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方名: 消脂活血饮 组成: 明党参24g,柴胡6g,白术10g,丹参15g,山楂15g,决明子9g,赤芍12g,大黄6g,绞股蓝12g,牡蛎15g,枸杞9g,首乌9g,葛花6g. 功能: 疏肝健脾,化浊祛瘀. 主治: 酒精性脂肪肝 用法: 每日1 剂,水煎取汁,分2 次服.  相似文献   

2.
加减启宫汤     
<正>组成:醋柴胡6g,制香附10g,焦白术10g,法半夏10g,云茯苓10g,川芎8g,赤芍10g,丹皮9g,丹参12g,虎杖15g,夏枯草15g,决明子15g,生山楂12g,橘皮5g,生甘草3g。功能:疏肝健脾,涤痰化瘀,清利湿热。主治:脂肪肝。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方解: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是隐匿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肝肾不足,脾虚肝郁,痰瘀互结,湿热内  相似文献   

3.
散积消脂汤     
方名:散积消脂汤组成:柴胡8g,木香8g,赤芍10g,丹参20g,红花10g,半夏10g,白术10g,郁金10g,决明子15g,山楂30g,槟榔10g,鸡内金20g。功能:疏肝理气,散积消脂,活血化痰。主治:轻中度脂肪肝。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早晚分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疏肝消脂汤(柴胡、郁金、陈皮、丹参、香附、山楂、决明子、制首乌、厚朴、赤芍、虎杖、绞股蓝、川芎)口服。结果:总有效率93%。结论:疏肝消脂汤治疗脂肪肝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病,随着对脂肪肝病因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出现了按脂肪肝不同成因进行分类治疗的临床报道,现将1994年以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酒精性脂肪肝庄千友通过辨证分4型共治疗187例:①湿热瘀结型,用茵陈蒿汤合导痰汤加减(茵陈、炒山栀、炙大黄、半夏、茯茯、丹皮、赤芍、陈皮、胆星、山楂、枳实、甘草);②痰湿阻滞轻型,用苍附导痰汤合五苓散加减(苍术、香附、半夏、桂枝、泽泻、自术、厚朴、陈皮、茯苓、明矾、山楂、甘草);③气血瘀滞中型,用柴胡琉肝散加减(柴胡、川芎、陈皮、赤芍、枳实、香附、三棱、莪术、海藻、昆布、丹参、山楂、炒草决明、甘草);  相似文献   

6.
郭锋斌 《陕西中医》2010,31(7):857-858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健脾类中药治疗肥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采用瘦身饮(决明子、山楂、丹参、生薏仁、茯苓、白术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71.7%。结论:瘦身饮能清胃热,利水湿,健脾运,使体内停聚的脂膏及湿浊消除,达到减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方剂配伍的核心药物及其关系,以期揭示其配伍规律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整理现代方剂文献资料,共搜集高脂血症方剂388首,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使用频率在1.5%以上的高频中药为山楂、茯苓、泽泻、白术、陈皮、半夏、黄芪、生大黄、丹参、水蛭、川芎、决明子等药物为主。高频药组为山楂+泽泻、山楂+泽泻+丹参、山楂+泽泻+丹参+何首乌、山楂+泽泻+丹参+决明子+何首乌等。高频药组多以健运脾胃、清化痰浊、活血化瘀、补益肝肾药为主。结论:高脂血症多表现为热结血瘀、痰瘀互结,高脂血症方剂以健运脾胃、清化痰浊、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配伍特点,该结果对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相关疾病的辨证用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菌陈丹参降脂方治疗脂肪肝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自拟菌陈丹参数降脂方(菌陈、丹参、赤芍、怀山、山楂、泽泻、车前草、柴胡、郁金、防已、大黄、甘草)治疗本病35例。结果:总有效率94.30%。本方有疏肝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行气及健脾和胃、消食的功效。提示中药治疗脂肪肝可以改善肝功能,修复损伤之肝细胞,使脂肪肝逆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法要素及方药规律。方法纳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整理分析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治法及方剂。结果化痰、疏肝、健脾、活血法频率分别为98.6%、89.9%、84.1%、72.5%。山楂、泽泻、丹参、决明子、白术、柴胡、茯苓、郁金等用药频率分别为66.7%、63.8%、60.9%、50.7%、46.4%、46.4%、43.4%、42.0%。结论化痰、疏肝、健脾、活血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可选用山楂、泽泻、丹参、决明子、白术、柴胡、茯苓等中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证治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12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关于中医药治疗MAFLD的中文文献,严格遵循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225篇文献,对其证候、证素、治法、用药进行多维度评价。结果:MAFLD临床多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痰湿内盛证、湿浊内蕴证5个证型;以气滞、气虚、血瘀、湿、痰、热为主要证素;以活血、化湿、健脾、疏肝、化痰为主要治法;常用药物有山楂、茯苓、泽泻、白术、柴胡、丹参、陈皮、决明子、甘草、半夏等,使用剂量多在10~15 g之间;常涉及二陈汤、四逆散、四君子汤、越鞠丸等。结论:气滞、气虚、血瘀、湿是MAFLD发病的关键,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攻补兼施是MAFLD的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11.
健脾祛湿、疏肝活血法治疗脂肪肝8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索健脾祛湿、疏肝活血法对脂肪肝患者的症状、B超、血脂等方向的疗效.采用健脾祛湿、疏肝活血治法,中药选用白术、茯苓、陈皮、法夏、泽泻、柴胡、郁金、枳实、丹参、赤芍、大黄、山楂等,并随证加味:脾虚湿阻型加苍术、砂仁、党参;肝气郁结型加香附、佛手、白芍;湿热内蕴型加茵陈、川连、虎杖;肝肾阴虚型加生地、首乌、鳖甲;瘀血阻络型加田七、莪术、蒲黄.水煎服,日一剂,3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80例患者,显效51例(63.8%),有效26例(32.5%),无效3例(3.7%),总有率效95.2%.中医以健脾祛湿、疏肝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近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琪 《广西中医药》2000,23(5):58-60
脂肪肝相当于祖国医学“积聚”、“痰浊”、“胁痛”等范畴。中医认为 :脂肪肝的产生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其病机可概括为 :肝失疏泄 ,肝血瘀滞 ;脾失健运 ,湿邪不化 ,痰浊内生 ;肾失气化 ,痰瘀留滞[1]。近几年来 ,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成果 ,现将1995~1999年有关中医药治疗脂肪肝文献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治疗根据临床不同的表现对脂肪肝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姚国科等[2]将脂肪肝分为4型 :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气滞血瘀用消脂通络方(丹参15g,赤芍18g,香附、木香、枳壳、五灵脂、泽泻、虎杖…  相似文献   

