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慢性疲劳持续或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头痛、身痛、咽喉痛、神经精神症状等非特异性症状的一组症侯群.随着生活节奏加快,CFS发病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代医学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针灸擅长于整体调节,在临床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对近10年来国内针灸治疗CFS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研究进行综合评价,以了解针灸治疗CFS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膏方调治脾虚肝乘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膏方调治脾虚肝乘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脾虚肝乘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予以膏方辨证调治45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膏方调治脾虚肝乘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总有效率为87.1%,经膏方调治后患者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膏方调治脾虚肝乘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洁 《河北中医》2004,26(6):470-471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CFS)是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且伴有多种精神神经症状,但无其他慢性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的症侯群。从目前国外CFS的流行病学报告看,这种疾病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由于现代医学目前对CF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中医药学者通过发挥中医优势,探讨中医药治疗CFS的新路,从理论到临床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感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目前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心理社会应激、遗传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功能失调、神经内分泌系统障碍。目前,西医对于CFS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多采取对症治疗。CFS属中医学虚劳、郁证范畴,临床治疗多从整体观念出发,对CFS进行综合治疗,尤其是根据经络理论采用针灸治疗,优势明显,在临床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咽喉痛、淋巴腺压痛、关节痛、低热、睡眠障碍、抑郁等精神障碍的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但无其他慢性器质性及精神性症候群.由于西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不十分明确,因此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根据CFS的临床特点,认为中医肝脾失调、心神失养与CFS的关系密切,故笔者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采用酸枣仁汤合黄连阿胶汤对50例CFS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在我国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该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致病因素较多,临床治疗方面也尚无特效药。但研究表明艾灸疗法对CFS可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CFS疲劳症状,同时对肠道菌群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基于肠道菌群角度研究艾灸疗法治疗CFS的作用或能为今后进一步阐明CFS发病机制及丰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洪善贻主任中医师临床善于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其原则是“肝脾同治、调节升降、不忘补肾”。洪师在临诊中以调节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为目的,立足于“虚则补脾肾,实则调肝胃”,宗“开膏方既辨病又辨体质”“膏方药物以平为期”思想,为中医同道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持续疲劳、失眠、思维不集中以及身痛发热等多种精神、神经症状,但无其他慢性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的症状群.1987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现代医学对CFS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也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是以虚弱性疲劳为特征的复杂的症候群。目前国内外对CF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普遍认为单一因素很难解释CFS的发生但均无定论[1]。临床治疗上中医药疗法较现代医学疗法显示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2]。本实验旨在进一步探索CFS的发病机制以及疲劳安口服液对其治疗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膏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膏方治疗的治疗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1和汤剂治疗的对照组2,观察临床症状、内镜直观征象、病理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安全性指标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胀满、嘈杂反酸、嗳气、纳差少食等临床症状以及内镜直观征象、病理诊断分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情况均明显好于两个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器官功能损害的例数明显少于两个对照组。结论:膏方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膏方是一种传统的复方制剂,临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本文就膏方的发展历史、作用特点及其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八会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gA、IgG值的变化,探讨八会穴治疗CFS的机制。方法:30例CFS患者用针灸八会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CFS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0;治疗后IgA、IgG水平均有显著升高。结论:针灸八会穴治疗能显著改善CFS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愈显率,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提示其可能是针刺八会穴治疗CFS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膏方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是中医调整机体功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进补方案。前贤对膏方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曾有非常丰富的论述,笔者悉心体会前贤膏方的临证心法,并将之运用于多种慢性病和疑难病的临床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突破了只有虚证方可服用膏方的局限,现举以案例,谈几点自己在临床中应用膏方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复杂、症状多变、虚实相兼,一方一药难以奏效。经临床验证,应用中药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实为最佳选择。膏方又称膏滋、煎膏,具有药力大、针对性强、治疗兼证多的特点;其集治、调、养于一体之优势,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集中体现。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张雅丽教授从事消化疾病临床工作近40载,临证经验颇丰,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有独到见解。她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中医病机为湿热疫毒熏蒸肝胆、弥漫三焦而急性起病,可以运用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良好效果。其膏方总的组方原则为大方复法;治肝勿忘脾肾,尤重调补先天肾为先;辨证施治,攻补兼施,以“和”为期,平调;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调理气血、阴阳、寒热、虚实,或补或攻,调畅脏腑气血及阴阳,以达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常不忘兼证,随证治之。其配伍特点是寓补于治、治中寓补、补治与共。治疗时当因人制宜,用药须“补而勿滞,消而勿伐,温而勿燥,寒而勿凝”。张教授倡导天人相应理论,冬季闭藏、升发阳气予以膏方滋补肝肾、调养生息尤为适宜。文章结合案例,介绍张雅丽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针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电针背俞穴治疗CFS患者40例,观察治疗前后疲劳评定量表(FAI)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变化。结果 FAI及SCL-90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O.01)。结论 电针背俞穴为治疗CFS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经络热度感测-背俞穴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笔者治疗并对比了60例CFS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热敏度检测数据,统计总有效率达98.3%,提示此疗法疗效确切,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治疗CFS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以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进行特征性归纳和趋势分析,为相关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用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年发文量、期刊、研究单位与地区、引用参考文献、他引次数、基金和研究内容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3年我国以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文献呈上升趋势,2013年高达历史峰值,2015~2018年趋向平衡。发文期刊、单位、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用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研究方向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文献的热点领域特征主要在临床研究与名中医的经验总结上。结论:膏方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上逐渐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其发文数量与日俱增,研究项目较多。但其研究深度欠佳,缺乏科研基金支持;研究地域性局限,虽近几年向西北部发展,但增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探讨膏方的特点及其调治高血压病的理论依据,认为膏方滋润补益,适于冬令进补及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这符合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以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因人处方,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充分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并对膏方治疗高血压病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从狭义膏方与广义膏方、膏方发展历史源流、膏方的适应病症范围、膏方的配伍原则、膏方的适用方药、膏方的用方季节6方面入手探讨现代膏方理论及临床应用,指出传统意义上的膏滋方受地域、时令及理论限制,故用方局限于冬令进补,方剂以补虚为功。随着现代膏方临床实践的深入,狭义膏滋方逐渐发展为广义膏方,从外用发展到内服,从补益发展到补虚、却病、纠偏,从冬令进补发展为四时可服,从固定方药到"煎膏代汤丸"。膏方在继承传统膏滋方的基础上,遵循中医基本理论,丰富了现代膏方理论及临床运用,推动了对膏方的进一步探索,为中医临床治疗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对中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膏方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膏方是中药的传统剂之一,是中医调整机体功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进补方案.前贤对膏方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曾有非常丰富的论述,笔者悉心体会前贤膏方的临证心法,并将之运用于多种慢性病和疑难病的f临床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突破了只有虚证方可服用膏方的局限,现举以案例,谈几点自己在临床中应用膏方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