩钢板固定30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12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按Karlsson标准评估,锁骨钩钢板固定组的疗效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2χ=7.9515,P=0.0048),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P=0.0044)。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是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立  梁斌  王培民 《中医正骨》2014,(4):286-288
目的:探讨经皮植入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经皮植入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4-60岁,中位数38岁。均为新鲜闭合性脱位患者,其中左侧16例,右侧8例。按照肩锁关节脱位的Rockwood分型,Ⅱ型7例,Ⅲ型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1d,中位数7 d。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65 min,中位数47.5 min;术中失血量30-60mL,中位数41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6个月,中位数8个月。5例术后出现肩部不适感,1例出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内固定取出后症状均消失。均无肩锁关节再脱位、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参照Karlsson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6例。结论:采用经皮植入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Karlsson的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A级42例,B级8例,C级0例。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可靠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方法采用锁骨钩钢板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ossym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8例。结果38例均痊愈,术后肩关节功能基本正常,X线显示肩锁关节间隙正常,未见明显并发疗。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9个月~24个月,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31例,良7例。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时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内固定结实、术后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Endobutton袢钢板结合锚钉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双Endobutton袢钢板结合锚钉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肩部感觉及活动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5例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到1年,均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结论:双Endobutton袢钢板结合锚钉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重建喙锁韧带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改良单袢纽扣钢板技术用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4例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基于自主设计的专用瞄准器的改良单袢纽扣钢板技术进行治疗,计算患者的手术时间、锁骨下方至喙突上方距离(复位丢失量)以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3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平均手术时间为(51.72±6.44)min;术前Constant评分为(59.05±4.74)分,术后6个月Constant评分为(91.45±3.63)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复位丢失量为(7.04±1.26)mm,术后6个月复位丢失量为(8.32±1.42)mm,平均复位丢失量为(1.57±0.54)mm.结论:改良单绊纽扣钢板技术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时疗效好,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步骤简化、操作更简便等优势,是治疗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肩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3.5岁;所有患者为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受伤至手术时间1~4d,平均2.5d,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及疗效评定。结果:30例患者术后随访6~12月;术后复查X片,所有病例肩锁关节完全复位。未发现感染、内固定失效、内固定排异反应、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术前、术后VAS评分,Constan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操作方便,是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 Ⅲ型应用锁骨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3例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 Ⅲ患者,应用锁骨钩固定方法,观察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5)min,出血量(80±10)ml。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术后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脱位已经复位,手术切口均无感染的情况,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现象。术后5个月复诊,肩关节运动恢复良好。根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6%。结论: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目前技术成熟,预后效果良好,其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能够早期恢复,是临床常用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失败的原因。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23~60岁,中位数38.5岁。左侧41例,右侧35例。按照肩锁关节脱位的Rockwood分型,Ⅲ型46例、Ⅳ型12例、Ⅴ型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中位数4.5 d。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中位数10个月。采用自拟手术失败标准评定,本组4例失败,其中2例术后4周缝合锚钉自喙突处脱出,肩锁关节再次脱位,分别采用非手术疗法及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2例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时疼痛,采用小切口割断缝合锚钉尾线减张治疗。结论:采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准确定位及避免过度复位、术后科学锻炼,可以防止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1~64岁,中位数34.5岁。按照肩锁关节脱位的Rockwood分型,Ⅲ型17例、Ⅳ型9例、Ⅴ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48 h,中位数24 h。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随访观察肩关节复位、疼痛、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5.48±8.59)min,住院时间(4.28±0.38)d,住院费用(14 990.37±689.39)元。术后2 d X线检查显示肩锁关节复位情况良好。3例失访,其余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中位数15个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前(2.01±0.14)分,术后3个月(1.45±0.19)分、6个月(1.19±0.20)分、12个月(0.94±0.12)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前(71.23±7.76)分,术后3个月(80.41±6.38)分、6个月(90.12±10.03)分、12个月(95.19±9.41)分。术后12个月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综合疗效,优14例、良11例、可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断裂或脱出、肩锁关节再脱位及肩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结论: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以有效减轻肩部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复位效果好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在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主要并发症的防范及内固定取出的必要性。方法:2008年5月~2012年5月,采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8例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22例,术中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并对内固定取出前后肩关节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2例获得随访.内固定取出前的末次随访,肩关节优良率为87.5%。26例术后取出钢板,取钢板后21例获得随访,内固定取出前的肩关节功能总评分为29.55±3.45分;内固定取出后的总评分为34.21±1.77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0例。结果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患者术后功能,优良18例,良好2例。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好,牢固可靠,肩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理想的方法,可作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