13.
李军祥教授治疗脂肪肝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李军祥教授在治疗脂肪肝方面有其独特的经验。脂肪肝属祖国医学"胁痛"、"积聚"、"肥气"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于脾失健运,脂膏失调,终致气、瘀、痰、热、脂浊互结。治疗当健脾运脂为主,兼以清热、化痰、活血,并重调护。  相似文献   

14.
护肝消脂胶囊治疗脂肪肝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清格 《陕西中医》2009,30(9):1130-1131
目的:探讨护肝消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采用护肝消脂胶囊(柴胡、郁金、黄芪、决明子、生首乌、山楂、虎杖、泽泻、白术、丹参、大黄),对照组60例口服护肝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护肝消脂胶囊具有降酶、降脂、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的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病因病机 脂肪肝是由于患者嗜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或忧思伤脾,脾气不足,或疫毒伤肝,肝病日久,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凝聚为痰,痰浊停聚中焦,壅塞气机,土壅木郁,肝胆失疏,或气血不畅致痰瘀膏浊沉积于肝,或日久则肾之阴阳失于平衡所致[1~5]。 2 中医药治疗 2.1 分型论治 2.1.1 根据脂肪肝的发病程度分型论治 ①肝郁气滞型(早期轻度脂肪肝):治以疏肝理气,健脾治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②脾气虚弱型(中期轻中度脂肪肝):治以健脾益气,疏肝化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③湿浊内阻型(中期中重度脂肪肝):治以祛湿化痰,疏肝健脾活血,方用柴胡…  相似文献   

16.
郝伟 《陕西中医》2003,24(6):515-516
目的 :观察理气化痰、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高脂、高粘血症的临床观察。方法 :采用自拟平脂饮 (山楂、泽泻、决明子、柴胡、赤芍等 )治疗高脂、高粘血症 6 9例。结果 :总有效率达 95.6 %。提示 :本方具有理气化痰、活血通络之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方含党参、丹参、山楂各30g,苍术、海藻、郁金、首乌各15g,大黄10g。湿浊内滞型加莱菔子、决明子、茵陈、佩兰各15g;肝脾不调型加川芎、香附、柴胡、鸡内金各10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岭南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中药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关于岭南地区医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文献,将纳入文献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规范为痰瘀互结、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脾肾两虚证,提取有疗效的处方的中药,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各证型用药频数、药物性味归经及组方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有效处方97首,涉及药物127味,其中痰瘀互结证的处方有34首,湿浊内停证30首,肝郁脾虚证15首,湿热蕴结证12首,脾肾两虚证6首。结论:总结出岭南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础方为山楂、丹参、茯苓、泽泻、柴胡、白术,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辨证论治中药配伍不同。  相似文献   

19.
肝脂平治疗脂肪肝15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殷鑫  侯宝峰  刘小燕 《陕西中医》2005,26(9):877-878
目的:观察祛痰利湿、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肝脂平(柴胡、珍珠粉、丹参、泽泻、生山楂、决明子、白茅根等)治疗脂肪肝15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4.9%。并可降低血脂,改善脂肪肝时的主要症状。提示:本方法具有疏肝健脾,祛痰利湿、活血化瘀的作用,达到共同祛除肝脂内蓄积的脂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健脾强肾汤:熟地、山药、淫羊藿、黄芪、丹参各12g.白术、茯苓、山茱萸、巴戟天、莲子、麦冬各10g,附子6g。肉桂3g.新开河参(或红参)粉5g(分冲)。阴虚甚加西洋参;阳虚甚附子、肉桂增量。日1剂水煎服。并用通关泻浊汤:牡蛎、公英各30g,赤芍、桃仁、半夏各15g,生大黄20g。水煎取浓液,保留灌肠,日1次;每周5次。并用肾必胺250ml/日.静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